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胚脑组织的分离纯化,分析不同组份中的神经营养物质对神经细胞的营养作用。方法:采用超滤器超滤,透析袋透析以及SephadexS-200凝胶层析方法将胚胎脑组织提取液分离纯化。得到9种不同分子量组分的脑活性因子(BCF),分别加入原代培养的新生SD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悬液中,培养24h和15d后以MTT微量快速自动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发现培养24h后,有5种组分具有促进培养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培养15d后,有4种组分具有促进培养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胚脑组织提取液可促进培养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成活、成熟和分化。不同的组分蛋白对神经元的作用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鸡胚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诱向因子的初步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讨脊髓背角内影响SG神经元存活和生长的因素,取500只Hamburger40期鸡胚脊髓背角组织匀浆,离心后提取上清液,用SDS-PAGE电泳初步分离脊髓背角内的蛋白质。以简易细胞钓蛋白带(PBFC)技术找寻有神经细胞贴附的蛋白带并求相对迁移率(Rf)。将有神经细胞贴附的各Rf范围凝胶剪下并将胶内各蛋白带电转移至硝酸纤维膜上,用NGF、BDNF、NT-3、GDNF兔抗血清于硝酸纤维膜上分别进行W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脊髓背角内影响SG神经元存活和生长的因素,取 500只Hamburger 40期鸡胚脊髓背角组织匀浆,离心后提取上清液,用SDS-PAGE电泳初步分离脊髓背角内的蛋白质.以简易细胞钓蛋白带(PBFC)技术找寻有神经细胞贴附的蛋白带并求相对迁移率(Rf).将有神经细胞贴附的各Rf范围凝胶剪下并将胶内各蛋白带电转移至硝酸纤维膜上,用NGF、BDNF、NT-3、GDNF兔抗血清于硝酸纤维膜上分别进行Western杂交.PBF C结果显示: 在电泳胶Rf 0.10~0.19、0.30~0.35、0.50~0.55、0.60~0.67、0.90~0.94 处发现有多少不等的神经元附着.而Western杂交结果表明,在上述各Rf范围均有强弱不等的多条阳性杂交带.分别为NGF、BDNF、GDNF者;NGF、BDNF、NT-3者;NGF、BDNF、NT-3者 ;NGF、NT-3者、BDNF、NT-3者.提示:40期鸡胚脊髓背角提取液各Rf蛋白带的促神经元存活作用,至少涉及NGF、BDNF、NT-3、GDNF中的两种或三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观察重组人神经营养因子 - 4/ 5 ( h NT- 4/ 5 )蛋白对三氧化二砷毒性的抑制作用。 方法 :利用 h NT- 4/ 5蛋白具有抗神经毒性的特点 ,采用本实验室克隆表达及部分纯化的具有天然 h NT- 4/ 5蛋白生物学活性的重组 h NT- 4/ 5蛋白 ,以不同水平的重组 h NT- 4/ 5蛋白 ( 0~ 10 0μl)与不同浓度的 As2 O3 ( 0~ 16 0μmol/ L )同时加入各组鸡胚前脑神经细胞和 PC12细胞培养液中共同孵育 2 4~ 48小时 ,观察其对染毒鸡胚前脑神经细胞存活和 PC12细胞突起生长的影响作用。 结果 :在鸡胚前脑神经细胞和 PC12细胞中与 As2 O3 共同培养 48小时后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细胞存活率差异有显著性 ,而且细胞存活率和突起数目随 h NT- 4/ 5浓度增高而提高和增加。 结论 :初步观察到重组 h NT- 4/ 5蛋白具有抑制 As2 O3 的毒性作用 ,为从基因工程途径寻找抗环境毒物因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非分型流感嗜血杆菌Haps蛋白质片段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采用盐析、透析脱盐、超滤浓缩、弱阳离子交换柱Hitrap CM 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纯化HapS蛋白,优化Hap。蛋白质片段的洗脱条件,包括pH值和离子强度,测定各洗脱液样品在280nm波长处的光吸收值(D280),用折线图显示,SDS-PAGE电泳检测分布图中处于峰值的样品,观察目的蛋白条带的出现。结果弱阳离子交换柱Hitrap CM 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纯化HapS蛋白,缓冲液l洗脱液的D280分布为基线,缓冲液2洗脱液的D280分布折线图中有峰值出现,但峰有拖尾,SDS-PAGE电泳检测该洗脱峰主要为低分子量的蛋白条带;五种不同离子强度的缓冲液3洗脱液在100mmol/L NaCl离子强度时,D280的分布折线图显示有较高洗脱峰出现,SDS-PAGE电泳检测该洗脱峰有较明显的110000D的目的条带,其余离子强度下均未见明显洗脱峰出现。结论Sepharose CM FF层析柱分离纯化Haps蛋白质片段时,不同pH值的缓冲液对目的蛋白的洗脱没有明显影响,而主要影响杂蛋白的洗脱;100mmol/L NaCl离子强度的缓冲液3洗脱液获得较好的洗脱效果。  相似文献   

6.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自70年代发现以来备受重视,最早由Helfand等在1976年发现,1984年Barbin等从鸡睫状神经元提取获得,并于1989年获得CNTFcDNA,是一种在体外能促进鸡胚睫状神经元存活的蛋白质,属白细胞介素26(inter-leukin26,IL26)细胞因子家族成员。CNTF具有多种功能,能促进多种神经细胞的存活,是第1个被发现的能维持在体和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存活及突起生长的神经营养因子。CNTF可诱导多种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
