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多数老年住院病人中血清Vit B_(12)值低于正常。连续100例VitB_(12)检测的结果有25例低于正常值(170μg/L)。本研究旨在调查老年病人VitB_(12)缺乏的原因,尤其是结合蛋白Schilling试验的应用价值。病人和方法病人随机选自一所老年医院。血清VitB_(12)<170μg/L为试验组,170~900μg/L为对照组。凡有过VitB_(12)缺乏的诊断、用过VitB_(12)或叶酸或铁剂治疗、有肠道手术史、明确胃肠道病理改变、服过H_2受体括抗剂或抗酸药、血清肌酐>120μmol/L、尿失禁不能收集24小时尿液、使用过插管者,均不作为试验或对照组对象。试验组男2例女14例,61~92岁(平均79.8岁)。对照组男6例女5例,60~87岁(平均73.5岁)。两组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据临床检查,试验者无VitB_(1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老年难治性慢性胃炎与血清维生素(Vit) B_(12)缺乏之间的关系及早期发现指标。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60岁以上难治性慢性胃炎患者,检测其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VitB_(12)、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 68例老年难治慢性胃炎患者中,77. 94%(53/68)老年人慢性胃炎与VitB_(12)缺乏有关。味觉改变、牛肉舌、MCV升高可能为VitB_(12)缺乏的早期表现。结论 VitB_(12)缺乏反映了病人的营养摄入及消化吸收方面障碍,是慢性胃炎的原因,在老年人慢性胃炎中更常见。  相似文献   

3.
甲基丙二酸(MMA)、高半胱氨酸(HCYS)、丙氨酸丁氨酸硫醚(CYSTA)和2-甲基柠檬酸(2-MCA)是维生素(Vit)B_12、叶酸和VitB_6依赖性酶反应过程中的代谢物。VitB_12、叶酸和VitB_6缺乏时上述4种代谢产物血清浓度增高,而后者又是老年人神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低剂量VitB_6对叶酸盐和核黄素供给充足的健康老年人空腹血浆总高半胱氨酸(tHcy)浓度的影响。对象与方法受试者为22名健康老年人,年龄63~80岁。排除认知功能异常,有胃肠道、血液、血管、肝脏及肾脏疾病,补充B族维生素,服用影响VitB_6或核黄素代谢的药物,血清肌酐浓度≥105μmol/L,血清VitB_(12)浓度<111 pmol/L的对象。本VitB_6干预试验是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为期12周。试验时,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补充VitB_6和安慰剂。在VitB_6干预试验进行前,受试者先补充核黄素(1.6 mg/d)12周,接着再补充叶酸(400μg/d)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神经性膀胱(DNB)患者血清叶酸(FA)、维生素B_(12)(VitB_(12))、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T2DM患者251例,其中合并DNB患者86例(DNB组)、单纯T2DM患者165例(T2DM组),比较两组FA、VitB_(12)、Hcy及尿动力学指标。结果 DNB组FPG、2hPG、HbA1c、尿微量白蛋白(UMA)、膀胱最大测压容量(VMBC)、Scr、BUN、Hcy高于T2DM组(P0.01);FIns、FA、VitB_(12)、最大尿流率(MFR)、最大尿流率时逼尿及压力(PQmax)、膀胱顺应性(BC)低于T2DM组(P0.01)。结论 DNB患者血清FA、VitB_(12)、Hcy及尿动力学指标均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MVCI)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SIVD患者按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的认知功能程度的不同,分为MVCI组(56例)和非MVCI组(64例),检测Hcy、叶酸、VitB_(12)水平,MVCI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再进行MOCA评分及上述指标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 MVCI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非MVCI组;血清叶酸、VitB_(12)水平显著低于非MVCI组(P0.01)。Hcy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Hcy可能是SIVD患者发生MVCI的独立危险因素,叶酸、VitB_(12)缺乏,间接引起Hcy增高,是导致MVCI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VitB_(12)吸收不良是双胍类治疗中的一种众所周知的并发症。引起吸收不良的任何一种病都可以见于糖尿病患者。然而,互用双胍治疗的糖尿病人中研究VitB_(12)吸收特征的则较罕见。为了观察双胍治疗对VitB_(12)的吸收以及对胃液分泌能力的影响。作  相似文献   

