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e Savigny等(1977)曾用犬弓蛔虫第2期幼虫分泌抗原进行红细胞凝集试验及可溶性抗原荧光抗体试验检测人体弓蛔虫幼虫移行症的幼虫特异性抗体。这些检测循环抗体试验的敏感性均不及放射免疫试验。本文报告一种检测人体弓蛔虫幼虫移行症的幼虫特异性抗体的活化纤维纸放射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2.
氟化甲苯咪唑对多数肠道线虫有作用,治疗皮下幼虫移行症也有效,并且长期服用耐受良好。故作者试用该药治疗30例男、女成年人内脏幼虫移行症,该30例内脏幼虫移行症的诊断依据是:①嗜酸粒细胞增多达2个月以上,本组嗜酸粒细胞计数介于548~13300/cmm;②粪便寄生虫学检查阴性;③以猪蛔虫生殖腺提取物为抗原的免疫电泳阳性。作者将30例病人按服药剂量疗程不同而分为两组:其中甲组20人,每天1g,饭后两次分服,连服21天;乙组10人,每天3g,饭后3次分服,连服15天。病人对该药耐受良好,只有甲组中有3人出现变态反应症状,其中2例为荨麻疹,1例为全身皮肤搔痒,服  相似文献   

3.
人体内蛔虫幼虫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VLM)已证实主要是由犬弓蛔虫第二期幼虫引起,且血清诊断是唯一可行的方法。用  相似文献   

4.
内脏幼虫移行症(VLM)是由于人体感染犬弓首线虫后幼虫在组织中移行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多发于儿童。这种线虫通常寄生于犬和猫,在人体内一般不能发育为成虫。因  相似文献   

5.
丙硫苯咪唑(Albendazole)是一种抗肝片吸虫、绦虫和各种动物线虫的广谱杀虫药,也有抗牛的肝片吸虫和小鼠的猪蛔虫移行幼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幼虫移行症动物模型,探索SD大鼠感染犬弓首线虫幼虫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犬弓首线虫感染期虫卵灌胃SD大鼠,用压片法和稀盐酸分离法观察幼虫在体内分布情况。结果幼虫早期主要分布于肝脏,随着时间的推移,幼虫从肝脏又移行到肺、脑等器官。结论犬弓首线虫幼虫感染SD大鼠引起幼虫移行症。  相似文献   

7.
弓首线虫幼虫移行症的几个问题华西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成都610041罗仲金幼虫移行症是指某些动物寄生蠕虫的幼虫在人体皮肤及各种器官中长期移行和寄生引起的综合征。其特点是宿主常表现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发烧、丙种球蛋白增高,受累器官(如肝、肺、脑、...  相似文献   

8.
宠物传播的人兽共患病中以犬弓蛔虫引 起的内脏幼虫移行症(VLM)尤为重要。人通过摄入土壤中或手和其他污染物上的含有幼虫的卵而获感染。在组织内移行的幼虫可致儿童眼内炎症甚至失明。由于虫卵发育需要2—5周时间,因此直接接触犬、猫等宠物在传  相似文献   

9.
弓首线虫幼虫移行症免疫诊断研究进展华西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成都610041罗仲金,王光西自从Beaver及其同事(1952)首次描述弓首线虫幼虫儿童感染病例以来,大量研究表明弓首线虫,特别是犬弓首线虫的幼虫是人体内脏幼虫移行症(Visceralla...  相似文献   

10.
土壤取样表明,外界环境普遍为弓蛔虫虫卵所污染。在人食入有感染力的弓蛔虫虫卵后,幼虫可移行至肝、肺、肌肉及大脑,即患弓蛔虫病。 尽管弓蛔虫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但有三种综合症状是可以辨认的,即弓蛔虫内脏幼虫移行症、眼幼虫移行症及隐匿的弓蛔虫病。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采用Ambrojso-Thomas氏荧光抗体试验方法,以埋在冰冻豚鼠肌肉内的幼虫作为抗原,诊断人体内弓蛔虫内脏幼虫移行症。此法为人体内脏幼虫移行症的血清学诊断提供了一种敏感、特异和易于贮存的抗原。犬弓蛔虫第2期幼虫的抗原比成虫的更为敏感和特异。对于感染已长期的蛔虫病、钩虫病和鞭虫病,病人血清为1:40稀释度的试验结果是特异的。为了防止与鞭虫病和蛔虫幼虫移行症有交叉反应,血清的最低特异  相似文献   

12.
作者研究了10例1~5岁临床诊断为内脏幼虫移行症病例的血清标本,其中5例经初步测定为对弓蛔虫属抗原和蛔虫抗原沉淀反应阳性者,另5例则无沉淀反应。而7名健康成人的对照血清,除1例轻度异位者IgG浓度为2,900单位/毫升和IgA为450毫克%外,其他6例IgE、IgM、IgA和IgG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免疫球蛋白浓度测定(包括IgE、IgM、IgA、IgG)∶10例内脏幼虫移行症患儿中有6例血清IgE浓度在900单位/毫升以上,4  相似文献   

