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昌平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有效地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辖区建筑工人、工厂工人、个体经营者、住宿餐饮从业人员、家政从业人员、临时雇佣劳动力、娱乐场所从业人员7类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4.8%,不同性别、不同行业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户籍、文化程度、是否做过免费HIV检测等因素对其知晓率有显著影响;流动人口现有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通过多途径获得,从高到低依次是电视、免费宣传材料、广播等,但流动人口最希望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从高到低依次是电视、免费宣传材料、书籍等;有3.6%的流动人口做过免费HIV检测;仅22.1%的人不歧视HIV/AIDS;有4.7%流动人口有商业性行为,仅18.1%的人能每次坚持用套;有7.3%的流动人口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关系,仅18.1%的人能坚持每次用套;有0.5%的男性有同性行为,仅16.7%的人能坚持每次用套。结论昌平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存在对HIV/AIDS的歧视态度和感染艾滋病的高危性行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地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齐齐哈尔市部分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高校开展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在齐齐哈尔市两所公立本科院校抽取37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基本信息、艾滋病知识、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性行为情况。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1.0%,性行为发生率为18.5%。不同民族、专业、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专业和父母文化程度是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被调查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尚未达到国家标准,部分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歧视态度,在性行为方面存在知行不一现象,建议高校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昌平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更好地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17所中学5 098名初、高中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仅为63.9%,不同年级和性别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知不同,但均无统计学差异;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经和渠道从高到低依次是网络、朋友、书刊、学校教育、电视等;有7.6%(386/5 098)的中学生进行过HIV抗体检测;仅有11.6%的中学生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结论 昌平区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不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存在着明显的歧视倾向.  相似文献   

4.
综合医院医务人员消除艾滋病歧视综合培训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对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职业防护技能、相关伦理与道德、不歧视的相关政策等综合培训,评价培训效果,为加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不记名方法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前后测试和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前后差异比较.结果 经过培训,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提高了10.13%,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知晓率提高了28.80%.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有所改善.结论 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水平和职业防护技能,对医护人员的态度改变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对行为意愿改变不明显.应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观,长期以多样化形式来提高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改善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减少歧视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职业防护技能、相关伦理与道德、不歧视的相关政策等综合培训,评价培训效果,为加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记名方法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前后测试和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前后差异比较。结果经过培训,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提高了10.13%,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知晓率提高了28.80%。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有所改善。结论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水平和职业防护技能,对医护人员的态度改变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对行为意愿改变不明显。应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观,长期以多样化形式来提高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改善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减少歧视行为。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及歧视态度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山西省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和歧视态度现况,探讨歧视态度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医疗服务过程中艾滋病相关歧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山西省抽取5家医院,每家医院抽取部分医务人员。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匿名自填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歧视态度等。结果共调查医务人员305人,其中医生205人(67.2%)、护士90人(29.5%)和医技等10人(3.3%)。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1.8%,其中,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79.8%,艾滋病传播途径掌握程度较好,知晓率为96.2%,非传播途径知识掌握程度较低,知晓率仅为73.0%。医务人员中持有歧视态度的比例较高,55.1%(168人)的医务人员认为“治疗时应对不同途径艾滋病感染者予以区别对待”,49.5%(151人)的医务人员认为“艾滋病感染者应该与健康人群隔离”。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生、传播途径知识得分低者、非传播途径知识得分高者,其艾滋病歧视态度得分较低。结论山西省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缺乏是导致艾滋病相关歧视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掌握河南省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为制定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0所院校一至三年级的大学生4 570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结果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4.7%,不同专业、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20,34.28,P值均<0.01).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为94.7%,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1.8%.47.3%的学生对HIV携带者和艾滋病人存在歧视.80.9%的大学生知道安全套能有效避免HIV传播,64.4%的学生第一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2.6%;0.12%的学生曾经尝试吸毒.艾滋病防治知识获得途径主要是健康讲座(29.1%)、宣传栏(19.9%)和网络/电视(19.6%).结论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获取途径少,存在艾滋病歧视和相关行为不良.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汶川县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为进一步开展青少年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汶川县2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500名,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的统一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被调查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43.2%,其中初中和高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有统计学差异,男女学生的知晓率无统计学意义;对艾滋病态度正确率44.8%;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经从高到低依次是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医务人员、老师、同学或朋友、家人.结论 汶川县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对艾滋病存在歧视、恐惧心理,应进一步加强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南昌市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歧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艾滋病反歧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南昌市3家医院的医务人员,运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歧视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医务人员1 521人,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5.67%,艾滋病歧视率为41.81%。调查显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OR=0.052,95%CI:0.037~0.073)、硕士及以上学历者(OR=0.053,95%CI:0.021~0.129)、家庭出生来自城市(OR=0.527,95%CI:0.395~0.702)、工作满意程度高(OR=0.714,95%CI:0.539~0.945)、对PLWHA持同情态度者(OR=0.286,95%CI:0.211~0.387)艾滋病歧视率较低;暴露危险性高者(OR=4.712,95%CI:3.271~6.788)艾滋病歧视率较高;不同科室岗位医务人员艾滋病歧视程度不同,临床医生及药师艾滋病歧视率较低,护士、医技、后勤行政岗艾滋病歧视率较高。结论南昌市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针对医务人员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专业知识培训,努力消除HIV/AIDS歧视心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沧州市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 方法调查沧州市居民3 491人,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相关法律法规、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以及健康教育情况等. 