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脏痛是临床上极为普遍的症状,而且常伴有情绪反应和防御反应,如果疼痛达到一定程度,还可以引起心率减慢、外周血管舒张等效应,导致血压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内脏-减压反应[1],甚至会引起严重后果.尽管内脏痛在临床上很重要,但并未得到相应的广泛深入的研究.因此,有关内脏痛的研究,对临床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Yi XB  Yan JQ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9):2737-2739
癌痛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及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系统地应用镇痛药物及其他辅助治疗,80%左右的癌症患者能满意地缓解疼痛,但仍有20%的癌症患者[1],特别是晚期肿瘤的患者,疼痛顽固难治,对镇痛药物不敏感,或产生难以耐受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姑息治疗干预骨性癌痛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Wan Fang Data、CNKI、CBM、VIP、及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姑息治疗干预骨性癌痛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6月。结果检索到7812篇文献,最终纳入文献6篇,纳入病例118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姑息性治疗在疼痛缓解与安慰剂相比(RR=1.06,95%CI[0.91,1.22],P0.05);两组发生不良反应(RR=0.99,95%CI[0.86,1.13],P0.05)。结论姑息治疗干预骨性癌痛与安慰剂相比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一致。故我们需要更多的骨性癌痛的临床实践来提供依据和参考,为骨性癌痛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与临床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丙泊酚是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静脉全身麻醉药,但其常常发生注射痛.在令患者惧怕的33项临床问题的调查中,丙泊酚注射痛占第7位[1],其门诊手术时发生率为28% ~ 90%[2],名列第3.临床最常用的防治丙泊酚注射痛的方法是应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多以预注和混合使用两种用药方式.Jalota等[3]综述两种方式的研究文献,其中25篇报道认为混用最为有效,24篇认为两种方式效果相当,国内曹云飞等[4]的研究认为混用效果优于预注.此外,由于破乳或乳剂微粒直径大于0.5 μm有引起肺栓塞的危险[5],利多卡因与丙泊酚混合后药物性状的变化是否能安全使用,也是临床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对利多卡因与丙泊酚混合后6h内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导致骨痛,且骨转移肿瘤大多引起病理性骨折,骨髓衰竭,神经压迫症状及高血钙等.半数以上骨转移瘤患者伴有骨疼痛[1,2],应用镇痛剂、放疗、激素等治疗方法可以减低部分剧烈的疼痛,但由于其副作用较为明显而使患者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受到限制.89SrCl2是一种亲骨性放射性核素,用于缓解骨转移肿瘤疼痛疗效较好[3].我们应用89SrCl2治疗骨转移肿瘤患者4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 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phistiocysis, HLH)是一种过度炎症反应综合征。即使在适当的治疗下死亡率仍高[1]。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和继发性HPS[2],现将我院2013年诊治的2例继发性HPS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痉挛性肛门直肠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痉挛性肛门直肠痛(proctalgia fugax ,PF)是发生在肛门直肠区域的短暂的、反复发作的一过性疼痛.疼痛持续的时间仅仅为几秒到几分钟,通常能够自行缓解,不遗留任何症状直到下次再发生.PF常常无规律的突然出现在白天或晚上,患者会在夜间被痛醒[1].PF首先在1883年由Myrtle报道,后在1935年Thaysen正式将其命名为"痉挛性肛门直肠痛",并对其发作的特征作了详细的描述,而在中国关于PF罕见有报导.PF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8%[2~5],好发于女性[3,4].因本病发作不频繁,持续时间短暂,往往不被病人所重视,只有17%~20%的PF患者会向医生咨询[6].现从PF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消化系统疾病多借助胃镜检查实施,许多胃镜受试者常因胃镜导管对咽喉部的异物刺激、迷走神经反应,产生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胃镜检测的效果。目前多采用丙泊酚静脉内麻醉进行胃镜无痛检查和治疗,患者无痛苦,不良反应少,麻醉及苏醒均迅速和清醒质量高,达到了安全有效的临床效果,但局部注射痛是其较突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8%~90%[1],其注射痛问题已被列为33个临床问题中的第7位[2]。  相似文献   

9.
椎间盘源性颈痛(Cervical Discogenic Pain,CDP)以颈、肩、枕、臂部慢性疼痛为特征,或伴有颈部活动受限、臂部感觉异常,并向头、颈、肩及上臂放射,常伴有麻木,但无沿皮节分布的运动、感觉神经障碍,影像学检查可见明显颈椎间盘退变表现。CDP发生率约为5%~10%[1],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椎间盘源性颈痛的治疗尚没有肯定的结论,现将近10年来椎间盘源性颈痛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癌痛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对其情绪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全世界癌症患者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痛患者的情绪状态和疼痛程度密切相关[1,2].  相似文献   

