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栀子豉汤方后注云:“得吐者,止后服”。据此,后世医家认为栀子豉汤当属涌吐剂,但亦有认为不属涌吐剂而属清解剂者。一、认为属于涌吐之剂者,以《医宗金鉴》为代表,曰:“栀子豉汤顺其势以涌其热”,方中:“栀子苦能涌泄,寒能胜热,豆豉轻腐上行,佐栀子使邪热上越于口,庶一吐而胸中舒烦热解矣。”二、认为属于清解之剂者,以王旭高为代表,云:“栀子豉汤是阳明清泄之法,不是涌吐之剂”。高院教材《伤寒论选读》亦持此论。  相似文献   

2.
栀子豉汤是《伤寒论》名方之一,主治证候如心中懊侬、烦热、胸中窒、心中结痛、饥不能食等等.其服法颇耐寻味,原文是"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后世医家对其服法一直存有疑问,认为栀子豉汤并非催吐之剂,为何有"得吐者,止后服"之禁?有人认为《伤寒论》流传年代久远,恐有错简之误.  相似文献   

3.
刘静生 《中医研究》2003,16(3):11-12
张氏远尊《内》、《难》、《伤寒》 ,近宗河间 ,力主攻邪 ,认为病多由邪生 ,邪去则正安 ,力倡汗、吐、下三法 ,尤善吐法 ,可谓集吐法经验之大成。现试小议如下 :1 张子和论吐张子和总结前人经验 ,并弘扬光大 ,临证用吐 ,得心应手 ,恰到好处。正如他说 :“予之用吐法 ,非偶然也。曾见病之在上者 ,诸医尽其投而不效 ,予反思之 ,投以涌剂 ,少少用之 ,颇获征应。既久 ,乃广访多求 ,渐臻精妙 ,过则能止 ,少则能加 ,一吐之中 ,变态无穷 ,屡用屡验 ,以至不疑。”信不殆也。1 1 运用吐法的依据《内经》 :“其高者 ,因而越之” ,“木郁达之”。王冰…  相似文献   

4.
梔子豉湯截于張仲景伤寒諭,是由梔子(十四个)香豉(四合),两味药組成。这两味药的性味功能,似无催吐作用,然而在方后却註明。“得吐者止后服”六个字。历代医家对此见解頗下一致。为了进一步搞清这張方子作用的真实性,现列举其有关註家的論述,再結合先辈們的临床应用和个人的膚淺实践,作初步分析。 綜合註家对本方共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認为是吐剂;另一种否认是吐剂。如成无己谓:“內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与梔子豉湯以吐胸中之邪。”柯韵伯云:  相似文献   

5.
《伤寒杂病论》栀子豉汤证,其方后服法均有“得吐后、止后服”六字。因这个“吐”字,古今无人作注解析,长期争论不休。有主涌吐剂者,有调和解剂者,有取折衷论者,至今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此“吐”字,应训为“舒”字。理由如下: 其一,《说文》曰:“吐,写也。”写、泻是古今字。引伸为抒发、消除义。故《增韵》直释吐字为“出也,舒也。”舒乃舒展、舒畅的意思。此训诂有据者。  相似文献   

6.
栀子豉汤是《伤寒论》名方之一,主治证候如心中懊侬、烦热、胸中窒、心中结痛、饥不能食等等。其服法颇耐寻味,原文是“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后世医家对其服法一直存有疑问,  相似文献   

7.
吐法的临床运用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勤(河南省开封市第一中医院)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确立吐法理论的渊源,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瓜蒂散”首开吐法先河,金·张子和对吐法研究达到高峰,张氏擅于攻邪,擅用吐  相似文献   

8.
金元四大医家攻邪派代表张子和 ,以汗吐下攻邪著称 ,其吐法涉及疾病达 6 0余种 ,其外用吐剂更有特色 ,现略述如下。子和吐法除用内服药涌吐外 ,还借助于物理刺激 ,以达涌吐之效果。而其外治涌吐剂多属吐法变法之应用方剂。子和吐法之目的是驱邪外出 ,达到“吐之令其条达”之效果。因此 ,张氏把凡能引真气上行 ,驱邪外出者 ,皆归吐法。在《儒门事亲》卷二·汗下吐三法赅尽病诠·十三 (简称为“卷二·十三” ,以下同 )中指出 :“引涎、漉涎、嚏气、追泪 ,凡上行者 ,皆吐法也。”这些方法相对应的方剂 ,也就是本文所论及的吐法外用方剂。1 引…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栀子豉汤类方后皆有“得吐者止后服”一语,历代注家对此认识观点并不一致,本文拟对这一问题析疑如下。  相似文献   

