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目的比较芬太尼加异丙酚与氯胺酮加羟丁酸钠用于小儿各类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患儿 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A组 (n =31 )用芬太尼 2 μg/kg、阿曲库铵 0 .5mg/kg、异丙酚 2~ 3mg/kg静注诱导插管 ,然后微泵持续注射异丙酚 1 0~ 1 2mg/ (kg·h)维持 ,30~ 4 5min间断静注阿曲库铵 0 .2 5~ 0 .5mg/kg ,根据患儿的麻醉深度作调整。B组 (n =2 9)静注氯胺酮 1~ 1 .5mg/kg、羟丁酸钠 80mg/kg、阿曲库铵 0 .5mg/kg作诱导插管 ,用微泵 0 .36~ 0 .6mg/ (kg·h)速率输注氯胺酮维持 ,酌情追加羟丁酸钠 ,间断给予肌松剂。分别记录两组病例在用药前后的心率 (HR)、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血氧饱和度、麻醉效果、停药后苏醒时间、手术结束至导管拔除时间、苏醒后再入睡等情况。结果A组病例麻醉效果良好 ,但诱导后SBP、DBP、HR降低 ;B组用药后HR增快 ,术中肢体有不自主的躁动现象 ,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延长。结论芬太尼加异丙酚用于小儿各类手术 ,麻醉效果好 ,与氯胺酮加羟丁酸钠相比 ,麻醉效果确切 ,可控性强 ,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2.
丙泊酚联合应用氯胺酮或芬太尼麻醉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工流产术时丙泊酚联合应用氯胺酮或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 :30 0例ASAI级行人工流产术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0 0例。A组 0 .9%生理盐水 10ml 丙泊酚 1.5~ 2mg/kg麻醉 ;B组静注氯胺酮0 .2mg/kg 丙泊酚 1.5~ 2mg/kg ;C组静注芬太尼 2mg/kg 丙泊酚 1.5~ 2mg/kg。结果 :麻醉起效、维持及苏醒时间 3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麻醉后心率 (HR)和无创平均动脉 (MAP) ,B、C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A组则明显升高 (P <0 .0 1) ,脉搏氧饱和度 (SpO2 )则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麻醉效果达优良者B、C组明显多于A组 ,其中A组有 12例效果为差级 ,需追加异丙酚 1mg/kg后完成手术。结论 :丙泊酚联合应用氯胺酮或芬太尼较单用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人工流产患者 2 40例 ,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 12 0例。A组在术前 1min静注异丙酚 2 5~ 3 0mg/kg ;B组先静注芬太尼 1 0 μg/kg ,再静注异丙酚 2 5~ 3 0mg/kg ,术中视病人反应及手术时间可追加异丙酚 0 6~ 1 0mg/kg。术中监测生命体征 ,并记录患者麻醉前后的BP、HR、SpO2 及RR。结果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但下降程度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异丙酚的用量A组明显高于B组 (P <0 0 1) ;肢动情况A组明显多于B组 (P <0 0 1)。结论 :异丙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配方 ,在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的情况下 ,适合于临床人工流产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照研究在全麻剖宫产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和氯胺酮诱导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禁忌椎管内麻醉而须行全麻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氯胺酮组静注异丙酚1.5 mg/kg+氯胺酮1 mg/kg+琥珀胆碱1.5 mg/kg;瑞芬太尼组静注异丙酚1.5 mg/kg+瑞芬太尼1μg/kg+琥珀胆碱1.5 mg/kg诱导插管,胎儿娩出后均静注芬太尼2 g/kg、泵注异丙酚3 mg/(kg.h)和吸入异氟醚0.5MAC维持麻醉,阿曲库铵维持肌松。结果:瑞芬太尼组插管(切皮)后血压、心率升高幅度显著小于氯胺酮组,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瑞芬太尼用于产科全麻优于氯胺酮,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唐昱英  林雪梅  黄蔚 《华西医学》2009,(9):2428-2430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方法比较异丙酚分别联合芬太尼和氯胺酮在门诊妇科腹腔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方法:行门诊妇科腹腔镜检查术的女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异丙酚组(F组)和氯胺酮-异丙酚组(K组),每组30例。F组和K组分别静注芬太尼1μg/kg和氯胺酮1 mg/kg后,静脉缓推异丙酚2.5 mg/kg行镇静诱导。采用双盲法观察镇静诱导时间和异丙酚注射痛、术中异丙酚追加量和呼吸循环改变、术后恶心呕吐(PONV)、患者清醒出院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K组的镇静诱导时间短于F组,其异丙酚注射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低于F组。F组术中需要追加异丙酚的人数、异丙酚平均追加量、以及需阿托品和辅助通气治疗的人数均明显高于K组。K组的清醒时间长于F组。两组的出院时间、PONV和患者麻醉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1μg/kg芬太尼相比,1 mg/kg氯胺酮联合异丙酚是门诊妇科腹腔镜检查术更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案。  相似文献   

6.
