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心理需求状况,为医院老年心理护理与管理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一所老年医院120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2%的患者对所患疾病有紧张、焦虑甚至怨恨情绪,78.3%的患者不愿长期住院,50.5%的患者住院最大的烦恼是对病情不了解。住院的最大安慰是亲人的探访,占90.9%,认为住院接触最多的是护工占55.3%,希望居家养病的占52.3%,希望有护士和志愿者陪同聊天或一起看电视的占94.6%。结论: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有不同程度的身心健康问题和多种心理需求,需要医护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尊重老人,并能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需求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对老年癌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对其心理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为更好开展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86例湖州市中医院在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接受癌症治疗的老年晚期癌症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就诊顺序数字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选择常规护理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之外另加上临终关怀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的心理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明显较高(P0.05)。此外焦虑与抑郁量表评分在护理后改善效果也相对较优(P0.05)。结论:对老年癌症晚期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其心理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临终关怀是指一套有组织的医疗方案 ,以帮助那些暂停于人生旅途最后一站的人们。此方案的重点是为临终前的患者减轻痛苦和情绪支持 ,尤其是对晚期癌症患者以及对其家属的心理辅导 ,达到帮助末期的患者正确了解死亡 ,进而接受死亡的事实。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 1996~ 1998年内科病房收治的各类晚期癌症患者 66例中 ,男 2 4例 ,女 4 2例 ,年龄 35岁以下 16例 ,36~ 55岁 4 4例 ,56岁以上 2 2例。1.2 资料收集方法 :心理反应资料均通过护理查体、询问 ,间接调查获得。2 心理特征2 .1  66例癌症患者中悲痛欲绝 2 0例 ,占 30 .3%…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结合基础护理和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期。方法:医护人员以接触、沟通、交流、安慰等方法,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结果:正确有效的心里护理,解除了患者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能以健康和稳定的情绪接受治疗。结论:通过对16例晚期癌症病人的心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对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生命质量的作用。方法:更新传统的护理理念,加强对危重老年患者的临终关怀,为其营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愿望。结果:老年住院患者在接受了临终关怀后,其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及认知功能等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对老年住院患者的临终关怀,适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满足了病人需求,降低其身体所承受的痛苦,提高最后阶段的生命质量,使其舒适、平静的走完生命最后旅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晚期癌症病人中实施临终关怀的作用。方法:统计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中心实施临终关怀的98例晚期癌症病人,观察病人及其家属的反应。结果:对癌症晚期病人进行临终关怀,病人及其家属心理及情绪基本稳定。结论:社区服务中心是开展临终关怀较理想的机构。对晚期癌症病人进行临终关怀可减轻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为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临床医护人员对肿瘤晚期患者临终关怀和姑息支持的态度,为医院更好的开展临终患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医院150名医护人员进行晚期肿瘤患者姑息支持和临终关怀的态度进行调查,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管理建议。结果:医护人员对晚期肿瘤患者姑息支持和临终关怀的态度,与性别和月收入无明显关系,与年龄段、学历、岗位、工作年限及家中是否有危重患者有直接关系。结论:医护人员对晚期肿瘤患者姑息支持和临终关怀的态度,决定了服务质量,因此医院管理者们应发挥充分发挥有利因素及不断改善不利因素,让医护人员的态度向积极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8.
医护人员过去只注重单纯延长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 ,却忽视了对病人生命存活质量和心理精神因素的关注。笔者通过对 14例晚期癌症患者的护理认识到 ,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 ,还可以增强癌症患者的生活信心和战胜病魔的勇气。多数癌症晚期患者一旦了解自己的真实病情 ,加之出现癌症症状 (特别是癌性疼痛 ) ,患者极为痛苦 ,绝望的心理急剧增加。此时 ,医护人员除努力为患者 (提供 )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外 ,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心理护理。1 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每次走进病房都应面带微笑 ,态度要亲切 ,要理解患者的痛苦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对某三甲医院老年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对专业知识丰富的要求,希望各项操作水平熟练的要求及好的服务态度,护士仪表以及对于健康教育和沟通能力的要求所占比例都很高。结论:通过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时调整患者角色,稳定情绪,帮助其增强适应能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以达到促进机体抗病能力,加速身心健康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刘中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0):160-161
目的: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让患者最终能舒适地,有尊严而无遗憾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方法:对47例晚期癌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控制疼痛及基础护理。结果:减轻患者的痛苦,使其能安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结论:临终关怀是一项艰巨而高尚的工作,护理工作者应根据患者实际需要,因人而宜做好临终关怀工作,充分显示临终关怀的温暖和力量。  相似文献   

11.
