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健康》2012,(7):59-59
新加坡推出主要针对青少年吸烟者的“无烟。活出自我”运动,倡导青少年热爱“无烟”生活。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当天,超过400家香烟零售商暂停营业。新加坡保健促进局希望通过今年的活动突显不吸烟对个人仪表、健康、消费和环境的好处。保健促进局还在新加坡最繁华的商业街道乌节路上举行活动,1200名中学生和大学生在街道上按指定动作跳舞,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为了让小学生全面感知吸烟的严重危害,江苏省东海县青湖镇中心小学在"5?31"世界无烟日前夕,向学生开展了"控烟、禁烟亲子活动"、"创建无烟文明校园"、"拒绝烟草、你我同行"、"无烟青少年"、"离香烟越近、离健康越远——做不吸烟的新一代"等主  相似文献   

3.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吸烟率持续上升的国家之一[1].青少年吸烟人数不断增长,且开始吸烟的年龄提前[2].据卫生部发布的信息,我国目前吸烟人数达3.5亿,其中青少年现在吸烟者约1 000万,尝试吸烟者不少于4 000万[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10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尝试吸烟率为23.1%,吸烟率为6.3%[4].有研究表明,开始吸烟年龄越早,越容易成为重度吸烟者[5].因此,针对青少年开展相应控烟工作刻不容缓.2009年宁波市获比尔·盖茨基金会支持,成为全国"无烟城市"烟草控制项目首批7个城市之一,开展了以在校青少年为控烟工作重点人群的"无烟学校清风行动".本调查旨在了解宁波市小学生吸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珠海市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卫生部提供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Global Youth Tobacco Survey,GYTS)中国问卷”,对全市25所中学,初二至高一的47个班,248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尝试吸烟率为29.4%(包括只吸一口)。经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父母亲中有人吸烟的、同伴好友中有人吸烟的、看到教师吸烟的青少年,其吸烟行为发生的危险性分别是其他青少年的1.35倍。2.911倍和1.320倍。其中同伴好友吸烟是影响青少年吸烟行为的最显著因子。结论:珠海市青少年尝试吸烟现象较为普遍,同伴好友、父母吸烟对青少年吸烟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应在家庭、学校、社区开展创建无烟家庭、无烟学校活动。加强青少年控烟能力的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控烟青少年吸烟的支持性环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吸烟现状、吸烟意向及其对建设"无烟校园"的态度,为"无烟校园"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1~2013级医学生,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回收有效问卷690份,资料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生吸烟率为9.28%,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学生吸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吸烟学生表示将来有吸烟意向占23.48%,其中男性为50.97%。86.09%的被调查者对"无烟校园"建设表示赞同的态度。不同吸烟行为和不同性别的学生对待"无烟校园"建设的态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吸烟学生赞同的比例高达为89.94%,女生更希望建设"无烟校园"。"无烟校园"建设态度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学校开展公共场所控烟的态度?在校园公共场所粘贴吸烟有害健康的标识信息的态度?学校要求学生禁止吸烟的态度?结论:医学生控烟工作首先应明确重点目标,利用医学院的优势,重点加强吸烟医学生的健康教育干预,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医学生养成终身不吸烟的健康观念,并在控烟行为和禁烟宣传争做表率,创建"无烟校园"争取学校政策支持,提高干部职工的控烟认识,做到全员参与。  相似文献   

6.
以翼城县青少年进行吸烟状况调查。结果表明,3296名学生平均吸烟率为32.13%,其中男生为51.48%,女生为10.98%,明显高于国内报道有关同龄学生的吸烟率,非重点中学学生吸烟率高于重点中学(P<0.01)。吸烟率随年级增长而升高,男女生开始吸烟年龄高峰均在10-14岁,开始吸烟原因以好奇为主。影响因素以与青少年学生接触较密切的人中是否有吸烟行为最重要。在学生中开展吸烟行为的干预措施,初中低年级是关键时期。创造良好的无烟环境,减少老师和家长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对于降低青少年吸烟率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公共场所无烟政策基于两大科学依据:一是被动吸烟的危害性,二是被动吸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暴露"水平。前者决定需要禁止被动吸烟,后者决定禁止被动吸烟的具体方式———室内100%无烟。科学研究证明,无论是单独设立吸烟区,还是使用任何通风和过滤措施,都不能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8.
《中国健康教育》2009,(11):F0003-F0003
由中国控制吸烟协会、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台湾财团法人董氏基金会、澳门戒烟保健会联合主办的第三三届两岸四地烟害防制交流研讨会于2009年10月20—21日在香港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建构无烟社会,推动MPOWER。  相似文献   

