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反映在生活饮食、居住、服饰及婚丧等习俗中的独特的回族风俗,又恰恰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的结晶。由于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其风俗与“清真”溶为一体。“清真”宗教意义是“清净无染”、“真乃独一”、“清净纯一”和“至清至真”。...  相似文献   

2.
回族医德思想的形成及发展,与伊斯兰教文化及根本法典有着紧密的关系,曾起到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回族医德思想遵循伊斯兰教根本法典《古兰经》和“圣训”教导,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回族医德”之梗概。我国现有的《回回药方》、《正教真诠》、《清真指南》等名著,即可见一斑。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回回药方》中有关医德的专论“说古医人造良方的因由”、“说前辈古医人”、“扎里奴思太医道”、“又说用过药有德有损”等内容已遗失,仅有目录而已。故本文从上述诸书的零散内容中,进行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3.
回回清真养生学是建立在伊斯兰文化基础上并吸收了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优秀文化成分,东西合壁,内容极为丰富。近千年来对回族人民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民族精神、深层文化积淀乃致文化理念的规范、标准、统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业医30余年来,诊治消渴病(糖尿病)为数不少,感触颇深的是:回族l型消渴病(糖尿病)的发病率最高,但其生存质量、生存期,均高于其他民族的同类患者,而且合并症出现得晚,其并发症的症状也较单一.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与笔者长期建立医疗合作关系的10名患者中,汉族3名(其中女性1名),回族7名(其中女性1名).年龄最大74岁,最小43岁,平均年龄为58.3岁;病程最长21年,最短6年,平均10.4年.其中已死亡2例.现存活8例中,出现合并症者2例(回族1例).无合并症者6例(回族5例). 在所有7位回族患者中(包括已死者1例),其中只2位遵守清真饮食与斋戒而不礼拜,其余5例谨守清真饮食,励行斋戒,坚守拜功.  相似文献   

5.
回族医学对“脑”的探索,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曾名列前茅.这与元、明时代接踵传入的伊斯兰医学四体液和生理解剖学有关,其中“脑主灵机记性”说和“天方脑科”传入曾形成了对中国医学文化传统新鲜的和长期的刺激.回族民间流传至今的若干典籍,如《密尔索德》(《道行推原》)、《麦格索德》(《研真经》)、《默瓦吉福》(《格致全经》)和  相似文献   

6.
3回回生活习俗中的养生学3.1对历史的回顾:由于唐朝“贞观”[11]盛世的吸引,阿拉伯、波斯等中东人翻山越岭或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参观考察、学习,从事商贸、医药等活动。其中有伊斯兰文化的高级知识分子、学者、探险家、旅行家和商贸实业家。他们费尽心血历尽艰辛以伊斯兰教文化为核心,《古兰经》为准则,把海上陆路两大丝绸与香路沿途诸多国家、众多民族以及汉文化的优秀成分吸收、消化、充实到自己的文化中来。历经唐宋两代形成了一个跨国度、多民族、多学科、多边缘超世纪的独立文化体系,到元朝以达极盛被统治者认可偿视而重用之,一个新兴的民族——回回民族出现在东方成为中华民族之林的一员,以下统称为回族。因此说回族是源于中东而置根于中华大地的民族。其文化之母是整个东方文化,回族文化既有汉族文化的博大精神,也有伊斯兰文化的古奥深邃,又具备东方文化的古老文明。一个民族不在于他人口的众寡、强弱,而在于他对人类的贡献。世界文化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但最起码,最基本的则是饮食文化和医药文化,而养生学则是二者精华的结晶。回族对人类文化的贡献莫过于此。3.2回族的养生观:回族的养生学不是只建立在自我延年益寿为目的,而是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出发由微观到...  相似文献   

7.
回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和阿拉伯-伊斯兰医学结合的产物,不仅具有本民族的医药特色,而且充分吸收了外国医药文化,形成了一元多体的回族医药文化。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缺乏对回族医药档案文献资料的管理和保护,导致大量的回族医药文献资料被破坏、丢弃,给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主要分析回族医药档案文献资料的现状,并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回族医药档案文献的继承与保护策略,对继承发扬回族医药文化遗产和传统医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回族药物历史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伊斯兰文化传入较早的国家之一。包括天文、历算、建筑、造炮和医药,曾引起中国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随着回族先民的通商与逐渐东来,跨地域的医药文化交流也在进行。阿拉伯医药在与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医药相融合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回族医药文化体系。在这个较为完整的、东西合璧的医药文化中,有历史悠久、独具功效的香药;有以香药及其医方为主,包括“真一阴阳七行”的医学理论、骨伤手术、心理及各种自然疗法,还有卫生保健等医疗技术。一据《隋书·波斯传》:“炀帝遣云骑尉李昱使通波斯,寻遣使随李昱贡方药。”…  相似文献   

