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以侵犯皮肤、黏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病程中有时呈无症状的潜伏状态,病原体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而发生胎传。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可导致神经、心血管等多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凤翔县梅毒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方法对2002-2011年凤翔县梅毒疫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2-2011年凤翔县共报告梅毒320例,报告发病率由2002年的0.59/10万上升至2011年的16.75/10万,年均增幅为39.00%;以Ⅰ期梅毒和隐形梅毒为主;女性患者高于男性,男女之比为0.9:1;发病主要集中在20岁~39岁,占66.30%;重点人群是农民、离退休人员及工人;非婚性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结论梅毒疫情呈现持续性上升趋势,应加强梅毒防治知识宣传,疫情监测,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以控制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舟山市梅毒的流行特征,为研究梅毒防控策略,有效降低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梅毒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1年舟山累计报告各类梅毒998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32.38/10万,梅毒年均上升率为40.15%.Ⅰ期梅毒2926例,占29.30%,Ⅱ期梅毒2262例,占22.65%,Ⅲ期梅毒54例,占0.54%;胎传梅毒243例,占2.43%,隐性梅毒4503例,占45.08%.隐性梅毒年均增长率达146.76%.发病年龄为25~55岁的占报告发病总数的74.70%.男女性别比1∶1.10,女性稍多于男性,位居前三位的高发职业依次为家务/待业者、渔民、农民,分别占总发病数的41.00%、14.51%、12.98%.结论 近年来梅毒呈逐年上升趋势,提示急需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以遏制梅毒的高发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大连市近10年的梅毒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探讨导致梅毒增加及波动的因素,为今后梅毒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3年大连市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整理,采用趋势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大连市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7680.9949,P<0.01),年均增长速度为124.66%。其中I期梅毒、II期梅毒和隐性梅毒呈持续增长,而且I期梅毒、II期梅毒的增长比隐性梅毒增长幅度大。男女梅毒病例总数相当,但I期梅毒男女性别比为1∶0.51,II期梅毒为1∶1.49,病例数存在明显差别。15岁以上各年龄组发病率均呈增长趋势。梅毒病例集中在城乡结合地区。结论根据大连市梅毒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应采取更为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梅毒的发病率增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同心县2008-2011年梅毒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探索该县梅毒发病率增长的原因。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同心县2008-2011年梅毒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同心县2008--2011年共报告梅毒病例11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31/10万,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男性37例,女性76例,男女性别比为1:2.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30~39、40~49岁3个年龄组,共报告66例,占58.4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共84例,占74.34%;梅毒患者中已婚者102例,占90.27%。梅毒分期以隐性梅毒为主,共95例,占84.07%。结论同心县梅毒发病趋势不容乐观,提示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6.
黄春红  赵晓红  卫晓丽  李刚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26-1428
目的分析2007—2011年西安市梅毒流行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梅毒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安市2007—2011年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西安市共报告梅毒5 682例,报告发病率由2007年的11.7/10万上升至2011年的17.28/10万,发病年均增幅为12.80%;以隐形梅毒和Ⅰ、Ⅱ期梅毒为主,占梅毒报告总数的95.20%;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64/10万,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24/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发年龄为20~39岁和50岁及以上年龄组;职业分布中家务及待业、农民、其他职业和工人的报告发病数占总报告发病数的76.58%;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梅毒报告总数的61.79%。结论该市梅毒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继续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7.
2004-2010年长沙市梅毒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长沙市2004-2010年梅毒流行特点、分布规律,为制定全市梅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长沙市梅毒发病年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0年长沙市梅毒年均报告发病率29.44/10万,发病率呈逐年快速上升;男女患者平均比例为1:1.09;患者年龄集中在20~49岁,占报告总数的62.5%;在不同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家政、家务及待业及离退休人员。结论应加大长沙市梅毒尤其是孕产妇的监测力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诊断水平,同时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控制梅毒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南通市2004年-2008年梅毒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毒是常见的对人体危害严重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其发病有增加趋势。为掌握南通市梅毒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探讨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现对南通市2004年-2008年梅毒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9.
