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干注射阿霉素联合颊神经撕脱术治疗三叉神经(Ⅲ支)痛的疗效。方法对65例第Ⅲ支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干注射阿霉素联合颊神经撕脱术作为联合治疗组。78例进行射频温控热凝术作为射频治疗组。对两组术后治疗效果及5年复发率的差异进行X^2检验。结果联合颊神经撕脱组,治愈60例,好转4例,无效l例,有效率98、46%;射频温控热凝组,治愈71例,好转5例,无效2例,有效率97.44%(P〉0.05)。前者的5年复发率为9.84%,后者为13.33%(P〈0.05)。结论神经干注射阿霉素联合颊神经撕脱术止痛效果与射频治疗相近,远期复发率低于射频治疗,且严重的并发症基本上都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三叉神经痛周围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率。方法:对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采用三叉神经高位撕脱并行眶下孔、翼腭管、下颌管电热凝术。结果:控痛率为100%,无并发症,术后15~18个月复发3例。结论:三叉神经高位撕脱配合电热凝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效果好、复发率低,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CT引导下经圆孔外口与经卵圆孔行温控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间我科室收治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神经痛患者,采用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单号组(A组)和双号组(B组)。A组采用侧方入路穿刺圆孔外口行温控射频热凝上颌神经。B组采用Hartel前入路法穿刺卵圆孔行半月神经节温控射频热凝术。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中期疗效及复发率进行随访。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明显缓解,与治疗前比较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下降(P<0.05),2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CT引导下经圆孔外口与经卵圆孔行射频热凝治疗上颌神经痛均有确切疗效,但前者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DSA引导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DSA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DSA引导定位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观察术后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对中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射频热凝术后全部患者疼痛缓解,术后1 d、3 d、1周VAS评分分别为2.12±0.64、1.04±1.02、0.46±0.31,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1);优良率分别为55.6%、74.1%、92.6%.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术后1年随访22例,优良率86.4%,1例复发,占4. 5%.结论:DSA引导定位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周围支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第一支痛的疗效。方法将6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一支痛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20例患者)应用经三叉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第2组(30例患者)应用经眶上孔射频温控热凝术,第3组(13例患者)应用眶上神经撕脱术,然后应用2χ检验评价其即刻疼痛缓解率、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第1组、第2组及第3组的即刻疼痛缓解率为95%、93%及92%,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948〉0.05)。第1组、第2组及第3组的3年疼痛复发率各为25%、27%及61%,5年疼痛复发率各为35%、40%及69%。结论经眶上孔射频温控热凝术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第一支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X线引导下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在射频热凝术基础上,进行硬膜外前间隙阻滞与硬膜外后间隙阻滞治疗LDH的效果比较。方法:LDH患者60例,均分为三组:A组行单纯射频热凝术;B组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后间隙阻滞治疗;C组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前间隙阻滞治疗。术前,术后3天、2周、3个月、6个月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术后3d、2周、3个月、6个月VAS评分较A、B两组降低更明显(P〈0.05),B组效果也优于A组(P〈0.05)。A组术后2周、3个月、6个月优良率分别为:16/20、15/20、14/20。B组术后2周、3个月、6个月优良率分别为18/20、17/20、16/20。C组术后2周、3个月、6个月优良率分别为20/20、19/20、18/20。C组术后2周、3个月、6个月优良率均较A组与B组高。治疗后三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X线引导下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前后间隙阻滞治疗LDH效果较单纯射频热凝术好,尤其射频热凝术联合硬膜外前间隙阻滞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观察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病例报告]给1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结果疼痛完全消失者为7例,症状改善者为2例,无效者为1例.[讨论]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疗效可靠及可重复治疗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实验组:在CT引导下运用射频穿刺针行病变侧卵圆孔穿刺.穿刺成功后连接射频治疗仪对病变侧半月神经节行70~75°温控热凝,毁损三叉神经相关感觉支.B组为对照组:采用口服卡马西平及美洛昔康片进行治疗.结果 A组病员疼痛完全消失56例,疼痛减轻3例.总有效率98%,而B组疼痛消失的患者仅有8例,疼痛减轻25例,有27例患者无效.其有效率为49%.结论 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是安全、有效的.适用于高龄及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该方法安全、可靠,易于开展.可代替传统的药物治疗或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四重定位下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5例患者通过症状体征、解剖学、X线和电刺激准确定位后,在丙泊酚全身麻醉下,行射频温控热凝治疗,温度分别设定为70℃、80℃、86℃共3次,每次持续时间均为60 s。结果 15例患者穿刺成功率100%,术后疼痛即刻消失率100%,随访1~5个月无1例复发;并发角膜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6.6%。结论丙泊酚全麻下四重定位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准确、效果佳。  相似文献   

10.
