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此治之常法。疑难杂症,大多阴阳乖违、寒热错杂,同一机体内同时存在截然相反的病理现象。《素问·玉版要论》指出:“阴阳反作,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所谓权衡相夺,即是用性能相反的药物治疗“阴阳反作”的病证。于寒热错杂之...  相似文献   

2.
疾病的临床表现,虽复杂多变,总不外乎在气在血,属阴属阳。但病有真假,证有微甚,因此,治疗有逆从。《素问·至真要大论》明确提出:“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又谓:“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提示当诊察病气微甚而施治,或逆或从,或二逆一从,或一逆二从,以适应复杂病变。通过“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务使“疏气令调,则其道也”。就是要做到辨证准确,随机应变,庶能除疾去病。具体来说,“逆者正治”,是指逆其病象而施治之谓,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总的精神是符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审其阴阳,以  相似文献   

3.
疑难杂症,病机错综复杂,症情表现殊同,往往同时出现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矛盾特性,辨治困难,非单纯一法一方能取效。何师根据《内经》“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的原则,针对病理变化的双向性差异,用相反性能的药物组成复方,进行双向调节,每获良效。现择验案七则,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反治与反佐一词的提出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谓“……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渍,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又“……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凉温凉,反从其病也。”又“平气如何?岐伯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对反治与反佐进行了较为精僻地论述,后世医家对反治与反佐实质的认识,议论纷纭,见解不一。有人以假症之反来  相似文献   

5.
三、平调阴阳创制新方由于张介宾治医学,很重视阴阳生、长、杀、藏的相互关系,而着意于平调阴阳。所以他在注《素问·阴阳应象》“治病必求于本”说: “本之一字,合之则惟一,分之则无穷。所谓合之惟一者,即本篇所谓阴阳也,未有不明阴阳而能知事理者,亦未有不明阴阳而能知疾病者,此天地万物之大本,必不可不知也。”后来介宾著《求正录》时,在《大宝论》的开头便说:  相似文献   

6.
《灵枢·邪客篇》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足乔)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治之奈何?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秫米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得和者也”。又《素问·逆调论篇》云:“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  相似文献   

7.
<正> 反治法源于《内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正治是逆其证象而治,反治是从其证象而治。《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又记载:“微者逆之,甚者从之。”说明正治是用于疾病的性质与症状一致的疾患,病情一般比较简单;反治用于疾病的性质与症状表现不相一致的疾患,由于病情复杂,有时出现假象,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等。正治是一般的治法,方法较多,如以寒治热,以热治寒,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均属之。反治大抵分寒热补泻。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帝曰:反治何谓?歧伯曰: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热因热用”就是以热治热,适用于阴寒之极反见热象,真寒假热的证候;“寒因寒用”就是以寒治寒,适用于热极反见寒象,真热假寒的证候;“塞因塞用”即是以补法治疗胀满痞塞等证候,适用于脾虚阳气不足而导致者;“通因通用”即是以通下的方法治疗泄利、漏下的证候,适用于内有瘀  相似文献   

8.
王玉玺 《国医论坛》1992,7(5):21-22
一、反治法、疑难病的概念及其联系 反治法与正治法,都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的基本治疗法则。《素向·至真要大论》说:“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正治,是逆疾病征象而治,即“逆者正治”,它是由“微者逆之”的原则而定。“微者”,是指病势轻微,病情单纯,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相符的病证;“逆之”,即逆其征象而治,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  相似文献   

9.
“逆治”、“从治”法是《内经》提出的治疗原则之一,其作为“正治”、“反治”法指导临床选方择药治疗疾病的寒热虚实已为人熟知,如《中医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两版教材都较详细论述了这一理论。中医临床内、外、妇、儿、针灸等各科也无一不用,然这只是《内经》“逆治”、“从治”法中的一种意义,观《内经》论“逆治”与“从治”还有两种含义,试论述如下: 一、调理气机中的逆治与从治《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气调而得者,何如?岐伯曰: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则其道也”。得者,治有疗效谓之得。《标本病传论》说:“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即谓之有治本、有治标而病愈者,可为证。《经》问曰:怎样使气机调畅而  相似文献   

10.
《素问·至真要大论》(以下简称《大论》)有“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的记载。这句话,言简意赅,是中医临证大法之一。“微者逆之”,意思是病情较轻的,要逆其病气,就是说根据病变性质采用与病气相对的药物治疗,统称逆治法或正治法。它是中医临证的一般治则,初学者易于掌握,不多赘述。“甚者从之”,意思是对病情较复杂或病势较重的,治疗上要顺从其病气。如何顺从?《大论》指出:“从者反治”。很清楚,顺从就是反治。何谓反治?《大论》进一步指出:“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  相似文献   

