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时血红蛋白(Hb)水平对AMI住院期间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将849例初发AMI患者按不同临床特征(性别、年龄、住院期间并发症及并发症数量、出院时心功能)分组,分析不同临床特征的AMI患者入院时血Hb水平与AMI患者住院期间不良结局的关系。结果 AMI患者入院时血Hb水平降低与性别、年龄、住院期间并发症及并发症数量、出院时心功能均显著相关(均P〈0.01),但经多因素调整后,入院时血Hb水平与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死亡、心功能≤3级的危险性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AMI患者入院时血Hb水平降低不是影响AMI患者住院期间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张成席 《中外医疗》2012,31(11):31-32
目的观察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分析。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心血管科住院的心血管病患者82例,均排除瓣膜性心脏病。其中把42例有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发作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无心功能不全症状及体征的患者为对照组,共40例,检测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在发作时及症状缓解后的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与对照组对比。结果研究组发作时血清N-端型脑钠肽前体值明显较对照组高,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显著性(P〈0.05),而研究组的第2次血液采集时间为症状缓解后(6.3±2.37)d,检测血清N-端型脑钠肽前体值为(300.21±56.11)pg/mL,也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N-端型脑钠肽前体检测是判断左心功能不全的重要指标,也是患者的诊断依据和量化指标,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80岁及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脂特点以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包括STEMI和non-STEMI)患者(大于80岁)201人,其中男性组106例,平均年龄为(83.11±3.11)岁,女性组95例,平均年龄为(82.54±2.16)岁,依据冠状动脉造影进行Gensini评分,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病史、血脂水平及病变严重程度。结果:老老年女性ACS患者的LDL(3.12±1.01 vs 2.71±1.03)、HDL(1.22±0.65 vs 1.00±0.30)、TC(4.75±1.37 vs 4.14±1.07)、TG(1.37±0.61 vs 1.00±0.42)均高于男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老年男性ACS患者吸烟史(32.08% vs 17.89%),饮酒史(22.64% vs 0.03%)比率高于女性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老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高血压及糖尿病患病率未见显著差异(P=0.178,P=0.499),冠脉造影Gensini评分结果显示老老年ACS患者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并无显著差异(P=0.412)。结论:老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并无明显差异,而血脂紊乱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患者血脂更为理想,对老老年冠心病的降血脂治疗需要依据患者性别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脏结构及心脏功能正常的高度和Ⅲ度房室阻滞患者,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其临床、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为起搏电极植入部位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入院更换起搏器的住院患者和门诊复诊的起搏器患者。病因为高度和Ⅲ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时无严重基础心脏病和心脏扩大,心功能正常,如LVEF〈50%且LVEDD〉55mm则除外研究;安装起搏器到随访时间大于5年,起搏比率〉80%。心室重构定义为:植入起搏器5年后,LVEDD增加10%,LVEF减少25%。心功能则NYHA分级以临床状况判断。结果研究共入选82例患者,男性39例(47.6%),女性43例(52.4%);随访时年龄12~91岁,平均(66.97±13.19)岁。两次评估相隔的平均时间是8.7年(104.4个月)。植入前,平均LA=37.0mm,平均LVEDD=50.23mm,平均LVEF=64.87%;植入后平均LA=39.39mm(P=0.000163),平均LVEDD=50.82mm(P=0.177842),平均LVEF=60.50%(P=0.000104)。有4个病人(占4.87%)出现了心室重构且伴有心功能分级恶化,其中3例为植入起搏器后发生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例为2型糖尿病患者。未发生心室重构的患者均没有临床心力衰竭症状。结论通过长期随访发现,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正常患者长期右室心尖部起搏,一般不会发生心室重构及临床心功能恶化。对于这些患者,右室心尖部是安全有效的起搏电极导线植入部位。  相似文献   

5.
