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0 引言 人类基因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针对先天性和获得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方案进入临床试验 ,同时 ,逆转录病毒作为介导基因转染的载体也是目前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中最广泛使用的基因转移方法 [1 ] .迄今所掌握的研究资料表明 ,接受逆转录病毒介导基因治疗的患者中尚未发现因病毒感染导致的不良反应 .因此 ,我们选择改造的缺陷型逆转录病毒载体 p L XSN,将分泌型抗肝癌单链双功能抗体基因(s Fv- TNF-α)克隆至该载体 ,进行病毒包装并筛选具有高滴度感染性重组病毒产生细胞系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分泌型抗肝癌单链…  相似文献   

2.
赵利军  刘彦仿 《医学争鸣》1998,19(5):516-516
0引言细胞内抗体(intrabody)技术是近几年来完善的一种新的基因治疗策略[1]。细胞内抗体具有结合、灭活肿瘤细胞癌蛋白、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2]。未见有关在肝癌细胞内表达抗肝癌单链抗体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在肝癌细胞内表达抗肝癌单链抗体,观察单链抗体在肝癌细胞内表达对肝癌细胞的影响。1方法抗人肝癌单链抗体基因由本室制备。该基因长700加,由重链可变区基因和轻链可变区基因I-inker(Gly4Ser)。连结组成,重链5’端含有EcoRI酶切位点和A”l’G启始码,删除了轻链可变区分端57个碱基,轻链3’端含有一个Sail酶切位点。将含有…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肝癌恶性程度极高 ,在我国有着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 ,迄今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 ,基因工程抗体的诞生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希望 ,尤其是单链抗体的应用成为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热点我们利用本室克隆的抗肝癌单链抗体 (s Fv)基因与人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基因偶连 ,构建抗肝癌单链双功能抗体与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融合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小鼠成纤维细胞 NIH3T3中表达了 s Fv-TNF- GFP融合蛋白 ,为肝癌免疫基因治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1 材料和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抗CD44抗体的单链抗体(anti-CD44-ScFv),为进一步应用基因工程抗体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从分泌抗CD44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HII44a中提取总RNA,经RT-PCR分离获得了轻、重链可变区(VL、VH)基因,用连接肽将其构建成具有VL-Linker-VH结构的单链抗体基因,并将构建的单链抗体基因克隆到分泌型蛋白表达载体PEV22b(+)中进行表达。结果 经测序表明,VH、VL及Linker的序列正确。ScFv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6%。能够特异性与CD44抗原结合。结论 成功构建抗CD44抗体单链抗体,为进一步制备基因工程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Liu Y  Qian H  Huang H 《中华医学杂志》1999,79(3):221-223
目的 制备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6B11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克隆技术,将6B11scFv基因克隆到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kPL-3a上,重组子转化大肠杆菌pop2136,温度诱导表达,复性蛋白经二乙氨乙基琼脂糖快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腕鉴定蛋白纯度,直接法和竞争抑制法ELISA检测其活性,结果 6B11scFv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获高效表达,包涵体  相似文献   

6.
赵君  孙志伟  刘彦仿  俞炜源 《医学争鸣》2003,24(10):896-898
目的:实现二硫键稳定的抗肝癌单链抗体与PE38融合,免疫毒索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为下游的活性检测等工作打下基础.方法:设计了两种不同的表达载体(GST、硫氧还蛋白促可溶表达载体),并通过改变宿主菌菌株、IPTG诱导浓度、诱导温度及诱导时间等,优化表达条件;通过ELISA法判断该免疫毒素中单链抗体的结合活性.结果:抗肝癌单链抗体与PE38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Origami(DE3)的上清中得到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可溶蛋白量的21%:ELISA法证实该融合蛋白保持了亲本抗体的特异性.结论:dsFv-PE38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为其他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分泌型抗肝癌单链双功能抗体基因 (sFv TNF α)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转导的PBMCs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 (HHCC)的杀伤作用。方法 用感染性重组病毒产生细胞C2 2 (PA3 17 PST)产生的病毒上清转导人PBMCs ,采用PCR、RT PCR方法对转导的PBMCs进行DNA和mRNA水平的分析。转导的PBMCs(PBMCs PST)与HHCC共培养 ,MTT法检测PBMCs PST表达产物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 PCR、RT PCR结果显示PBMCs PST中扩增出外源目的基因对应的电泳条带。MTT法检测结果 ,分泌型抗肝癌单链双功能抗体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HHCC的杀伤率为 ( 3 1.4± 4.1) %。结论 分泌型抗肝癌单链双功能抗体基因可以在PBMCs中整合并稳定表达 ,其分泌的表达产物对HHCC具有一定的体外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前列腺癌/抗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Wang D  Wu GJ  Wang H  Yang SL  Wu WZ  Xu TZ  Tan JM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5):1292-1295
