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日明  李炎  吴征杰 《中国骨伤》2000,13(7):418-418
我院设计了腓骨长肌逆转治疗前叉韧带与侧副韧带复合断裂伤,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0例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年龄14岁~47岁;病程1个月~3年。病因:车祸伤8例,平地跌伤1例,运动伤1例。损伤类型:前十字韧带与内侧副韧带复合伤6例,前十字韧带与外侧副韧带损伤4例。2 治疗方法21 腓骨长肌逆转术 分别在术肢的第五骨基底部、小腿外侧中下1/3处、小腿外侧中段、小腿外侧中上1/3处分别作切口1、2、3、4,由第1切口分离出腓骨长肌腱远端,并紧贴第五骨基底处切断,再从第2切口将其腱性部抽出,通过3、4切口将其游离至小腿上1/3处抽…  相似文献   

2.
踝关节扭伤是日常生活中最易发生的外伤 ,尤以外侧副韧带损伤较为多见 ,其中断裂亦不少。我们采用腓骨短肌腱重建术 ,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性断裂 11例 ,疗效确切。1 临床资料本组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2 2~ 5 5岁 ,平均 3 6岁 ;右踝 6例 ,左踝 5例 ;病程 3个月~ 3年 5个月 ,平均 1年 9个月 ;关节不稳反复扭伤 8例 ,继发创伤性关节炎 3例。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采用半侧腓骨短肌腱重建跟腓及距腓前韧带。单硬麻醉下 ,取外踝后外侧“L”形切口 ,解剖暴露腓骨短肌腱。从腱与肌腹交界切取 1/2腱条 ,分离至腓骨肌上支持带处 ,从外踝尖端…  相似文献   

3.
股二头肌长头腱等长重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仕元  郑琦  魏威 《中国骨伤》2009,22(3):176-178
目的:通过研究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在股骨髁上的等长点,采用股二头肌长头腱等长重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并探讨其临床结果。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7年6月,采用股二头肌长头腱等长重建外侧副韧带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0-58岁,平均38-4岁。急性损伤4例,陈旧性损伤12例,病程5d-11个月。3例合并后十字韧带损伤.2例合并前十字韧带损伤,整组病例不包含其他后外侧结构损伤的病例。切取股二头肌长头肌腱的中1/3,固定在其股骨外髁的等长点上,通过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判断膝关节外侧结构的稳定性。结果:外侧副韧带腓骨附着点或股二头肌长头肌腱的中1/3腓骨附着点至外侧副韧带股骨附着点的前方或前下方8-10mm处具有较好的等长性。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前稳定性检查,完全伸膝内翻不稳Ⅲ度7例,Ⅱ度9例;屈膝30。位,内翻不稳Ⅲ度9例,Ⅱ度7例。术后16例完全伸膝位均无内翻不稳;屈膝30。位,I度内翻不稳2例,其内翻应力试验外侧关节间隙较健侧增大程度小于5mm。结论:应用股二头肌长头腱等长重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能有效恢复膝关节外侧结构在屈伸过程中的稳定性,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是一种理想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4.
外伤致前十字韧带、内侧副韧带及内侧半月板三者合并损伤者 ,谓之膝关节三联征 (ODonohueTri ad)。是严重危害膝关节功能的复杂性损伤之一 ,且误诊率高 ,处理也较复杂。现将我院 1995~ 2 0 0 1年收治的 2 1例讨论于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皆为陈旧性损伤。男 18例 ,女 3例。左膝 9例 ,右膝 12例。年龄 2 0~ 5 8岁 ,平均35 6岁。伤后就诊时间 :最长 3年 ,最短 3个月 ,平均 10 4个月。术前均有患膝关节疼痛、不稳及前抽屉试验阳性。2 手术方法膝前内侧切口 ,探查膝关节。确诊后 ,于股外侧做 4个长约 5cm的间断切口。沿骼胫束前缘 …  相似文献   

5.
