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施灸刺激量对灸法补泻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灸法补泻的效应,收集并整理历代相关文献,从施灸刺激量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灸有补泻,而生理刺激量达到的快慢决定着灸法的补泻效应,维持生理刺激量可以使灸法效应持续,客观量化灸法刺激有助于掌握最佳刺激量,提高灸法的临床疗效,但这受诸多因素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针刺补泻手法究竟是否存在,历来是针灸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就一般情况而言,大致有四种看法。其一:不存在针刺补泻手法。其二:只有泻而无补。其三:只存在轻重两种针刺手法,其中轻刺激是补法,重刺激是泻法。其四:补泻的针刺手法是存在的。鉴于以上四种观点,归根到底就是针刺补泻手法的存在与否。笔者查阅了有关文献。拟从“对补泻与虚实的概念的认识”、“传统补泻手法的立法依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现代文献角度,系统分析针刺九六补泻法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根据文献研究法,电子检索国内大型中文文献数据库(CNKI(1978 -2012)、CBM( 1978 - 2012)和VIP(1989-2012).对合格的临床研究文献,用Excel 2003提取文献信息,包括作者、期刊、年份、治疗病症、应用腧穴、配合手法、操作频次等要素,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九六补泻法最常用于神经系统及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多配合捻转,多以补泻兼施形式使用,常选九阳数和六阴数,并以构成龙虎交战法最为常见.结论:九六补泻法的临床应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自身特色和优势,这对于手法刺激量的标准量化研究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朱亚强  彭旭明 《中医学报》2021,36(5):968-972
捻转补泻是针刺手法的一种,其流派众多,有以左转、右转分补泻;以性别分补泻;以体位和刺手不同分补泻;以经络循行方向分补泻;以阴阳属性分补泻;以刺激量大小分补泻等。捻转补泻效果受捻转方向、刺激量、针刺穴位等多种因素影响,若拇指向前用力,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为补法;拇指向后用力,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选取偏补的穴位,补的作用强;以泻为主的穴位,泻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针刺的刺激量是决定针刺效应的重要因素,目前已开展大量的针刺量化研究以期达到最佳针刺疗效。针刺量化研究中存在概念模糊不清、缺乏规范化方法两大问题,二者对开展针刺量化研究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明确针刺刺激量相关概念,运用针刺手法仿真仪代替传统针刺操作有助于实现此类研究客观定量化。  相似文献   

6.
针刺的补泻手法是针刺手法中的一个内容,最早见于秦汉以前的医学文献《灵枢》和《素问》中以后历代针灸书籍,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如提插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子母补泻、纳支补泻、开阖补泻、九六补泻等单式补泻手法,以及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子午捣臼、龙虎交战、五藏交经等复式补泻手法。针刺补泻手法究竞有无实际价值是目前广大从事针灸工作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在这里浅析初步的看法对这些古代的针刺补泻手法加以整理。  相似文献   

7.
关于针刺刺激量的浅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的刺激量是决定针刺效应的重要因素,在针灸临床中要重视刺激量的把握,本文着重从刺激量的分类,刺激量的选择,并分别从性别、年龄、体质、疾病的病性、病位、范围、程度、穴位特点及机体的机能状态,各方面进行阊述,旨在认识影响刺激量的因素,把握针刺的刺激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试论针刺有效刺激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有效刺激量是评判临床疗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对有效刺激量的含义在原有基础上作了更加明确的阐述,并进一步探讨了刺激量与有效刺激量的关系。指出有效刺激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对患者的敏感度、针刺手法以及有效刺激时间等方面的恰当把握和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9.
试论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的关系 ,补法为轻刺激 ,泻法为重刺激。但《千金翼方》却明确提出 :“补泻之时 ,以针为之 :重则为补 ,轻则为泻 ;虽有分寸 ,得气即止。”究竟孰轻孰重 ,应从补泻法的演变情况进行分析。1 补轻泻重说  补泻法的早期记载应首推《内经》。《灵枢·官能》说 :“泻必用圆 :切而转之 ,其气乃行 ,疾而徐出 ,邪气乃出 ,伸而迎之 ,摇大其穴 ,气出乃疾。补必用方 :外引其皮 ,令当其门 ,…微旋而徐推之 ,必端以正 ,安以静 ,坚心无解 ,欲微以留 ,气下而疾出之 ,推其皮 ,盖其外门 ,真气乃存。”《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 :…  相似文献   