9.
信息之窗     
<正> 回族医药学术讨论会在西安举行为适应当前民族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陕西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省民委、省伊斯兰协会、省卫生厅、省医史学会联合主办的“回族医药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11日~13日在西安市召开。来自全国有关医疗、教学、科研、文史、民事、伊斯兰教等60余个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113名代表参加会议,其中回族代表达48名。省委副书记董继昌、省人大副主任刘力贞、省政协副主席吴庆云、西安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侯宗濂教授等到会祝贺并讲了话。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首次回族医药学术讨论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5余篇,其中55篇分别在大会和分组会上进行了交流,内容涉及到回族医药发展史、回族医著评述、回族医家生平及经验、回族生活习俗与卫生保健等领域,代表们认为:西安是回族医药史的发祥地,在这里召开会议,对于弘扬回族医药文化、研究中国医学史、回族史、伊斯兰史,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省预防保健史学研讨会在西安召开由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医史学会举办的预防保健史学术研讨会于1989年11月28~29日在古城西安召开。会议代表60余人,来自我省的医疗、教学与医药研究单位和甘肃灵台皇甫谧医院。省卫生厅长卢希谦  相似文献   

10.
从医学健康角度探索回族饮食文化,发现回族饮食中禁忌、宜食、斋戒等都包含着科学的健康养生理论,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挖掘回族饮食养生文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回族日常生活与预防医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居、用、服、食”,为回族的齐民之道,强调饮食卫生,并禁食若干不浩之物,教人清心寡欲,纯洁情操,博大胸怀,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回族日常生活与预防医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居、用、服、食”,为回族的齐民之道,强调饮食卫生,并禁食若干不洁之物,教人清心寡欲,纯洁情操,博大胸怀,增强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据悉,首批6名精通回族“汤瓶八诊”疗法的专家离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前往马来西亚推广中国回族医学。据了解,这6名“汤瓶八诊”专家将在马来西亚进行为期3个月的医学交流活动,并对马来西亚“东方医疗保健中心”的职工开展培训。“汤瓶八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中包含民间经脉按摩、刮痧、拔火罐、放血疗法、穆斯林的自我按摩等,并学习吸纳了中医经络学,形成了较为完整、主次分明的八种疗法。  相似文献   

14.
回医学理论“禀性衰败”贯穿于疾病发生的始终,而疾病的发生发展在于先天体质的禀赋,回族言“四性”“四液”体质,人体是有活力的有机体,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质,从人的体质解释病机时,即体液与四性结缔而具有的能力,这为回族医学发病学理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夏德忠 ,生于 1937年。回族 ,出身于五代中医世家。夏氏世医 ,始于清代乾隆年间 ,已历经六代传人。开始行医于山东德州 ,后辗转辽宁新民、沈阳等地。行医均以“天一堂”为堂号。“天一堂”一号享誉当地 ,分号四处 ,隆盛一时。《沈阳回族志》对此作了记载。夏德忠教授自幼受家庭  相似文献   

16.
<正>演唱京剧,表演相声、快板……你方唱罢我登场,台下观赏的老人们喜笑颜开。这是2015年3月21日天津老魏茶舍组织文化志愿者"走进马三立老人园献爱心送欢乐"活动的场景。马三立老人园,是以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的名字命名的。马三立曾于89岁时登台做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演出,享有90岁高龄。他的健康长寿,得益于"每餐荤素搭配"。1914年,马三立出生于北京的一个回族家庭。他从小养成了清真饮食的习惯,讲究营养平衡,坚持每餐荤素搭配。《当代高龄名人谈养生》一书中,写及马三立的"吃什么,怎么吃":"在饮食  相似文献   

17.
回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较多,而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回族的常住聚居地,宁夏回族老人的长寿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的养生文化具有深刻的哲理。以文献整理、访问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结合中医养生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宁夏地区回族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回回药方》残卷十二“众风门一左瘫右痪口眼歪斜类”治疗脑系疾病的19首滴鼻剂的回族医学理论、方剂名称、药物组成、制备服法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探讨回族医学滴鼻剂的剂型特点,并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对中国回族医药学的历史渊源进行探索梳理,认为中国回族医药学是我国回族先民在继承古代阿拉伯伊斯兰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汲取中华传统医药的精髓,逐步发展为独具回族医药文化特色的传统医药学,是中华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中国回族医药学具有悠远的历史,其渊源可上溯到两汉时期中阿医学的初步接触.  相似文献   

20.
回族医药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回族医药是中华传统医药不可分割的一支,是人类历史上东西方异质医药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既有本民族的医药特色,又受着本民族以外医药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元多体的医药文化。回族医药文化以独特的卫生保健医疗经验和自成体系的理论知识,千百年来由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而散居全国各地的回回民间医生集体传承下来。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