本文为135例前十字韧带修补或重建术后6~16年病人的作回顾性分析。将病人分为两组进行比较。Ⅰ组:急性完全性前十字韧带断裂55例,大多数合并侧副韧带断裂,平均年龄28±10(12~59)岁。除3例外,均作前十字韧带缝合修复。19例内侧、4例外侧半月板行手术切除,1例内侧半月板撕裂修补,1例外侧半月板破裂未处理。Ⅱ组:慢性前十字韧带损伤80例,平均年龄27±9岁。其中大多数于伤后2年行外侧关节外肌腱固定术。本组再根据合并损伤分为4小组,每组20例。Ⅱ组A:半月板未受损。Ⅱ组B:已行半月板修补一年后,关节镜检查证实修复成功,同膝另一侧半月板未受损。Ⅱ组C:18例内侧和2例外侧半月板于  相似文献   

6.
应用真皮重建膝交叉韧带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8年至1991年,采用真皮重建膝交叉韧带6例,效果满意。6例中男3例,女3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38岁,平均31岁。左侧4例,右侧2例,手术距受伤时间最长6年1个月,最短2个月,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2例,后交叉韧带损伤4例。同时伴有外侧副韧带损伤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2例,外侧半月板损伤1例。术后随访时间最长4年,最短1年3个月,平均2年2月。均为车祸或外力撞击胫骨上端所致。术前都有膝关节疼痛和膝松弛、旋转不稳,抽屉试验阳性。结果:术后患膝伸屈功能正常4例,基本正常2例,抽屉试验阴性5例,好转1例。日常行走、上下楼梯等均无不稳定感,胜任原工作,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杨宜  舒世琼  鲍同柱 《骨科》2012,3(4):196-199
目的评价外侧副韧带重建结合踝关节镜探查清理治疗慢性外踝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9月~2012年2月,对15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行腓骨短肌腱外侧韧带重建合结合踝关节镜探查清理治疗。患者年龄17.0~59.0岁,平均31.5岁,术前病程5.0~37.0个月,平均13.0个月。所有患者既往均有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不同程度损伤史,术前影像学提示分别不同程度合并有关节滑膜增生、骨赘,前、后踝撞击症,关节软骨损伤等。手术先行踝关节镜探查、清理,外踝下弧形小切口取部分腓骨短肌腱重建外侧副韧带。结果 13例得到随访,患者术后随访3.0~25.0个月,平均13.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术前43~71分,平均(50.2±2.5)分;术后79~93分,平均(86.9±4.1)分。且随访期间未发现踝关节不稳复发或其他并发症。结论外侧副韧带重建结合踝关节镜探查、清理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关节镜下可吸收交叉钉固定腘绳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在关节镜下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并利用可吸收交叉钉固定的方法,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共治疗31例前十字韧带断裂患者。男18例,女13例;年龄19-51岁,平均3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5例,日常生活及运动损伤16例。病程为5d~36个月。合并半月板损伤12例,合并内侧副韧带Ⅰ、Ⅱ度损伤6例,Ⅲ度损伤3例,均为新鲜损伤。合并后十字韧带断裂6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观察此固定方法的可靠性和疗效。以Lyscholm评分和KT-2000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26例患者获得随访,所有患者均无伸膝受限,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均〉120°。屈膝90°时前抽屉试验均阴性;Lachman试验强阳性1例,阳性4例,阴性21例;膝关节功能Lyscholm评分为(94.6±4.2)分。KT-2000检查结果:25例双膝差距为0-4.0mm,平均2.4mm,1例患者关节不稳定,双膝差距5.5mm。结论可吸收交叉钉固定可为关节镜下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十字韧带提供早期的初始稳定性和后期的生物稳定性,是一种可靠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外伤引起的膝关节三联症,是指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内侧半月板损伤及十字韧带断裂三联损伤。临床上以前十字韧带损伤为主的三联症占多数,而后十字韧带损伤则较少。内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半月板损伤又称O’Donoghue三联损伤。膝关节三联症临床报告甚少。我们于1979至1987年收治5例6膝。其中左膝3例,右膝1例,双膝1例。男1例,女4例。年龄19~47岁.手术治疗4膝,其它2膝当时全身情况太差而用长腿石膏固定。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膝关节镜诊治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63例,施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16例,部分切除及囊肿切除3例,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4例,半月板全切除5例,半月板破裂缝合35例(包括合并有前十字韧带损伤3例,前十字韧带和内侧副韧带同时损伤1例,后十字韧带损伤1例)。采用Lysholm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48.6±6.2)分。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Lysholm评分平均为(90.5±5.8)分,较术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P〈0.01)。结论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综合应用缝合技术可达到最大限度保留半月板,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佳,并可同时处理其他病变。  相似文献   

11.
