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分析导致隆鼻术失败的假体雕刻上存在的问题及修复。方法: 对1986 年12 月~1999 年5 月间1 000 例隆鼻失败修复术中所取出的硅胶假体进行分类分析, 提出假体雕刻的改进方法。结果: 从1 000 例隆鼻术失败患者中取出的硅胶假体分为8 类, 用我们雕刻的假体植入进行修复, 均获满意效果。结论: 隆鼻术的成功与否, 除取决于术者的高超手术技能外, 最关键的是利用美学观点, 雕刻出得体的假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导致隆鼻术失败的假体雕刻上存在的问题及修复。方法:对1986年12月~1999年5月间1000例隆鼻失败修复术中所取出的硅胶假体进行分类分析,提出假体雕刻的改进方法。结果:从1000例隆鼻术失败患者中取出的硅胶假体分为8类,用我们雕刻的假体植入进行修复,均获满意效果。结论:隆鼻术的成功与否,除取决于术者的高超手术技能外,最关键的是利用美学观点,雕刻出得体的假体。  相似文献   

3.
孙瑞霞  刘春利  李勤 《广东医学》2005,26(4):559-559
假体隆乳以其安全、远期效果稳定而成为最常见的隆乳术式。我们在临床中发现 ,因为手术并发症及其他原因而致假体取出者也占到一定比例 ,本文统计了 1997年以来在我科实行了“隆乳术后假体取出”的病例 ,以期对假体取出的原因及处理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实施假体取出的患者6 3例 ,年龄 2 3~ 38岁 ,均为女性患者 ,隆乳术在外院施行者 39例 ,在我院施行者 2 4例。其中单侧取出 4 5例 ,双侧取出 18例。其中单侧假体取出处理后再次置入或更换假体后再次置入者 4 2例。取出假体为国产硅胶盐水袋或进口水凝胶假体 ,大小 175~ 30…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应用国外进口的非骨水泥假体过程中,发现某些假体与股骨干骺端、峡部的匹配不能保持一致,不太适合中国人股骨的特点。例如,当假体柄远段与股骨干髓腔匹配时,近段髓腔与假体却可能匹配不良,造成松动,甚或出现近端皮质劈裂的情况。为此,我们通过国人股骨X线髋...  相似文献   

5.
我院从1983年和东南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共同研制硅胶银阴茎假体,至今我们已累积治疗病人近百例,现特将我们运用硅胶-银阴茎假体治疗阳萎的几点体会报告如下:一、术前的诊断阴茎假体治疗阳萎的主要对象是器质性  相似文献   