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各项内容的知晓率在9.9%~95.8%之间,其中对三条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在82.5%~90.7%之间,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各项内容的知晓率在9.9%~53.8%之间,艾滋病的预防措施各项内容的知晓率在69.6%~86.1%之间;对"四免一关怀"各项内容的知晓率在51.2%~60.2%之间,16.5%的人知道艾滋病患者不限制结婚,37.5%的人知道不应限制艾滋病患者的行动,表示可以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一起工作者占35%,允许子女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子女一起上学者占23.3%;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依次是电视、报刊杂志、宣传材料、网络、专题讲座,易接受的途径依次为电视、宣传材料、报刊杂志、专题讲座、网络. 结论被调查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差悬殊,艾滋病相关法律法规知晓率低,对艾滋病病人有歧视倾向,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和易接受的途径主要是电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入员吸烟和被动吸烟现状以及对控烟和禁烟的态度。方法制定统一调查表,随机抽取2009年到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采取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450人,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现在吸烟率为28.00%(男性24.21%,女性3.79%),戒烟率为10.20%。在过去的7个工作日,26.00%的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曾被动吸烟,其中5.10%的从业人员则是天天被动吸烟;对单位的禁烟支持率达到97.66%;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控烟和戒烟知识的了解情况女性高于男性。结论昌平区食品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吸烟及被动吸烟率偏高,需进一步加强对该人群"吸烟有害健康"的宣教工作,以降低昌平区公共场所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艾滋病知信行现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两工厂新生代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为进一步开展工厂新生代农民工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基线资料和深入研究的线索。方法:横断面现况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收集深圳南山区马家龙工业区两家工厂251名新生代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信息。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6.6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知晓率(56.00%)高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37.30%);18.33%的调查对象同情通过性途径和吸毒途径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者,正向态度率最低;65.74%认为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应该享有教育和就业的权利,正向态度率最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人群和未知晓人群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率(28.21%、37.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预防方法和非传播途径方面的知识需要重点宣传。歧视态度仍然普遍存在于新生代农民工中。深入了解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可借鉴其他研究方法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为在该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深圳市宝安区随机抽取的8所中学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基线调查。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50.2%,其中初中生的得分明显低于高中生(P〈0.01),公立学校的应答情况明显好于私立学校(P〈0.01);对于艾滋病患者大部分学生能给予关心和帮助,但很多同学认为艾滋病离他们还很遥远;目前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来源途径主要为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或书籍和宣传资料等。结论在校中学生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处在较低水平,学校及有关部门应通力合作,加强对学生开展青春期卫生保健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私营企业农民工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宣传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抽取10家私营企业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企业农民工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85%以上,但是对非传播途径包括预防知识方面知晓率较低;年龄、性别、婚姻、民族和文化程度对艾滋病知识的理解有一定影响。结论企业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还不透彻,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加强他们对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相关行为变化,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情况,为相关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松江区辖区内于2011-2015年哨点监测期间,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调查方法,对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检测HIV、梅毒和HCV抗体。【结果】共调查2064名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94.77%,历年知晓率分别为93.33%、95.01%、93.00%、99.76%以及92.57%(P<0.05);最近1次商业性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暗娼总比例为90.07%,历年比例分别为84.05%、80.55%、93.72%、99.06%、95.79%(P<0.05);最近1个月内商业性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暗娼总比例为76.74%,历年比例分别为69.29%、60.60%、86.47%、87.76%、78.96%(P<0.05);5年HIV抗体平均检出率为0.00%,梅毒抗体检出率3.00%,HCV抗体检出率为0.34%。【结论】松江区暗娼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水平较高;最近1个月商业性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不高;梅毒检出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昌平区大学生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树波  陈国敏  曾毅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416-2418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大学生对艾滋病知晓及性行为情况,为今后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内容及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运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北京市昌平区某所大学800名学生,收集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情况。结果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9.00%,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有46人(5.75%)报告曾有过性行为,但安全套使用率并不高。未检测出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12%。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还不全面,存在不安全性行为。加强大学生性生理健康教育及艾滋病性病教育,对控制艾滋病性病的传播、促进青少年性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与相关羞辱感,以及对日常接触传染艾滋病的惧怕心理,为探索解决导致羞辱和歧视的根源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利用湖南省农村户籍医学专业大学生回乡过春节的机会,对当地农村校外青少年、外出务工返乡过节人员及留守家属进行调查。[结果]调查880人,19项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2.63%。其中,校外青少年总知晓率为74.50%.外出务工人员为72.90%,留守家属为73.07%(P〉0.05);全部调查对象对艾滋病三大经典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87.41%,对日常接触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仅为56.53%。对于如果发生某些13常接触行为时,55.57%至少有1项回答害怕或担心被HIV感染;对于假设感染了HIV,60.91%有不同程度的羞辱感,认为如果自己、他人或家人感染或患艾滋病应该感到耻辱的分别占50.68%、54.77%、47.16%。[结论]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日常接触非传播途径存在较多的误区,部分人对日常接触传染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对感染者和病人存在羞辱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福建省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相关行为状况,为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福建省15个县区的部分娱乐场所暗娼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6.59%,最后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2.01%,18.16%曾出现性病相关症状。接受预防艾滋病相关服务以宣传教育为主。结论暗娼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安全套使用率不高。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暗娼人群的干预方法,提高其各知识点的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同时应保持干预措施的稳定性和恒定性,进一步扩大暗娼人群的干预覆盖面和检测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西部农村镇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医务工作人员法定传染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于2009-2011年对重庆市江津区镇级及以上医务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09-2011年医务工作人员法定传染病知识总体答题正确率分别为:74.22%,85.00%,85.14%。其中传染病基础知识的正确率为93.94%,传染病报告知识的正确率为76.68%。结论近些年来基层医务工作人员的传染病知识在总体上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处于一个较高且较为稳定的水平,而传染病报告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够理想。应通过疾控机构师资开展对基层医生的传染病知识培训,特别是传染病报告知识的培训,同时加强规范化综合管理,保证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