分期修复重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分期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12年6月,关节镜下分期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14例(14膝)。男8例,女6例;年龄20~49岁,平均(31.8±8.1)岁。患者均行X线、MR检查,提示10例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损伤,4例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角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4例,外侧半月板损伤2例。Ⅰ期手术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及半月板,术后固定3周后开始主被动功能锻炼,3~6个月后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且存在明显松弛时Ⅱ期重建前交叉韧带和(或)后交叉韧带。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4~80个月,平均48.9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达87.1±2.8,优于术前19.6±0.9(t=12.3,P0.01)。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级:9例接近正常,5例异常。结论 :关节镜下分期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踝关节外侧三条副韧带同时断裂修复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7 例踝关节外侧三条副韧带同时断裂的患者行韧带缝合、腓骨短肌腱转位修复重建术.本组男11例,女6例;年龄19~61岁,平均37岁.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8个月~5年,平均2年3个月.按AOFAS评价标准[1]进行分级,优12例,良3例,可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类型及使用半腱肌腱加强重建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使用内侧副韧带修补及半腱肌腱重建加强手术治疗内侧副韧带损伤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22~57岁,平均42岁。左侧16例,右侧22例,皆为单侧致伤。根据临床分级标准,Ⅱ度损伤2例,Ⅲ度损伤36例;新鲜损伤30例,陈旧损伤8例。结果38例皆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按改良Lysholmscale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24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1%。结论断端修补缝合联合半腱肌腱重建加强手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Müller法重建膝关节后外侧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Muller法重建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治疗13例膝关节后外侧损伤,7例伴有后交叉韧带损伤,4例伴有前后交叉韧带损伤,1例伴前交叉韧带损伤,1例伴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其中5例为陈旧损伤。先关节镜下重建交叉韧带,采用髂胫束前侧约10mm宽腱束经胫骨骨隧道至后侧胭肌腱通道,与胭肌腱平行返回胭肌腱上止点,挤压螺钉固定重建胭肌腱。采用股二头肌腱前1/3腱束及挤压螺钉固定重建外侧副韧带,术后早期进行CPM锻炼及股四头肌锻炼,6-8周扶拐下地。结果:术后随访6-27个月,平均13个月,无屈伸活动障碍,外旋稳定性和对侧相比无明显差别。术后1年,有2例在屈膝30。位存在内翻I度松弛。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77~94分,平均86分。结论:Miiller法重建治疗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临床操作简便,不受重建材料限制,重建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尸体解剖设计腓骨小头上入路,并用于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 解剖冰冻成人膝关节10个,观察膝关节外侧重要结构的相关性,膝关节屈曲过程对外侧副韧带紧张度的影响,测量腓骨小头关节面上缘至胫骨平台关节面外侧缘距离(OA)、外侧副韧带与关节面水平交点至胫骨平台关节面外侧缘距离(OB).根据解剖学测量设计腓骨小头上入路,并临床应用于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8~52岁,平均41.5岁.通过腓骨小头上入路行骨折复位及内固定,评估其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OA为9.43~14.92 mm,平均(12.97±1.83) mm.当膝关节在0°位时外侧副韧带紧张,OB为(4.87±0.33) mm;屈膝时OB随外侧副韧带松弛而增大,屈膝60°时最为松弛,向后侧牵拉外侧副韧带同时稍内旋胫骨可完整显露后外侧髁.临床应用病例术后随防6~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2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恢复评分为优10例、良2例.无肢体麻木、关节不稳及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经腓骨小头上入路治疗胫骨后外侧髁骨折可行,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uller法重建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治疗13例膝关节后外侧损伤,7例伴有后交叉韧带损伤,4例伴有前后交叉韧带损伤,1例伴前交叉韧带损伤,1例伴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其中5例为陈旧损伤。先关节镜下重建交叉韧带,采用髂胫束前侧约10mm宽腱束经胫骨骨隧道至后侧胭肌腱通道,与胭肌腱平行返回胭肌腱上止点,挤压螺钉固定重建胭肌腱。采用股二头肌腱前1/3腱束及挤压螺钉固定重建外侧副韧带,术后早期进行CPM锻炼及股四头肌锻炼,6-8周扶拐下地。结果:术后随访6-27个月,平均13个月,无屈伸活动障碍,外旋稳定性和对侧相比无明显差别。术后1年,有2例在屈膝30。位存在内翻I度松弛。