9.
根据1996年全国吸烟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我国家庭的被动吸烟率为71.2%,其中女性被动吸烟率达82%。调查表明,广大妇女、儿童,特别是孕产妇和婴幼儿深受被动吸烟的危害,因此有必要采取干预措施。根据在全市居民的专题小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父母均较关心孩子(尤其是婴幼儿)的健康,对开展无烟家庭活动有较大热情。为此我们开展了无烟家庭活动。我门于1997-1998年以在7所医院进行保健的部分孕产妇(1102户)及l岁龄以下婴幼儿(1127户)的家庭成员为干预对象,发动保健科医生积极参与,将控烟干预同孕产妇、婴幼儿的常规医疗保健、计划免疫等工作融合起来,以提高该人群刘烟害的认知水平,改变其家人的吸烟行为,特别是在家中的吸烟行为,寻求创造孕产妇、婴幼儿家庭清新环境的有效易行方法。1年后对活动进行评价,菇调查了593户。结果表明,吸烟的知、信、行都有所改变,家庭中吸烟情况有明显降低。91.1%的吸烟有为孩子创造无烟家庭的良好意愿,60%以上的吸烟或戒烟或减少了吸烟量,其中10.6%(23人)的吸烟通过无烟家庭活动完全戒了烟,49.8%的吸烟吸烟量明显减少。“无烟”家庭达336户。不在居室内吸烟,而主动避去阳台、院子、厕所或厨房的吸烟,从55%增加至82.4%,这些变化具有统计学显性差异,说明干预项目的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
初级卫生保健人员参与家庭控烟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为孕产妇和婴幼儿创造无烟环境的有效措施。方法:于1997年以北京市7家医院所保健的有吸烟者的593户孕产妇及1岁以下婴幼儿家庭为对象,通过发动保健科医生积极参与,将控烟干预同孕产妇、婴幼儿的常规医疗保健工作融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的吸烟调查和家庭控烟活动。结果:1年后对活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吸烟者的知、信、行均有所改变,特别是在家中的吸烟情况有了明显改善。91.1%的吸烟者都有为孩子创造无烟的家居环境的良好意愿,60%以上的吸烟者或戒烟或减少了吸烟量,其中10.6%(23人)的吸烟者通过本活动完全戒了烟,49.8%的人吸烟量减少。“无烟家庭”由最初的319个增加到336个。即使仍在家庭环境吸烟,也有越来越多的烟民会自觉顾虑到被动吸烟的问题,吸烟者不在居室内吸烟而主动到阳台、院子和厨房里吸烟,能确保居室  相似文献   

