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林榕 《中医药学刊》2006,24(2):320-320
蓄血证始载《伤寒论》,由太阳之邪化热内传与瘀血相结,称为太阳蓄血证;由阳明邪热与瘀血互结,称为阳明蓄血证。由于后世医家对蓄血的部位意见不一,蓄血证蓄血的部位成为学者争论和探讨的课题之一。笔者就有关资料进行探讨时发现,历代医家通过将蓄血证的病位具体到人体某一个部位的方法来认识蓄血证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2.
何新慧 《河南中医》2012,32(8):949-951
《伤寒论》中所述蓄血证或发于太阳病阶段,或发于阳明病阶段,均因外邪化热入里,与血互结而成.临证时可将蓄血证分为太阳蓄血轻证、太阳蓄血重证和阳明蓄血证.太阳蓄血轻证者,治疗当先解表,表邪外散后再用桃核承气汤活血化瘀,通下瘀热;太阳蓄血重证者,当先治里,用抵当汤破血逐瘀,通下瘀热;阳明蓄血证的治疗应以祛邪为主,方用抵当汤破血逐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伤寒论》太阳蓄血证的原文精神为核心,围绕其主要临床表现,对太阳蓄血证的蓄血部位进行初步探讨。文中结合有关基础理论,引证相关学说,着重分析小便自利;如狂、发狂;少腹硬满结急太阳蓄血证的三大主要证候与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血脉、血室等部位病因病机的因果关系。提出:太阳蓄血证的蓄血部位不在膀胱(及其二种假设部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论“脑府蓄血”为早期老年痴呆的病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孟辉  贺晓慧 《陕西中医》2005,26(11):1263-1264,F0003
“蓄血”一词,出自《伤寒论》。《伤寒论》第237条云:“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本论原为阳明邪热与宿有的瘀血相结所致的阳明蓄血证而设,历代注家对此似无歧义。而文中关于阳明府病所致“喜忘”一症的论述,令人生疑,颇值得推敲一番。“喜忘”乃精神障碍之症名,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出血热),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属温疫范畴,治疗上多遵循温病法则。然亦有不少学者从伤寒角度来探讨此病的因证法方规律。根据临床实践报道,应用《伤寒论》中治蓄血证之法与方来治疗出血热少尿期,曾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据此,笔者认为出血热之少尿期与《伤寒论》中的蓄血证较为吻合,可按伤寒之蓄血证进行辨治。一、证脉相似:伤寒蓄血证主症为少腹急结或硬满,其人如狂或发狂等。脉多沉涩。仲师谓之蓄血证。瘀血积于下焦,据《伤寒论》及临床所见,有太阳、阳明、少  相似文献   

6.
下焦蓄血证是太阳病变证之一,历代医家多认为其主证是小腹急结或硬满,神志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脉象沉涩或沉结。但从临床实践来看,是否将小便自利作为蓄血证的主证有待商榷C《伤寒论)中明确提出“太阳病…小腹当硬满,小便自利,下血乃愈…抵挡汤主之。”后世许多医家认为此证乃热与瘀血结于膀脱(下焦)是热在阴分血分,未伤及阳分气分,所以膀眈气化功能未受影响,故d、便自利。如程郊倩日:“热结膀就而小便不利者,是气分受邪。小便自利者,是血分受邪也。”同时(伤寒论)亦将小便利与不利作为下焦蓄血证与蓄水证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7.
参照《伤寒论》不同版本及诸家解读,根据不同的辨证方法《伤寒论》第106条中桃核承气汤方证其证名有所不同。根据六经辨证其包括太阳蓄血证和太阳阳明并病,根据脏腑辨证其包括膀胱腑证和大肠腑证,根据三焦辨证其包括血蓄中焦、下焦,根据卫气营血辨证其为血热互结于营血分,根据八纲辨证其属阳热实证。因此“热结膀胱”可以指膀胱、小肠、大肠、回肠、下焦、结肠、少腹等,但临床应用不局限于此,泛指体内所有部位瘀热互结之蓄血。故方证辨证认为,桃核承气汤证应抓住其瘀热互结的核心病机,其人如狂、少腹急结是其主要症状,“先解其外”是蓄血证兼表证的治疗原则之一,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小柴胡汤皆可应用。经过比较研究,明晰了106条条文内涵。  相似文献   

8.
<正>桃核承气汤出自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辩太阳病脉证并治篇》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本方是张仲景为治疗邪热传入下焦与瘀血互结形成下焦蓄血证而创制的方剂。根据《伤寒论》原方,桃核承气汤为蓄血轻证而设。其蓄血者乃瘀热互  相似文献   

9.
蓄血证的部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蓄血证最早的概念应该是血瘀证,即指血行障碍,血液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与血和脉关系密切。《素问·调经论》日:“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这即是瘀血的原始概念。张仲景在前人血瘀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外感热病的特征,提出了蓄血证的理论和论治大法。《伤寒论》论述蓄血证的原文有4条,提出的汤证共3个,桃核承气汤证是其中的一证,“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由于蓄血证在《伤寒论》出现在太阳病篇与阳明病篇,因此被分别称为太阳蓄血证、阳明蓄血证。蓄血证当属阳明病,不存在太阳蓄血证之说。  相似文献   