目的 构建并表达抗前列腺癌/抗人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观察其生物学活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PCR方法及分子生物学基因克隆技术,构建抗前列腺癌/抗人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融合基因,测序正确后,利用EcoR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将融合基因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进行表达,表达产物纯化后,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 经酶切、测序分析证实插入的基因片段大小为1.5kb,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SDS-PAGE和Western印迹实验证明:表达产物分泌于细胞培养上清,相对分子质量为6l000;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双特异性单链抗体与PBMC和PC-3细胞的阳性结合率分别为54.1%和53.7%。结论 抗前列腺癌/抗人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表达条件,荻取有生物活性的特异性抗肝癌单链抗体。方法以ITPG诱导大肠杆菌HB2151表达可溶性抗肝癌单链抗体;利用HiTrap Anti—E Tag素和层析拄对阳性克隆表达的单链抗体进行纯化;纯化后的单链抗体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Bradford检测法测定其浓度,ELISA法及免疫组化法鉴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在培养基中加入0.4M蔗糖,以IPTG 1mmol/L于30℃诱导12h,抗肝癌scFv可溶性表达量较多,纯化后可溶性抗肝癌scFv含量为325μg/L。纯化的抗肝癌scFv与肝癌组织、肝癌细胞抗原特异性结合,与肝硬化、正常肝组织无阳性结合。结论成功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特异性抗肝癌单链抗体,为肝癌靶向诊断及治疗的开发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人肝癌细胞系P2-HCC的建立及体外诱导分化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从人肝细胞癌中分离肝癌细胞并对其体外诱导分化特性进行分析,试图得到有关导致肝癌发生的““癌干细胞““的相关资料.方法:首先将人原发性肝癌组织小块在裸鼠皮下过继接种,然后将生成的肿瘤进行原代培养并得到单层生长的肿瘤细胞系,利用体外诱导实验对其形态及分子表型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所分离获得的细胞系具有肝肿瘤细胞的特征,但也表达某些干细胞的分子标志如c-met.体外诱导分化实验提示胰岛素/氢化可的松、二甲亚砜可能具有诱导该细胞向成熟肝细胞方向分化的作用,诱导后的细胞又重新表达葡萄糖6-磷酸酶,白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人P2-HCC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体外实验提示其具有一定的向成熟肝细胞分化的潜能.这些细胞的发生与肝癌干细胞及肝细胞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分泌型单链双功能抗体分子间接头的设计及软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分泌型抗骨肉瘤单链双功能抗体融合蛋白的二级结构及其理化性质.方法:构建融合蛋白时,先进行连接肽的设计,选用通用酶切位点序列,运用DNA分析软件(DNAssist)和蛋白质分析软件(ANTHEPROT V5)分析预测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及其理化性质.结果:在编码ScFv与TNF的碱基之间引入连接肽,通过酶切位点获得的DNA序列,运用DNAssist核酸序列软件获得了融合蛋白的二级结构,并运用蛋白质分析软件(ANTHEPROT V5)预测了融合蛋白的理化性质.结论:应该充分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生物学信息,并不断对软件本身进行改进,生物信息学软件可提高药物开发进程,可利用生物信息学和遗传学信息来寻找和开发以基因为基础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中ERK5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hepG2/ADM和BEL-7402/5-FU)及亲本细胞(hepG和BEL-7402)中ERK5的表达,探讨其对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多种化疗药物的交叉耐药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RK5在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及亲本细胞中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ERK5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hepG2/ADM对ADM、5-FU 、CDDP的耐药指数分别为12.34、5.74、3.81;BEL-7402/ 5-FU对5-FU、VCR、OHP、MTX和ADM的耐药指数分别为15.32、10.08、5.85、6.74和3.26.与亲本细胞相比较,在hepG2/ADM细胞中ERK5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而在BEL-7402/5-FU细胞中ERK5 mRNA表达降低,ERK5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ERK5的表达与人肝癌多药耐药的发生密切相关,为逆转治疗肝癌细胞多药耐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抗人肝细胞癌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葳  李旭  王莹  张利平 《医学争鸣》2005,26(14):1268-1271
