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屈曲度假体与旋转平台假体早期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高屈曲度假体(PFC-RPF)与传统旋转平台假体(PFC-RP)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早期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期间97例(142膝)行PFC-RPF和PFC-RP接受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膝关节炎患者,根据手术部位以及假体使用情况随机分为4组。对手术后HSS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痛评分、髌骨功能评分及胫股角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术后随访的HSS评分、髌骨评分、膝前痛评分、髌骨功能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单膝置换胫股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双膝置换胫股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关节假体均能达到效果,但是单膝置换采用PFC-RPF者屈曲度优于PFC-RP,双膝同时置换屈曲度差别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NexGen LPS-Flex高屈曲人工膝假体置换术的技术特点和初步疗效.方法 45例(57膝)行NexGen LPS-Flex高屈曲人工膝假体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全部为PS假体.27例(36膝)行髌骨表面置换(直径26 ~ 32 mm),其中32膝采用嵌入式髌骨固定技术.术前、术后4周和12周进行膝关节评分法(KSS)评分,并测量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术前膝评分平均47分,功能评分平均52分;术后4周和12周膝评分分别为84分和91分,功能评分分别为82分和88分.术前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平均为94°,术后4周增至117°,12周时为129°.术后2周内发生深静脉血栓者7例;术后膝关节腔血肿形成者1例;腓总神经损伤者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骨折、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NexGen LPS-Flex高屈曲人工膝假体通过设计上的改进使理论上能达到高度屈曲.但膝关节假体置换后的活动度受术前活动度、关节置换技术、术后康复等多因素影响.高屈曲人工膝假体比较适合于术前活动度较好、没有伸膝装置挛缩和非肥胖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高屈曲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70膝膝关节病残患者进行高屈曲型全膝关节假体置换术。采用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通过X线观察假体固定情况,采用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SS评分)评定膝评分及膝功能评分。结果: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度(ROM)明显增加,由术前(64.71±24.27)°增加至术后(126.79±8.60)°(110°~135°)。术后最大屈曲角度为(132.07±9.03)°。术前KSS膝评分为(36.36±10.36)分,膝功能评分为(32.50±10.14)分,术后分别为(90.91±4.46)、(78.61±11.61)分。2例骨性关节炎及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术后X线提示胫骨假体周围透亮线,宽度<2 mm,表现为非进展性。其余病例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及髌骨脱位。结论:高屈曲型膝关节假体行人工膝关节置换近期疗效可靠,能获得膝关节高屈曲度,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NexGen LPS-F lex高屈曲人工膝假体置换术的技术特点和初步疗效。方法45例(57膝)行NexGen LPS-F lex高屈曲人工膝假体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全部为PS假体。27例(36膝)行髌骨表面置换(直径263~2 mm),其中32膝采用嵌入式髌骨固定技术。术前、术后4周和12周进行膝关节评分法(KSS)评分,并测量膝关节活动度。结果术前膝评分平均47分,功能评分平均52分;术后4周和12周膝评分分别为84分和91分,功能评分分别为82分和88分。术前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平均为94°,术后4周增至117,°12周时为129°。术后2周内发生深静脉血栓者7例;术后膝关节腔血肿形成者1例;腓总神经损伤者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骨折、脱位等并发症。结论NexGen LPS-F lex高屈曲人工膝假体通过设计上的改进使理论上能达到高度屈曲。但膝关节假体置换后的活动度受术前活动度、关节置换技术、术后康复等多因素影响。高屈曲人工膝假体比较适合于术前活动度较好、没有伸膝装置挛缩和非肥胖患者。  相似文献   

5.