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77~94分,平均86分。结论:Miiller法重建治疗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临床操作简便,不受重建材料限制,重建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分期治疗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分期治疗外性伤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6月-2008年11月,收治13例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18~54岁,平均30.7岁。致伤原因:运动伤8例,交通事故伤2例,高处坠落伤2例,扭伤1例。左侧3例,右侧10例。受伤至入院时间6 h~2 d,平均9 h。8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及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3例ACL、PCL及外侧副韧带(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LCL)损伤,2例ACL、PCL、MCL及LCL损伤。10例外翻应力试验为++~+++,5例内翻应力试验为++~+++;13例前、后抽屉试验均为阳性,Lachman试验为++~+++。一期手术修复PCL、MCL、LCL及半月板,术后固定3~4周后开始功能锻炼,4~6个月后膝关节活动范围良好且存在前方不稳时二期于关节镜下重建ACL。结果两次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36个月。一期术后4周2例出现关节腔积液,经穿刺抽吸后缓解,其余患者均未出现膝关节不适。二期术后3个月1例外翻应力试验++,1例为+;1例内翻应力试验为+;1例Lachman试验++,1例为+;其余患者各试验均为阴性。二期术后12个月患膝关节屈曲达100~135°,平均123.4°;伸直达0~4°,平均2.3°。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获优9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84.6%。结论分期治疗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一期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采用关节镜辅助下一期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经改良Carlson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的8例患者资料,男3例,女5例;年龄32~58岁,平均(44.5±9.0)岁;致伤原因:交通伤5例,运动伤3例;其中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2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2例。术后随访并记录骨折愈合情况,测量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 PTS)变化;通过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评分、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记录膝关节活动度,通过Lachmann试验及轴移试验评价膝关节前后及旋转稳定性。结果 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3±2.4)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125°~135°,平均(130±4.63)°。所有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7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且获完整随访的9例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20~62岁,平均41岁。致伤原因:跌伤3例,自行车伤1例,电动自行车伤3例,交通事故伤2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4~12 d,平均7.2 d。均为O'Driscoll分型2型,其中1亚型1例,2亚型5例,3亚型3例。其中肘关节外侧副韧带肱骨外髁止点撕脱骨折4例,其余5例术中证实肘关节外侧副韧带肱骨外髁止点撕脱。伴有尺骨鹰嘴骨折或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未纳入本组。经肘关节前侧或内侧入路复位,以支撑钢板、缝合锚、螺钉固定冠状突骨折及修复前侧关节囊。经后外侧入路,以缝合锚修复外侧副韧带。 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5.6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失效、肘关节不稳定、创伤后骨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患肘关节活动范围:伸肘0~10°,平均1.1°;屈肘110~135°,平均128.9°;前臂旋前40~70°,平均61.1°;旋后80~90°,平均88.9°。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2~100分,平均95分;优6例,良3例,优良率10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0~2分,平均0.7分。 结论重视和识别尺骨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伴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对于存在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者,根据冠状突骨折块的大小、部位及形态,经肘关节前侧或内侧入路复位,以支撑钢板、缝合锚及螺钉固定,修复前侧关节囊,经肘关节后外侧入路,以缝合锚修复外侧副韧带,术后早期活动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1997年3月~2003年3月对49例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采用改良El mslie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9例,男35例,女14例;年龄14~60岁,平均37岁。左踝关节33例,右踝关节16例。患者从损伤至手术的时间3~11个月,平均7个月,均为踝关节外侧副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