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伟  郭荣利 《急诊医学》1998,7(5):301-302
探讨急性前壁Q波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塑和左心室收空功能。方法:将140全AMI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溶栓组和非溶栓组。采用Doppler超主动图仪进行监测。结论AMI患者的LVRM发生率高,对LVSF有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启动时间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尿激酶溶栓启动时间分为3 h内溶栓组16例、6 h内溶拴组22例和12 h内溶栓组15例.发病1周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18例患者血管再通,其中3 h溶栓组9例(56%),6 h内溶栓组6例(27%),12 h内溶栓组3例(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h溶栓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室间隔收缩幅度及左窑后壁收缩幅度均明显高于6 h和12 h溶栓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 h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血栓溶解的成功率并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T波的动态变化与左心室功能之间的关系。方:56例前壁Q波型AMI患者,其中T波由倒置转为直立,即T波正常化38例,T波持续直立4例,T波持续倒置14例。AMI后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彩色心室壁动力分析和超声学定量技术检测室壁运动和左心室收缩功能状况。结果:T波持续倒置组血浆肌酸肌酶(CK)峰值明显高于直立组,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峰值排空率(PER)和射血分数(EF)显著低于T的持续直立组。且T波正常化越早左心室功能恢复得越好。T波持续直立组血浆CK峰值高于T波直立各亚组和T波持续倒置组,而FS、EF和PER均显著低于各亚组。结论:AMI后12个月异常Q波导联的T波动态变化能用于评价左心室的局部和整体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4.
杨秋玲 《临床医学》2012,32(3):66-67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栾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38例患者中31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76.31%,6例溶栓失败发生泵衰竭转上级医院,住院期间死亡1例,病死率为2.6%。结论静脉溶栓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降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了心肌损伤,实现了血管功能重建,且患者治疗的时间越早,血管再通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急危重病,静脉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主要进展之一,溶栓的目的是尽早、尽快、充分而持久地使相关梗死血管相通。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梗死范围越少,病死率越低。详细的病情观察、心电监护、溶栓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于1999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国产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 AMI患者84例,按梗死部位分为前壁心肌梗死组(43例)和下壁心肌梗死组(41例),两组患者再随机分为螺内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于发病后1周、3个月和6个月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观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结果 前壁心肌梗死组:6个月时螺内酯组LVEDD、LVESD、LVEDVI和LVESVI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而LVEF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壁心肌梗死组:两组在治疗6个月时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剂量螺内酯,可进一步防止前壁AMI患者左心室重塑的发生,对下壁AMI患者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内超声溶栓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超声溶栓溶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MI)梗死相关血管 (IRA)血栓的疗效。方法 入选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 32例 ,左前降支近段闭塞 2 2例 ,中段闭塞 10例。超声溶栓后IRA均行急诊PTCA。结果 超声溶栓后 2 2例IRA达TIMI3级 ,成功率为 70 % ,左前降支近段 17例 (成功率 78% ) ,中段 5例 (成功率 5 0 % )。超声溶栓成功者术后残余狭窄为 (6 5± 13% )。急诊PTCA10 0 %成功 ,残余狭窄减少至 (2 3± 17) %。超声溶栓时 ,胸痛 2例 ,耳鸣 1例。导丝与超声探头卡住而不能拔出 2例。