袁鹏  毕齐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0):2699-2405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后住院期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出院诊断中包括"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并实施RFCA的住院患者4 573例,根据RFCA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卒中组及对照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和合并症、心房颤动类型、手术次数、住院时间、院内病死率、入院及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4 573例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例(卒中组),发病率为0.48%,其中脑梗死19例(0.4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3例(0.07%);其余4 551例未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与卒中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发病率、手术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卒中组患者既往缺血性脑卒中、心功能不全发病率、心房颤动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缺血性脑卒中病史〔OR=21.342,95%CI(6.549,69.546)〕、心功能不全〔OR=8.782,95%CI(3.173,24.308)〕、持续性心房颤动〔OR=2.990,95%CI(1.137,7.860)〕是心房颤动患者RFCA后住院期间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卒中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13(24)d与5(2)d〕,院内病死率高于对照组〔9.09%(2/22)与0.13%(6/4 551)〕,出院时ADL评分低于对照组〔(89.8±14.6)分与(99.1±4.1)分〕(P<0.05)。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RFCA后住院期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总体发病率较低,但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院内病死率,影响患者生活能力;既往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心功能不全、持续性心房颤动是RFCA后住院期间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筛选和严格掌握适应证有助于减少RFCA后并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6.
NT—proBNP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70岁老年患者心衰不同阶段、心功能分级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血清氨基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住院患者121例。入院即刻评估慢性心衰所处阶段、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评估LVEF,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1)慢性心衰A,B,C,D各阶段血清NT—proBNP的中位数(Median)分别为61.5,95.0,1102.0和9995.5ng/L。非参数检验显示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0)。各组间年龄、性别构成无显著差别。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随着心衰的发展而增大/降低。(2)血清NT—proBNP水平随NYHA心功能分级恶化而增加(P=0.000)。各组间年龄、性别构成无显著差别。(3)LVEF%50%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LVEF≥50%组(P=0.000)。结论≥70岁老年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传统的心衰临床评估手段呈现一致的变化,较准确反映慢性心衰的发展进程并随着心衰症状的加重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比较849例AMI患者入院时血尿酸水平在性别、年龄、入院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组间的差异。分析未调整和经多因素调整的入院血尿酸水平对AMI患者出院心功能≥3级和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度。结果在性别、年龄、入院心功能分级组AMI患者血尿酸水平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经多因素调整后显示入院时血尿酸水平升高会增加患者住院期间不良结局的风险(出院时心功能≥3级和住院期间死亡的OR值分别为1.004,1.006)。结论入院时血尿酸升高可能是心肌梗死急性期发生心力衰竭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老年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血尿酸浓度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与血尿酸的关系。方法选择117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和125例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正常者),年龄≥75岁,应用尿酸氧化酶法测定血尿酸浓度(男≥420μmol/L,女≥360μmol/L为高尿酸血症),并分析患者心功能程度与血尿酸浓度的关系。结果117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浓度为(419.51±163.23)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44.44%,125例冠心病非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浓度为(330.83±88.04)μmol/L,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15.20%。血尿酸浓度与心功能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尿酸升高与老年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CR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选取AMI住院患者96例,以心功能不全的出现作为一级终点事件,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各项指标与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关系。选取不同CRP水平的患者96例,分为高、中、低CRP组,每组各32例。结果根据Cox全变量回归模型及逐步回归模型分析,CRP升高(B=0.094,P〈0.05)、血脂升高(B=0.844,P〈0.05)、Killip分级〉1级(B=3.658,P〈0.05)等可促使AMI后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结论高CRP、高血脂和Killip分级〉1级是AMI后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年龄≥65岁的老年AMI住院患者62例,分析其临床症状、血脂水平、冠状动脉病变及介入治疗的特点。结果老年AMI发病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仅占45%,其余均以胸闷、气短、恶心、呕吐、晕厥等表现为首发症状;从症状发生12h内就诊的占32%,其余患者入院时间多在发病后1~7d,就诊时间延误;AMI的发生部位,男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MI的心功能NYHA分级,女性患者Ⅲ、Ⅳ级占60%,男性为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AMI均合并高血压、心衰、心律失常、休克和肺部感染等多种疾病。多数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在时间窗内接受治疗者均有较好的疗效。结论老年AMI发病症状不典型,患者常存在全身及外周动脉疾病,并发多种疾病,易误诊、漏诊,临床上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刘阳  贾玲 《中原医刊》2014,(24):52-54
目的:研究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与血浆 BNP 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科住院的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96例,入院后分别行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检测、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LVDD 组患者血浆 BNP 为(537±61)pg/ 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9±47)pg/ ml(P 〈0.01),并且 BNP 水平随着 LVDD 分级(Ⅰ-Ⅲ级)而升高(P 〈0.05);胸闷、气短、心悸、头晕及胸痛是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LVDD 组头晕、心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表现多,症状重,应给予及时减慢心率及维持窦律;血浆 BNP 可以作为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指标,而且可以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可以将 BNP 作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诊断及随访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病毒性心肌炎短暂心室壁增厚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06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6例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析其中32例表现为室壁增厚的患者临床资料,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超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入院与出院时的室间隔厚度(IVST)分别为(12.7±2.49)mm和(10.33±1.21)mm(P=0.000);左室后壁厚度(LVPWT)分别为(11.93±3.6)mm和(9.85±1.1)mm(P=0.004);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分别为(48.67±5.88)mm和(51.19±4.51)mm(P=0.029);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0.46±0.09)和(0.59±0.11)(P=0.000)。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性改善,且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现为短暂室壁增厚的急性心肌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心肌增厚可消退。  相似文献   

13.