11.
增生性关节炎是指骨或关节软骨发生增生而引起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膝关节为增生性关节炎最为常见的部位。据统计[1],5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80%,存在长期症状及活动障碍的患者约占1/8,也是老年人膝关节疼痛最常见原因[2]。笔者于2010年6月—2013年6月应用附桂骨痛颗粒治疗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癌痛微创介入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阶梯疼痛治疗对70%~90%的癌痛患者都能有效地控制疼痛[1],而另外一部分患者适合做癌痛微创介入治疗.癌痛微创介入治疗分为神经毁损和神经调节两种.神经毁损通过物理方法阻断疼痛的传导途径.神经调节是通过在脊柱内或心室内用药动力性或功能性抑制疼痛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跟痛症是一种临床现象,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本症的特点是跟骨跖面疼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是运动员及肥胖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可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本症与劳损和退化关系密切,常见病因有足跟脂肪垫炎或萎缩、跖筋膜炎、跟骨骨刺等[1],属中医"骨痹"范畴,发病原因多与  相似文献   

14.
围术期应激使血液中凝血蛋白增加[1],血小板反应性增高[2],凝血抑制物减少[3],纤溶功能紊乱[4],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β受体阻滞剂可以通过阻滞肾上腺素能受体对抗肾上腺素介导的细胞因子释放、血小板功能增强以及血栓的形成,并具有直接抑制血小板活性[5]及稳定纤溶活性的作用[6-8].艾司洛尔是一种超短效β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15.
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ge)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金莲花的干燥花,其主要成分为牡荆苷、荭草苷等黄酮类化合物[1],经临床及药理证明具有抑菌、抗病毒的活性作用[2],对急性阑尾炎、痢疾、上呼吸道感染等有较好的疗效[3],在民间应用已久.  相似文献   

16.
吡拉西坦是r472氨基丁酸的环化衍生物,为脑代谢改善药,具有激活、保护和修复大脑神经细胞的作用[1],故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各种中毒性脑病所致的记忆力减退及轻中度脑功能障碍的治疗.根据临床观察其不良反应除了说明书上介绍的易兴奋、头晕、头痛和睡眠障碍外,静脉输注时患者局部疼痛,有的甚至难以忍受.找出对该药所至的局部疼痛原因并提出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7.
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牛蒡子含有木脂素类化合物,主要是牛蒡苷等[1].药理研究表明,牛蒡子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牛蒡子粗提物具有抗肿瘤作用[3].牛蒡苷具有抗肾病变作用[4],增强机体免疫功能[5],具有抗补体活性[6],钙拮抗及抗高血压[7]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TG治疗成人HS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VIP及Sino Med,并手工检索国内相关杂志及会议资料,全面收集TG治疗成人HSPN的RCT,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到2017年7月30日。由2位研究员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及评价文献质量并进行交叉核对后,运用Ren 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838例患者,试验组及对照组均419例。试验组采用TG+GC或者TG+ACEI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用GC或者单用ACEI或者LEF+GC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TG+GC组有效率优于GC组(RR=1.20,95%CI[1.13,1.27],P0.00001)或者ACEI组(RR=1.26,95%CI[1.03,1.55],P=0.03);LEF+GC组有效率优于TG+GC组(RR=0.47,95%CI[0.25,0.88],P=0.02);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17,95%CI[1.11,1.24],P0.00001)。虽然TG试验组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MD=-0.14,95%CI[-0.85,0.57],P=0.70)、升高血清白蛋白(MD=-0.14,95%CI[-0.85,0.57],P=0.70)及其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RR=1.29,95%CI[0.85,1.98],P=0.24)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试验组在缩短尿隐血转阴时间(MD=-8.64,95%CI[-11.0,-6.27],P0.00001)、尿蛋白转阴时间(MD=-7.14,95%CI[-8.98,-5.29],P0.00001)、水肿消失时间(MD=-4.16,95%CI[-7.36,-0.95],P=0.01)、高血压缓解时间(MD=-7.38,95%CI[-10.05,-4.71],P0.00001)及降低复发率(RR=0.20,95%CI[0.09,0.47],P=0.0002)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当前证据表明,TG治疗成人HSPN可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但无法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尚有待于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研究进一步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9.
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是困扰妇女的一种常见病,由于其病因复杂,确诊困难,有时给治疗带来困难,导致疗效差[1],而疼痛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生理及心理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故及时、正确的诊断,积极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5年来我们对慢性盆腔痛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腔镜联合诊断,通过临床研究观察,病因确诊率高,针对病因处理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少阳  苏丽敏 《重庆医学》2018,(12):1698-1701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有研究报道,在成年人致残或致死的疾病中,脑血管意外居于首位[1],每年全球大约有1 500万人发生脑卒中[2],患者病程迁延且多残疾,并伴随诸多并发症,其中睡眠障碍及营养不良较为常见.既往研究显示,国外调查患者在卒中后并发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达78%[3],而国内为43%~91%.患病初期,约70%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增加感染和死亡风险[4].康复锻炼为卒中后首选康复疗法[5],多数患者出院后也有继续康复的需要[6],但却极少得到良好指导,依从性较差,导致预后不佳[7],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8].本研究旨在探讨连续康复照护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营养状况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