王敬秋  吕清香 《临床医学》2010,30(11):84-86
目的探讨小儿疝气手术患儿使用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行疝气手术患儿48例,年龄4~12岁,按年龄和麻醉药物分为四组,每组12例:IPK组4~7岁,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IPR组4~7岁,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ⅡPK组8~12岁,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ⅡPR组8~12岁,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IPK组和ⅡPK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和异丙酚2 mg/kg麻醉诱导,静脉输注异丙酚6 mg/(kg.h)及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1~2 mg/kg维持麻醉。IPR组和ⅡPR组静脉注射雷米芬太尼1μg/kg和异丙酚2 mg/kg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静脉注射异丙酚6 mg/(kg.min)和雷米芬太尼0.1μg/(kg.min),雷米芬太尼每2分钟增加0.025μg/(kg.min),直至0.2μg/(kg.min)。于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冲洗眼球时,手术开始后即刻、手术开始后15 min和出手术室时,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和麻醉深度指数(CSI)。记录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总镇静时间,计算雷米芬太尼平均输注速率。结果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四组SBP、DBP、HR、RR和CSI均降低(P0.05);与IPK组和ⅡPK组比较,IPR组和ⅡPR组RR和CSI降低,术中体动和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麻醉诱导时间延长,苏醒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缩短(P0.05);与IPR组比较,ⅡPR组麻醉诱导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缩短(P0.05)。ⅡPK组雷米芬太尼平均输注速率小于IPK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小儿疝气手术患儿麻醉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且血流动力学平稳,不良反应少,术后苏醒迅速,而不同年龄患儿雷米芬太尼用量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和单独使用异丙酚行无痛人流术的疗效。方法:ASAⅠ~Ⅱ级60例无痛人流 患者,随机分成F、P两组,F组先静注芬太尼0.05mg,2min后静注异丙酚1.5mg/kg,P组静注异丙酚1.5mg/ kg。术中根据患者肢动等反应,酌情追加异丙酚20~30mg/次。记录异丙酚的用量,辅用麻黄碱的病例数,SpO2, 术后宫缩痛,清醒时间,离院时间。结果:1、F组异丙酚的用量少于P组,两组有显著差异性;2、F组辅用麻黄碱的 病例数少于P组,两组有差异性;3、两组术中SpO2最低值均大于92%,两组无差异性;4、F组术后宫缩痛优于P 组,两组有显著差异性;5、两组的清醒时间、离院时间无差异性。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优于单独使用异丙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应和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60例妊娠40~60 d孕妇,ASA I~Ⅱ级,年龄18~42岁,体重37~65kg,随机分为P、P+F两组,每组各30例.P组单纯用异丙酚静注,P+F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注.两组病人异丙酚首次静注剂量均为2~3 mg/kg,P+F组于异丙酚静注前使用芬太尼静注的量为50 μg,两组待麻醉满意后开始手术.同时观察入睡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入睡所需异丙酚量和手术所需异丙酚量,并对麻醉效果进行分级.结果 P+F组诱导期异丙酚用量明显少于P组(P<0.01),P组诱导后2 min BP下降、HR减慢、SpO2降低(P<0.01),P+F组麻醉及镇痛效果明显优于P组.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好,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轻,病人术中无知晓、术后苏醒快,减轻护理上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全麻开胸手术前静注氯胺酮对术后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开胸手术切皮前静注氯胺酮对术后痛的影响.方法36例ASA Ⅰ~Ⅱ级食管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K组为氯胺酮组,C组为对照组.术前不用阿片类药物.麻醉诱导静注异丙酚(2mg/kg)、司可林(1~1.5mg/kg),气管插管机械通气.K组于切皮前10分钟静注氯胺酮1mg/kg(5ml溶液),C组切皮前10分钟静注生理盐水5ml.术中静滴异丙酚和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间断静注维库溴铵保持肌松.术后患者完全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送回病房.采用VAS法评价术后疼痛,当VAS≥6分时,给患者肌注杜冷丁50mg.比较两组术后0~4h、4~8h、8~12h、12~16h、16~20h、20~24h各时段肌注度冷丁人数及度冷丁平均用量.结果K组前16h各时段肌注度冷丁人数显著少于C组(P<0.05).K组术后24h度冷丁平均用量显著少于C组(P<0.05),但主要集中在前16小时各时段,其后各时段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开胸手术切皮前静注氯胺酮能显著降低术后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无痛性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麻醉效果。方法:ASAⅠ-Ⅲ级行无痛性肠镜检查术的患者100例,年龄18~85岁,随机分为A、8两组(各50例),A组静注异丙酚1.0~2.0mg/kg,8组静注异丙酚1.0~2.0mg/kg+氯胺酮0.03~0.04mg/kg.