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拇长伸肌腱陈旧性损伤的肌腱移位术(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食指固有伸肌腱移位修复拇长伸肌腱Ⅲ、Ⅳ区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食指固有伸肌腱移位与拇长伸肌腱远端行编织缝合,术后早期功能练习。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2例优良率达100%。结论食指固有伸肌腱移位修复拇长伸肌腱Ⅲ、Ⅳ区损伤手术方法简单.术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王献伟   《中国医学工程》2012,(10):95-95
目的报道组合肌腱修复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修复拇长伸肌腱远断端后,拇长伸肌腱近断端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侧侧缝合,组合肌腱形成合力,重建伸拇功能。结果临床应用24例,术后1-2个月,基本恢复主动伸拇功能。结论改进的组合肌腱重建拇指功能,克服传统术后反复伸指、伸拇练习,至少半年才能恢复主动伸拇运动的弊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拇长伸肌腱功能的临床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20—2021年因拇长伸肌腱自发断裂就诊的患者行术前详细查体和彩超定位,进行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手术,术后收集患者的随访资料,通过测量患者的双侧示指背伸高度、拇指背伸高度、对掌距离、示指掌指(MP)关节及近指间(PIP)关节主动伸直角度,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拇长伸肌腱移位评分表(SEEM)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通过电话随访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密歇根手功能简表(BMHQ)评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术前和术后患者的整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工作情况、自我满意度、疼痛和评分总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综合评价患者术后手功能、自我满意度和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伸拇功能的疗效。结果:共随访8例患者,随访11~24个月,平均随访(14.8±4.2)个月。8例患者患手外观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术后3周去除石膏后无肌腱断裂情况的发生,肌腱张力合适,主动屈伸拇指均可顺利完成。术后SEEM评分,患侧示指背伸高度较对侧缺失0.4~4.6 cm,平均缺失2.1 cm。拇指抬高缺失0.4~2.6 cm,平均缺失1...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Urich's法拇长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疗效.方法:采用Ulrich's法行拇长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术.结果:本组6例优者3例,良者2例,差者1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患者).结论:以Ulrich's法拇长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术式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马国治  王云兵  何云邦 《吉林医学》2011,(17):3538-3539
目的:观察应用桡侧腕长伸肌腱修复前臂外伤性拇长伸肌腱功能丧失后的疗效。方法:收治前臂近侧软组织损伤患者11例,后期均出现伸拇指功能受限,并不同程度合并其他手指或者手腕功能障碍,经手术治疗功能未恢复,最后行桡侧腕长伸肌腱替代拇长伸肌腱修复伸拇功能,术后上肢石膏托固定,3到4周开始行功能活动。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随访拇指屈伸功能良好,伸腕、握力均无影响。结论:因钝性或者挤压导致前臂肌肉组织或者神经组织严重损伤,后期丧失肌肉伸缩功能导致伸拇指功能障碍时,可用收缩功能良好的桡侧腕长伸肌移位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王博 《中原医刊》2003,30(4):24-24
