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茅美云  徐旭娟  严乔英 《现代护理》2006,12(26):2475-2476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门诊骨髓穿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按常规对病人实施护理。结果实验组通过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病人对骨髓穿刺的认知程度、满意度明显提高,恐惧、疼痛明显缓解(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护理程序对门诊骨髓穿刺病人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老年患者浅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有效留置时间。方法将224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穿刺置管,实验组应用护理程序进行系统护理:置管前评估治疗方案和患者穿刺部位情况,制定穿刺计划,按计划实施护理操作,及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对老年患者实施外周浅静脉置管术中运用护理程序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老年患者浅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有效留置时间。方法将224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穿刺置管,实验组应用护理程序进行系统护理:置管前评估治疗方案和患者穿刺部位情况,制定穿刺计划,按计划实施护理操作,及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对老年患者实施外周浅静脉置管术中运用护理程序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程序对癌痛病人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3例癌痛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依次编号,以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对镇痛治疗的顺应性疼痛缓解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Ridit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对癌痛病人进行护理,显著提高了护理效果和病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使病人及家属走出癌痛控制的许多误区.  相似文献   

5.
手术室整体护理对缓解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1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给予整体护理程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程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在入院时、麻醉穿刺前的焦虑程度并给予术后回访,比较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麻醉穿刺前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实验组的患者及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在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能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最大满足,保证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并有利于护理工作系统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门诊宫腔镜取环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50例宫腔镜取环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按常规对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对宫腔镜取环的认知度、安全感及对疼痛的耐受性明显提高,紧张焦虑的情绪得到缓解(P<0.01,P<0.05).结论:护理程序作为科学的方法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癌症病人疲劳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22例住院癌症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8例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及传统的卫生宣教,实验组114例病人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干预.结果实验组病人疲劳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干预,能缓解癌症病人的疲劳,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癌症病人疲劳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癌症病人疲劳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22例住院癌症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8例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及传统的卫生宣教,实验组114例病人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干预.结果实验组病人疲劳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干预,能缓解癌症病人的疲劳,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在接受断指再植手术后围手术期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断肢再植病人64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同时应用护理程序的五大步骤,即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评价.结果 实验组有77.3%(17/22)病人自诉焦虑减轻;对照组47.8%(11/23).实验组有80%(8/10)病人恐惧心理得到消除,对照组44.4%(4/9)(P<0.01).实验组有93.8%(30/32)病人术后1w内未诉患指疼痛,对照组68.8%(22/32).实验组术后围手术期再植体未有感染发生,对照组有18.8%(6/32)发生了感染(P<0.01).采用护理程序后,32例再植体成活率为84.4%(27/32),而未采用护理程序组32例再植体成活率为68.9%(22/32)(P<0.01).结论 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发现、预防和解决了现存的和潜在的问题,提高了再植体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张冬梅 《全科护理》2012,10(12):1083-108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门诊手术病人晕厥效果观察.[方法]将2008年5月-2011年3月于我院门诊行手术治疗8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400例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病人400例采取预见性护理,在实施门诊手术后,观察记录两组病人的晕厥出现率,并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病人的满意率.[结果]对照组病人的晕厥出现率为5.5%,高于实验组的1.0%(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率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门诊手术病人晕厥发生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昭珍 《妇幼护理》2024,4(7):1610-1612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儿童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 2022 年 5 月至 2022 年 10 月收治的 210 例患儿以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 105 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实验组采用优质 护理。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哭闹时长、患者穿刺中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 者哭闹时长、患者穿刺中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门诊儿童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能够缓解疼痛程 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护理程序在老年住院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润莲 《护理研究》2005,19(24):2221-2222
[目的]通过对老年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自我保健的能力.[方法]将154例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效果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是临床开展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语言鼓励及物质奖励在静脉输注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将1 208例门诊输液患儿进行分组护理,实验组在静脉输液时给予语言鼓励的同时采用物质奖励.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通过对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实施语言鼓励及物质奖励,实验组患儿在静脉输液时的配合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语言鼓励及物质奖励可提高患儿的配合及护士的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语言鼓励及物质奖励在静脉输注患儿中的应用.[方法]将1 208例门诊输液患儿进行分组护理,实验组在静脉输液时给予语言鼓励的同时采用物质奖励.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通过对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实施语言鼓励及物质奖励,实验组患儿在静脉输液时的配合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语言鼓励及物质奖励可提高患儿的配合及护士的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对减轻患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398例门诊静脉穿刺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200例和对照组198例。对照组按常规静脉穿刺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特殊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儿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殊护理干预明显减轻了患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提高了小儿输液疗法的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门诊儿科输液中的细节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门诊儿科患儿输液中的作用.方法:将门诊每天首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输液,实验组除常规方法外,对患儿及家长实施细节护理,即关注患儿输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结果:实验组的静脉重注率、护士工作差错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细节护理完善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改善输液室条件、注重细节问题是避免护理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220例通过无痛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期间焦虑、抑郁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不舒适感,提高患者满意度,优化护理质量,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白血病病人在化疗后即开始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在骨髓抑制期开始实施常规预防感染措施,实验组在化疗后实施严格的保护性隔离,观察2组病人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无感染率35.48%,实验组无感染率63.44%.结论 在化疗后实施严格的保护性隔离有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使病人顺利度过骨髓抑制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门诊输液室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输液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00例,对照组3152例,对实验组的患者运用护理程序理论和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对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患者对常见病的知识知晓率为95.5%,对照组为89.4%,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投诉减少,护理满意度提高为100%,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使患者对常见病的知识知晓率得到了提高,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了护理的内涵,从而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预防门诊手术晕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0例门诊进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手术晕厥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晕厥发生率为2.0(12/6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0.3%(2/600)(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程序对预防手术晕厥发生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