用药至患者无意识,睫毛反射消失,呼吸平稳后检查开始,后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情况追加异丙酚(20~50mg)手术结束,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及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两组用药后,B组诱导时间快于A组,苏醒时间B组与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异丙酚用量13组少于A组,呼吸抑制发生率B组与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无痛性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麻醉效果好,复合用药,减少异丙酚的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论右美托咪啶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人工流产术的女性患者60例,年龄20—40岁,ASA分级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异丙酚-芬太尼组(PF组)30例和右关托咪啶复合异丙酚-芬太尼组(DPF组)30例。在DPF组,麻醉诱导前15min于10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0.5μg/kg。在DPF组和PF组,麻醉诱导:分别在30S内经静脉推注异丙酚1.O~1.5mg/kg,芬太尼1.0~1.5μg/kg,然后异丙酚2~5mg/(kg·h)维持。记录术中异丙酚和芬太尼的用量、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和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PF组比较,DPF组术中异丙酚和芬太尼的使用剂量、麻黄素使用率、低血压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记忆程度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清醒时间缩短(P〈0.05),心动过缓发生率和阿托品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异丙酚一芬太尼比较,右美托咪啶复合异丙酚一芬太尼可为人工流产术提供更好的麻醉效果,患者的安全及舒适度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芬太尼、异丙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在乳腺手术的应用。方法:60例行择期乳腺手术患者,随机分3组。组于静脉注射异丙酚前2 min给予芬太尼1μg/kg,氯胺酮0.4 mg/kg,术中酌情追加氯胺酮和芬太尼。组于静脉注射异丙酚前2 min给予氯胺酮1 mg/kg,术中酌情追加氯胺酮;组于静脉注射异丙酚前2 min给予芬太尼2μg/kg,术中酌情追加芬太尼。结果:、组中发生气道梗阻等并发症明显多于组。组术毕苏醒时间与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组氯胺酮用量与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组芬太尼用量与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组术中MAP、PETCO2与术前和组相比增高明显(P<0.05)。组术中PETCO2与术前和组相比增高明显(P<0.05)。结论:芬太尼、异丙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手术是一种较好的联合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少杰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0):992-993
目的通过临床对危重患者应用不同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观察患者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寻找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方法选取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静脉给予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mg/kg)+维库溴铵(0.1mg/kg)+氯胺酮(1mg/kg),对照组患者选择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5mg/kg)+维库溴铵(0.1mg/kg)+咪唑安定(0.1mg/kg);观察2组患者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2组患者经过麻醉诱导后插管前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心率下降,与诱导前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插管后血压、心率升高明显,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氯胺酮复合芬太尼、异丙酚用于危重患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是临床最为有效且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杜中东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0):1458-1459
【目的】应用异丙酚和氯胺酮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开展门诊无痛胃镜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临床对照观察。【方法】60例接受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和氯胺酮联合异丙酚组(KP组)各30例,P组患者诱导用异丙酚0.8 mg/kg,在6 s内匀速静注,随后以0.5 mg/kg.min的速度维持,同时,为了减轻异丙酚对小血管局部性的疼痛刺激,每20 ml异丙酚加入利多卡因20 mg。KP组一次性静注氯胺酮0.2 mg/kg,随后以P组相同方法给予异丙酚。观察术中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记录用药量、镇静镇痛效果、术后清醒时间、离院时间。【结果】KP组异丙酚诱导用量较P组明显减少(P<0.05),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在KP组较P组更平稳;术后清醒时间及离院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异丙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和异丙酚单用时在人流术中的镇痛作用及副作用等比较。方法 将100例孕40—70d无阴道分娩史的妇女随机分为芬太尼、异丙酚联合镇痛组和单用异丙酚镇痛组各50例。联合组静注芬太尼0.05mg,2min后静注异丙酚1~2mg/kg,单用组静注异丙酚2~2.5mg/kg。结果 联合应用组效果达无痛,副反应轻,异丙酚用量少。