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胰周四管引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分析四管引流胰腺坏死物。结果:18例胰周引流充分,无坏死物脱落堵塞引流管致再次手术,2例早期死亡。结论:胰周四管引流治疗重症胰腺炎简单、有效.可作为该病的综合治疗措施部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手术治疗及术后灌洗引流。方法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采取胰床广泛切开清除坏死组织、术后灌洗引流及综合治疗。结果 :由 1992年前 ,单纯引流 2 6例 ,死亡 15例 ,死亡率 5 7.6 9%。 1992年后 ,改进手术及术后灌洗引流 5 3例 ,死亡 12例 ,死亡率为 2 2 .6 4% ,结论 :重症胰腺炎经手术及术后灌洗引流 ,综合治疗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 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 72例 ,其中保守治疗 42例 ,手术治疗 30例。手术采取胰腺包膜切开 ,坏死灶清除 ,胰床松解 ,多管引流及术后充分胰腺冲洗。结果保守治疗重症Ⅰ级 39例 ,死亡 1例 ;重症Ⅱ级 3例 ,死亡 1例。手术治疗重症Ⅰ级 6例 ,均治愈 ;重症Ⅱ级 2 4例 ,死亡 4例。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有胰腺感染和并发症者行手术治疗 ,其余的患者则行积极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灌洗、引流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方法对1998年4月-2007年11月间收治的16例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胃结肠韧带切开,胰腺被膜切开减压,吸尽胰周渗液及清除坏死组织,并置多管腹腔引流和灌洗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治愈,1例发生胰腺假性囊肿,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腹腔镜灌洗、引流治疗早期重症胰腺炎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可降低SAP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指征和保守治疗。方法 总结分析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47例(其中手术治疗29例,保守治疗18例)。手术方式为胰腺被膜切开,清除坏死组织,胰周置多管引流交替灌洗,腹腔置管引流。结果 手术治疗重症Ⅰ级8例,无1例死亡;重症Ⅱ级21例,治愈16例,死亡5例。保守治疗重症Ⅰ级11例,均治愈;重症Ⅱ级7例,治愈4例,死亡3例。结论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以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经腹腔镜灌洗引流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灌洗引流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应用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对11例SAP患行胃结肠韧带切开,胰腺被膜切开减压,吸尽胰周渗液及清除坏死组织,并置多管腹腔引流、灌洗。结果 除1例SAP患因术后并发MOF、DIC死亡外,其余10例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 腹腔镜灌洗引流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可以降低SAP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2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治疗18例,其中胆源性胰腺炎15例,主要术式为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形管引流,空肠或胃造口术及大网膜切除,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及灌洗引流.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3例未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其余处理同上.18例病人中有3例死亡,死亡原因2例为ARDS,1例为感染性休克.非手术治疗7例,5例通过全身支持治疗及系统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后痊愈,有2例死亡.结论:正确把握手术适应症,合理运用综合治疗,才能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干预的体会。方法:①所有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例(6例)均早期手术治疗,术式可选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ST)或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②非胆源性胰腺炎病例(4例)经正规保守治疗72 h内如仍出现功能障碍,则诊断爆发性胰腺炎(FAP);或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腹胀、腹腔积液,则考虑合并腹腔间室综合征(ACS),亦选择早期手术治疗,术式为开腹减压引流;③1例Balthazar CT分级为E的患者保守治疗2周后,胰腺坏死继发感染,出现胰周及肠间脓肿,伴有全身中毒症状,于发病第15天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并充分引流。结果:11例患者无死亡病例,1例因胰腺继续坏死及感染,接受2次手术。总体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仍然是临床上比较凶险的疾病,治疗中还应根据本单位的条件及医生的经验,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不要过度依赖非手术治疗或延期手术,使患者失去最佳手术机会,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非手术治疗20例,手术治疗15例。其中胆源性胰腺炎21例,主要术式为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形管引流,空肠或胃造口术及大网膜切除,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及灌洗引流。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3例未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其余处理同上。15例病人中有3例死亡,死亡原因2例为ARDS,1例为感染性休克。非手术治疗20例,18例通过全身支持治疗及系统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后痊愈,有2例经积极救治后死亡。结论: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合理运用综合治疗,才能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后胰腺脓肿引流方法的选择指征及其疗效观察。方法收集我院近20年共58例胰腺脓肿病例,根据胰腺脓肿的大小、位置和形状分成三型,采用剖腹引流、经皮穿刺引流、低位小切口不经腹引流和F管引流四种方法。结果剖腹引流29例,其中10例需再次手术,4例经3次手术治愈,因大出血、肠瘘等并发症死亡5例;经皮肤穿刺引流10例,6例治愈,4例中转开腹后治愈;经后腰低位小切口不经腹引流12例,均获痊愈;F管治疗7例,均获痊愈。结论重症胰腺炎后胰腺脓肿引流方法的合理选择与治疗效果直接相关,脓肿分型对引流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271例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和指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至2001年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271例。结果:本组271例重症胰腺炎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和胰周脓肿12例,胰腺囊肿19例,腹腔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5例,切口裂开7例,肠瘘8例,多脏器衰竭26例,并发症发生率29%。死亡31例,病死率13.28%。平均住院日38.6天。结论:重症胰腺炎是常见病,治疗不及时或手术方式太复杂,则合并症多,死亡率高。早期手术治疗对于一些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仍然是必须的。