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蕾  侯黎莉 《上海护理》2013,13(2):39-41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对胃肠肿瘤老年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就诊的胃肠肿瘤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胃电图情况,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出现腹痛、腹胀及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胃电图频率和幅值、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出现腹痛、腹胀及腹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可以促进老年患者胃肠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相关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参苓白术散在胃肠肿瘤全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胃肠肿瘤全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术后干预,研究组开展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参苓白术散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缩胆囊素(CCK)、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参苓白术散应用于胃肠肿瘤全麻术后患者中,可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常规术中化疗、术后应用止吐药延长了术后胃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时间,临床上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此副反应.本研究通过观察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的变化表明,体表穴位电刺激(TEAS)对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有显著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护理在预防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以探索一种安全、高效的中医联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5年7月至2007年5月年龄≥60岁的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使用医用弹力袜组、常规护理+穴位电刺激组,术后对3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除血黏度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电刺激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与常规护理组、弹力袜组相比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护理能加快患者下肢血流速度,可有效地预防老年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胃肠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TEAS组,每组30例。2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TEAS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术后4、24 h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30 min。记录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肠鸣音评分、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追加镇痛药用量、不良反应情况以及舒适度量表(BCS)评分。结果 TEAS组术后第1~2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舒适度量表(B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 d肠鸣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AS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追加的镇痛药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S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舒适度且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陈文  韩艳艳  张晓春 《全科护理》2016,(36):3815-38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穴位治疗对胃肠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137例行手术治疗的胃肠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71)和对照组(n=66),对照组采取胃肠肿瘤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术前及术后心理干预、术后早期主动运动及特殊功能运动、穴位注射和穴位电疗等措施,记录两组病人手术一般情况,记录两组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出院时对护理过程满意度,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而病人对护理过程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腹胀及胃肠道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穴位治疗有助于胃肠肿瘤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减少腹胀及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对护理过程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AS)对预防老年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PICC)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老年肿瘤PICC术后患者120例,术后护理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AS,分别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周腋静脉流速及DVT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腋静脉流速术后3周较对照组有显著加快(P〈0.05);实验组DVT发生率(1.7%),对照组发生率(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1,P〈0.05)。结论AS能明显改善老年肿瘤患者PICC术后置管上肢的血液循环,可有效预防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严重烧伤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大面积烧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TAES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TEAS组选用"足三里"穴在麻醉诱导30 min前开始至术毕持续进行TAES,术后连续3 d间断经皮穴位电刺激,每次刺激时间30 min,两组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分别在术前(T1)、术毕(T2)及术后24(T3)、48(T4)、72h(T5)抽外周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结果:TEAS组术毕24 h后CD3、CD4含量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D8含量明显下降(P<0.05);NK细胞活性亦有明显增强(P<0.05).结论:TAES可以促进严重烧伤手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邓乾  张咸伟  伍源 《中国康复》2010,25(4):277-279