拇长伸肌腱损伤初期易被患者和医生忽视 ,当发现拇指指关节不能伸直 ,拇指末节呈屈曲畸形时 ,才来骨科诊治 ,一般情况下 ,Ⅰ、Ⅱ区拇长伸肌腱损伤 ,近端回缩不远 ,二期仍可对端缝合 ,Ⅲ区损伤 ,晚期常因近端肌腱回缩 ,不能直接缝合 ,我院近 4年来采用食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晚期修复拇长伸肌腱Ⅲ区损伤 2 7例 ,效果较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 2 7例 ,男 2 2例 ,女 5例 ,年龄 1 8~ 56岁。左侧 2 0例 ,右侧 7例。 2 3例为直接外伤所致 ;4例为自发断裂 ,其中 2例有腕部骨折史 ,2例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于伤后 3d~ 6个月后手术。手术方法 :2 …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5/2000用食指伸肌腱移位返折术治疗拇长肌腱断离7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拇对掌功能重建术的优点、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采用以小指固有伸肌为力源,以尺骨下端尺侧缘为滑车,将移位腱分二束后,将其近侧束固定于拇掌指关节近侧拇长伸肌腱,而将另一束固定于拇掌指关节远侧拇长伸肌腱(津下法23例)或将远侧束固定部位改为近节指骨桡背侧骨内(我们的改良法58例)。其中后期18例针对术后小指伸直不全,采用切断环、小指指总伸肌腱间腱联合的方法。结果:72例术后随访平均29个月,无明显并发症、效果满意者66例,总满意率为916% 。其中,早期54例中发生小指伸直不全者3例、“鹅颈畸形”3例;后18例采用切断环、小指指总伸肌腱间腱联合的方法后,无一例发生小指伸直不全现象。结论:在拇对掌功能重建术中,将小指固有伸肌腱可作为首选力源,但术后可能发生小指伸直不全,切断环、小指指总伸肌腱间腱联合的方法是预防该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术后发生的“鹅颈畸形”可以用改进移位固定部位的方法予以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掌长肌腱移植对拇长伸肌腱V区再断裂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8月-2011年8月,我院共收治拇长伸肌腱V区再断裂患者66例中,本组采用掌长肌腱移植术36例,对照组采用食指固有伸肌腱移位修复术30例。结果根据TAM评价标准,本组27例(75%)治疗效果优,6例(16.7%)良,3例(8.3%)中;对照组疗效优15例(50%),良4例(13.3%),中11例(36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掌长肌腱移植修复拇长伸肌腱V区再断裂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拇长伸肌腱断裂是临床常见的损伤,由于伤情严重或治疗不当,往往会迁延变成陈旧性。而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又多出现拇长伸肌的萎缩,即使将拇长伸肌腱原位缝回或肌腱移植修补缺损的肌腱,也难于获得满意的伸拇效果。2004~2007年,作者对掌指关节以近的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25例采用掌长肌腱移位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与本院此期间的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修复病例30例进行对比,其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1)。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在应用解剖学的研究基础上,设计利用拇短伸肌腱直接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手术,临床应用4例,全部获得较好疗效。该术式具有动力腱位置恒定,变异少;方法简便,疗效满意等优点,易于临床推广。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见表1。1.2 手术方法 局麻或臂丛麻醉,上臂上止血带,取自拇掌指关节经鱼际中份至桡骨茎突上3~5cm纵弧形切口,向两侧分离并掀起皮肤,游离拇短伸肌腱至腱腹联合处,分离并在尺侧缘切开桡侧腕屈肌纤维鞘管,将拇短伸肌腱向尺侧弓弦状移位,置于挠侧腕屈肌纤维鞘管内,缝合纤维鞘管,移位后的拇短伸…  相似文献   

