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颅底颈静脉孔区显微解剖学研究近况首都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张致身陈勇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刘庆良王忠诚颅底外科是近10年发展很快的一门新兴学科,作为神经外科、耳鼻外科、口腔外科和肿瘤外科之间的边缘科学,从诊断到治疗已形成一整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经岩骨入路颈静脉孔区手术的显微解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获得经岩骨入路颈静脉孔区手术相关的国人解剖学参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解剖观测30例国人尸头,对有关岩骨入路数据进行测量。结果 鼓环~颈静脉球顶距离为(4.84±3.84)mm,鼓环~面神经距离为(2.71±0.81)mm,后半规管~颈静脉球顶距离为(4.99±4.41)mm,膝状神经节~颈内动脉膝部距离为(7.71±1.47)mm,面神经垂直部~颈静脉球距离为(5.67±2.24)m 相似文献
3.
枕下远外侧入路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枕下远外侧入路探讨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学特征,为利用该入路手术治疗颈静脉孔区病变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模拟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显微镜下对1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部标本和10例成人颅骨及寰椎标本的颈静脉孔区进行显微解剖和观测.结果 骨性颈静脉孔形态、大小多变.在保留枕髁的前提下,切除颈静脉结节、颈静脉突、寰椎横突及部分后弓和侧块可以充分显露颈静脉孔内外口.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之间存在硬膜或骨性分隔,在入颈静脉孔处,两者之间存在大约2.0 mm的间隔.JF区的血管与神经关系复杂.在2例标本中,两侧小脑后下动脉与舌下神经的关系并不对称.右侧乙状窦大者占60%,高位颈静脉球的出现率占20%.结论 熟悉JF区的显微解剖有利于手术中保护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获得经岩骨入路颈静脉孔区手术相关的国人解剖学参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解剖观测30 侧国人尸头,对有关岩骨入路数据进行测量。结果:鼓环~颈静脉球顶距离为(4.84±3.84)m m ,鼓环~面神经距离为(2.71±0.81)m m ,后半规管~颈静脉球顶距离为(4.99±4.41)m m ,膝状神经节~颈内动脉膝部距离为(7.71±1.47)m m ,面神经垂直部~颈静脉球距离为(5.67±2.24)m m 。结论:术中如能注意相关解剖学参数,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颈静脉孔区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静脉孔区的解剖较为复杂,变异较多,是重要神经血管穿引之处.了解其应用解剖结构,可对累及该区的病变有较清楚的认识,有助于临床诊断及微创手术的施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改良经颈静脉孔(JF)入路切除JF区颅内外沟通型肿瘤的技术及其暴露范围。方法:用彩色乳胶灌注10例成人带颈头颅湿标本后,显微镜下逐层解剖,研究JF区的血管、神经和硬膜等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结果:以枕下三角和横突为标志可以定位椎动脉水平段;以横突和肩胛提肌为标志可以确定椎动脉C2-C1段及保护后组颅神经、颈内静脉及颈内动脉。头外侧直肌可以定位JF后壁;磨除颈突可以暴露JF后壁;以髁导静脉为标志磨除颈静脉结节可暴露JF内侧壁;磨除乳突、岩骨鼓部,以鼓乳切迹为标志轮廓化面神经可以暴露JF外侧壁。