胰腺坏死广泛者宜在发生严重感染前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亦是病程后期胰腺周围感染为主的局部并发症的主要治疗手段。治疗以手术清除坏死病灶,畅通引流,早期营养支持为主。如并发胰周脓肿或囊肿应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重症胰腺炎误诊原因,提高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1995年3月~2005年3月收治93例重症胰腺炎中误诊的8例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结果 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地腹痛症状并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3例,胃肠穿孔3例,肠梗阻1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1例。均经手术证实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均行胰腺包膜切开坏死组织清除,胰周多根胶管引流。术后按重症胰腺炎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疗程为1-3个月治愈,无一例死亡。结论 正确、及早发现重症胰腺炎,降低其误诊率,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生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急性重症胰腺炎中转手术时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麟  刘俊  裘正军 《上海医学》2004,27(7):482-484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转手术的时机及指征。方法 回顾分析1991年5月~2003年12月我科收治的30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中转手术情况。结果 治愈284例(92.2%),死亡24例(7.8%)。治疗过程中109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12例,胰腺假性囊肿52例,多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24例,单个器官功能损害27例。中转手术23例(7.5%),其中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12例,胰腺假性囊肿感染引流2例,腹腔引流5例,胰腺脓肿引流1例,因急性坏死性胆囊炎和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行胆道手术各1例,穿孔修补 胰包膜减压术1例。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采取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对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胰腺感染、不能控制的胆道感染、病情无好转且进行性恶化者或有其他外科并发症者及时中转手术,可望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指征、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分组比较.结果:确诊病例48例,手术治疗组22例,4例手术后10 d内死亡,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于术后1个月死亡,死于胰周感染及营养不良.非手术治疗组26例,死亡2人,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重症急性胰腺g(SAP)早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是胆源性伴胆道梗阻或当经积极治疗而病情不断加重时,则需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唐新华 《中外医疗》2010,29(8):90-90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轻症非梗阻型41例,发病后2周内非手术治疗均治愈;轻症梗阻型30例,72h内中转急诊手术3例,均治愈;重症非梗阻型26例,经非手术治疗24例,中转手术2例,死亡1例;重症梗阻型12例,非手术治疗8例(死亡1例),36h内中转手术4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2周内)一般均可保守治疗,待胰腺炎症水肿消退,病情稳定后应及时手术治疗,防止复发。对确需手术治疗才能逆转病情的病例,应选择手术打击小。引流彻底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经腹腔镜手术引流20例,适应证为胰腺尚未发生感染,但腹腔渗液较多者以及胰腺发生感染有手术指征。结果存活17例(85.0%),因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例死亡,有选择地对SAP施行早期灌洗引流有助于降低病死率,经腹腔镜手术引流集传统剖腹引流与穿刺引流优点于一身,以对机体极小的影响达到剖腹引流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代平  李大伟 《广东医学》2001,22(7):618-619
目的 探讨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对胆源性胰腺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近8年来手术治疗的62例胆源性胰腺炎。结果 51例轻型胆源性胰腺炎,16例早期手术(入院72h以内),胆道探查10例(62%);35例延期手术(入院3d以后),胆道探查5例(14%),无并发症及死亡。11例重症胆源性胰腺炎,5例胰床引流,假性胰腺囊肿1例;6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胰周脓肿2例,假性胰腺囊肿1例,胰瘘1例,死亡4例。结论 手术时机对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无影响;胰腺侵袭性手术有增加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危险,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应采用延期与个体化相结合的处理原则,尽量避免在急性期手术,尤其是胰腺手术。  相似文献   

18.
对重症胰腺炎早期手术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宝华  裘正军 《上海医学》1993,16(7):383-386
本文报道早期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32例。手术内容主要为胰包膜切开,游离胰腺,引流胰床和大小腹腔,以及三造瘘。少数患者做了坏死组织挖除。术后通过导管灌洗小腹腔和胰床。术后有4例因循环衰竭或低血容量性休克,死于术后3日内,有16例于术后发生坏死组织感染,其中8例死于感染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和器官功能衰竭。全组共死亡12例,死亡率为37.5%,作者认为早期手术不能阻止病变的发展。手术时由于坏死组织与生活组织无明显分界,难以做到坏死组织清除。早期引流胰腺,易导致坏死组织感染,产生多种并发症和造成很高的死亡率。因此,作者认为对重症胰腺炎应在大力支持治疗下争取延期或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早期手术指征与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了29例重症胰腺炎早期手术的治疗经验。结果:单纯腹腔灌洗引流6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腹腔灌洗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腹腔灌洗空肠上段造口胃造瘘例。死亡3例(10.3%)。结论:对于胆源性胰腺炎伴下段梗阻者及SAP伴大量血性腹水者应早期手术。手术的原则以腹腔灌洗为主,尽量避免对胰腺的干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手术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APACHE-Ⅱ评分>20分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其中早期手术12例,未早期手术14例,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早期手术组治愈10例,死亡2例(16.7%);未早期手术组14例中,治愈11例,死亡3例(21.4%).早期手术组术后切口感染8例,平均住院日为45.7 d;未早期手术组平均住院日为40.4 d.结论 非手术治疗无效及胰腺周围有严重局部并发症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可行早期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