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需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的需求,为开展多种形式的临终关怀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436名医务人员进行临终关怀知识需求的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明显缺乏,对开展临终关怀的认识不足,而且目前医院临终关怀服务远远不能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要。结论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有自觉的要求,宜采取多种形式对医务人员进行死亡及临终关怀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大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食道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对老年肺癌晚期患者疼痛控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肺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采用卡氏生活质量评分(KPS)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R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评估疼痛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KPS评分较高(P<0.01),PRQI评分较低(P<0.01),疼痛总缓解率较高(P<0.01)。结论中医护理联合集束化护理有利于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控制,且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辨证施护在肺癌患者术前访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前访视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01~2010-06该院住院的6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前防视中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分型进行辨证施护。结果 68例肺癌患者中,吸烟的23例患者全部术前戒烟,97.0%的患者认为术前访视可减轻心理负担,76.5%的患者可掌握相关健康知识,94.1%的患者认为中医辨证施护效果良好。结论肺癌患者术前访视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局部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并区域适形调强(IMCRT)治疗的剂量效应.通过中药的辅助整合为中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不同策略有效综合治疗的依据.方法:对手术失败或无手术适应症的空腔或浅表肿瘤患者,采用局部与区域的综合治疗手段,观察分析20min、30min、200J/cm2、300J/cm2、1次、3次光化物理疗法(PCT/PDT)不同时间、剂量、分次(TDF)与IMCRT和同步中医药治疗的量效关系.结果:PDT物理疗法与IMCRT和同步中医药治疗,随着TDF的变化有显著统计意义,PDT对中晚期肿瘤特别是空腔脏器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肯定的,对梗阻型、放化疗失败的中晚期肿瘤患者有较高的姑息治疗价值.结论:采用PDT、IMCRT与中药不同策略的整合治疗,通过TDF的优化同步中医药的辅助方案,创伤性小、副作用少,可达到减毒增效带瘤生存的目的,使中晚期肿瘤患者"变不治为可治".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护理同步放化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同步放化疗中晚期宫颈癌效果。[方法]对36例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住院患者,情志护理、饮食调护、阴道灌洗、口腔黏膜护理、放射野皮肤护理等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结果]2例自行终止治疗,344例顺利完成治疗。[结论]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期间加强中西医结合护理,做好预防,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效果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护理,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化疗质量。方法: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预防性地给予止吐药、饮食指导和加强基础护理。结果:85%患者胃肠道症状轻微不影响生活和进食;消除化疗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控制患者恶心呕吐的综合性措施能降低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张英丽  鲁阳霞  陈倩倩 《新中医》2020,52(5):153-156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敷贴对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处理措施及综合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及穴位敷贴。2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对疼痛程度、呼吸困难、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及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治疗后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程度、呼吸困难、SAS及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生活质量及KP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呼吸困难、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和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分级、护理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敷贴可进一步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对护理的期待,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方法: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或(及)冠脉内支架安置术的冠心病患者124例,将患者按年龄分成A组(年龄〈60岁)和B组(年龄≥60岁),针对介入检查的特殊性自行设计护理行为的评估表,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的期待。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异。结论: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使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以最快的速度康复,提高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郝宋喜 《河北中医》2010,32(2):219-221
目的观察固本解毒方配合贲门支架植入治疗晚期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晚期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采用固本解毒方口服配合贲门支架植入,对照组60例采用化学药物配合贲门支架植入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治疗期间毒副反应(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及1年生存率,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同时期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的毒副反应较对照组小(P0.05),1年生存率较对照组高(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固本解毒方配合贲门支架植入治疗晚期贲门癌能够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限,并能够回避化疗毒副作用,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