结论:改良经颈静脉孔入路能从内、外、后、下等方向充分暴露JF,同时椎动脉、面神经及听力功能也得到很好的保护,是切除颅内外沟通型JF区肿瘤的理想入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颈静脉孔区神经、血管的行程及毗邻关系.方法:对10例(20侧)经体积分数为10%甲醛固定及乳胶灌注头颈标本模拟经颈-乳突人路,观测颈静脉孔区神经、血管的位置、走行及毗邻关系.结果:颈静脉球位于颈静脉孔内,是介于乙状窦和颈内静脉之间的移行部分,兼具2者特点;舌咽神经以单独筋膜包绕经颈静脉孔出颅,与其他3对颅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有一定间距.结论:熟悉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有利于手术中保护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副孔的形态位置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成人头颅骨43例(86侧),观察颈静静孔副孔的形态,对颈静脉孔内外口的口径大小和毗邻关系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颈静脉孔副孔的出现率高,左侧占30.23%,右侧占39.53%,左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颈静脉孔副孔内口矢状径、距枕骨大孔距离左右侧间差异显著(P〈0.05);颈静脉孔副孔外口左右侧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静脉孔副孔的出现率较高,解剖毗邻关系复杂,在临床诊疗中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寰椎及毗邻结构显微解剖学特征的观察,探讨远外侧入路到颈静脉孔区如何充分暴露病变同时保护椎动脉。方法:10例成人寰椎标本及其毗邻结构进行观察并测量相关的解剖学数据;手术显微镜对10例带颈成人头颅标本,模拟枕下远外侧入路开颅,显露寰椎和椎动脉,观察二者的形态和关系,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寰椎由前后弓和两个侧块组成,后弓上面有椎动脉沟或骨管,内有椎动脉。本组2侧(10%)完全形成骨管,6侧(30%)部分形成骨管,12侧(60%)为浅沟;椎动脉沟沟内缘到达寰椎后弓中点的距离为7.39~17.25mm,差异较大,寰椎横突可于活体体表触及,是重要的手术解剖学标志。横突孔内恒定地走行椎动脉。结论:熟悉椎动脉沟或骨管的变异及其内侧到后弓中点的距离有助于椎动脉的保护,切除寰椎横突可增加颈静脉孔的暴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虚拟颈静脉孔区颅底内镜手术解剖,与相关的内镜手术进行比较,对整个解剖手术过程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校附属医院内的10例(20侧)成人尸头,对其颈静脉孔区进行解剖,同时模拟进行内镜手术,观察记录进行手术的各个部位对手术的影响、相关血管之间的关系、相关神经之间的关系。测量颈静脉孔上沿距离(在脑部顶骨、大脑、部分小脑组织去除后,使尸头的颈静脉孔区及内部结构明显暴露便于观察)。结果乙状窦后径路中有2例(4侧)标本在不损伤小脑的前提下完成解剖手术,其余均由于导入内镜时的偏差及路径较长,或多或少地损伤到路径上的小脑,但所有标本均能完好地显示出相关的结构;迷走后径路中仅有1例(2侧)乙状窦无损伤及2例(4侧)后半规管完好的标本,但所有的标本均能完成此次模拟解剖手术,所有标本的颈静脉孔区血管和神经均能完整清晰地观察到。结论通过迷路后径路颈静脉孔区内镜手术对小脑的保护性更强,但操作起来较为复杂,对医师手术技能的要求较高。内耳门在整个手术中起到标志性的定位作用。 相似文献
11.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 jugular foramen schwannoma,JFS)为生长缓慢的良性颅内肿瘤.JFS起源于舌咽、迷走和副神经的神经鞘膜许旺细胞.这些神经纤维从脑干延髓发出,集结在颈静脉孔而后出颅,神经鞘瘤多在颈静脉孔区域发生和发展,由于颈静脉孔解剖结构复杂,很难分辨肿瘤的神经来源,因而统称为JFS.JFS占颅内肿瘤的0.2%,颅内神经鞘瘤的2.2%~4.0%,颈静脉孔区肿瘤的50%~59%;病程平均2.7~5.0年;患者发病年龄37~43岁,女性略多于男性.2001年Sen等[1]报道总例数约200例.随着病例的不断积累以及对该病的认识和影像技术的提高,世界各地的报道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2.