高屈曲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高屈曲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25膝)患者用LPS-FLEX高屈曲型膝关节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均保留髌骨.结果随访(12±3.8)月(3~18月),获得满意屈曲度,术前膝关节屈曲度为(98.20±14.49)°,术后12周为(130.80±4.16)°,较术前提高(32.60±11.38)°(P<0.05);术前KSS评分膝评分为(31.96±15.43)分,功能评分为(39.40±14.95)分,术后12周分别为(90.40±4.16)、(94.20±3.73)分,较术前分别提高(58.44±13.42)、(54.80±13.96)分(P<0.05),未发生迟发感染.随访X线片示膝关节假体位置及力线良好,股骨、胫骨以及髌骨假体周围无X线透亮线,假体无松动迹象.结论LPS-FLEX高屈曲型假体进行膝关节置换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获得最大屈曲角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旋转平台及后稳定固定平台假体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旋转平台型假体行TKA,而对照组采用后稳定固定平台型假体行TKA。术后跟踪随访,共12个月,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6、12个月的膝关节(HSS评分)疼痛、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屈曲度(ROM)。结果:术后两组患者HSS疼痛、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及ROM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HSS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较相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的RoM评分也与对照组较为相近,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平台和后稳定固定平台型假体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均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可有效的改善膝关节的功能,两者的早期疗效较为相近。  相似文献   

7.
闫丹舟  马保安 《现代医学》2010,38(4):372-375
目的:比较固定平台型及活动平台型假体在全膝人工关节置换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效果,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假体类型。方法:2005年10月至2008年11月在我科接受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者80例(92膝),其中使用固定平台型假体者(A组)42例(46膝),使用活动平台型假体者(B组)38例(46膝),术后平均随访22(13~52)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术前和术后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ROM)和HSS评分。结果:A组和B组膝关节活动度和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都明显改善了患膝的症状和功能。结论:两种假体对改善膝关节功能均有肯定作用,且近期疗效无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屈曲度全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膝骨关节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后稳定假体置换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屈曲度全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前痛发生率。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HSS、WOMA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最大屈曲度和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膝前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屈曲度全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膝前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随固定平台型假体和活动平台型假体在人丁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将64例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配至固定平台组和旋转平台组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记录术前及术后1年时术膝的膝关节评分(KSS评分、HSS评分)、WOMAC骨关节炎评分。结果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1年的各项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固定平台型和活动型膝假体在全膝人工假体置换术后1年的疗效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魏炜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2):180-182,230
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各型假体在膝关节疼痛程度评分(PS)、关节活动度(ROM),膝评分(KS)及关节功能评分(FS),髌骨评分及X线结果评分等方面是否有明显差异,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只有综合分析各种情况,选择恰当的假体,才能得到满意的疗效.本文综述了各型假体的优缺点,手术适应证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选择固定平台或活动平台的疗效。方法检索并获取2000~2013年间发表的所有对同一患者行双侧膝关节置换术中比较选择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术后结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其提取数据、评估偏倚风险及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显示,在再手术率膝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患者满意度、假体周围影的出现等几个指标中,两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在膝功能评分这一指标上,尽管结果更有利于固定组(P〈0.000 1),但在临床角度看来,该项差别无意义。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固定平台或活动平台并无明显优劣,但仍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检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弹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患者。观察组同期行双侧膝关节置换,对照组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以及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HSS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双侧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比对照组好,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行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后的中期膝前痛情况。方法 选取2006至2009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骨科行固定平台和活动平台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固定平台组和活动平台组。所有患者均未置换髌骨。记录患者术前术后膝前痛发生率、膝前痛评分、髌骨评分、KSS功能评分(Knee Society Function Score),并进行术前术后和两组间的比较。拍摄术后膝关节正侧位和Merchant位X线片,观察髌骨位置情况。结果 共63人、85膝纳入研究。其中活动平台组31人、45膝,随访时间3.9~7.6年,平均(5.9±1.1)年。固定平台组30人、40膝,随访4.2~8.1年,平均(6.4±1.3)年。两组患者术后膝前痛评分、髌骨评分、KSS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但两组患者间术后上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间术后膝前痛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X-ray均未显示明显的髌骨脱位或半脱位。