6.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已成为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标准手术之一 [1].THR可以明显地缓解疼痛、重建关节稳定和改善关节功能,但由于存在假体设计或材料本身的原因,术后假体撞击、脱位,松动以及磨损问题仍然是影响该手术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目前,我们所用金属对金属人工髋关节是改进型金属人工髋关节,假体间具有独特的液体薄膜润滑作用,髋臼略大于股骨头,增加了接触面,减少了摩擦力,可降低假体关节面磨损率,而且股骨头头颈比增加,髋关节活动范围增加,减少了假体间的撞击,可较好地改善术后假体长期生存率.我们对19例年龄<60岁的22个患髋应用金属对金属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对全部患者进行了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郑曙翘 《安徽医学》2005,26(4):305-306
目的通过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中心化分析,寻找股骨假体偏移中心位置的原因,探讨临床避免假体柄偏移中心的方法。方法对随机抽取的25例髋关节置换术后X片的股骨假体位置进行测量,对术中股骨假体柄植入遇到的问题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的股骨假体柄术后X片观测,假体柄末端发生移位10例,发生率40%,术中假体柄近端发生移位7例。结论股骨假体柄的中心位置关系到术后假体松动、髋关节生物力学改变。选择大小合适的柄,以及术中对柄近端的中心位置把握所采取的措施有助于股骨假体中心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行Sledge单髁置换术人群进行临床研究,为术中准确判断假体大小,选择合适的单髁假体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骨关节科2016年2月—2017年11月开展的159例Sledge单髁置换术人群的相关临床资料。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假体中股骨和胫骨的尺寸分布进行总体统计,记录该人群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BMI指数等。根据资料分析股骨和胫骨假体之间最佳匹配关系;筛选出Sledge单髁置换人群UKA假体的影响因素,预测股骨假体型号的准确度。 结果 股骨假体型号里中号假体占21.4%,小号假体占62.8%,超小号假体占15.7%。胫骨假体型号里大号假体占19.5%,中号假体占52.8%,小号假体占27.8%。最佳匹配方案:胫骨小号匹配超小号股骨假体和小号股骨假体,胫骨大、中号匹配中号股骨假体。年龄和BMI指数这两项数据对股骨假体的判断选择无显著影响(均P>0.05),而性别及身高(女性)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均P<0.05)。建立行Sledge单髁置换人群UKA假体相关参数的分布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术前辅助准确选择假体型号的因素占比情况如下:性别对术前股骨假体型号选择准确率的提高达88.1%,其中女性结合身高的准确占比达95.0%;术中再行选择判断时,胫骨假体型号的准确占比为78.6%。 结论 临床上可以通过术前身高、性别来预测Sledge单髁置换人群股骨假体型号大小。本次研究分析中所论述的Sledge UKA假体分布情况在预测判断上具备较高精度,可为术中准确判断假体大小提供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Oxford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OA)的患者进行术后CT评价,阐明应用CT技术测量假体位置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28例(32膝)膝关节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oxford phase 3单髁假体系统,进行内侧单髁置换相关资料,平均年龄67岁(62~73),平均随访时间3.8个月(1~12)。术后常规行双下肢CT平扫+冠状位+矢状位重建,对术后患者假体位置进行测量,并通过图像叠加技术,测量股骨假体和胫骨假体的角度。结果下肢机械轴平均内翻2.61°,股骨假体内外翻角平均内翻1.33°,股骨假体屈伸角平均屈曲2.12°,胫骨假体内外翻角平均内翻3.01°,胫骨假体后倾角平均后倾6.12°,股骨假体屈伸角和胫骨假体内外翻角变异率大,最易出现偏差,股骨假体旋转角相对于股骨上髁线平均外旋2.01°,胫骨假体旋转角相对于胫骨结节轴平均内旋12.6°,相对于股骨上髁线平均外旋5.02°。结论 CT与传统方法 X线测量假体安放角度所报道的结果相符,其中股骨假体屈伸角和胫骨假体内外翻角变异率大。应用CT扫描图像,可以测量假体的旋转角具有优越性。目前虽不确定假体旋转角度的意义,但有可能与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0.
超长鼻假体是严格按照黄金分割定鼻根起始点的,即取两眉中点A和两内眦连线中点B,在AB线段上取O点,使AB:LB=1:0.618,O点即我们所取的起始点,鼻尖最高点定为O’,OO’长度即假体长度,它比通常假体长度长行这种假体作隆鼻的患者术后假体稳定不易移动,术后更趋于自然,流畅,美观,亦可减少假体穿破鼻尖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直径的股骨头假体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需接受THA的患者386例,随机分成采用直径为28 mm股骨头假体的观察组和采用直径为36 mm股骨头假体的对照组,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回访,内容包括髋关节脱位发生率、关节活动度、假体磨损率等。结果接受THA 1年后,对照组的假体脱位情况、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观察组,但对照组假体的磨损情况较观察组严重。结论大直径的股骨头假体能够显著降低THA后的关节脱位率并且其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小直径的假体,但大直径假体的磨损率大于小直径假体。因此在降低术后假体脱位时,选择大直径假体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数字化影像技术对人工髋关节置换进行术前设计.方法 应用数字化影像和数字模板在计算机上进行术前测量并选择假体型号,并与手术中实际应用的假体型号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设计假体型号与术中实际应用假体型号相比较,髋臼假体的准确率达71.59%,股骨假体准确率达78.04%.结论 应用数字化技术对人工髋关节置换行术前设计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至今还没有找出一种最佳的方法。如果对假体周围骨折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当常会出现骨折不愈合、假体松动、内固定物折断、松动、骨折成角畸形愈合等并发症,造成肢体功能障碍[1]。自2002年以来,我们采用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法治疗稳定的股骨干髓内假体周围骨折23例,术后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3例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均为闭合稳定型,男14例,女9例;年龄46~82岁,平均67.3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19例,车祸4例。其中髋关节假体非骨水泥型3例,骨水泥型20例,骨水泥翻修型2例。骨折位于髓内假体尖端10例,位于髓内假体远端5…  相似文献   