无锡市2000年~2004年梅毒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传染性强且危害大,几乎可引起人体全身所有组织和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导致功能障碍、组织破坏乃至死亡。为分析无锡市梅毒疫情动态,掌握其流行趋势和特征,制定防治措施,现将该市2000年-2004年梅毒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梅毒是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显示,梅毒疫情逐年上升。辽源市是吉林省东南部小城,为了解本市梅毒疫情动态情况、掌握发病特征,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本市2008-2012年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1对象与方法1.1资料本市2008-2012年梅毒疫情资料及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1.2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本市2008-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1995-2009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湖南省1995-2009年梅毒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方法利用Excel 2003对1995-2009年湖南省梅毒病例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对梅毒流行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95-2009年梅毒流行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率年均增长49.5%。发病以早期梅毒为主,一期和二期病例占62.4%;2005年以来隐性梅毒病例快速上升;发病以20-49岁性活跃期人群为主,近年来,0-1岁组和60岁以上离退休人员发病快速增长。结论梅毒在湖南省呈明显增长趋势。应加强对梅毒流行形势的认识,尽快落实2010年卫生部下发的《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加强宣传教育,规范梅毒诊断与病例报告,规范梅毒诊疗服务,加强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和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5-2012年海门市梅毒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2年海门市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海门市梅毒疫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89/10万。报告发病率由2005年的4.03/10万增至2012年的25.49/10万,呈快速增长趋势。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主要为农民及工人,城区报告病例数最多。结论梅毒疫情还在快速增长,要加强对孕产妇的检测筛查,突出重点人群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2004-2009年泰州市梅毒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泰州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4-2009年梅毒疫情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近6年来,泰州市梅毒年发病率从2004年的3.71/10万,上升到2009年的29.19/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1.68%.以早期显性(一期、二期)梅毒为主,占71.52%;男女性别比为1.51∶1,发病年龄集中在30~49岁,占50.16%;重点人群是农民、工人和待业者.结论:泰州市梅毒发病率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应进一步加强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规范梅毒诊治,控制梅毒的快速流行.  相似文献   

14.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可以引起全身组织和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导致功能障碍、组织破坏乃至死亡。近几年,湖州市吴兴区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均位列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的前几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防城港市梅毒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8年防城港市性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梅毒报告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7.81/10万,2008年梅毒报告数位居8种性病的首位。梅毒各型构成中,隐性梅毒所占比例明显增加。梅毒报告数在人群中的分布主要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20~40岁人群报告发病数较高;已婚者所占比例较大;职业以农民、无(待)业者等为主。结论防城港市梅毒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要有效控制梅毒流行,必须采取以使用安全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沧州市2008-2012年梅毒的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为制定梅毒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沧州市辖区医疗机构2008-2012年上报的梅毒病例信息.结果 2008-2012年沧州市共报告梅毒2023例,发病率从2008年的2.61/10万上升到2012年的9.87/10万,年均递增39.45%;梅毒发病以隐性梅毒为主,占总发病数的47.06%,但构成比逐年下降;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09∶1;年龄分布以20~49岁性活跃人群为主;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县区报告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53.49%,高发职业为农民.结论 近年沧州市梅毒疫情呈不断上升趋势,应根据沧州市流行特征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控制梅毒的流行.由于梅毒与艾滋病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得控制梅毒的发病率对控制艾滋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同心县2008—2011年梅毒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探索该县梅毒发病率增长的原因。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同心县2008—2011年梅毒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同心县2008—2011年共报告梅毒病例11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31/10万,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男性37例,女性76例,男女性别比为1∶2.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30~39、40~49岁3个年龄组,共报告66例,占58.4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共84例,占74.34%;梅毒患者中已婚者102例,占90.27%。梅毒分期以隐性梅毒为主,共95例,占84.07%。结论同心县梅毒发病趋势不容乐观,提示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广西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及评价防制效果,为进一步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14年梅毒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制作图表。结果 2004-2014年广西发现梅毒病例共268 040例,梅毒病例已覆盖全省各市、县(区),2004-2011年每年梅毒病例呈逐年持续增多趋势,I期、Ⅱ期、Ⅲ期和胎传梅毒病例发病率最高达到26.83/10万。25~34岁年龄组男女性梅毒病例均达到高峰,发病率为14.94/10万。梅毒病例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50.67%。梅毒发病率排前5位的市有3个为港口城市。采取行政干预后,各市县梅毒规范诊疗率逐年提高,2012年以后每年梅毒病例数及发病率逐年明显下降,2014年梅毒病例发病率下降至5.31/10万。结论 2012年以来,广西有效遏制了梅毒疫情持续上升的趋势,但仍需继续加强对梅毒病例的核查和规范化诊疗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妊娠梅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福田辖区2005-2011年通过免费梅毒筛查发现的妊娠梅毒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Epidata录入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共检出孕产妇梅毒患者891例,年平均检测阳性率0.35%,患者平均年龄为(28.51±4.61)岁,以20~30岁为多,最小18岁,最大43岁,患者多为无业/待业,其次为干部职员,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学历为主,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占90.22%,76.09%患者在〈28周即发现并确诊梅毒,98.99%患者为隐性梅毒患者,血清滴度多低于1:4。结论为及时、有效阻断梅毒母婴垂直传播,应加强对文化程度低、无业/待业的暂住孕妇人群的健康教育,提倡在孕早期即进行梅毒筛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6-2010年江油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江油市本地梅毒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江油市梅毒报告发病数持续增长,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8.43/10万,隐性梅毒增长明显,2010年所占比例有所下降;报告发病年龄以20~49岁最高,占发病总数的72.10%;男女性别比为1∶1.32(χ2=8.771,P>0.05);职业以农民、工人、家政最多,占总病例数的69.60%;以初高中(含中专)文化为主,占82.09%;已婚占到了87.11%;病例主要分布在城区的中坝镇、太平镇和三合镇,占到了55.95%。结论江油市梅毒发病处于快速增长期,应切实加大梅毒防治知识宣传和梅毒检测力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减少传染源,有效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