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4000万,预计在未来的20~30年内,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还将大幅度升高。糖尿病为慢性病,一旦确诊,患者需要改变一些生活习惯,需要终生配合治疗,加之由于疾病带来生理上的痛苦,经济上的重负,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身性、全身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又是可防可治的。在我国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和患者的自我检测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需要专业的疾病指导与健康管理。让患者掌握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坚持正确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学科领域方面对护士专科化的要求比其他学科表现得更加突出,临床上需要医师与护理人员通力合作,共同参与糖尿病的预防、教育、治疗、咨询、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临床上非常多见。糖尿病患者易合并冠心病,导致更高的致死、致残率。由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情的严重性和治疗的特殊性,患者需要更高要求的护理措施。现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秀芬  冉蕾  张一  李英  林海英 《临床荟萃》2010,25(7):590-59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主要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渐增高趋势。据保守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4000万,预测到2010年,我国糖尿病的发患者数将达到6000万。近10年来,糖尿病肾病所致的终末期肾病呈增长趋势。其中绝大部分需要接受透析治疗,腹膜透析是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但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治疗较非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更易出现容量超负荷,高血压。  相似文献   

5.
汪燕  殷婷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415-7416
糖尿病(DM)一经确诊,往往需要终生治疗,且只能控制病情或延缓发展,不能根治。全面有效地控制DM需要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而且还需要考虑患者主动参与并且具有良好的洽疗依从性。而我国糖尿病患者中60%~70%血糖控制不理想,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均寿命延长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近四十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一路飙升,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糖尿病高发与营养过度、劳动强度下降、生命早期营养不良等有关。新近研究显示,肥胖及其导致的胰岛素抵抗是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因素。糖尿病防治需要从三级预防出发,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应提高危险因素的管控;对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减少其并发症发生发展;对长病程糖尿病患者,规范筛查与管理其并发症。在治疗方案上,新型降糖药的出现为糖尿病管理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7.
脉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1例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脉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1例及护理崔秀兰崔立兰李华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甚至可累及全部糖尿病患者〔1〕。在治疗上最根本的措施是迅速控制糖尿病病情,对中、重型糖尿病往往需要其它辅助治疗〔2〕。我们应用脉络宁治疗51...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足底压力测试在2型糖尿病足预防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足底压力异常对糖尿病足的影响、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异常的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特点、足底压力测定方法和临床指导价值,认为我国对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研究虽然已积累了一定数据,但仍有需要不断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有效的自我管理对控制糖尿病发展至关重要,如何通过健康教育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需要深入探讨。对疾病自我管理方法的产生、应用和发展、国内外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在我国实施的意义进行综述,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认识,促进其实施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比10年前高出3~4倍,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进行治疗,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们的工作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老年群体患有高血压与糖尿病的概率较高,随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逐渐上升,急需要引起各界的关泥。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因此,需要对目前社区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便为该病的治疗与护理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胰岛素的治疗是其五驾马车中重要一环,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我国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度低,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差,因此探讨一种合适的护理干预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既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为这类疾病患者的护理提出了需要规范化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 Ⅰ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为20%~40%, 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为10%~20%, 糖尿病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的占5%~10%[1].由于Ⅱ型糖尿病起病隐匿,有5%的患者在诊断糖尿病的时候就已合并肾脏损害.在美国,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在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约占15%[2].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通过长期的自我管理,以控制血糖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从而可能导致其有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极易产生心理痛苦。有调查[1]显示,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的发生率为18%~45%,18个月的发生率为38%~48%,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血糖控制和生活质量[2-4]。国际糖尿病联盟和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南均强调,医  相似文献   

15.
丁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897-5897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的约占总糖尿病患者数的28%~40%.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存的现象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本文就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危害与非药物治疗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化医疗和护理技术的发展,护理工作的职责与功能远远超出了传统领域,其工作范围日益扩大.专科护理门诊是拓宽护理范围的一种方式.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010年我国糖尿病成人患病率为9.7%,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 000万.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及患者经济能力的限制,大多数患者只在急性期住院,疾病得到缓解或控制后就立即出院回家休养,定期来门诊复诊,如何使非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得到相同质量、有效及连续的专科护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它是一种以持续性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1],而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主要药物,能替代体内缺乏的胰岛素,适用于各型糖尿病。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7月共收治糖尿病患者87例,其中男55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心理、社会、职业上的康复问题和实际生活中面临的困难,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社区医护服务的需要。方法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定期通知患者免费体检,对不能按时体检的患者进行家庭随访并强化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发放问卷调查对医护服务的需求。结果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技能,康复问题主要集中在饮食注意事项,并发症观察处理,自我医疗护理能力,降糖药物的选择。患者对自我认知,回归社会矛盾的认知程度较低,大部分患者对康复的关注还停留在原始的生理需要上。结论糖尿病患者实际生活中的康复问题值得人们的关注,应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社会、职业上的康复困难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为糖尿病患者建立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康复护理模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心理、社会、职业上的康复问题和实际生活中面临的困难,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社区医护服务的需要.方法 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定期通知患者免费体检,对不能按时体检的患者进行家庭随访并强化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发放问卷调查对医护服务的需求.结果 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技能,康复问题主要集中在饮食注意事项,并发症观察处理,自我医疗护理能力,降糖药物的选择.患者对自我认知,回归社会矛盾的认知程度较低,大部分患者对康复的关注还停留在原始的生理需要上.结论 糖尿病患者实际生活中的康复问题值得人们的关注,应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社会、职业上的康复困难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为糖尿病患者建立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康复护理模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一种心身疾病,不仅给患者生理上带来病痛,而且在精神上、心理上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1.25亿。全国糖尿病协作组估计,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在2000万以上,预计今后30a内,糖尿病患病率将达到5%-10%,而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的90%以上。目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很多,疗效显著。本文对2型糖尿病相关负性情绪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