目的:构建抗人肝细胞癌单链抗体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采用RT-PCR法扩增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用(Gly4Ser),肽段连接VH基因和VL基因,构建克隆载体,将测序完全正确的ScFv基因克隆到分泌性表达载体pCANTAB 5E中诱导表达转化的TG1和HB2151细胞.用SDS-PAGE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检测表达产物.结果:DNA测序证实ScFv基因结构正确,可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游离ScFv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30ku,与HC-108,HepG-2和SMMC-7721肝癌细胞有特异性的结合反应.结论:重组制备的抗人HCD78分子单链抗体在人肝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单链双特异性抗体(BHL-1)介导的αβT细胞CDR3谱系漂移,为双特异性抗体介导的T细胞免疫应答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免疫扫描谱型分析技术,分析6例正常献血员T细胞在人卵巢癌SKOV3细胞联合BHL-1刺激前后的TCR库多样性变化(CDR3谱型分布特征)及刺激后T细胞TCRα、β链CDR3优势利用情况,对克隆性增生T细胞的CDR3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刺激前6例正常献血员TCR CDR3谱型均呈高斯分布,刺激后发生CDR3谱系漂移,部分TCR Vα、Vβ家族出现优势增生,明确了BHL-1介导下单克隆增生T细胞的α、β链CDR3序列。结论 SKOV3联合BHL-1诱导的T细胞CDR3谱系出现明显漂移,提示CDR3的选择性表达可能与BHL-1介导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有关,特异应答T细胞TCR CDR3序列的确定,将为卵巢癌的T细胞免疫治疗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双特异性抗独特型抗体体外抗肿瘤免疫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鼻咽癌双价双特异性抗独特型抗体G22-I50与单价的抗独特型抗体G22,I50在体外抗肿瘤免疫情况,并对其可能的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诱导表达G22-I50,G22,I50 3种蛋白并用Western印迹及ELISA方法进行活性鉴定。常规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用G22-I50,G22,I50抗独特型抗体刺激并培养,采用MTT法、LDH释放法分别观察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细胞毒作用,ELISA法测定各抗独特型抗体刺激后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2,IL-4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刺激后淋巴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表达的G22-I50,G22,I50蛋白均可与FC2(Ab1)特异性地结合;直接ELISA结果表明复性后的蛋白已恢复活性,可用于体外实验研究。与G22、I50组相比,G22-I50刺激后的PBMC增殖明显,且对鼻咽癌细胞HNE2有特异的杀伤作用。G22-I50刺激后的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2水平均比G22,I50组有所增加,而对IL-4水平没有明显影响。流式细胞术显示刺激后的PBMC中CD4+,CD8+T细胞比例增加,CD4+/CD8+比率增加,而CD4+CD25+T细胞的比例有所减少,其中以G22-I50组最为明显。结论:G22-I50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并能增强PBMC的特异性杀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PBMC的增殖,诱导具有抗肿瘤作用的Th1细胞因子的分泌并活化CD8+T细胞,抑制CD4+CD25+T细胞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K(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K,hnRNP K)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在不同密度肝癌细胞(PLC/PRF/5)中的亚细胞定位.方法: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细胞癌组织中hnRNP K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肝癌组织(n=30)及对应癌旁组织hnRNP K蛋白表达差异;应用细胞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比较不同密度肝癌细胞hnRNP K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表达.结果:肝细胞癌组织hnRNP K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hnRNP K蛋白表达在30例的肝癌组织中有21例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20例HBV阳性肝癌组织有16例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而10例HBV阴性肝癌组织仅有5例表达高于癌旁组织.细胞免疫组化结果表明,hnRNP K主要表达于PLC细胞核中,并且随密度(汇合率为30%、50%、90%)的上升,其表达量逐渐上升.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汇合率为30%、50%、70%、90%)肝癌细胞的细胞质中,hnRNP K的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而在细胞核中,随着细胞密度的增大,hnRNP K的表达量逐渐升高.结论:肝癌组织细胞核hnRNP K表达上调,且随着肝癌细胞密度的增加,其表达会逐渐增强,HBV感染可能会促进其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其分子表面标志,体外扩增培养并收集培养上清?MTT法?平板克隆实验及软琼脂克隆实验检测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表达情况?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105和CD90表达阳性,CD34和CD45表达阴性?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作用下,MTT法显示实验组肝癌细胞光密度值增加(P < 0.05),平板克隆法显示实验组肝癌细胞克隆形成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5),软琼脂克隆法显示实验组肝癌细胞空间克隆形成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5),流式细胞术显示实验组细胞周期G1期比例降低,S期?G2期比例增加?Western blot显示实验组细胞Cyclin D1表达量增加(P < 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及空间克隆形成能力,其促进肝癌细胞体外增殖可能与Cyclin D1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9.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lymphocytes,Treg)是一类具有独特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可通过多种方式 抑制肿瘤免疫,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reg通过多种机制参与了肝 癌特别是肝细胞肝癌的形成和发展,对Treg参与肝癌进展机制的研究从免疫学角度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