结论 低频、高能超声波可有效溶解IRA内的血栓 ,可安全用于AMI患者 ,临床可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静脉溶栓治疗后通过心电图有效的判断预后的左心室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检治疗后T波倒置幅度与预后左心室功能改善的关系。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选择初次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10h以内来院就诊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 12 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 82例 ,女性 4 4例 ,年龄 3 6~78岁 ,平均 (5 9 12± 14 62 )岁。全部病例均为心功能KillipⅠ级。经冠脉造影确认梗死相关血管为左冠脉前降支。排除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束支传导阻滞及应用心室起搏器的病例。2 .方法 :记录发病后 12、 2 4、 4 8、…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体表心电图无 Q波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由于自然再灌注或固定狭窄部位血管痉挛缓解引起冠脉闭塞部位前向血流早期恢复 ,与有 Q波性心肌梗死比较梗死面积较小的结果。假设溶栓后没有形成 Q波的心肌梗死是由于溶栓后梗死的冠脉迅速再通 ,梗死部位前向血流迅速恢复 ,与溶栓后有 Q波形成心肌梗死比较 ,有较大面积的缺血性心肌被拯救 [1 ] ,那么溶栓后没有形成 Q波心肌梗死的局部左室功能不全的恢复应较溶栓后有 Q波形成心肌梗死恢复好。本研究旨在通过梗死面积计算和局部左室室壁运动障碍恢复情况的回顾性研究 ,证实溶栓后体表心…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评价前壁及下壁急性心肌梗死 (AMI)左室局部收缩功能。方法 :于AMI发病后第三周应用门控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检测两壁左室整体及局部射血分数 (LVEF、rEF) ,轴缩短率 (RS) ,局部轴缩短率 (rRS)。结果 :前壁组LVEF (31 5 3± 10 38% )显著低于下壁组(46 5 2± 8 6 5 % ) ,P <0 0 1;前壁组平均室壁运动积分 (1 86± 0 6分 )亦显著低于下壁组 (2 2 0± 0 6分 ) ,P <0 0 1。结论 :AMI急性期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和室壁运动状态均与梗死部位有关。前壁AMI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程度较下壁AMI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STE)技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左心室重构(LVR)的价值。方法 对75例AMI患者于PCI术后72 h及6个月行STE检查,测算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GCS)及整体纵向应变(GLS)。以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15%作为LVR诊断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CI术后6个月,75例中56例未发生重构(非重构组),19例发生LVR(重构组),发生率25.33%(19/75)。与术后72 h比较,重构组术后6个月LVEF减低,非重构组术后6个月LVEF增高(P均<0.05)。与非重构组比较,重构组术后72 h及术后6个月GCS及GLS均减低(P均<0.05)。LVEF、GCS及GLS均与LVR呈负相关(r=-0.39、-0.52、-0.64,P均<0.01)。GLS及GCS是LVR的独立预测因子。GLS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预测LVR的阈值为-12.4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3%及87.2%。STE参数测量观察者间差异为(9.32±3.14)%,观察者内差异为(7.18±2.26)%。结论 通过STE测得的GLS可用以准确预测AMI患者PCI术后LVR。  相似文献   

13.
刺五加对急性心肌梗塞左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明确刺五加对急性心肌梗塞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塞者静脉输入刺五加前后的左室功能进行了测定。结果用药后左室舒张早期充盈速度增快;舒张晚期A峰流速减慢;等容舒张期缩短,而主动脉最大流速、平均血流加速度和心输出量则无显著差异。结论刺五加在不抑制左室收缩功能的情况下,能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4.
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5例,分为缺血后适应组(n=54)及非缺血后适应组(n=51),分别于入院后24小时、1周、1个月及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左心室射血(LVEF)分数.结果 缺血后适应组与非缺血后适应组于术后1个月及3个月左心室容积均减小,LVEF分数升高;术后3个月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63.5±6.5)ml/m2vs(67.2±6.3)ml/m2,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30.3±3.6)ml/m2vs(34.3±4.1)ml/m2,左心室射血分数(0.53±0.02)%vs(0.5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缺血后适应对AMI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5.