10.
试论针刺有效刺激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效刺激量是评判临床疗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对有效刺激量的含义在原有基础上作了更加明确的阐述,并进一步探讨了刺激量与有效刺激量的关系。指出有效刺激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对患者的敏感度、针刺手法以及有效刺激时间等方面的恰当把握和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饮食和养阴药对雄激素致不孕大鼠(ASR)排卵及能量状态、血脂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给出生9日龄SD雌性大鼠丙酸睾酮1.25mg皮下注射,建立ASR模型,将其随机分为①模型组;②中药组(80日龄起灌服滋肾阴药“天癸方”);③节食组(80日龄开始饲料减为自由进食时的70%);④中药+节食组;⑤设立对照组。每组14只。各组于110日龄称重,断头处死,测定各组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的变化;同时对能量状态指标(每日摄食量、腹膜后脂肪垫、体重)进行评估;卵巢苏木精伊红染色作形态学观察。结果雄激素致不孕大鼠呈高代谢、能量失衡肥胖状态,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葡萄糖较对照组增加(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无明显改变(P>0.05),镜下见卵巢卵泡囊性扩张;分别予滋肾阴中药、节食、滋肾阴+节食治疗后,能量失衡肥胖状态改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葡萄糖恢复正常,卵巢排卵功能不同程度地恢复,以中药+节食组治疗效果最佳(排卵率达71.43%),而中药组、节食组排卵率分别为42.86%,28.57%。结论雄激素致不孕大鼠有肥胖、脂质代谢紊乱及不排卵特点。养阴药+节食能改善能量代谢紊乱,促进排卵,且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胡须刺激对大鼠桶状皮质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先行胡须依赖实验,训练达标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胡须刺激组。在显微镜下结扎右侧大脑中动脉2~3根分支构建大鼠胡须桶状皮质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胡须刺激组于缺血3 d后开始刺激大鼠左侧胡须。造模成功后3组大鼠再次行胡须依赖实验直至再次达标,记录各组所需实验次数,并于术后14 d应用超声多普勒检测缺血区周围的血流量,HE染色观察缺血脑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缺血区周围CD34的表达情况并测量微血管密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胡须刺激组能显著减少胡须依赖实验再次达标所需次数(P<0.01),提高缺血区血流量(P<0.01),改善病理组织学,提高缺血区周围CD34阳性细胞的表达,微血管密度增多(P<0.01)。结论:胡须刺激对大鼠桶状皮质局灶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诱导CD34的表达上调,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流灌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直肠电刺激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痉挛状态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直肠电刺激(RPES)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痉挛状态的疗效。对10例脊髓损伤(SCI)后痉挛患者,10例偏瘫后痉挛患者进行RPES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h,对SCI患者双下肢、偏瘫患者患侧下肢进行康复评分和步态、步行能力观察。结果:经RPES治疗后,SCI患者下肢Ashworth评分、Clonus评分显著降低,患者出现步态改善和步行能力提高,偏瘫患者患侧下肢康复评分无显著变化。采用RPES治疗,对降低SCI后痉挛状态有较好的疗效,对偏瘫后痉挛状态无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清渴平片治疗I型糖尿病三年113例总有效率为89.38%。认为消渴平片的作用为生津止渴、清热泻火、滋肾缩尿,该药长期服用效果满意,可降血脂、改善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东垣继承先贤理论,系统总结、阐发脾胃的生理功能与发病特点,形成了以脾胃功能为核心,气机升降为主线,甘温除热降阴火为具体措施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目前肿瘤的中医治疗同样强调改善脾胃的功能及气机的升降,与李东垣学说颇有相似之处。因此,深刻理解李东垣"补中、升阳、降阴火"理论并灵活运用,对肿瘤的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Repetitive navig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in combination with object naming is able to elicit naming errors by stimulating language-related brain regions. However, stimulation results mainly depend on coil positioning and stimulation parameters, which have not been investigated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uronavigation to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herefore, the following three parameters were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in the present study: coil angulation, stimulation frequency, and stimulation intensity.

Methods

Five healthy, right-handed subjects underwent rTMS language mapping of Broca’s as well as Wernicke’s areas of the left hemisphere. During mapping sessions, coil angulation was changed clockwise in 45° steps, and the stimulation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were varied within a considerably wide range. For angulation, the anterior-posterior (ap) coil orientation was used as reference position.

Results

An angulation of 90° to ap coil orientation led to the highest rate of naming errors within Broca’s area, whereas an in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angulations was observed during stimulation of Wernicke’s area. Therefore, ap coil orientation, which is regarded as standard in rTMS language mapping, could not be approved as the optimal position. With regard to stimulation parameters, 20 Hz and 120% of the resting motor threshold (RMT) were defined as optimal.

Conclusions

Coil angulation, stimulation frequency, and stimulation intensity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language impairment during rTMS mapping. The variation of only one of these parameters already leads to a clearer disruption of language performance. Therefore, individually adapted stimulation protocols have to be determined prior to language mapping in order to improve mapping result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的抑制作用。方法在青霉素诱发的大鼠癫痫模型上,记录大鼠癫痫活动时肌电、脑电以及单个神经元的电活动。电刺激迷走神经,以观察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癫痫的抑制作用。结果在动物行为、肌电和脑电、单个神经元等不同水平观察到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癫痫活动的抑制作用。在5~20 Hz范围内,随迷走神经刺激频率的增高,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癫痫的抑制程度逐渐增大。结论迷走神经刺激可以抑制大鼠癫痫活动,其抑制作用与刺激参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冯明月  王中洁 《华夏医学》2011,24(2):184-185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用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训练治疗,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治疗后盆底肌Ⅰ、Ⅱ类肌纤维肌力测试评分平均提高2级,疲劳度测定平均提高3%,治疗前后问卷调查表量化评分平均提高4.0分,患者对治...  相似文献   

19.
对近10年补肾法治疗卵巢低反应的主要研究机制进行综述。其机制主要包括改善卵巢血供、降低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调节卵泡刺激素受体表达、改善卵巢细胞因子的表达等。  相似文献   

20.
扼要介绍笔者运用中医药为主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以辨证论治为主,针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病体的特性,扶正与达邪并举。探讨对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辨证论治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