14.
股骨近端骨肿瘤,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采取瘤骨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术后配合化疗,以保存肢体的功能。瘤段切除术后,重建肢体功能的方法用以往常规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显然假体柄与髓腔不匹配.必需用预制的带骨水泥的髓内柄股骨头假体置换术,才能获得假体与骨髓腔的良好匹配,以重建肢体功能。我们从1994年1月开始应用肿瘤型人工股骨头假体置换术6例,取得较满意的肢体功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股骨头假体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置换成功后,可解除关节疼痛,重建关节功能。为了使这项手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我们对11例股骨头假体置换病人的术前、术后进行了精心护理,并给予详细的出院指导,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edpor假体进行耳再造术的并发症及解决方法。方法临床应用Medpor假体进行耳再造15例,根据并发症的发生提出解决方法,并应用改进法6例,进行讨论。结果完全使用Medpor假体行耳再造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改进后外耳轮应用自体肋软骨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结论Medpor假体进行耳再造术的并发症特别是外露发生率高,改进后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自体耳软骨联合硅胶假体在隆鼻术后再次鼻整形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隆鼻术后再次鼻整形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假体组采用单纯硅胶假体植入术治疗,假体+软骨组采用自体耳软骨联合硅胶假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隆鼻术后再次鼻整形优良率;手术时间;患者术后软骨感染、假体外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假体+软骨组患者隆鼻术后再次鼻整形优良率高于假体组,P0.05;假体+软骨组手术时间和假体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假体+软骨组术后软骨感染、假体外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假体组,P0.05。结论自体耳软骨联合硅胶假体在隆鼻术后再次鼻整形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提高整形效果,减少软骨感染、假体外漏等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关节置换翻修术是指原先的人工关节发生机械性失败,如:非感染性松动,脱位或假体断裂,需要重新更换人工关节。可以采用同种类型假体,也可采用另一种类型假体。如骨水泥固定全髋关节假体机械性失败后可采用相同类型假体和技术,也可采用生物学固定假体进行翻修。骨水泥固定的THR早期效果令人满意,10a随访优良率占85%。而骨水  相似文献   

19.
影响国产肿瘤型膝关节假体临床疗效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肿瘤型膝关节假体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行国产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的恶性骨肿瘤患者的假体预后及功能评分。对患者的生存率、假体的生存率与病变部位、性别、年龄、截骨长度、病理性骨折、假体类型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不同部位、不同假体类型以及手术次数与肢体功能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64.9个月(4~156个月), 30例患者无瘤生存,15例患者死亡。8例患者发生假体相关并发症,其中7例行翻修手术,1例截肢。无瘤生存患者国产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的1年生存率为96.67%,5年生存率为86.40%, 10年生存率为62.7%。生存患者膝关节周围肿瘤型假体的平均评分为20.23分(7~27分),优良率为76.7%。肿瘤假体置换术后的肢体功能与病变部位、假体的类型有关;与是否行翻修手术无相关性。结论 采用国产肿瘤型膝关节假体对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肢体功能和理想的假体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数字化模板与传统胶片模板测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精确性差别及数字化术前模板测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应用数字化模板与传统胶片模板对2010年1月—2011年4月间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的60例患者进行数字化术前计划,比较术前计划与手术实际假体型号(包括股骨假体与胫骨型号)选择方面与术中实际尺寸吻合度。结果数字模板测量股骨假体符合率为90.0%,胫骨假体符合率为86.7%,传统胶片模板测量股骨假体符合率为76.7%,胫骨假体符合率为73.3%,数字模板测量术前预测股骨假体、胫骨假体型号同术中应用股骨假体、胫骨假体型号间均有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947和0.944)。结论数字化术前模板测量可提高术中假体选择的精确性,术前设计准确率和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