鸡胚内神经营养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鸡胚内提取具有神经营养生物活性的组分。【方法】分别取胚龄为E10、E16、E19的鸡胚,匀浆离心后,上清超滤,获得5个组分,即相对分子质量Mr〈3×10^3、Mt=3×10^3~〈10×10^3、Mt=10×10^3~〈30×10^3、Mr=30×10^~≤50×10^3与Mr〉50×10^3。采用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与鸡胚背根节体外培养方法,观察各组分的促神经元存活及突起生长的作用。用MTT法测定神经元的活性。【结果】胚龄E16与E19的鸡胚内相对分子质量M〉50×10^3的组分有明显的促进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分化和突起生长及鸡胚背根节突起生长的作用。【结论】鸡胚内含有较强的促进神经元存活、分化与突起生长的神经营养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探讨损伤脊髓侧支出芽的机理,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改良的悬滴培养法观察电针刺激对备用背根猫脊髓背角组织大于50kd组份中神经营养活性物质的影响,以及该物质的生物活性。结果发现:①针刺实验组相对迁移率(RM)0.1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RM0.5蛋白质含量明显减少。将其与本室另一非针刺资料相比,RM0.1蛋白质含量在针刺手术组较非针刺手术组明显增多,而RM0.5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变化,表明针刺可促进RM0.1蛋白质含量增加。②在培养中,随着RM0.1蛋含量的增多,促进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活性也增强,表明此蛋白质具有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的活性;RM0.5蛋白质对神经突起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重组人睫状神经因子的表达、纯化以及聚乙二醇修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重组人睫状神经因子(rh-CNTF)的表达、纯化及聚乙二醇化修饰、纯化方法.方法 重组人睫状神经因子(rh-CNTF)工程菌经37℃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加入IPTG诱导4 h,经Q Sepharose F.F凝胶柱纯化和复性后得到纯化的rh-CNTF.以体外培养鸡胚背根神经节(DRG)方法测定重组蛋白rh-CNTF的神经营养活性.用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丁醛(mPEG-ButyrALD-20 k)对rh-CNTF进行修饰,所得修饰产物经DEAE Sepharose F.F和Superdex 75凝胶分离纯化后获得mPEG-rh-CNTF偶联物.结果 目的 蛋白占总蛋白30%左右,为包涵体,经Q Sepharose F.F凝胶柱纯化和复性,获得纯度达90%的rh-CNTF.表达的rh-CNTF能促进培养的鸡胚背根神经节神经突起的生长.修饰后的单聚PEG-rhCNTF经DEAE Sepharose F.F和Superdex 75凝胶纯化后纯度达到95%.结论 确立了rh-CNTF蛋白表达纯化及PEG修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在鸡胚脊髓发育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对发育第7 d(E7)和第14 d(E7)鸡胚腰段脊髓用NGF、BDNF和NT-3抗体进行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观察NGF、BDNF、NT-3在脊髓两时相的分布和含量变化.结果 脊髓发育第7 d,NGF仅在腹侧白质表达,BDNF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脊髓腰段腹角神经元的核周质及神经突起内,而NT-3阳性细胞则分布于腹角前外侧群神经元;脊髓发育至第14 d,不但白质NGF表达进一步增强,脊髓灰质内亦出现少量NGF阳性细胞,尤其是背角细胞可见强的NGF表达;BDNF除腹角染色外,也扩展至整个背角神经元及神经突起,并出现一些BDNF阳性胶质细胞;NT-3除分布于腹角前外侧群神经元外,中间带、背角内亦出现了一些NT-3阳性神经元.Western blot进一步证明上述3种因子的表达量均随发育进程增强,尤以BDNF为甚,其E14的表达量约为E7的2.7倍.结论 NGF、BDNF和NT-3在脊髓的表达随发育进程由腹角向背角扩展,且表达量逐渐升高.提示,NGF、BDNF和NT-3可能与促进脊髓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1.
大鼠脊髓P物质对绵羊红细胞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大鼠脾脏空斑形成细胞(PFC)技术作为反映绵羊红细胞(SRBC)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的指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脊髓P物质(SP)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电化学检测器连用测定儿茶酚胺(CA)的含量,对大鼠脊髓SP对SRBC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提示,脊髓后角SP对SRBC引起的胸腺依赖性体液免疫反应起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脊髓后角SP对胸腺活动的影响有关,免疫反应高峰期脊髓后角SP含量增多可反馈性地抑制体液免疫反应,使之不至于过强。此外,从CA及SP测定结果看,脊髓侧角SP参与调节SRBC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2.