10.
栀子豉汤出于《伤寒论》第 78条 ,是治太阳病“发汗吐下后 ,虚烦不得眠 ,若剧者 ,必反复颠倒 ,心中懊”的主方 ,方后注有“得吐者 ,止后服”的说明。而临床所见 ,服该方少有致吐者 ,因而历代医家对其吐与不吐各执一端 ,争论不休。这种争论对现今的影响 ,则是病家畏吐而不敢服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栀子豉汤类方(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栀子厚朴汤、栀子干姜汤),方后均注有“得吐者,止后服”。历代医家对其吐与不吐,认识颇不一致。笔者着眼于《伤寒论》的整体内容,探讨其得吐机理,旨在澄清疑惑,得出符合原书本意的结论。一、历代医家对栀子豉汤类方得吐的认识,归纳起来,约有四端:  相似文献   

12.
田建中 《中医研究》2006,19(4):18-19
1吐法的适应证宋本《伤寒论》“辨可吐第十九”一节,有五条关于吐法的内容,即———一、大法,春宜吐。二、凡用吐汤,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三、病胸上诸实,胸中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脉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则止。四、宿食,在上脘  相似文献   

13.
得快利,止后服”语出《伤寒论》大陷胸汤方后注,而大陷胸汤则是治疗结胸病的一张名方。结胸病乃邪实急重之患,通过泻下实邪,每能效如桴鼓,而使病者在至苦之中竟欣然而笑,这是中医治疗急危重证的一高超妙技之一。是技虽然高超,但其应用确有一定规范,而“得快利,止...  相似文献   

14.
吐法亦名撩痰,其主治正如《内经》云:“其高者,因而越之”,①王冰曰:“上盛不已,吐而夺之”,②又曰:“上盈不愈者,吐而夺之,此病乃瘳。”③例如汉代张仲景用葱豉汤引吐,治伤寒头痛;用栀子豉汤引吐,治伤寒发汗吐下后的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憹;用瓜蒂散引吐,治宿食在上脘及中暍、酒疸等证。张子和遵《内经》之旨,继前贤之法,擅长汗、吐、下三法。  相似文献   

15.
应用发汗药、催吐药、泻下药时 ,如药力较强 ,服药应适可而止 ,一般以得汗、得吐、得下为度 ,不必尽剂 ,以免汗、吐、下太过损伤正气。仲景之桃花汤 ,功能温中涩肠止痢 ,并非属于汗、吐、下三法之方 ,然而 ,《伤寒论》原文及 1 994年版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方剂学》均着重提出“一服愈 ,余勿服”之“不必尽剂”的用法要求。其道理何在呢 ?试析如下。桃花汤为《伤寒论》中治疗少阴下利便脓血的主方。原文如下 :“赤石脂一斤 (一半全用 ,一半筛末 )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上三味 ,以水七升 ,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 ,内赤石脂末方…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临床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10 1条曰 :“伤寒中风 ,有柴胡证 ,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具。”汪苓友曰 :“柴胡证者 ,谓邪入少阳 ,在半表半里之间也。但见一证 ,谓或口苦 ,或咽干目眩 ,或耳聋无闻 ,或胁下硬满 ,或呕不能食 ,往来寒热等便宜与柴胡证。故曰 :呕而发热者 ,小柴胡汤主之 ,不必待其证候全具也。”《注解伤寒论》成无己曰 :“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为柴胡证。即未作里实 ,医便以药下之 ,若柴胡证仍在者 ,虽下之不为逆 ,可复与柴胡汤和解之。”徐大椿在《伤寒约编》中曰 :“柴胡为枢机之剂 ,凡邪气不全在表 ,未全入里者 ,皆可用 ,故证不必悉具 ,而方亦有…  相似文献   