11.
<正> 各种急症,皆有特点,但其共性是发病急骤,来势凶险,变化万千,即刻气血悖乱,阴阳失调;临床必须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详审病机、权衡全局、分清正邪、掌握时机,救危应急。针灸治疗急症,亦然如此,现将临床常用基本法则归总如下: 一、发汗解裘宣肺定喘法本法开泄腠理,发汗祛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在表者,汗而发之。”适应病症:主要用于外邪袭表而致的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苔白脉浮;以及风寒侵袭,肺失肃降之咳逆喘息和水肿兼表证者等。  相似文献   

12.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灵枢·终始》篇亦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在这些治法中,仅指出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头病取足。至于临床中并非罕见的上下交病如何处理,经文未及。《临证指南医案·吐血》某上下失血案云:“今饮食甚少,上下交病,治在中焦”。由此有“上下交病治其中”之说。中指脾胃而言。《金匮要略心典》云:“中者脾胃也……中者四运之轴而阴阳之机也。故中央立则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及于偏……是故求阴阳之机者,必于中气”。此…  相似文献   

13.
罗志平 《国医论坛》1999,14(4):39-41
逆治从治,语出《索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如今,已不提逆洁从治,而以正治反治作为中医治则,是“治病求本”的重要内容。正治反治的概念总给人以似是而非的感觉,尤其是反治一说,意见分歧,并与治病求本的精神相背离。虽然已有人认识到这些问题,但是终未能解其症结之所在。笔者近有所悟,试新释如下。三似是而非l·1自相矛盾“治病求本,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求出疾病的本质,并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其内容主要有:治标治本,正治反治。“正治,是逆疾病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逆治。’伽寒者热之,热者…  相似文献   

1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这里的“病之逆从”,其义不难理解,然因其注家及今之《内经》教材对“病”字多略而不  相似文献   

15.
《内经》认为施治“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治”,其施针服药择时的原则主要在阴阳昼夜消长,治宜顺势而为;疾病变化有期,贵在截之适时。现略论之,并列举历代医家择时施治经验,现代时间治疗学研究成果,说明其临床意义与科学性。阴阳昼夜消长治宜顺势而为《内经》认为人体阴阳有昼夜消长变化,临床可顺其消长之势而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日:“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曰:“顺天之气,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所谓顺者,顺其自然之性之势也;天者,  相似文献   

16.
针刺补泻的迎随法,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篇:“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灵枢·小针解》篇对这两句经文曾作过明确的解释说:“迎而夺之者,写也;追而济之者,补也”。说明迎法就是泻法,随法就是补法,只不过在《小针解》中把“逆”改称作“迎”罢了。实际上称“逆”或“迎”称“追”或“随”,都是一个意思。如《方言》说:“自关而东曰逆,自关而西曰迎。”又说:“追,随也。”皆可证。就是在《九针十二原》同一篇经文中也是“逆”和“迎”,“追”和“随”互言不分的,如经文在“逆而夺之,  相似文献   

17.
“厥”在《内经》中出现较多,除有专篇论述外,还散在于许多篇章中,其含义较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指导致气机厥逆的病邪《灵枢·邪客》说:“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类经·不卧多卧》注:“邪气逆于藏腑”,可见,此“厥气”即指“邪气”。本段论述的失眠证,是由于邪气客于脏腑,迫使卫气只行于阳分而不能入于阴分,导致阴阳不和所致。《素问·调经论》亦说:“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写。”《类经·阴阳虚实寒热随而刺之》注:“厥气,寒厥之气也。或寒气伤藏,或食饮寒凉。”说明这里的“厥气”亦乃“邪气”之义,原文系指下焦阴寒之气过盛,则寒气上逆而积  相似文献   

18.
浅议柔剂     
柔者刚之反.柔刚与阴阳、气血对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市其对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夺其乡”。凡医,辨证必执阴阳为纲,用药不离柔刚变化。以柔究刚,以刚制柔。张仲景创芍药8草汤,柔肝缓急,治阴阳气血不和、肝旺乘牌所致腹李痛及脚挛急,片大剂之先河。叶天了利旨出“脾肾为乘胜,可受刚药;心肝为刚脏,可受柔药”,用柔屡起沉行,川冻证指南医秦川。记载尤泽。前贤用亲.多选甘缓无毒之品组方,以缓应急,以缓求大。《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即谓:“病有在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又不可者…  相似文献   

19.
柔者刚之反,柔刚与阴阳同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故历来医籍,分析病机,总以阴阳气血为纲;辨证用药,不出以柔制刚、以刚制柔之总则。  相似文献   

20.
张仲景"治未病"的预防医学观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内经》、《难经》“治未病”思想是张仲景预防医学观的理论基础《内经》有三处明确提出“治未病”一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刺热》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灵枢·逆顺》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成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内经》中除上述三段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