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记忆合金聚髌器与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6月至2007年6月的84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48例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另36例采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种技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全部获得随访6~24个月。根据胥少汀综合评分法评分,记忆合金聚髌器组优良率为91.6%,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组优良率为86.1%,两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康复时间,记忆合金聚髌器组平均8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组平均10.5周,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采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可以获得与记忆合金聚髌器内固定治疗相似的疗效,但临床康复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AO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髌骨骨折采用改良AO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的治疗效果。结果:经6~12个月随访3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其中优20例,良6例,可3例,差1例。结论:改良AO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可靠,手术方法简单,其成本低于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强度明显优于环行钢丝,但不如松质骨螺钉和空心钉 张力带方法,适合用于髌骨横行骨折和不太严重的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3.
背景: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缝扎置入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可避免骨折块移位情况。目的:探讨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缝扎置入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53例患者,根据AO分型:B3型8例,C2、C3型45例。其中男37例,女16例:年龄17~72岁,平均36.8岁。观察可吸收线缝扎结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53例中失访15例,38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再骨折发生,置入后发生切口表浅感染3例,膝关节滑膜炎2例,原有骨性关节炎一过性加重1例。按Lysholm & 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优3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4.7%。提示,镍钛聚髌器具有动力性张力带作用可以复位及固定髌骨骨折,结合可吸收线缝扎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能使骨折块紧密接触,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收治的34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缝扎固定术治疗,观察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随访8~18个月。术后无内固定松动。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于2~4(平均2.5)个月愈合。经8~18(平均12)个月随访,骨折均骨性愈合。按陆裕朴等髌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优21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94.12%。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缝扎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复位满意,可靠固定,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后髌骨骨折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8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AO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结果经6个月~3年随访,8例患者骨折均愈合,优5例,良2例,可1例。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可靠,固定牢靠,有利于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其成本低于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高于普通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强度在所有方法中最强,但两枚空心钉吃骨量大,不适合用于严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最佳手术适应证为髌骨横行骨折。  相似文献   

6.
背景: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缝扎置入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可避免骨折块移位情况。目的:探讨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缝扎置入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53例患者,根据AO分型:B3型8例,C2、C3型45例。其中男37例,女16例:年龄17~72岁,平均36.8岁。观察可吸收线缝扎结合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53例中失访15例,38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再骨折发生,置入后发生切口表浅感染3例,膝关节滑膜炎2例,原有骨性关节炎一过性加重1例。按Lysholm & 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优3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4.7%。提示,镍钛聚髌器具有"动力性张力带作用"可以复位及固定髌骨骨折,结合可吸收线缝扎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能使骨折块紧密接触,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对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3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结果所有粉碎性骨折的髌骨得以保留,膝关节功能优28例,良2例,优良率为94%。结论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方法简单易行,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钢丝环抱缝合,张力带及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8月~2007年8月的69例髌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20例采用钢丝环抱缝合内固定治疗,15例采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34例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比较三种技术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6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18个月使用陆裕朴功能评定标准:钢丝环抱缝合组,优12例,良5例,可3例;张力带组优13例,良2例;镍钛-聚髌器组优28例,良6例。结论镍钛-聚髌器更符合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临床应用中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对髌骨骨折,尤其对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是一种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镍钛合金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环扎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6月-2004年12月收治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镍钛合金聚髌器和可吸收线内固定髌骨粉碎性骨折。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按Bostman评估标准优25例,良8例,差2例。结论:镍钛合金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环扎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内固定材料置入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内固定材料置入在髌骨粉碎性骨折应用中的特点.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然后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为内固定材料在髌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研究:以近5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不同类型骨折选取内固定方式也不尽一样.髌骨横型骨折张力带固定的效果已得到公认.克氏针 张力带固定粉碎性骨折不如横行骨折固定确切.且并发症较多:镍钛-聚髌器适用范围较广,但是其材料的过敏性与致癌性限制了其应用,并且它也无法适用于各种粉碎性骨折:丝线或钢丝环扎可适合各种类型的粉碎性骨折,但是其固定力量不足,金属环扎尚容易产生感染、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髌骨粉碎件骨折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法.适合各种程度粉碎性骨折的材料和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背景:以往采用张力带钢丝或钢丝环扎、镍钛聚髌器结合可吸收线、双环10号丝线环扎并分体式髌骨爪及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骨折时,难以达到髌骨骨折的坚强固定。 