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红英  刘亚平 《光明中医》2011,(10):2125-2127
近些年,中药注射剂产业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但其安全性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总结了中药注射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易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对如何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以保障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对雅安市共17家医院在2009年1~12月期间收集到的63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典型病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雅安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中心2009年1~12月共收到777例各类药品不良反应,中药制剂99例,占比12.7%,中药注射剂63例,占中药制剂的63.6%。结论: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45例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项目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以丹红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26.7%)。以皮肤及附件反应最多(37.8%),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瘙痒。无严重致死致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人为因素而致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探讨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医院集中监测方法,收集医院内所有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所有相关的不良事件,对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进行判断,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结果 收集到3375例住院患者资料,发生与中药注射剂有关的不良事件共有51例,因果关系判断为“可能”者有11例,判断为“很可能”者有40例。与中药注射剂有关的可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1%,92%的不良反应属于过敏反应。所监测的中药注射剂有31种,其中以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退休相对于体力劳动、较高的教育程度相对于文盲来说,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性较高。结论 中医内科病房住院病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少,但个别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李贻奎  张金艳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4):1905-1909
中药注射剂相对于口服药物有起效快,作用强的优势,在治疗急性病、疑难病等方面发挥急救等优势,弥补了中药口服的不足,是现代制药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的创新剂型,体现了中医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精神.随着临床应用的扩大,个别品种引发不良反应、甚至死亡事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使得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甚至有人提出取消中药注射剂.本文分析了中药注射剂产生的背景、现状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介绍了改进提高的要点,并以鱼腥草注射液为例,介绍了通过改进提高降低风险,达到安全用药的思路与方法,为中药注射剂改进与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技术与工艺,纯化提取出中药或复方中药中的有效物质而制成的无菌制剂,起效快,疗效确切。但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日趋广泛,其引发的不良反应事件也不断增加。文章从中药注射剂的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中药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等几个方面,旨在呼吁中医药行业内对中药注射剂的加工和使用加以规范,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进行归纳总结,探讨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对2005年12月~2008年12月间本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各种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并给予相关的对策,考察对策实施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改善。结果:临床对策实施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由112例降低到81例,占中药不良反应的比例由71.78%降低到60.3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相对复杂,有药物自身因素和临床使用等因素,针对医院的使用因素改进对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施惠埙 《河南中医》2015,35(2):422-423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患者相关资料,分析患者用药情况、过敏史、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或者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的结果等。结果:44例患者中,有药物过敏史者20例,首次用药发生者35例,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30 min以内者39例;药物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品种共应用5类15种,主要是活血化瘀类及清热解毒类注射剂;临床表现主要发生在皮肤及其附件26例;通过停药、对症治疗,均好转恢复,原疾病病程延长6例,无后遗症及死亡发生。结论:中药注射剂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不良反应,除科学组方、改进工艺、提高中药注射剂质量外,应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按照药品说明书应用,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并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市2006-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2995例中的401例中药制剂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97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86.6%,2007年106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75.5%;2008年99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76.76%;2009年99例中药制剂ADR中,中药注射剂占总例数的63.64%。中药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结论:理性看待中药不良反应,讲究中医辨证论治,加强对其监测与研究,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中药制剂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对策,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查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相关文献,收集相关病例123例,探讨、总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及对策。结果:123例不良反应研究表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临床使用不合理、注射剂质量问题等。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该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的足够重视,应不断加强中药注射剂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确保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药品生产企业需加强对药品质量的控制,确保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发生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病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218例由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其中寒战、发热、皮疹等症状比较常见,新的不良反应达39.91%,参麦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是不良反应发生较多的药物,大部分药物不良反应对原患疾病的病情无明显影响,但未能找到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新的不良反应较多;应关注常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使用不规范可能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之一,建议对使用说明书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胡彦兴  陈珊珊  卓彩琴 《光明中医》2008,23(11):1811-1813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日趋广泛,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本文从临床几个角度评述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应注意若干问题。强调目前情况下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注射剂,其质量的提高和说明书的完善利于指导临床、减少不良反应、防止“中药西化”、“废医存药”情况发生,使中药注射剂保持中医药的特色,促进中药及整个中医药的现代化,使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学得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梧州市中医医院70例中药注射剂配伍不良反应的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梧州市中医医院上报的70例中药注射剂配伍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总结不良反应的特征,研究应对策略。结果中药注射剂与溶媒、化学药品、中药注射剂之间以及生物药品配伍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70例发生中药注射剂配伍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有皮肤系统28例(40.00%)、消化系统18例(25.71%)、中枢神经系统12例(17.14%)、心血管系统4例(5.71%)、其他8例(11.43%);配伍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药品种类主要有复方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等。结论中药注射剂配伍使用可能发生难以预测的不良反应,建议规范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以确保临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江苏省昆山市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我公司配送的药品中2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0~19岁年龄组发生的比例最高,占36%.结论:临床应谨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对监测.提高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注射剂.由于其成分比较复杂.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上.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强化安全合理的用药意识,把握用药指征;选择合适的溶媒,同时还要注意中药注射剂用药剂量过大、浓度偏高的问题,尽量避免联合用药;在滴注的过程中,要控制滴速,以降低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用药安全。现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常见原因,确保安全合理地应用中药注射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15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所涉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及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年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60岁的患者人群应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占28.00%。结论: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与药品因素、患者因素及临床应用因素有关,因此,药品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管理中药注射剂的药品质量,临床应用时也需严格把握适应症,遵守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规定,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7.
正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以中医药理论为纲领,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制成的注射剂称为中药注射剂~([1])。人群心血管患病率逐年上升,临床常应用中药注射剂如参麦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等~([2])进行治疗,但是由于中药注射剂用量大,使用周期长,时常有不良反应事件报道~([3])。探讨中药注射剂应用于心血管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特征,对临床合理用药至关重要。本研究回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院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7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在7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60岁以上年龄组发生不良反应居首位,共38例,占52.78%;引发ADR的中药注射剂中,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最多,占90.67%;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26.85%。结论: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严格执行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制度,建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数据库,并及时将不良反应信息反溃于临床,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60例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且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和分布情况。结果:皮肤受损是发生频率最高的不良反应类型,且注射用丹参是造成不良反应最高的药物。结论:了解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可以有效避免用药后的不良发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并分析原因。对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1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时间,注射方式与发生不良反应的关系,并将受累器官系统与临床情况作统计。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中男女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不符合统计意义,ADR与年龄有一定关联,不良反应生在超过60岁患者中易于发生,与其它年龄段ADR比例相比差异符合统计意义(P〈0.05),ADR出现时间大部分出现在给药1h以内。结论:对中药注射剂使用应熟悉药用适用范围,减少联合使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加强监控中药注射剂制药质量,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