以切断一对背根并横断相邻脊髓为动物模型,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刺激一侧离断背根后,观察相邻脊髓后角ACh及Ca2+活度的变化。结果发现:①刺激侧的相邻脊髓后角浅层ACh活度明显升高,与刺激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侧略有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②刺激侧的相邻后角浅层细胞外Ca2+活度明显降低,与刺激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对照侧无明显变化。表明:刺激一侧离断背根可引起同侧相邻离断脊髓后用内细胞外Ca2+活度降低及ACh活度升高,证明离断背根与相邻脊髓后角间存在着跨节段信息传递,这种传递是通过体感神经外周末梢间某种联系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TrkB在成年猫脊髓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trkB在成年猫脊髓的分布。结果:trkB的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脊髓灰质腹角、中间带及背角深浅部的神经元,胞浆染色,表明成年猫脊髓神经元含有trkB,提示trkB可能与成年猫脊髓神经元的生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列腺、膀胱及盆底肌伤害感觉神经在脊髓中枢的分布及其关系.方法用甲醛分别刺激S-D大鼠前列腺、膀胱、盆底浅层肌,用原位杂交方法确定脊髓中痛敏物质SP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甲醛刺激前列腺、膀胱及盆底肌引起相似(L6-S1)的脊髓节段内P物质的表达显著增强.结论接受前列腺、膀胱及盆底的伤害刺激的脊髓伤害感觉神经元有显著的互相重叠.前列腺、膀胱、盆底的病变可引起相似的疼痛感觉.  相似文献   

15.
用4%水合氯醛麻醉大鼠,在下丘脑室旁核(PVN)、中缝大核(NRM)埋藏双极刺激电极或不锈钢管,以便刺激、电解损毁或微电泳兴奋剂或激动剂。并暴露脊髓背角,利用玻璃微电极记录脊髓背角神经元对伤害刺激坐骨神经的反应,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电刺激PVN可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反应,其作用时间持续15~25min,刺激PVN后3min抑制作用最强(P<0.01)。电解损毁NRM后,刺激PVN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反应仍然存在,并符合PVN抑制伤害反应的林点,实验结果提示:PVN参与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反应的调制过程,其作用可通过内源性镇痛系统(PAG-NRM)途径,但也可通过PVN-脊髓背角间的直接神经投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醋酸泼尼松龙鞘内注入对脊髓P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泼尼松龙鞘内注入镇痛的脊髓机制。方法 慢性鞘内置管的SD大鼠随机分为泼尼松龙组和对照组 ,每组 6只。泼尼松龙组大鼠鞘内注入泼尼松龙 2mg kg(2 0 μl) ,对照组注入等容积生理盐水 ,1h后进行福尔马林试验 ,动物继续存活 2h后取脊髓腰段 (腰膨大 )多聚甲醛固定的冰冻切片。P物质免疫组化显示用ABC法。结果 两组大鼠右侧脊髓背角浅层P物质光密度值较左侧明显增加 ,泼尼松龙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P物质含量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0 .0 5 ) ,P物质免疫反应产物无明显变化。结论 泼尼松龙鞘内注入对脊髓背角浅层P物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福尔马林致痛兔脊髓背角浅层内P物质 (SP)含量的变化和行为反应的改变。方法 :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 6只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A组 ,n=3)和对照组 (B组 ,n =3)。A组在一侧前肢趾部皮下注射 3 %福尔马林溶液 0 .2ml,B组用等量生理盐水 ,观察并记录动物的行为反应。 2h后灌注固定取脊髓颈段 6~ 8(C6~ 8)和胸段 6~ 8(T6~ 8)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ABC法 )显示脊髓背角浅层内SP含量的变化。结果 :SP阳性反应物集中分布在脊髓背角Ⅰ、Ⅱ层。A组刺激侧脊髓颈段SP的光密度 (OD)值较对侧明显下降 (P <0 .0 1 ) ,与B组相比也明显下降 (P <0 .0 1 ) ;B组脊髓颈段两侧SP的OD值无明显差别 (P >0 .0 5) ,两组脊髓胸段两侧SP的OD值也无明显差别 (P >0 .0 5)。福尔马林致痛后兔的行为反应与大鼠相似。结论 :家兔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出现类似大鼠的行为反应 ,同时引起脊髓内SP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腹腔注射吗啡(7.5mg/kg)或电针“夹脊”穴(3V,3Hz)均可使痛阈明显升高,脊髓内P物质样免疫活性物质(Ir-SP)含量及脊髓背角P物质样免疫反应物(SP-LI)显著增多(P<0.05~0.01)。腹腔注射吗啡加电针刺激,上述效应更为显著(P<0.01)。纳洛酮可阻断吗啡及电针所引起的痛阈升高和脊髓内Ir-SP含量增多的效应。结果提示:吗啡与电针的镇痛效应可能与经阿片受体为介导的脊髓内P物质增多有关。吗啡和电针对此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