目的:探讨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的57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AO分型,B3型9例,C2型22例,C3型26例。手术中确定髌骨满意复位后,先用粗聚酯编织线间断缝合两侧股四头肌扩张部,间断缝合骨膜及髌前组织,应用带锁扣线缆环扎固定,视骨折块稳定情况,用粗聚酯编织线在髌前组织行"8"字张力带固定。术后根据Bostman髌骨骨折临床评估标准评估疗效。 结果与结论:46例获得4-1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发生,骨折全部愈合,无钛缆松脱和皮肤刺激等并发症。按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优33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3.5%。表明聚酯编织线缝扎结合带锁扣线缆环扎治疗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能使骨折块紧密接触,固定可靠,可行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背景:采用医用钛缆材料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坚强,较好的保护了膝关节的功能。目的:观察医用钛缆在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30例髌骨骨折患者采取自愿选择的方式,选择医用钛缆材料治疗和传统钢丝环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内固定时间、出血量、膝关节内固定首次锻炼时间、住院天数、医疗消费、并发症及远期膝关节功能情况,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医用钛缆环扎固定组内固定膝关节活动时间早,住院天数短,但医疗费用偏高,远期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也较传统钢丝环扎组高(P〈0.05)。结果证实,医用钛缆材料对髌骨粉碎性骨折固定牢靠,具有膝关节锻炼时间早、并发症少的优点,是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的较优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镍钛聚髌器(NT-PC)和AO改良张力带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髌骨骨折82例,A组38例采用NT-PC固定;B组44例AO改良张力带固定.[结果]两种内固定均有良好的固定作用.A、B两组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分别为97.37%、90.91%;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89.47%、81.8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两种内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具同样效果,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联合下肢反馈训练对髌骨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髌骨骨折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进行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下肢反馈训练,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大于对照组,BI、HSS、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联合下肢反馈训练对髌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背景: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具有手术简便、恢复快及无需二次手术等诸多优点,受到骨科界的青睐,并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但仍缺乏可靠的系统实验依据.目的:通过对可吸收材料(可吸收张力带加可吸收棒或螺钉)和钢丝张力带加克氏针在髌骨横断性骨折修复固定中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可吸收材料替代钢丝张力带加克氏针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对照实验,生物力学分析,于2007-03/2008-01在上海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材料:采新鲜成年尸体髌骨标本8个,保留完整髌骨、关节囊、髌韧带3.0~4.0 cm和股四头肌4.0~5.0 cm.方法:随机分成AO钢丝组2个和可吸收张力带组6个,制成横断骨折模型.分别用可吸收张力带、钢丝张力带加克氏针进行内固定,测定它们的生物力学性能,骨折端分离1.0 mm为固定失效.主要观察指标:髌韧带拉力、股四头肌拉力、髌骨分离性位移、股四头肌位移、髌韧带位移及髌骨拉应变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变化.结果:在外载荷作用下,可吸收张力带组的总体位移与AO钢丝组相差不大(两者相差9%~10%),可吸收张力带组髌骨的应变与AO钢丝组相差不大(两者相差9%~10%),可吸收张力带组的髌股关节力与AO钢丝组基本相似,且髌骨骨折内固定位移1 mm时,可吸收张力带组载荷为587 N,AO钢丝组载荷为650 N,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材料具有优越的生物性能和良好的骨折断端稳定性,在髌骨横断性骨折内固定中替代钢丝张力带和克氏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临床治疗髌骨骨折的内固定方法众多,但各有优缺点。内固定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髌骨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目的:评估空心拉力螺钉加镍钛聚髌器置入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后的生物力学重建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骨科收治的新鲜髌骨骨折患者27例,横形骨折13例,粉碎骨折11例,上或下极骨折3例。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加镍钛聚髌器置入内固定,不需石膏外固定,内固定后自第2天开始行股四头肌主动收缩训练,内固定后1周开始床上屈伸膝关节锻炼。采用BS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与结论: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4个月。切口均获I期愈合,无内固定断裂或脱落、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5周,无延迟愈合发生。根据BOstman评分标准,平均分为27.9分,其中优22例(81%)、良4例(15%)、差1例(4%),优良率为96%。结果显示,在空心拉力螺钉的基础上辅以镍钛聚髌器固定兼具传统各种内固定方法之优点,同时避免了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目前治疗髌骨骨折的各种手术方法均有优缺点,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目的:评价髌骨内固定板固定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方法:根据国人髌骨数据,采用钛合金制成蜘蛛形内固定板。采集6具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制成粉碎性骨折模型,分别采用髌骨内固定板和NiTi聚髌器固定,行生物力学实验,比较两种内固定物的生物力学性能。 结果与结论: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均能满足1 kN股四头肌收缩力,髌骨内固定板固定后髌骨的分离位移、肌力和关节力以及髌骨关节接触面力学特征均优于常用聚髌器内固定,统计两者力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髌骨内固定板的设计符合髌骨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其对髌骨骨折的固定强度可完全满足临床应用之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联合钢丝环扎固定治疗非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非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关节镜治疗组(22例)和传统切开复位组(20例)。关节镜治疗组采用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联合钢丝环扎固定:传统切开复位组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张力带固定。对2组患者手术切口直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感染、活动受限、行走时疼痛)发生率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术后均获得平均20个月的随访。关节镜治疗组的手术切口直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1.4)cm、(9.7±1.2)周及0.0%,传统切开复位组的手术切口、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1.3)cm、(12.1±1.7)周及2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膝关节功能按Lysholm评分:关节镜治疗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5.3±3.4)分,传统切开复位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3.0±4.61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X线片复查均未见明显关节面不平,未见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结论关节镜下经皮空心螺钉联合钢丝环扎固定可在直视下行骨折复位,术中可行关节腔冲洗,同时修补其他损伤组织,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纯空心螺钉微创内固定对髌骨横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74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观察组接受C型臂X线机辅助下微创空心钉内固定,对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术后随访6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切合延迟愈合、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疗效确切,相比较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低,切口小,患者接受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