常规的颈静脉孔摄影方法是采用听眦线与台面呈4 5°角,中心射线向头侧倾斜15°角来摄取的。其缺点是,需角度测量和倾斜球管角度。笔者根据头颅的解剖特点及点线面之间的夹角关系,采用听眉线与台面平行且中心射线垂直的摄影方法,与传统摄影方法相比较,更具有优势。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 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 2~6 5岁,平均5 3.5岁。2 0例均为鼻咽癌侵及颅底患者,并且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静脉孔扩大。1.2 方法 摄影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背及臀部用枕头垫高,头向后仰,听眉线与台面平行。中心射线:垂直通过两下颌…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通过对寰椎及毗邻结构显微解剖学特征的观察,探讨远外侧入路到颈静脉孔区充分暴露病变同时保护椎动脉的方法.方法 观察10例成人寰椎标本及其毗邻结构并测量相关的解剖学数据;在手术显微镜下对10例带颈成人头颅标本模拟枕下远外侧入路开颅,显露寰椎和椎动脉,观察两者的形态和关系,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寰椎由前后弓和两个侧块组成,后弓上面有椎动脉沟或骨管,内有椎动脉.本组2侧(10%)完全形成骨管,6侧(30%)部分形成骨管,12侧(60%)为浅沟;椎动脉沟沟内缘到达寰椎后弓中点的距离为7.39~17.25 mm,差异较大,寰椎横突可于活体体表触及,是重要的手术解剖学标志.横突孔内恒定地走行椎动脉.结论 熟悉椎动脉沟或骨管的变异及其内侧到后弓中点的距离有助于椎动脉的保护,切除寰椎横突可增加颈静脉孔的暴露.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5岁,因头痛、呕吐2月,声嘶、吞咽困难十余天于1998年11月25日入院。查体:左周围性面瘫,左耳传音性耳聋,左角膜反射迟钝,左半面部感觉减退,左软腭抬举无力,舌前2/3味觉减退,伸舌左偏,口角右歪。头颅CT及MRI检查提示左颈静脉孔区占位病灶,大小4.cm×2.9 cm×4.lcm,明显强化,边界尚清,伴骨质破坏。入院后在神经安定麻醉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显示肿瘤染色丰富,呈团块状,由左枕动脉、左咽升动脉及左椎动脉肌支参与供血,左乙状窦、颈静脉完全闭塞。采用300μmPV A…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定量研究不同解剖入路对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的影响,为最佳的临床手术入路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所模拟手术入路的不同,将30具成人标本随机分为2组,分别经枕下远方外侧入路和耳后经颞入路开展解剖研究.结果:耳后经颞入路的研究结果表明,迷路后入路和部分磨除的迷路可以显著的增加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远方外侧入路的研究表明,磨除颈静脉突和部分磨除枕髁后可以显著的增加颈静脉孔区的显露程度.结论:对于枕下远方外侧入路来说,磨除颈静脉突是显露颈静脉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颈静脉孔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进行临床分析。22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9例采用枕大孔区过错处侧入路;7例经CPA枕下入路;5例经颞下窝耳后入路;1例经后正中入路,结果 22例肿瘤中20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其中神经鞘瘤13例(59.1%),颈静脉球瘤4例(18.2%),脑膜瘤3例(13.7%),脊索瘤和转移癌各1例(4.5%)。死亡1例。结论 颈静脉孔区肿瘤以神经鞘瘤最多,其次为颈静脉球瘤的脑膜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Meckel腔及其比邻结构的显微解剖,为涉及Meckel腔相关疾病的显微手术治疗和影像学检查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成年尸体头颅标本10例,开颅切除大脑,手术显微镜观察和测量Meckel腔及其比邻结构。结果Meckel腔是由颅后窝向颅中窝后内侧部分突入的硬脑膜陷凹,腔内容纳三叉神经半月节和三叉池。Meckel腔由上下、前后和内外侧壁构成,其中内侧壁与海绵窦外侧壁相贴,并有重要的神经血管比邻。Meckel腔上腔深(14.39±1.37)mm、下腔深(14.95±1.18)mm、宽(12.14±0.64)mm、厚(5.45±0.53)mm;三叉神经节长(11.90±1.16)mm、宽(10.04±1.24)mm、厚(3.44±0.74)mm。结论Meckel腔及相邻结构的显微解剖研究,对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和影像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颈静脉孔区化学感受器瘤1例报告朴春姬(延吉市医院133000)1病历摘要患者,李××,男,45岁,病历号304647。因舌活动笨拙2个月,伴有声音嘶哑1w入院。该患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舌活动笨拙,说话含糊,同时伴有后枕部疼痛,曾在当地以舌下神经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