结论 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安全、简便,比单用异丙酚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异丙酚辅用氯胺酮与芬太尼对高原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不同影响。方法:84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分为K组(氯胺酮组)、F组(Y/太尼组)两组,各42例。K组,氯胺酮0.5mg/kg;F组,芬太尼1μg/kg。两组丙泊酚用量为2mg/kg。观察指标BP、HR、SpO2、ECG/ReSP变化,围手术期内不良反应。结果:两组BP、HR、SpO2、ECG/ReSP与用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异丙酚辅用小剂量氯胺酮芬用于高原无痛人流术,具有对循环呼吸影响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异丙酚配伍芬太尼应用于内镜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证实其麻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内镜甲状腺手术的患者46例,静注芬太尼2.00μg/kg、异丙酚2.00~3.00mg/kg、阿曲库铵0.50~1.00mg/kg诱导插管,然后用微泵持续注射异丙酚6.00~10.00mg/kg·h,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0mg/kg维持麻醉,根据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调整。结果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效果满意。平均内镜甲状腺手术时间97.0min(80.0~116.0min),平均麻醉时间112.0min(85.0~128.0min)。停药后9.0min清醒,无术中知晓。结论采用芬太尼、异丙酚用于内镜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良好,恢复迅速而平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醚-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婴儿眼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眼科手术患儿60例,性别不限,年龄3~12个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I组患儿采用静吸复合麻醉,Ⅱ组患儿采用全凭静脉麻醉。I组患儿七氟醚4~6%吸入诱导,术中七氟醚吸入浓度调至1.5~2.5%,持续静脉注射异丙酚4mg/(kg·h)维持麻醉。Ⅱ组患儿肌肉注射氯胺酮6mg/kg,开放静脉,眯达唑仑0.1mg/kg、芬太尼2μg/kg、阿曲库铵0.5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异丙酚4-6mg/(kg·h)持续静注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O)、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停药时(T3)、气管拔管时(T4)、拔管后10min(T5),记录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并记录苏醒时间、苏醒延迟发生率、呼吸再抑制发生率、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与麻醉诱导前比较,I组T1时HR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I组苏醒时间缩短,苏醒延迟发生率、呼吸再抑制发生率、术后躁动发生率均降低(P〈0.01)。结论七氟醚复合异丙酚用于眼科手术患儿麻醉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少,术后苏醒迅速,适合婴儿眼科手术。  相似文献   

19.
异丙酚与依托咪酯全麻诱导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依托咪酯全麻诱导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Ⅱ级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n=20)麻醉诱导P组异丙酚1.5-2mg/kg、E组依托咪酯0.3mg/kg,加用安定0.2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04-0.06mg/kg和琥珀胆碱1.5mg/kg。分别记录诱导前后两组的SBP、DBP和HR的变化。结果 诱导后P组SBP、DBP和HR均明显下降(P<0.05),而E组则轻度下降或下降不明显,血流动力学与诱导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异丙酚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为严重,明显大于依托咪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异丙酚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Ⅲ级标准、年龄1~5岁、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P组)氯胺酮5~8 mg/kg肌肉注射,异丙酚2 mg/kg静脉诱导,术中持续泵注异丙酚1~2 mg/(kg.h)及瑞芬太尼0.03~0.08μg/(kg.min),异物取出后停止给药。γ-羟基丁酸钠复合氯胺酮组(γk组)氯胺酮5~8 mg/kg肌肉注射,静脉注射γ-羟丁酸钠60~80 mg/kg诱导麻醉,术中麻醉深度不足时分次静脉滴注氯胺酮1.5 mg/kg至麻醉满意,并根据手术需要分次追加氯胺酮1 mg/kg。记录麻醉前、诱导、下镜、探查、取出、术毕各时间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动脉血氧饱和度。观察两组苏醒时间,对比两组患儿拔管后上呼吸道梗阻或屏气、苏醒期躁动、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RP组诱导、下镜、探查、取出时平均动脉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较麻醉前均有下降(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与γK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起效迅速,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支气管痉挛和术后舌后坠的发生较对照组少,苏醒时间短,而且苏醒效果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并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麻醉患儿苏醒时间短和苏醒质量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