宁克江 《医学综述》2014,(23):4384-4385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发病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2年12月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老年SAP患者(老年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81例非老年SAP患者(非老年组)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存疾病、并发症及病死率等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老年SAP最常见病因为胆源性,多伴其他慢性疾病,老年患者腹痛和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55.36%和64.29%,均低于非老年组的83.95%和86.42%(P<0.01);老年患者的多器官功能障碍及休克发生率分别为39.29%和32.14%,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的6.17%和13.58%(P<0.01),而局部并发症与非老年组无明显差异;老年患者平均住院(25.2±13.4)d,较非老年组(16.1±7.3)d明显延长(P<0.01),病死率14.29%高于非老年组的1.32%(P<0.05)。结论老年SAP以胆源性胰腺炎为主,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伴发疾病多,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治疗上遵循多学科参与,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体系,在适时、适当的时候进行外科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缬沙坦氢氯噻嗪分散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对高血压合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单用缬沙坦氢氯噻嗪分散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64,P=0.038);两组治疗后血压、心率及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变,且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分别为(120.45±10.89)mm Hg、(77.45±8.44)mmHg和(70.39±5.53)次/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544,P=0.035;x2=5.13,P=0.040;x2=6.05,P=0.027);观察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分别为(47.65±4.01)mm和(101.26±4.87)ms,而E/A为(1.19±0.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11,P=0.025;x2=5.82,P=0.031;x2=5.56,P=0.039).结论 缬沙坦氢氯噻嗪分散片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对高血压合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CHF)患者QRS时限(QRSD)与心功能、运动耐量相关性。方法47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衰组),20例健康对照组常规心电图测量QRS时限,在心衰组根据QRSD分为QRSD≤120ms组、QRSD〉120ms组。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ED)作为心脏功能指标与6分钟步行试验(6-MWT)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心衰组QRSD、LVDE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LVEF、6-MWT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在心衰组QRSD与LVDED呈正相关,与LVEF、6-MWT呈负相关。结论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监测QRS时限和6分钟步行试验,2种方法联合应用尤其适合于基层医院,可指导临床采取相应的社区干预模式,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李立艳  靳杨 《医学综述》2013,19(18):3417-3419
目的 探索急诊科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 将北京市朝阳区第二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56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两组:65 ~79岁为老年组(72例),≥80岁为高龄组(8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基础疾病分布,同时分析其性别和年龄分布以及发病月份分布,来诊时血压特点及转归等情况.结果 高龄组女性急救车送诊率显著增高(P<0.05),老年组男性患者由家属送诊率显著增高(P<0.01);高龄组女性收入院率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而老年组男性患者收入院治疗的比率高于高龄组(P<0.01);急性左心衰竭发病高峰年龄为71 ~90岁,发病月份分布特点为冬春季高发,基础疾病分布为冠心病,高血压常见.高龄组低血压发生率、病死率均高于老年组(P<0.05).结论 急诊科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其特有的流行病学特点,对其进行充分了解后,就可以对此类患者尽早进行正确判断,及时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微创技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8月采用手术治疗的SAP患者56例,其中微创手术组32例,开腹手术组24例。微创手术组根据病情的不同分别采用B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及腹腔镜或肾镜下坏死组织清除并置管引流术。开腹手术组选择合适治疗时机,直接开腹行坏死组织清除并置管引流术。