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优缺点,及解决经桡动脉途径不足之处的方法.方法 选取CAG和PCI的患者共300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150例)和股动脉组(150例),对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对比解决桡动脉痉挛不同方法的有效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的手术成功率、PCI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在穿刺局部并发症发生率(2.0%,3/150)、术后全身不适率(0,0/150)、术后全身并发症发生率(0,0/150)、住院时间[(4.1±2.1)d]、住院费用[(3.7±2.8)万元]方面均显著优于股动脉组[分别为7.3%(11/150)、100.0(150/150)、2.7%(4/150)、(7.8±3.4)d、(5.0±3.4)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和PCI与经股动脉途径同样有效、可行,而且穿刺局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优缺点,及解决经桡动脉途径不足之处的方法。方法选取CAG和PCI的患者共300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150例)和股动脉组(150例),对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对比解决桡动脉痉挛不同方法的有效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手术成功率、PCI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冠状动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桡动脉组在穿刺局部并发症发生率(2.0%,3/150)、术后全身不适率(0,0/150)、术后全身并发症发生率(0,0/150)、住院时间[(4.1±2.1)d]、住院费用[(3.7±2.8)万元]方面均显著优于股动脉组[分别为7.3%(11/150)、100.0(150/150)、2.7%(4/150)、(7.8±3.4)d、(5.0±3.4)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和PCI与经股动脉途径同样有效、可行,而且穿刺局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经股动脉途径和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360例患者随机分为经股动脉介入(TFI)组和经桡动脉介入(TRI)组,观察分析术后两组患者的血管病变特征、可行性因素(介入治疗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血管病变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FI组和TRI组介入成功率分别为97.78%和96.67%,两组的介入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两组的平均穿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经股动脉途径和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成功率相当;但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 2006年7月-2008年9月疑诊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287例,随机分成经桡动脉组(185例)和经股动脉组(102例),对比观察其穿刺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止血包扎时间、肢体制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的平均X线曝光时间、穿刺成功率分别为(5.13±3.72)min和98.92%,经股动脉组为(4.78±3.51)min和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19.62±3.58)min和(16.57±4.3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止血包扎时间和肢体制动时间分别为(0.72±1.15)min和4~6h,经股动脉组为(20±7.32)min和20~2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的术后住院天数为(3.06±1.42)d,少于经股动脉组(4.97±3.07)d(P〈0.01);两组局部血肿发生率分别为0和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动脉痉挛发生率为2.16%,经股动脉组无动脉痉挛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具有止血容易、不需卧床、痛苦小、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比经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2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治疗组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不过治疗组的置动脉鞘时间与止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治疗组再发心绞痛、新发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等总体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经股动脉,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创伤,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同期15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随机分成经桡动脉组(51例)和经股动脉组(107例),对比观察其穿刺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桡动脉组的平均X线曝光时间、穿刺成功率分别为(5.97±4.52)min和96.08%,经股动脉组为(4.72±4.16)min和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的术后住院天数为(3.06±1.42)d,少于经股动脉组(4.97±3.07)d,P<0.01;两组局部血肿发生率分别为0和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30.72±14.07)min和(24.96±9.6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动脉痉挛发生率为8.16%,经股动脉组无动脉痉挛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止血容易、不需卧床、痛苦小、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50例,随机分组至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比较其成功率、X线照射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不良事件,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血管造影的成功率分别为98%和100%(P>0.05);X线照射时间分别为:(6.32±3.35)min和(5.70±3.53)min(P>0.05),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22.10±10.81)min和(20.02±10.34)min(P>0.05),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和14%(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在成功率、X线照射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上均不差于股动脉,但有着更少的血管并发症,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360例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80例,治疗组穿刺动脉为右桡动脉,对照组穿刺动脉为左股动脉.结果 2组在住院期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分的心力衰竭、心绞痛发作、非致死性再梗死、心...  相似文献   