8.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幼细胞贫血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增殖细胞巨幼变为形态特征的一组贫血综合征,DNA 合成速度减慢是其共同的生化基础。叶酸和 VitB_(12)缺乏可形成营养缺乏症,当其体内耗竭不能满足机体造血所需时,出现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它是叶酸和 VitB_(12)缺乏的晚期表现。据统计巨幼细胞贫血病因中,95%属营养性叶酸和 VitB_(12)缺乏。诊断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必须叶酸和 VitB_(12)治疗有特效。  相似文献   

9.
血浆中同源半胱氨酸浓度的增加是导致早期动脉硬化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提高含硫氨基酸水平可以使叶酸、VitB_(12)、VitB_6浓度降低,或者导致某些关键酶变异。叶酸能降低同源半胱氨酸水平。该研究旨在选择一种能降低同源半胱氨酸水平的最小有效叶酸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测定了老年高血压患者和健康老年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确定Hcy对老年高血压的影响,分析可能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的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老年病科入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9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和113例健康人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收集身高、体重、性别、年龄、血液标本、脑血管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吸烟史情况;采用荧光标记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浆维生素B_(12)(VitB_(12))及叶酸水平;采用Cobas6000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尿酸(UA)、血糖的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吸烟史、冠心病病史、BMI、Hcy、TC、TG、LDL、HDL、血糖、UA存在显著性差异,老年高血压患者的BMI、Hcy、TC、TG、LDL、血糖、U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叶酸、维生素B_(12)、HDL低于正常对照组。②高血压危险因素的loge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MI、HCY升高、TG升高、LDL升高、HDL降低、UA升高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血清Hcy水平的Peason相关性分析:Hcy水平与VitB_(12)、叶酸、HDL水平呈负相关;与TC、TG、LDL、年龄、血糖具有一定正相关关系。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有关,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与VitB_(12)、叶酸、HDL(r=-0.524)水平呈负相关;与TC、TG、LDL、年龄、血糖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有三种间接证据表明维生素民B_1(VitB_1)相对缺乏与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①VitB_1具有直接抗病毒作用;②VitB_1通过减少铁负载可减慢或逆转慢性乙型肝炎的肝损伤;③流行病学证据表明,VitB_1缺乏人群的乙型肝炎感染发病率升高。也有间接体内证据表明  相似文献   

12.
有人建议将1500kcal(6276kJ)作为每日摄入的最低能量标准来供给老年人充足的微量元素。这个参考值曾用来评价老年人的能量摄入是否充足。本文的目的是以参与欧洲营养和老年一致行为调查(SENECA)研究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评价怎样的能量标准才能符合大部分老年人微量元素的需要。对象与方法本文资料来自SENECA的随访研究。从参与该研究的9个国家中选择老年男性486名,女性519名,平均年龄77.2(74~79)岁。通过饮食回顾法获得饮食资料,用当地饮食成分表计算营养素的摄入情况,尤其是与能量摄入有关的铁,VitB_1、VitB_(12)和VitB_6。用荷兰最低需要量作为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的参考值,并与美国推荐的饮食供给量(RDA)的2/3作比较。  相似文献   

