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舒林酸治疗散发性结直肠腺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观察舒林酸对散发性结直肠腺瘤的疗效.方法 36例经结肠镜和组织学诊断的散发性结直肠腺瘤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口服舒林酸400 mg/d,对照组口服安慰剂2片/d,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个月时腺瘤数目、最大直径、形态及腺瘤异型增生分级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完成试验.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59个腺瘤直径分别为(3.6±2.2)和(2.4±1.5)mm,治疗后腺瘤直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腺瘤形态较治疗前变化明显,出现扁平隆起和红斑.异型增生级别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对照组30个腺瘤直径分别为(4.6±2.5)和(3.  相似文献   

2.
舒林酸是一种非甾体类消炎药,近来被用于家族性息肉病的治疗。本文收集10年来国外文献报道应用舒林酸治疗的51例家族性息肉病的资料,用Meta方法作分析。经舒林酸治疗者,其结直肠息肉的数量在治疗前后有极显著差异(P〈0.0001)。提示舒林酸可用于家族性息肉病的治疗。国内尚未见有类似报道。  相似文献   

3.
舒林酸(sulindac)是一种非甾体类消炎药,近10年,已用于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内病,并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对舒林酸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内病的药理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疗效、副作用等作一综述,并对其进一步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5.
舒林酸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观察舒林酸对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全结肠镜及结肠造影观察10例FAP患者服用舒林酸400mg/d后3、6、9、12个月全结肠腺瘤的数目、大小的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用药前后腺及平坦粘膜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Bcl-2的表达。结果用药后3、6、9、12个月较用药  相似文献   

6.
内镜微波治疗大肠腺瘤性息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5月至1997年5月,我们对128例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共216个息肉行内镜微波治疗,疗效显著。1.一般资料:本组中男86例,女42例,年龄18~75岁,平均49.6岁;共216个息肉,分布于直肠45个,乙状结肠82个,降结肠36个,横结肠41个,升结肠8个,盲肠4个;有蒂息肉161个,无蒂息肉55个;其中单发性息肉81例,多发性息肉47例;息肉小于1.0cm者186个,1.1~2.0cm者26个,大于2.0cm者4个所有病例均行内镜下活检,病理报告示腺瘤性息肉,并有29例伴有异型增生Ⅰ…  相似文献   

7.
舒林酸长期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舒林酸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结直肠腺瘤消退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FAP患者口服舒林酸400mg/d,12个月内每3个月结肠镜复查一次,观察结直肠息肉的变化。对有效者,继续服用舒林酸维持治疗,维持剂量按300mg/d到200mg/d到150mg/d依次减少。减药中如果腺瘤数目增加,则将药量增至上一剂量。结果18例FAP患者在治疗12个月后结直肠内息肉显著减少,平均维持治疗时间为(35.5±17.7)个月。最后一次复查时息肉数目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从治疗前的(854±920)个降到(13±20)个](P<0.01)。舒林酸的有效维持量为150~300mg/d,平均剂量为(262.5±56.9)mg/d。治疗期间肠道中出现微小扁平隆起和红斑。活检病理显示治疗后管状腺瘤比例增加,腺瘤异型程度下降(P<0.01)。5例患者停药后腺瘤复发,2例再次服药后腺瘤再次消退。长期服用舒林酸的常见不良反应是结肠黏膜糜烂,没有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舒林酸长期维持治疗可使FAP患者结直肠腺瘤保持长期显著消退状态。最小有效维持量150mg/d~300mg/d不等,有个体差异。长期用药安全性好。初步提示停用舒林酸后腺瘤有复发倾向,但再次用药仍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结肠腺瘤性息肉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23例,根据是否伴结肠腺瘤性息肉分为腺瘤组(114例)与无腺瘤组(109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结肠腺瘤性息肉发病的高危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腺瘤组与无腺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受教育年限、体质指数、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组与无腺瘤组长期饮酒史、胆囊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胰岛素的使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饮酒史、胆囊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胰岛素的使用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结肠腺瘤性息肉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结肠腺瘤性息肉发病受多因素影响,长期饮酒史、胆囊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胰岛素的使用为其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
大肠腺瘤性息肉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大肠腺瘤性息肉的诊疗赵超冯干火斤何维熊叶光福Subjectheadingsadenomatouspolyposiscoli/diagnosis;adenomatouspolyposiscoli/surgery;colonoscopy;reviewl...  相似文献   

10.
腺瘤性息肉的癌变及治疗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为探讨已癌变的结肠腺瘤性息肉的最佳治疗选择,回顾性总结了内镜诊断和治疗的314例腺瘤性息肉中37例癌变息肉的结果。37例中为管状腺瘤癌变者25例(占8.9%),绒毛状腺瘤癌变者11例(占36.3%),混合性腺瘤癌变1例。18例仅行内镜下电切,电切后又追加手术8例,手术切除11例。分期为原位癌12例,早期浸润癌13例,浸润癌12例。19例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的淋巴结转移者3例(15.7%),包括1例绒毛状腺瘤恶变的早期浸润癌和2例浸润癌。认为除原位癌外,对电切后病理证实的早期浸润癌或浸润性癌,只要无手术禁忌,应追加外科手术治疗为妥。  相似文献   

