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建  陈丽  梁小云  金承刚  李佳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9):2157-2159
目的评价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改革对居民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方法分别于收支两条线改革前后开展居民入户调查,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控制其他因素的混杂,估计收支两条线改革政策的效应。结果收支两条线改革使居民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收支两条线改革使居民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收支两条线改革对提高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谢宇  代涛  朱坤  栗成强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621-1624
目的 了解居民对社区首诊制的认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就医行为以及对社区首诊实施后的感受.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南京市某社区397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6.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对社区首诊概念的知晓率为72.80%,对社区首诊政策知晓率为42.57%,有69.77%的居民有社区首诊意愿,55.42%的居民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社区首诊实施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总体评价变好的比例为57.43%、变差的比例为7.30%;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文化程度、距家最近的医疗机构、对社区首诊政策的知晓、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满意度与居民是否愿意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有关联(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对社区首诊政策的知晓、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满意度是影响居民社区首诊的因素.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仍需提高,社区首诊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居民社区首诊意愿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0-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朝阳区根据地理位置和城乡差异抽取的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518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一般人口学资料、是否患有慢性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度、首诊行为、对社区首诊制的认知、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518份,回收有效问卷512份,有效回收率为98.8%。72.5%(371/512)的居民有社区卫生服机构就诊经历,其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率最高,为86.5%(321/371);而对药品的满意率最低,为57.7%(214/371)。49.8%(255/512)的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首诊机构,主要原因为就近方便(93.7%,239/255)、服务态度好(45.5%,116/255)、价格便宜(44.3%,113/255)、病情较轻(39.6%,101/2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患有慢性病、步行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时间的居民首诊医疗机构选择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对社区首诊制的知晓率为46.3%(237/512),接受率为56.8%(291/512),不愿接受的主要原因为医疗设备(65.0%,143/220)和药品(59.5%,131/220)不能满足要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理位置、婚姻状况、步行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时间、首诊行为和社区药品能否满足要求、是否了解社区首诊制及对就诊过程的方便程度、报销比例、诊疗环境、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是否满意的居民社区首诊意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理位置、首诊行为和对报销比例是否满意是居民社区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居民社区首诊意愿较高,但知晓率偏低,社区首诊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地理位置、首诊行为和对报销比例是否满意是居民社区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居民社区首诊就医行为意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武汉市居民首诊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居民首诊就医行为的政策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入户调查武汉市硚口、江汉区3个社区年龄≥15岁,且在本社区居住半年及以上的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实际完成调查的有效人数483人。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学状况、健康状况、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认识以及社区首诊就医行为意愿。结果:居民社区首诊意愿指标显示:很愿意和比较愿意的占50.5%;一般、不大愿意和很不愿意的占49.5%。对居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就医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在本社区居住年限、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疾病防治上的作用、认识本社区医生或护士的数量。结论:通过本研究分析,建议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考虑影响居民社区首诊的前提条件,即居民对首诊医疗服务的需求与社区医疗机构服务提供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需要社会通过多渠道的沟通使居民了解社区医疗服务的功能定位以及所提供的可及性服务。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成本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通过对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成本运行情况的调查,了解当前的补偿机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随机选取了我区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回顾性调查了2007、2008、2009年三年来提供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的变化和服务过程中物资、劳务的消耗情况和收支情况.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成本中,劳务消耗是主要部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前后相比,国家对社区的运行成本有所补偿,这有利于保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但是随着大量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实际工作量的大幅增长相比,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偿尚未到位.结论 随着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运行,政府必须制定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价格政策和收费标准,加强财政投入;稳定和持续的筹资机制和明确的补偿政策,是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首诊医院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有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沈阳市铁西区六个社区共120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主要包括社区居民的基本资料、首诊医院的选择、影响首诊医院选择因素。