齐亮  郭健  黄桂明  陈平国 《海南医学》2012,23(23):36-38
目的 比较和评价射频热凝术与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一组64例,采用射频热凝术治疗;另一组60例,采用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于术后1周、3个月及6个月随访,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和VAS评分法,对治疗后优良率、有效率和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疗效,术后1周MacNab标准分析结果,射频组优良率明显高于胶原酶组(P<0.01);VAS评分后,射频组优于胶原酶组(P<0.01).但3个月、6个月后优良率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术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疗法.射频热凝术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胶原酶化学溶核术,但远期疗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功能定位结合CT定位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择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功能定位结合CT定位射频热凝术,分别于术后1、6、12、18个月随访治疗效果、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疼痛缓解率术后1个月为96.67%(58/60),18个月为98.33%(59/60)。术后1个月55.00%(33/60)患者存在各种并发症,18个月时15.00%(9/60)患者仍有并发症,并发症主要为面部感觉减退。随访期间共复发4例(6.67%)。结论功能定位结合CT定位射频热凝术可提高卵圆孔和疼痛神经支的定位准确性,从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机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或封闭方法治疗,分别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组中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优良率61.3%,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6%、优良率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1、7.01,P0.01),治疗组术后中期的临床疗效随访,总有效率仍为96.8%,2例复发,占6.5%,经第2次射频热凝术治疗完全止痛。结论 DSA机引导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穿刺成功率高,近、中期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三叉神经第Ⅱ支痛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方法: 采用经口内周围神经撕脱加微波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第Ⅱ支痛65例。结果: 经2~5年随访,术后近期控痛率100%,复发率20%。结论: 该方法安全,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复发率低,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Ⅱ支痛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CT定位,在确保穿刺针准确到位的前提下,进行三叉神经节(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凝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疼痛即刻消失率为100%,味觉减退1例,发生率为1.3%。结论: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丙泊酚分别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布托啡诺用于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三叉神经痛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20例),丙泊酚分别复合芬太尼(A组)、瑞芬太尼(B组)、布托啡诺(C组)进行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不同时点MAP、HR及SpO2的变化,丙泊酚总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及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术后随访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患者和术者的满意度.结果 3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治疗中MAP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B组降幅大于A、C组(P均<0.05),术后3组均恢复至接近麻醉前水平.丙泊酚总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及术中体动发生率B组低于A、C组(P均<0.05),术中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B组、A组和C组,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不同阿片类药物用于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均安全有效,复合瑞芬太尼组术后苏醒快,复合布托啡诺组术中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臭氧消融术结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与对照组B,各30例,观察组采取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A选取单独的臭氧消融术治疗,对照组B才用单独的射频热凝术治疗。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都有所减轻,观察组的疗效很明显优于对照组A以及对照组B,采用臭氧消融术结合射频热凝术的疗效明显比单独采用臭氧消融术或射频热凝术的疗效更迅速,长期效果更明显,2组数据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臭氧消融术结合射频热凝术的方法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很好的疗效,中长期临床效果更是明显比单独采用臭氧消融术或射频热凝术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7.
高峰  李华  于冬梅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141-141,147
目的观察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近三年来在本院施行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0例进行随访,观察其近、远期疗效,并与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由下关穴行蝶腭神经节浸润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即刻缓解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远期缓解率较对照组高(P0.01),疗效较好。结论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评估CT引导下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残余疼痛的有效性。方法: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正规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在相同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配合治疗;B组采用CT引导下行腰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治疗,随访时间6月,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结果:A组患者术后1天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无差异,其余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指数明显低于术前(P<0.01);B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指数明显低于术前(P<0.01);组间比较,B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指数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CT引导下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残余疼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CT引导下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三叉神经痛患者58例,均采用Hartel前入路法穿刺,在CT引导下进行三叉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治疗。于手术后第2日评价疗效并观察并发症,后随访2年。结果术后2d优效56例(96.6%)、良效1例(1.7%)、差效1例(1.7%)、无效0例,优良率98.3%(57/58例);术后随访2年优良率为96.6%(56/58例)。术后出现3例面部肿胀者,3d后肿胀消失;术后出现1例略感咀嚼无力者,1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术后出现角膜炎,6个月后治愈。未见严重并发症。随访2年,1年内无复发病例,2年内复发2例(3.4%)。结论CT引导下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定位下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经验,探究DSA定位下射频热凝术有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方法:将收治的5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在DSA引导下实行射频热凝术治疗,观察治疗期间的各种临床现象和出现的不良反应,10个月之后进行随访调查。结果:均经卵圆孔穿刺成功。手术后1、3、5、7 d成功率分别为81%、91%、93%、95%,而且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10个月之后对57例患者进行随访,手术成功率达到96%,无复发现象。结论:DSA定位下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