17.
吐法乃中医八法之一。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吐法的运用,尤其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更是推崇吐法,临证“见病之在上者,诸医尽其技而不效,投以涌剂,少少用之,颇获效应”。他主张伤寒头痛以瓜蒂散吐之,杂病头痛以葱根白豆豉汤,痰湿头痛以瓜蒂末(独圣散)加茶末少许,两胁痛肋刺痛沥沥有声(湿在上)宜独圣散加全蝎梢。他认为“一吐之中变化无穷,屡用屡效,以至不疑”。今人不知仲景、子和之精义,置之不用,尤其近些年来,使用吐法者更是凤毛麟角,甚至有些临床医生对此法有疑虑,使得仲景汗吐下三大法门中,吐法濒临失传。 1 古今验案尝析 案例1:戴人(张子和),逢一妇人喜笑不休,已有半年,诸医治疗无效,求治于戴人。戴曰:“此易治。”以沧盐成块二两余,用火烧赤,放冷研细,以河水一大碗,同煎至三五沸,放温,分3次啜之;以钗探于咽中,吐出热痰5升,次服黄连解毒汤是也。不数日而笑定矣。《内经》曰:“神有余,喜笑不休。”此所谓神者,心火是也,火得风而成焰,故笑之象也。五行之中,惟火有笑矣。 按:本例喜笑不休系心火亢盛、神气失常所致。经用吐法并用黄连解毒汤而治愈。心火亢盛,痰热阻窍,催、探并用,使痰热吐出,不再上蒙清窍,心火得降,心神不...  相似文献   

18.
吐法乃中医八法之一。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吐法的运用,尤其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更是推崇吐法,临证“见病之在上者,诸医尽其技而不效,投以涌剂,少少用之,颇获效应”。他主张伤寒头痛以瓜蒂散吐之,杂病头痛以葱根白豆豉汤,痰湿头痛以瓜蒂末(独圣散)加茶末少许,两胁痛肋刺痛沥沥有声(湿在上)宜独圣散加全蝎梢。他认为“一吐之中变化无穷,屡用屡效,以至不疑”。今人不知仲景、子和之精义,置之不用,尤其近些年来,使用吐法者更是凤毛麟角,甚至有些临床医生对此法有疑虑,使得仲景汗吐下三大法门中,吐法濒临失传。 1 古今验案尝析 案例1:戴人(张子和),逢一妇人喜笑不休,已有半年,诸医治疗无效,求治于戴人。戴曰:“此易治。”以沧盐成块二两余,用火烧赤,放冷研细,以河水一大碗,同煎至三五沸,放温,分3次啜之;以钗探于咽中,吐出热痰5升,次服黄连解毒汤是也。不数日而笑定矣。《内经》曰:“神有余,喜笑不休。”此所谓神者,心火是也,火得风而成焰,故笑之象也。五行之中,惟火有笑矣。 按:本例喜笑不休系心火亢盛、神气失常所致。经用吐法并用黄连解毒汤而治愈。心火亢盛,痰热阻窍,催、探并用,使痰热吐出,不再上蒙清窍,心火得降,心神不...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阳明篇215条曰:“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仲景通过谵语与郑声辨虚实,以测阳明病之预后。然历代医家对“郑声”的注释各有其说,不甚一致,今试辨析于下。金·成无己注曰:“伤寒郑声,为邪音也。”又曰:“郑声为不正之音也。伤寒郑声者,则其声如郑卫之音转不正也。”(《伤寒明理论》)元·李东垣释为;“郑声者,声战无力,不相  相似文献   

20.
王付 《国医论坛》1990,5(2):7-8
《伤寒论》中蓄水证部位与五苓散的关系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云:“上焦燥也,与五苓散,生津液,和表里”;而方有执于《伤寒论条辨》将五苓散与膀胱相联,谓“五苓散两解表里而得汗者,里属府,府者,阳也”;喻昌于《尚论篇》更扬方氏之说,谓“自经而言,则曰太阳,自府而言,则曰膀胱”,“邪入于府;饮水则吐者,名曰水逆”;嗣后注家都认为五苓散主治蓄水证之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