11.
高占娟  胡晓娜 《胃肠病学》2012,17(6):366-368
叶酸是广泛存在于绿叶蔬菜中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在DNA的合成和复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中,叶酸缺乏易导致腺瘤性息肉发生;如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已形成,叶酸补充可能增加其进展风险。800μg/d的适量叶酸摄入是有益的,应不会增加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散发性结直肠息肉的处理方法与准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证实过量饮酒可以增加高危结直肠腺瘤(≥10 mm,高度不典型增生,含绒毛)和结直肠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纤维上皮性息肉(fibroepithelial polyp, FEP)是一种不常见的、病因不明的来源于中胚层的良性肿瘤,常见于皮肤组织及泌尿系统;结肠FEP非常少见,本文就1例结肠FEP进行报道并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结肠黑变病对结肠息肉发生率、病理类型等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经全结肠镜诊断的结肠黑变病98例,组成黑变病组;随机选取结肠镜诊断无结肠黑变病252例,组成非黑变病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结肠息肉发病率、息肉病理类型等。 结果结肠黑变病II度、III度累及全结肠的比例分别为71.0%、78.6%,高于黑变病I度的50.9%(P=0.01)。结肠黑变病组结肠息肉发现率达40.8%,远高于非结肠黑变病的23.0%(P=0.001),而且黑变病组在横结肠、降结肠、盲肠及全结肠≥3个部位发现结肠息肉的比例均高于非黑变病组,P均<0.05,但两组息肉中腺瘤的比例分别为80%、67.9%(P=0.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黑变病I、II、III度在息肉检出率、息肉病理类型的比较上,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半结肠为主型、右半结肠为主型、全结肠型黑变病在息肉检出率、息肉病理类型的比较上,也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结肠黑变病患者结肠息肉发生率高,需加强对结肠黑变病患者肠镜筛查,预防结直肠癌发生。结肠黑变病的病变程度、部位对结肠息肉的检出率、病理类型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舒林酸对结肠腺癌HT-29细胞增殖调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舒林酸对结肠腺癌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观察舒林酸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舒林酸对HT-29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结合DNA电泳和透射电镜观察舒林酸对HT-29细胞有无促凋亡作用。结果 舒林酸可抑制HT-29细胞增殖,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比例降低,72h后,HT-29细胞凋亡分别上升至12.5^、15.4^和24.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切除术后复发息肉的特点.方法 收集2005年5月-201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完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病理组织学确诊为CRA,术后行肠镜复查,并发现复发息肉的患者103例.统计分析初发息肉的大小、数目、病理分型、发生部位、肠镜间隔时间与复发息肉的大小、数目、病理分型、发生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 93%的患者复发息肉大小都在1 cm以内;复发息肉在左半结肠占65%,在右半结肠占12%,在全结肠占22%;初检CRA大小、数目、病理分级与复发息肉的大小、数目、病理分级,经统计分析均无关联,初检发生部位与复发息肉的发生部位有相关性(P<0.05).结论 复发息肉通常是多发、较小、低危的,虽然大部分在第1年已经出现,但在5年之内其镜下特点及病理分型均无统计学意义.初检位于左半结肠的CRA患者,复发息肉更易在左半结肠,而初检位于全结肠的患者复发息肉更易在全结肠.  相似文献   

18.
大肠腺瘤性息肉癌变因素的探讨——附245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回顾性的总结分析了我院245例大肠腺瘤性息肉的内镜诊断和病理特点,旨在探讨大肠腺瘤癌变过程的相关因素,以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临床资料我院1978年~1996年间进行肠镜检查6807例,检出息肉629例,检出率9.24%。其中腺瘤性息肉245例,检出率3.60%。245例腺癌性息肉中,男167例,女78例。男女之比2.14:1。年龄8~81岁,平均44S岁。临床表现以便血或粘液血便为主,占53.88%(132例)。息肉分布:直肠102例(4。63%),乙状结肠79例(3.24%),降结肠19例(.76%),横结肠20例(.16%),升结肠及盲肠17例(.94%)…  相似文献   

19.
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FAP)患者行全结肠切除和回肠直肠吻合术 (IRA)后直肠残端常有肿瘤复发 ,作者评价用舒林酸 (Sulindac ,一种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维持患者残留直肠段免于腺瘤复发的长期效果和毒性。方法  1 2例FAP患者 ,平均年龄 3 7 1岁。有至少 5个直肠腺瘤 ,已行IRA。过去 3个月内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超过 1周 ,妊娠 ,白细胞计数 <4× 1 0 9/L ,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史、恶性病史、阿司匹林过敏史者均除外。投药前作可屈式乙状直肠镜检查 ,以后每 4个月随访 1次 ,计数结直肠息肉总数 ,并从粘膜和息肉取活检标…  相似文献   

20.
家族性息肉病的研究陆立1刘景坤2付田池3SubjectheadingsAdenomatouspolyposiscoli/pathology主题词腺瘤息肉病,结肠/病理学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535近年对家族性息肉病(FAP)研究较多,原因之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