12.
拇长伸肌腱断裂是临床常见的损伤,由于伤情严重或治疗不当,往往会迁延变成陈旧性。而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又多出现拇长伸肌的萎缩,即使将拇长伸肌腱原位缝回或肌腱移植修补缺损的肌腱,也难于获得满意的伸拇效果。2004~2007年,作者对掌指关节以近的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25例采用掌长肌腱移位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与本院此期间的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修复病例30例进行对比,其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1)。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小指固有伸肌移位拇对掌功能重建术及其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小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拇对掌功能重建术的优点,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采用以小指固有伸肌为力源,以尺骨下端尺侧缘为滑车,将移位腱分二束后,将其近侧束固定于拇掌指关节近侧拇长伸肌腱,而将另一束固定于拇掌指关节远侧拇长伸肌腱或将远侧束固定部位改为近节指骨桡背侧骨内。  相似文献   

14.
2004-2009年我们采用伸示指固有肌腱移位术治疗Colles骨折后拇长伸肌腱延迟断裂15例,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男10例,女5例;年龄13~37岁.右手7例,左手8例.X线片示Colles骨折,粉碎性骨折5例,横断骨折9例,短斜骨折1例.均在局麻下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伤后2~5个月,出现患侧拇指末节不能主动伸直.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 3a内先后收治了 6例陈旧性拇长伸肌腱闭合断裂病人 ,均采用食指固有伸肌腱移位替代拇长伸肌腱近端 ,6例病人均 期愈合 ,随访 8个月~ 2 a,拇指活动自如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病人中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18岁~ 40岁 ,平均 32岁。外伤原因 :1例有拇指被反弹门触伤史 ,另 1例有玩篮球时拇指挫伤史 ,其他 4例没有明显外伤史。1.2 手术方法 :先在示指掌指关节背侧作长约 1cm的横切口 ,显露示指指总伸肌腱和固有伸肌腱 ,分离两者 ,切断固有伸肌腱。腕关节背侧也作 1cm~ 1.5 cm的横切口 ,将示指固有伸肌腱由此拉出…  相似文献   

16.
    
王俊  王祥锋  张新伟  黑金璇 《安徽医学》2013,34(8):1150-1151
目的探讨肌腱移位治疗桡神经损伤后畸形,重建伸腕、伸拇、伸指功能的疗效。方法根据桡神经损伤的部位不同,实施不同的肌腱移位方案重建桡神经损伤后畸形手功能11例。结果 11例患者经6~24个月随访,术后疗效评定结果为优4例,良5例,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肌腱移位治疗桡神经损伤后畸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旋转撕脱性拇指离断再植方法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旋转撕脱性拇指离断的58例患者.采用桡动脉-拇指远端尺侧指动脉吻合、桡神经手背终末支-拇指远端掌侧指固有神经吻合、头静脉分支及桡动脉伴行静脉-拇指远端背侧静脉吻合、食指固有伸肌腱代替拇长伸肌腱、环指屈指浅肌腱代替拇长屈肌腱进行拇指再植术.随访成活率及术后功能.结果 58例拇指再植坏死2例,成活率96.6%.术后4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使用标准评定,优21例,良16例,中3例,优良率92.5%.结论 经血管、神经及肌腱转位的方法施行旋转撕脱性拇指离断的再植,成活率高,术后感觉与运动功能恢复较理想,减少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桡骨远端骨折后拇长伸肌腱断裂的诊治水平。方法通过对典型漏诊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和规范手术治疗。结果桡骨远端骨折后,如忽视背侧拇长伸肌腱滑动区域骨折块的移位,则有可能导致拇长伸肌腱逐渐磨损、甚至断裂,一旦发生断裂若未及时处理则肌腱无法一期端端修复,多需采用腱转位重建拇背伸功能,重建多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作为动力肌,需同时处理肌腱滑动区域异常骨质,防止肌腱再次损伤。结论需要充分认识桡骨远端骨折发生后,拇长伸肌腱滑动区域移位骨折块有可能导致肌腱迟发断裂的临床特点,早期积极处理才能尽可能避免。  相似文献   

19.
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常见诱因如劳损、类风湿性关节炎、腕部骨折等均可引起该疾病发生,表现为拇指末节垂指畸形,不能主动背伸,有时易误诊为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而影响治疗效果以及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和经济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王雷  安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8,43(10):1379-1382
目的:提高对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治疗后拇长伸肌腱(extensor pollicis longus,EPL)自发性断裂的诊治水平。方法:通过对既往有桡骨远端骨折、无新发创伤而确诊EPL自发断裂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和规范手术治疗。结果:桡骨远端骨折后,存在“摩擦机制”和“压力机制”两种原因诱发EPL迟发性损伤,如未引起重视,则有可能发生EPL自发性断裂,早期可行端对端原位修复,晚期因肌腱近断端动力不足,多采取肌腱转位重建伸拇功能,示指固有伸肌腱是较好的动力肌选择。结论:需要充分认识桡骨远端骨折发生后,无论骨折移位与否,均有可能发生EPL自发性断裂。如果早期发现“摩擦机制”和“压力机制”存在的高危因素,并尽早干预处理,就可能降低EPL发生自发性断裂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