目的:探讨低频电穴位刺激对胃或直结肠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作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ASAⅠ~Ⅱ级,行胃或直结肠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低频电经皮穴位刺激(HANS)+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HANS组)和PCIA组(对照组)各30例,均于手术结束前30min缝合腹膜时给予托烷司琼3mg,曲马多1.5mg/kg静脉注射;在麻醉结束后5min,于复苏室(PACU)中开始使用PCIA镇痛。HANS组同时增加低频电穴位刺激30min。2组均于麻醉前5min、实施镇痛后30min检测血浆β-内啡肽(β-EP)的浓度,记录和评定术后的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和疼痛VAS评分,PCIA用量,有效和无效按压次数,镇痛和睡眠满意度,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频率及程度。结果:术后血浆β-EP浓度与术前比较2组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HANS组升高更明显(均P0.05)。术后HANS组0、2、6、14及24h的疼痛VAS评分、PCIA用量、有效及无效按压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和镇痛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术后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PONV发生频率和程度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电穴位刺激可促进内源性β-EP的分泌,增强胃肠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治疗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肠肿瘤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1 d对患者及其家属做手术前后一般护理常规宣教,于术后第1天起采用维生素B1100 mg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每天1次,及足三里、内庭升白仪穴位电疗每天2次;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留置胃管时间及腹胀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留置胃管时间分别为(47.90±6.16),(58.90±10.68),(24.52±8.45)h;均短于对照组的(52.62±9.46),(65.46±13.56),(31.38±9.50)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4,2.40,3.41;P<0.05);干预组腹胀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5)。结论穴位治疗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胃肠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对妇科疾病患者术后下肢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入住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接受手术的2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妇科术后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下肢穴位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减五苓散配合穴位中频电刺激对髋部骨折术后尿潴留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64名髋部骨折术后尿潴留老年患者,按随机数据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诱导排尿,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加减五苓散配合穴位中频电刺激。记录两组小便通畅情况,腹胀、尿急、腹痛症状,以及膀胱残尿量。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五苓散配合穴位中频电刺激干预治疗能有效缩短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尿潴留患者自行排尿时间,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及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七氟烷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对麻醉恢复期以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进行幕上肿瘤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电针+七氟烷全麻组(A组)、经皮穴位电刺激+七氟烷全麻组(T组)和七氟烷吸入全麻组(S组).在麻醉诱导开始前,对A组患者进行针刺;与开颅侧同侧,合谷连外关,金门连太冲,足三里连丘墟;频率2/100 Hz,刺激强度以患者最大耐受程度为宜.电刺激时间为麻醉诱导开始前直至手术结束.对T组患者,穴位选择、频率、强度调整等各个参数均等同A组.只是在相应穴位贴上皮肤自粘电极(直径3 cm),用两根导线分别连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S组患者在上述相应穴位上贴上导线,不进行刺激.3组患者在异丙酚2 mg/kg、舒芬太尼0.3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下行气管插管,吸入2%七氟烷维持麻醉,术毕停止吸入七氟烷,连接术后镇痛泵.记录麻醉恢复期情况及术后48 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麻醉恢复期情况表明,A组和T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随意运动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显著小于S组(P<0.01).A组和T组患者术后4h内VAS评分和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显著小于S组(P<0.01).术后6h直至术后48 h,3组间镇痛效果差别不大.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和电针一样,在复合七氟烷麻醉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能够显著缩短麻醉后恢复时间,辅助术后早期的镇痛,提高患者麻醉后恢复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和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各70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干预组术后即刻及术后12 h的E、NE和Cor水平变化较对照组平稳(P<0.05).术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肠镜检查中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丙泊酚麻醉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丙泊酚)和观察组(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丙泊酚),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情况以及肠镜检查中丙泊酚的用量。结果:T0(入室)时刻,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诱导完成)时刻、T2(进镜即刻)时刻、T3(进镜3分钟)时刻,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出现下降情况,但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实施肠镜检查时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丙泊酚麻醉,可减少麻醉药物使用,患者肠镜检查过程生命体征更加平稳,且苏醒更快,同时降低术后疼痛不适、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具有较高安全性,因此,该方法值得被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电刺激护理策略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1日~2020年9月30日接受腹部手术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电刺激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相...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电刺激足三里和上巨虚穴位疗法对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的影响。方法对30例胃肠手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A组术后按常规护理进行,B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脉冲式穴位电刺激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肠内营养并发症例数较对照组少。结论脉冲式穴位点刺激护理对胃肠手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对住院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青浦中医医院住院的1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采用穴位电刺激疗法。结果穴位电刺激治疗10 d后,干预组患者在排便次数、排便所需时间和排硬便次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可以改善住院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此方法安全、方便、低价有效,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外伤后失语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低频电穴位刺激对脑外伤后失语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大脑皮层参与言语整合部位在头部投射区的穴位,采用低频电刺激方法,治疗脑外伤后失语症患者24例,与同期住院常规药物治疗的34例脑外伤后失语症患者作对照,并进行疗程后的疗效比较。结果:低频电穴位治疗组平均治疗22天,痊愈率为46%,有效率为92%;药物治疗组平均治疗32.6天,痊愈率为15%,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痊愈率χ2=6.82,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有效率χ2=4.67,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该方法治疗,可产生低频电和穴位的综合协同作用,比单一方法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故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