11.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2):I0001-I0002
2008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1个世界无烟日。本次无烟日的主题是“无烟青少年”,口号是“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为进一步做好控烟履约工作,提高全社会对吸烟危害的认识,保护未成年人,结合第21个世界无烟日主题精神,卫生部、教育部、国家工商总局、全国爱卫办联合要求全国各地开展世界无烟日活动及相关控烟履约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沈阳市创建无烟医院职工吸烟现状、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为更好地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统一问卷,采用询问和自我填表的形式对沈阳市某无烟医院的在职职工进行调查。 结果 本次调查的无烟医院职工2722人,总吸烟率为13.2%,吸烟以男性为主,吸烟率为36.2%;93.4%的职工表示支持在医院实施100%无烟政策;96.2%的医务人员表示会主动建议吸烟患者戒烟。 结论 医院的吸烟率仍较高,必须进一步在医院职工中开展吸烟危害、戒烟知识和戒烟方法的培训,深化无烟医院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黄浦区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的吸烟现况及向病人提供戒烟服务的情况。方法对本区申报参加上海市无烟医疗卫生的单位,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黄浦区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为13.7%;96.0%的医务人员知晓本单位开展无烟医疗机构,95.5%的医务人员赞同创建无烟医疗机构;10.7%的病人主动寻求医务人员提供戒烟帮助,35.4%的医务人员主动向病人提供戒烟服务;14.1%的医务人员曾经得到过戒烟方法与技巧的培训,43.7%的医务人员打算学习戒烟的方法与技巧。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在支持创建无烟医疗机构、提供戒烟服务的态度上存在差别。结论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应做好吸烟医务人员的戒烟工作;医务人员对病人提供戒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最新的吸烟率调查表明,我国吸烟人群开始吸烟的年龄提前到14岁,比1997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提前了5岁,而且年轻人吸烟率呈上升趋势,15~19岁的男性人群,15~19岁、20~24岁的女性人群,吸烟率高于上次调查同类人群的水平。这表明我国的控烟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从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学生开始抓起。为此,十堰市在世界无烟日把控烟宣传的重点对象定为全市中小学学生,以“拒吸第1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为主题,开展“广大青少年从第1支烟开始控制吸烟,营造一个无烟的健康成长环境”大型调查活动。本着了解我市中学生吸烟状况的目的,并在调查的同时,…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遵义两市中学生吸烟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石家庄和遵义两市的2155名12-19岁中学生进行有关吸烟的升、态度和行为的横断面调查。结果;青少年开始尝试吸烟与以下因素有关;从传媒获得的健康知识少(OR值为1.27,95%可信区间为1.19-1.34),住校(1.83,1.16-2.90);父母吸烟(1.48,1.09-2.01);多数朋友吸烟2.22,1.63-3.01);少数朋友反对吸烟(1.56,1.26-1.93);对教师吸烟持肯定态度(1.60,1.22-2.08);学习成绩差(1.54,1.24-1.91);对吸烟持肯定态度(1.10,1.03-1.16)。结论:上述多种因素与青少年的吸烟行为有关,因此我们应当开展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综合控烟活动,创造无烟的社会环境,才能很好地控制青少年吸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在校医学生主动劝阻他人吸烟行为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主动参与控烟、戒烟工作能力提供建议。方法使用分层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2所高校2006~2009级医学生305名,采用匿名自填式结构问卷调查。结果 29.18%的医学生"经常劝阻"家人、朋友、舍友、同学等吸烟,40.33%"偶尔劝阻;"男性、不支持建立无烟环境、本人为吸烟者是影响医学生劝阻熟识人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2.62%的医学生在公共场所经常劝阻陌生人吸烟,偶尔劝阻的占38.69%,建立无烟环境对经济有负面影响、认同女性吸烟是影响医学生劝阻陌生人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医学生劝阻他人吸烟行为受与被劝阻对象的熟悉、亲密程度的影响。应注重增强医学生控烟责任感,鼓励支持建立无烟环境的积极态度,重视女性吸烟危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全面无烟政策实施前和实施2年后深圳市5类重点公共场所人群的被动吸烟情况,为公共场所控烟工作提供建议,推进深圳市公共场所全面无烟的立法。方法在重点场所全面无烟政策实施前后,在医院、学校、政府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交通场所5类公共场所中采用分层随机多阶段抽样的方式选取其工作人员及来访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前后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基线共调查1 611人,干预后共调查1 705人。结果全面无烟政策实施后,调查前1周均无被动吸烟的工作人员数由60.40%上升至68.12%,而调查前1周均被动吸烟的人数由5.20%下降到3.14%;工作人员对其场所的禁烟规定的知晓率从53.72%上升至74.28%,来访者对其场所的禁烟规定的知晓率由39.01%上升至60.33%;工作人员在其场所的吸烟率由53.44%降至14.23%,来访者由24.68%降至9.90%;工作人员吸烟时被劝阻率由13.51%升至63.29%,来访者吸烟时被劝阻率由11.11%升至50.00%。结论全面无烟政策的实施使深圳市公共场所人群的被动吸烟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建议进一步推广全面无烟政策,加强督导巡查,并对各类场所控烟情况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8.
了解南京市教职工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探讨针对性的控烟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南京市小学31所和中学12所,使用“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问卷对2 616名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南京市中小学教职工总吸烟率为14.1%,其中男性为52.8%,女性为0.6%.男性吸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不同职务教职工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警卫、工友最高(79.4%).教职工烟草与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将“吸烟危害健康”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等,均未达到国家“无烟学校标准”的要求.“教师的吸烟行为会影响青少年”的正确回答率为95.3%.结论 学校内应全面禁烟,创建无烟学校,从而有效控制教师的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19.
创造无烟单位的工作正在江苏省宿迁市健康发展[1 ] ,但如何客观地以量化的方式来评价无烟单位 ,还需要探讨。最优值法可用于考评项目成绩。此法简便实用 ,在健康教育工作中也有一定的使用价值。1 998年 ,江苏省宿迁市有 3 9个单位申报无烟单位 ,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与宿迁市卫生防疫站、宿迁市健康教育所对这 3 9个单位用最优值法[2 ] 对无烟单位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这表明此法应用于控烟工作效果很好。今将具体的评价情况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 998年 ,江苏省宿迁市有 3 9个单位申报无烟单位 ,在评价过程中使…  相似文献   

20.
<正>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的意见》,总结交流并分享全国创建无烟学校和控烟活动的经验,推进学校的控烟工作,为青少年创造无烟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国控制吸烟协会青少年专业委员会、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室、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北京市疾控中心等单位和部门定于2017年8月21—22日召开第十届中国青少年控烟学术研讨会。本次大会主题为"倡导‘不吸烟我健康我时尚’",会议内容包括:为全国大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