11.
读了《中医杂志》1979年第12期《问题解答》栏时振声同志对“太阳蓄血证下血的具体部位在何处?”的问答后,又引起了我对“太阳蓄血证的蓄血部位在何处?”的思究,我认为,太阳的蓄血部位不在膀胱。《伤寒论》论述太阳病蓄血证治共有四条原文(109、128、129、130),历代注家对太阳蓄血部位颇多争议,多认为血蓄膀  相似文献   

12.
【证候概念】太阳蓄血证,又名蓄血证、伤寒蓄血证。本证属太阳腑证之一,是太阳表邪不解,外邪化热入里,与血结于下焦所致,以少腹急结或硬满,如狂或发狂,大便色黑易解,小便自利为其临床特征。【溯源】太阳蓄血证首见于《伤寒论》载于太阳病篇和阳明病篇。  相似文献   

13.
太阳蓄血不在膀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论述太阳病蓄血证治共有四条原文(见109、128、129、130),历代注家对太阳蓄血部位,颇多争议,多认为血蓄膀胱。笔者认为,“太阳蓄血不在膀胱”。特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明。一、《伤寒论》原文。太阳蓄血的四条原文,主要讨论太阳蓄血的证治。其主证是少腹急结、或硬满疼痛、其人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等。其病机是“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109)、“太阳随经,瘀热在里”(129)所致蓄血。并以小便自利与否作为太阳蓄血的辨证要点,故129条说:“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  相似文献   

14.
太阳病蓄血证的证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照审视《伤寒论》原文 10 6条和 12 4条 ,分析“热结膀胱”与“太阳随经”、“热在下焦”及“太阳病不解”与“太阳病六七日”的不同内涵 ,对太阳病蓄血证进行辨析 ,认为太阳蓄血证有两个证型 ,其一是热结膀胱型 ,其二是热瘀肠府型。“热结膀胱”为邪热随经入府 ,病变部位就在膀胱 ;“热在下焦”是一动态概念 ,意指太阳之邪随手太阳小肠经内传小肠 ,邪热移入大肠而与瘀血互结的病变过程 ,其病变部位终至大肠。两者无论在邪气化热入里的途径、病变部位、证候表现方面 ,还是病势转归、治则及治法方面均有所不同 ,两者不可不辨。  相似文献   

15.
<正> 《伤寒论》太阳篇中蓄血证的部位问题,历代医家对其见地不一,兹不揣浅陋,谈谈个人认识。“热结膀胱”,柯韵伯释云:“冲任之血会于少腹,热极则血不下而反结,故急。”冲任之血与邪热相结,必月事不行。钱天来认为:“太阳邪热随经入府,结于膀胱,热在下  相似文献   

16.
中医运气理论主要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六经气化是"六经"理论与运气理论的"桥梁"。《伤寒论》的下焦蓄血证在太阳病篇和阳明病篇中都有比较具体的论述,治疗用药差别不是特别大,且都用到了抵当汤,可从六经理论与五运六气来分析。太阳蓄血证乃热与瘀血结于下焦形成"热结膀胱",病属太阳膀胱经所生之病,治疗上从六经气化理论考虑。而在阳明蓄血证,则考虑是太阳与阳明司之间的气和经传变所致,治疗上为五运六气和六经气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正>抵当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主治太阳病不解,热邪随经入里,热与血结于下焦;亦治阳明热邪与瘀血相结之蓄血证。对于本方服法,仲景云:"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其中"不下更服"一句,有  相似文献   

18.
仲景《伤寒论》阳明篇所述蓄血证所致的喜忘等精神症状为后世医家以活血化瘀通络的方法治疗神志类疾患提供了依据。笔者通过探讨阳明内涵及与神志的关系以明确从阳明蓄血论治精神类疾患的机理.并对阳明蓄血常见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述《伤寒论》、《温疫论》、《温病条辨》等医著所论外感病之蓄血证,表明伤寒蓄血证起源较早,温病蓄血证是伤寒蓄血证的深化和发展,两者共同构成外感病蓄血证。此证程度有轻重之别,病势有缓急之分。临床辨治需抓住感受外邪、邪毒深入血分而致血热血瘀、瘀血渗入下焦或自下流而不走三条病因病机,治法不外清热、逐瘀、攻下。  相似文献   

20.
张树彪 《光明中医》2011,26(11):2194-2195
伤寒论中有太阳蓄血证,历来医家都尊仲景之说,认为其成因是热与血结,关于热邪来路有两种观点,其一是外感表邪化热入里说,其二是外感表邪入里化热说,通过分析太阳蓄血证诸症,笔者认为其成因当为寒与血结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