结果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61份,有效率为96.75%。在1161份有效问卷中,38.8%的居民首诊选择三级医院,24.1%的居民首诊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在三级医院做CT、彩超、心电图的社区居民比例为72.4%、61.8%和50%,而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CT、彩超、心电图的社区居民比例只为5.3%、6.9%、10.6%。调查发现,34.5%的居民认为应该提高基层医院的报销比例,81.1%的居民认为利用云平台请上一级医院的医生对检查结果进行远程诊断,可以首选基层医院检查。结论医生诊疗水平、疾病严重程度、设备水平是影响社区居民选择社区医院作为首诊医院的首要三个因素。优化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制定相关医保政策、利用云平台可能会改变社区居民的首诊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收支两条线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作用。方法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收支两条线在改革前后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次均门诊费用的变化情况。结果2006年次均门诊费用与2005年同期比较,下降了10.7%~37.6%,试点中心门诊费用与对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其他医疗机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能够降低居民就诊费用,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在改革的过程中,一个决定成败的关键,即保证政府投入资源使用的效率,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竞争机制和评估机制,强化和确保公益性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员工对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认知评价情况。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北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员工对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认知评价情况,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中,78.1%的人认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收支两条线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83.1%的员工希望实行收支两条线。所在机构已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的49人中,59.2%的人认为实施后个人收入减少,75.5%的人认为工作压力比实施前增加。结论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对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实施表示支持,实施意愿较高,但是应对配套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从而有效地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社区卫生收支两条线改革对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费用的作用效果。方法收集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收支两条线改革前、后的电子门诊处方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元回归模型评估改革的作用效果。结果在控制了慢性病及季节因素后,收支两条线改革使次均处方费用下降了17.8%(P<0.001),其中诊疗费用下降了29.0%(P<0.001),药品费用下降了5.3%(P=0.012)。结论社区卫生收支两条线改革降低了次均处方药品费用、诊疗费用及次均处方费用,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1+1+1”签约下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抽取社区居民600例。采用本课题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纳入居民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情况、对“1+1+1”签约的知晓和签约情况、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情况、患病后首诊选择的医疗机构。共发放问卷600份,有效回收5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7%。结果 580例社区居民中,有社区首诊意愿的居民463例(79.8%)。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知晓“1+1+1”签约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高于不知晓的居民,已签约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高于未签约的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固定就诊医生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高于无固定就诊医生的居民,对就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技能水平感到满意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高于一般/不满意的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签约、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否有固定就诊医生是居民社区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1+1+1”签约模式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社区首诊意愿,进而促进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M Henderson  R L Berg  J Stokes  R L Kane 《JAMA》1973,226(3):353-354
  相似文献   

12.
雷英  葛彩英  高荣寰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1):1035-1036
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充实"片儿医"服务内涵,以慢性疾病规范化管理为切入点,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科研、教学带动和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功能.开展健康教育、对口支援,推行收支两条线改革,使社区卫生服务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护理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我国当前的社区护理水平相对较低,部分群众对社区护理持不信任的态度.通过提高对社区护理人员的管理,加强社区护理人员素质和职业水平,可有效提高社区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中国全科医学》2009,(3):75-75
学生:您可以给我讲一下社区保缝的一般概念吗?老师:社区保健工作是对全人口进行的保健工作。这项工作是不断发展周而复始的。从一个婴儿出生至一个生命的终止。社区保缝工作涉及到增进健康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完善社区诊断内容 深化社区卫生服务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鲍勇 《实用全科医学》2006,4(3):249-250
目的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方法提出社区诊断的概念。结果阐述了社区诊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描述了正确社区诊断的内容,并对社区诊断档案的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论本文将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目前社区护理的教学内容在社区综合科护士中的应用情况,为调整教学以适应社区护理需求,培养社区护理人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自制调查表对厦门市岛内岛外社区综合科护士19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家护理及残障康复护理的总体实施情况岛内明显高于岛外。在具体项目中,急诊性家庭访视、连续照顾性家庭访视,对出院后病情趋于稳定但还需要继续治疗或康复病人的居家护理以及帮助残障患者自我护理和回归社会的执行情况,岛内优于岛外;但在评估性家庭访视、临终患者的护理的实施环节,岛外优于岛内,其余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教学内容在综合科护士的具体工作中实施程度不一;需加强社区综合科护士的专业培养,增强社区护理工作的积极性;根据地区差异性调整教学以适应当地的社区护理需求;加强在校护生的社区护理的理念教育,就业定位,开设社区护理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