结论 非置换髌骨的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膝关节置换术均可以有效地缓解膝前痛、恢复膝关节功能,术后中期效果满意。相比固定平台假体,活动平台假体的应用并未显著地改善术后膝前痛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置换术(TKA)治疗黄土高原地区大骨节病膝关节炎的疗效差 异。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大骨节病膝关节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 术方式分成UKA组和TKA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血红蛋白质量 浓度、C反应蛋白等情况。结果 UKA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质量浓度、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C反应蛋白与 TKA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UKA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TKA组患者(P <0.05); 术后引流量少于TKA组患者(P <0.05);UKA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TKA组患者(P <0.05);UKA组患者 HSS评分高于TKA组患者(P <0.05);UKA组患者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的下降程度低于TKA组患者(P <0.05); UKA组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程度低于TKA组患者(P <0.05)。结论 UKA与TKA对大骨节病膝关节炎具有良好 的治疗效果,相比TKA,UKA优势明显,因此UKA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宣明  刘权兴  张时文 《重庆医学》2016,(33):4680-4683
目的 评价髌骨置换与非髌骨置换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有关全膝关节置换术时髌骨置换与否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筛选并提取相关数据,以再次手术率、膝关节疼痛分数以及膝关节评分作为测量指标.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5篇文献纳入分析,共1 788例患者,其中髌骨置换组患者共871例,非髌骨置换组患者共917例.髌骨置换组患者的再次手术率明显低于非髌骨置换组患者(RR=0.50,95%CI:0.33~0.76;P=0.001),且膝关节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WMD=3.04,95%CI:0.41~5.67;P=0.02).而两种手术方式患者的前膝关节疼痛(WMD=0.96,95%CI:-0.85~2.76;P=0.30)、膝关节评分(RR=0.81,95%CI:0.50~1.32;P=0.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时进行髌骨置换可以降低再次手术的风险,改善术后膝关节功能,但不能改善术后膝关节疼痛分数及膝关节评分指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髌骨软骨不同退变等级对非髌骨置换型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20名患者,按照髌骨软骨退变不同等级分为A、B两组,术后随访分别对两组患者使用fateller、HSS进行髌骨、膝关节及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并统计末次随访时不同髌骨软骨退变等级患者的满意度模糊率.结果:两组相比较,fateller髌骨评分、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患者满意度模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radesⅢ级和Ⅳ级髌骨软骨退变对全膝关节保留髌骨软骨表面置换后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的金属病并不多见,但确是公认的并发症,尤其在全膝关节置换(TKA)或单间室膝关节置换(UKA)后,国内外的文献对此疾病报道较少.单纯的检测全血细胞计数、血清化学、红细胞沉降率或C反应蛋白血清值并不能明确金属病的诊断.通过对手术中取出的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能够证实这一诊断.膝关节置换术后金属病是一种罕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单髁关节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单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24例,8例行UKA,16例行TKA。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结果:除TKA组1例患者因膝关节感染行假体取出,关节框置术,随访期间2组均未出现感染、假体松动、关节翻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及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末次随访时,TKA患者术后疼痛缓解VAS评分优于UKA患者(P<0.05),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KA和TKA治疗单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相当,UKA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TKA术后疼痛缓解则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ourniquets used dur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may lead to many complication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peri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its clinical relevance in total knee replacement surgery after applying a tourniquet.Methods From June 2009 to October 2009, 60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routine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were treated with or without a tourniquet (30 patients/group).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tient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erms of intra- and postoperative bleeding, invisible or visible bleeding, and total blood loss.Results None of the patients showed poor wound healing,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r other complications. The amount of blood loss during surgery was lower in the tournique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However, postoperative visible bleeding (P 〈0.05) and occult bleeding (P 〈0.05)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he toumique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amount of blood lo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Conclusions Tourniquet can reduce bleeding during total knee replacement surgery, but i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visible and invisible blood loss.  相似文献   

20.
樊满武 《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611-2613
目的:对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和单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单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用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比较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疗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上可起到重要作用,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