13.
摄取维生素B_6(Vit B_6,吡多醛)不足,可使血清胆固醇升高、增加血小板聚集、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栓形成。VitB_6及其代谢产物磷酸5-吡多醛(PLP)不足皆可影响氨基酸代谢的酶——β胱硫醚酶的合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最近两个对照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血中PLP水平仅为健康对照组的 1/2,AMI病人住院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血管性痴呆(VD)病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认知功能、抑郁状况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老年VD病人94例(VD组)以及健康体检者86例(对照组),检测病人血压、血Hcy、叶酸和维生素B12(VitB_(12))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及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估研究对象认知功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研究对象抑郁症状。比较2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并探讨与Hcy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D组的Hcy水平(P0.001)、HAMD评分(P0.001)、收缩压(SBP)(P=0.008)、舒张压(DBP)(P=0.022)显著升高,而叶酸(P=0.011)、VitB_(12)水平(P=0.039)、MoCA(P0.001)、MMSE(P0.001)评分显著降低。VD病人的Hcy水平与MoCA评分(r=-0.782,P=0.015)、MMSE评分(r=-0.829,P=0.010)呈负相关,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711,P=0.033)。结论老年VD病人的Hcy升高与其认知损害和抑郁症状存在相关性,临床中应积极纠正VD病人的高Hcy水平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叶酸联合维生素B_6(VitB_6)对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高Hcy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与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叶酸+VitB_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血浆Hcy水平较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颈动脉IMT值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颈动脉IMT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联合VitB_6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高Hcy血症患者血浆Hcy水平,改善颈动脉硬化现象,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胃切除术后,增加了病者发生胃粘膜良性和恶性组织病理改变以及代谢紊乱如脂肪痢、VitB_(12)缺乏的危险。残胃疾病的可能病因有胃酸缺乏、十二指肠胃返流和饮食因素。若残胃有细菌停留,将直接或与胃液相互作用而损伤胃粘膜。因此,作者对残胃细菌丛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性患者,59岁.因复视一周就诊.患者一周前晚上在家看电视时,突然右眼视物成双影,无头痛及眼眶痛.既往有糖尿病史9年.入院查体:Bp13.4/9.3kPa,右眼上睑无下垂,眼球外展受限,上下、内收活动可,左眼正常,其余检查均阴性.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1.6mmol/L,血脂、心电图、脑电图正常,头颅CT正常,眼压、眼底正常.诊断糖尿病合并外展神经麻痹.予以达美康、VitB_1、VitB_(12)、烟酸、复方丹参片等治疗,2月后,复视症状消失,眼球活动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熟悉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减少肝豆状核变性的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大多具有肝损害临床表现和神经精神症状,K-F环阳性,血清铜蓝蛋白(CER)降低。低铜饮食,口服D-青霉胺、锌剂、VitB_6等治疗有效。误诊率高。结论:对于青少年肝硬化患者应认真追问家族史,重复进行裂隙灯下K-F环检查,辅以血清铜蓝蛋白检测,必要时行头颅CT或MRI、腹部B超等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所致的神经病变极为常见,但颅神经病变少见。我们在临床上遇到4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4例糖尿病人均为Ⅰ型糖尿病,男女各2例,年龄54~76岁,3例发现糖尿病7年~14年,1例与糖尿病同时发现;3例合并面神经麻痹,其中1例在患面神经麻痹后4年又患动眼神经麻痹,另1例同时合并外展神经麻痹及动眼神经不全麻痹,2例合并末稍神经炎,2例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例尿蛋白阳性,所有患者发病时糖尿病控制欠佳,血糖11.2~16.7mmol/l,尿糖(+++)。3例口服降糖药治疗,1例胰岛素治疗,控制糖尿病在良好状态,并用 VitB_1、VitB_(12)、局部理疗、针灸。4例患者均在  相似文献   

20.
等人在他们研究中观察到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和某些急性白血病的血清中维生素 B_(12)的含量增高,在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时可增加到5—15倍。作者用改良了的氏法在36例不同类型的白血病中进行研究。血清中 B_(12)的含量正常标准为193—543ungm/ml。10例慢性淋巴型白血病血清 B_(12)含量在200—530ungm/ml 之间。12例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血清中 B_(12)含量有明显增高,为233C—14230ungm/ml。作者注意到血清 B_(12)的含量与嗜硷性白细胞的绝对值之间有着明显的连系,即患者于成功的治疗后,血清 B_(12)渐趋正常水平,同时血中嗜硷性白细胞绝对值有更加明显的减低。血清中 B_(12)含量在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时之特殊增高现象,于其它种疾病中是不存在的。因此,B_(12)在血清中含量增高再加上其它方法对于早期、不明显、无白细胞增生型的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有着极有价值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