结果微创手术组治疗后效果良好,手术后消化道瘘发生率(3.1%比25.0%,P〈0.05)和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12.5%比37.5%,P〈0.05)均低于开腹手术组,平均住院时间[(35±14)d比(45±17)d,P〈0.05]和住院费用[(185 970±58 530)元比(241 940±68370)元,P〈0.05]也低于开腹手术组。结论微创技术能有效降低手术后的消化道瘘发生率和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并且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normal ejection fraction,HFNEF) 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共收集我院心内科2010 年1 月-2013 年1 月住院老年患者583 例( ≥ 60 岁),其中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 者407 例,无心力衰竭对照者176 例,HF 组又被分为HFNEF 171 例,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236 例,比较各组基础疾病、实验室指标、超声指标以及药物治疗史等。 结果 与HFREF 组相比,HFNEF 组多为高龄、女性,其收缩压偏高,血钠偏高,多合并高血压病、房颤和脑梗死,而患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的比例偏低,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s,ARB)、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 用药史的患者比例偏高,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利尿剂、地高辛、硝酸酯类药物用药史的比例偏低(P < 0.05) ;HFNEF 组左心室呈对称性肥厚,左心室内径和容积正常。与对照组比较,N- 末端脑钠肽前体显著升高(P < 0.01) ;左心房内径扩大,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 升高(P < 0.01)。房颤为老年HFNEF 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在住院老年HF 患者中,将近50% 为HFNEF 患者,房颤是此类人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急梗死(STEMI)患者心肌缺血分级对患者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5月未行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76例,按心电图缺血分级分为Ⅱ级缺血组(36例)与Ⅲ级缺血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溶栓2h后心电图ST段的变化,统计并比较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窦性停博及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患者人院时,Ⅱ级缺血组ST段抬高程度[(0.45±0.26)mVl明显低于Ⅲ级缺血组[(0.81±0.33)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2,P〈0.05);Ⅲ级缺血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370±67)U/L]高于Ⅱ级缺血组f(215±61)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43,P〈0.05)。溶栓治疗2h后,Ⅱ级缺血组ST段抬高程度[(0.23±0.11)mVl、ST段回降一半及以上比例[80.6%(29/36)1、CK—MB峰值[(227±58)U/L]均优于Ⅲ级缺血组[(0.49±0.17)mV、57.5%(23/40)、(358±94)U/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缺血组与Ⅲ级缺血组在室性早搏f8_3%(3/36)、12.5%(5/40)1、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2.8%(1/36)、7.5%(3/40)]、窦性停博[0.0(0/36)、2.5%(1/40)]及1I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f2.8%(1/36)、5.0%(5/40)]等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发病至溶栓时间及Ⅲ级缺血是STEMI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分级对ST段抬高急性心急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心脏术后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患者可在撤除ECMO前拔除气管插管,本研究将评估此类患者二次气管插管、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197例成人心脏术后患者应用ECMO辅助,其中40例符合早期拔除气管插管标准,统计数据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40例ECMO撤机前拔除气管插管的患者中,男性30例,年龄(53±12)岁。拔管前平均左室射血分数(43.1±13.7)%,血清乳酸浓度(2.2±1.3)mmol/L,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8.5±1.9)分。38例患者均于拔除气管插管后1 d内开始自主饮食,36例患者成功撤除ECMO辅助,8例患者因心功能衰竭、二次手术等原因二次气管插管。并发症包括多脏器衰竭6例、感染6例、脑卒中1例、合并持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16例、心功能衰竭11例、二次手术11例,12例患者因心功能衰竭或并发症院内死亡,住院期间生存率为70%。ECMO辅助时间(145±93)h,机械通气时间(69±37)h,ICU留滞时间(8.8±5.3)d,手术后住院时间(18.9±12.2)d,ECMO撤机后住院时间(12.3±10.8)d。拔管前SOFA评分是心脏术后ECMO辅助早期拔管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OR=2.815,95%CI 1.442~5.497,P=0.002)。尚无危险因素对此类患者的二次气管插管进行预测。结论对于心脏术后ECMO辅助的早期拔管患者,拔管前的SOFA评分可以较好的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对于SOFA评分较高的ECMO辅助患者,应采取谨慎的态度进行呼吸机的脱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