9.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相关文献报道其病死率约占心血管疾病中总病死率的50%左右。其经皮介入治疗(perca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目前冠心病诊断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分经股动脉入路和经桡动脉入路两种方式。经股动脉入路方式存在术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行动不便,不易止血,血管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抽取86例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43例.在治疗过程中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结果 B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 对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价入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使该类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进一步缩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术预先桡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对接受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6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预先桡动脉造影(pre-RAA)组341例直接行桡动脉造影;延后桡动脉造影(post-RAA)组341例在导丝、导管遇有阻力时立即行桡动脉造影,或者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结束时行桡动脉造影.观察两组桡动脉影像学特征,并记录两组患者桡动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ost-RAA组桡动脉痉挛比率高于pre-RAA组[11.4%(39/341)比6.2%(21/341),P=0.015],post-RAA组手术失败率高于pre-RAA组[3.2%(11/341)比0.6%(2/341),P=0.014],post-RAA组桡动脉穿孔发生率和术后1~6个月桡动脉闭塞率显著增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术预先行桡动脉造影可以有效观察桡动脉形态,减少桡动脉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F Judkins型冠脉造影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经皮穿刺桡动脉采用6FJudkins型冠脉造影导管给71例Allen试验正常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观察其成功率、术中需要更换其他类型造影导管的情况、造影总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其中成功者为66例。改行股动脉途径者为5例:改用Amplatz R造影导管者2例;造影总时间及桡动脉穿刺成功时间分别为35±17min、5±3.3min;4例发生桡动脉痉挛:3例局部血肿;2例术侧前臂疼痛;1例手掌桡侧皮肤麻木;随访2周无桡动脉闭塞及肢体缺血发生。讨论:应用6F Judkins型冠腺造影导管经桡动脉诠径行冠状动腺造影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13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患者经桡动脉穿刺成功者125例,成功率达96.2%。术中无1例患者出现心脏并发症。130例患者中有单支血管病变者30例,有2支血管病变者61例,有2支以上病变者39例。130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介入手术平均时间(84±17)min,术后卧床平均时间(5.2±0.8)h。130例患者术后均未见假性动脉瘤、肢体缺血、动静脉瘤等并发症,且无1例患者死亡。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创伤小、术后止血相对容易、不需绝对卧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8月至2009年4月住院经桡动脉予5 FTIG共用导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320例,同时行肾动脉造影,其中20例患者直接前送TIG共用导管(桡动脉TIG共用导管组)行左右肾动脉造影,300例患者换用5 F MP-A1造影导管到达肾动脉开口行左右肾动脉造影(桡动脉MP-A1导管组).以2004年1月至2009年4月经股动脉途径同时行冠状动脉和肾动脉造影患者625例作为对照(股动脉JR导管组),观察各组肾动脉造影成功率、总操作时间、造影剂用量、并发症情况.结果 桡动脉MP-A1导管组肾动脉造影成功率为97.0%(291/300),股动脉JR导管组为98.4%(6151625),均显著高于桡动脉TIG共用导管组的40.0%(8/20)(P<0.01).桡动脉MP-A1导管组总操 作时间(32.21±3.37)min,造影剂用量(52.72±7.91)ml,股动脉JR导管组总操作时间(30.78±3.23)min,造影剂用量(51.88±7.22)ml,两组总操作时间及造影剂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TIG共用导管组造影剂用量(51.72±10.11)ml,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总操作时间(26.42±4.31)min,明显短于其他两组(P<0.05).经桡动脉途径造影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9%,3/320)少于经股动脉途径(3.0%,19/625)(P<0.05).结论 在目前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普遍开展的情况下,经同途径使用5 F MP-A1造影导管行肾动脉造影安全可行,并发症少,成功率高于直接使用TIG共用导管行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血管特点和心电图分布特征,为临床判断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提供线索。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单支血管病变的142例初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四组。比较各组间梗死相关动脉的病变特点。结果单纯前壁心肌梗死的犯罪血管病变82%(3644)在前降支中段,前壁心肌梗死合并下壁导联ST段压低的犯罪血管病变80%(2430)在前降支近段,前壁心肌梗死合并下壁导联ST段抬高者,犯罪病变54%(2037)在右冠状动脉,46%(1737)在左前降支,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犯罪病变主要在前降支近段85%(2327),P<0.001;前壁心肌梗死是否合并下壁导联ST段偏移,其血管病变程度与侧支循环建立相近,均好于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结论根据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异常的分布特点,可以推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变的部位,良好的侧支循环有助于限制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Allen试验阴性患者经桡动脉径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106例经桡动脉径路行PCI的患者,术前严格行Allen试验,并根据Allen试验结果分为阴性组(57例)和阳性组(49例),所有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均经桡动脉径路行尺动脉、掌深弓、掌浅弓造影.对两组掌深弓、掌浅弓、尺动脉内径、显影帧数(从尺动脉显影到手部末梢血管显影)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Allen试验阴性患者术后有无手部缺血并发症.结果 阴性组与阳性组尺动脉内径[(2.02±0.18) mm比(2.07±0.17) mm]及掌深弓、掌浅弓比例[85.96%(49/57)比87.76%(43/49),75.44%(43/57)比81.63%(40/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手部缺血并发症.阴性组与阳性组显影帧数[(218.6±63.6)帧比(180.8±44.1)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影帧数≥380帧比例[14.04%(8/57)比2.04%(1/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len试验阴性患者经桡动脉径路行PCI基本是安全的,并非经桡动脉径路行PCI的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分析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所在学习医院2010—2013年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共10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究其防治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出现周边血管并发症状共9例,出现冠状动脉穿孔心包填塞以及冠状动脉无血流并发症各1例,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共8例,出现造影剂肾病患者2例,出现过敏反应以及肾功能损害并发症各1例,无患者死亡。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需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对其出现的并发症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对应处理,大部分并发症均能够有良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