10 patients with their first AMI were studied within the first 48 hours and again after 3 weeks. Central and peripheral haemodynamics (CI, SV, SW, TPR) were examined, including indices of contractility (dp/dlmax) and wall stiffness (P/V, relation P/V to P) of the left ventricle.In the early phase CI and SW, as well as LV dp/dtmax were depressed in accordance with symptoms of LV failure. P/V was increased. Elevation of LVEDP correlated well with ventricular gallop rhythm, but less consistently with LV functional disturbance.During convalescence CI increased uniformly, both in digitalized and non-digitalized individuals. In contrast heart rate, aortic pressure, LVEDP and dp/dtmax remained unchanged. The increase of CI, SV and SW was accompanied by a fall of TPR and P/V. LV wall stiffness was still elevatedabove normal after 3 weeks. The improvement of cardiac pumping during infarct convalescence may have been effected through a fall of TPR and LV wall stiffness. Recovery of depressed contractile performance was generally not observed, and does therefore not seem to contribute to recuperation.Herrn Prof. Dr. med. P. Schölmerich zum 60. Geburtstag.  相似文献   

16.
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形变与重构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局部、整体左室心肌形变及其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①对10例健康人和10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组织多普勒和斑点追踪成像结果的对比性分析。②回顾分析80例正常对照和3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患者,测量心尖两腔、三腔和四腔切面左室节段、整体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并分析其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①应用STI、TDI两种方法测量正常心肌和缺血心肌左室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正常组左室各节段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呈现一致性分布(P>0.05)。③心梗组左室各心肌节段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④心梗组患者左室收缩、舒张末期长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无差异(P>0.05),但LVESV、LVEDV和WMSI明显增加(P<0.05)。⑤峰值收缩二维总应变、总应变率与LVESV、LVEDV、LVEF和WMSI相关良好。结论斑点追踪成像既能定量测定左室局部和整体心肌的收缩形变,评价局部和整体心肌组织的收缩功能,且与反映左室重构的指标间相关良好。  相似文献   

17.
王荣英  傅向华  胡少东 《临床荟萃》2004,19(19):1090-1092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有无梗死前心绞痛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37例首次AMI患者 ,按有无梗死前心绞痛分为 :有梗死前心绞痛者 (A组 ) 2 4例 ;无梗死前心绞痛者 (B组 ) 13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 6小时内行直接PCI术 ,术后 2周、12周、2 4周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和99mTc心血池显像观察左心室容积、心功能变化。结果 ① 12周、2 4周与 2周比较 ,所有患者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 (LVESVI)均显著降低 (P <0 .0 1) ;在 12周、2 4周时 ,A组均低于B组 (P <0 .0 5 )。② 12周、2 4周与 2周比较 ,A组左室射血分数 (LVEF)显著提高 (P <0 .0 5 ) ;在 12周和 2 4周时 ,A组LVEF均高于B组 (P <0 .0 5 )。结论 直接PCI治疗可有效抑制心室重构 ,改善心室功能 ,而梗死前心绞痛组的这种作用明显优于无梗死前心绞痛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周血miR-155表达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后发生左心室重构(LVR)的预测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AMI患者142例,术后随访1年,根据复查时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LVR组、非LVR组。术后7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中miR-155的相对表达量。根据miR-155检测结果分组,高于平均值为高表达组,低于平均值为低表达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AMI患者术后1年发生LVR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外周血miR-155对AMI患者术后发生LVR的预测价值。结果 142例患者中术后1年内发生LVR 33例,发生率为23.24%。LVR组外周血miR-155相对表达水平高于非LVR组(P <0.05)。miR-155高表达组LVR发生率高于miR-155低表达组(P <0.05)。外周血miR-155为AMI患者术后1年发生LVR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97,95%CI 0.866,2.943,P <0.05)。R 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miR-...  相似文献   

19.
溶栓前肝素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尿激酶(UK)溶栓前使用肝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8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早期肝素组在UK溶栓之前静注肝素,对照组在UK使用前不应用肝素。超声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和容量(ESV)、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容量(EDV),计算左室射血分数(EF)和室壁阶段运动积分(RWMI),比较2组的左室重构情况。结果:早期肝素组的ESV和ED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55或P<0.01),RWMI低于对照组(P<0.05),EF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肝素组的下壁梗死组ESV、EDV、RWMI和EF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前壁梗死组的ESV、EDV、RWMI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EF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肝素辅助溶栓治疗,可改善左室重构,提高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