13.
弓蛔虫幼虫病是由食肉动物传播给人的一种寄生虫病,受感染的食肉动物散播虫卵于环境中,人们通过虫卵污染的手、动物毛和蔬菜而感染,也可吸入感染孵出的幼虫在人体组织中移行,引起眼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因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鉴于食肉动物所感染的弓蛔虫幼虫可通过子宫侵入胎儿,或可污染乳汁而感染新生动物。人体感染是否也会出现类似情况,作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犬弓首线虫是人体内脏幼虫移行症(VLM)和眼幼虫移行症(OLM)的重要病原。国外研究表明该幼虫人体感染,特别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国内,罗仰金等(1993)报告成都郊区学龄前儿童血清抗弓首线虫幼虫抗体阳性率达177%,而成都市区儿童仅为2.1%,并从20例疑为弓首线虫幼虫移行症病儿中检出抗弓首线虫功电碑体阳性者”人,表明国内也有人体感染存在’‘’。然而,迄今尚缺治疗该感染疗效满意的药物”‘。本研究选用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咬两种药物对犬弓首线虫感染鼠进行实验治疗,以观察其疗效,明确其有效剂量和疗程,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  相似文献   

15.
由于缺少有效的药物,犬弓首线虫幼虫引起的内脏幼虫移行症很难治愈。作者曾研制了一种具有较强杀幼虫效果的药物—己基2,4-二羟基苯甲酸盐(HDB),并用相对迁移指数(RM)和染料清除指数(DE)来评价对幼虫的杀伤力。但由于RM和DE测试的结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作者试用四氮唑盐(MTT)染剂试验评价驱蠕虫药对体外培养的犬弓首线虫二期幼虫的杀伤效果。 试验用幼虫为培养不到20周的二期幼虫,存在于幼虫活细胞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C_1酶可利用MTT,使黄色的水溶性MT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肝脏蠕虫蚴移行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例肝脏蠕虫蚴移行症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影像学资料,包括体查、病史、实验室检查、病原学及超声检查等。结果 10例患者中7例体温轻、中度升高,平均38.7℃;5例自觉腹痛或上腹部不适;平均WBC 19.6×109/L,EO 12.2×109/L,EO百分比55.6%;ALT73.4 U/L,AST44.4 U/L;4例吸虫虫卵(+),1例蛔虫虫卵(+);6例吸虫抗体(+),1例囊虫抗体(+)。超声表现:8例肝脏轻度肿大,肝脏外围实质斑片状低回声灶,直径5~61 mm,平均36.9 mm;80%病灶边界尚清或欠清,内部见门静脉分支穿行;动态观测8例病灶具有移行性。全部患者经驱虫治疗(平均16 d),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肝内移行灶逐渐吸收缩小,直至消失。结论超声检查对发现肝内幼虫移行灶,排除特发性嗜酸性细胞增多症,诊断肝脏蠕虫蚴移行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异尖线虫和异尖线虫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异尖线虫的第3期幼虫寄生于某些海栖鱼类,人因摄食含有活幼虫的鱼肉或鱼内脏而感染,称为异尖线虫病。据Van Thiel等(1960)报告,Straub于1955年首次在荷兰发现本病,他从生吃鲱鱼后引起肠梗阻而作剖腹术患者的肠切除标本内,发现了钻入粘膜内的幼虫,后经鉴定为异尖线虫幼虫。异尖线虫虽不能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但它的幼虫引起的内脏幼虫移行症(V.L.M.),是  相似文献   

18.
蛔虫引起的内脏幼虫移行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 内脏幼虫移行症(Visceral larva mjgrans,VLM)是一些动物寄生蠕虫的幼虫进入人体或其它非适宜宿主体内后,虫体本身不发育或仅部分发育,而在各组织器官内长期移行和存在,使被寄生宿主机体受损害后产生的一系列症侯群。VLM的主要特点是:肝肿大、慢性持续性嗜酸粒细胞血症、高球蛋白血症以及组织病理学上的多器官嗜酸性肉芽肿损害。世界卫生组织已把VLM列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中的一类。能引起  相似文献   

19.
宠物犬犬钩虫的调查及生活史各期形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犬钩虫(Ancylostoma canium)幼虫可以感染人体,但不能发育为成虫,仅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方法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涂片法检查钩虫卵;用"T"滤纸条培养犬钩蚴;皮肤感染和灌喂人工感染实验狗。感染后不同时间解剖狗,从狗小肠获取钩虫,镜下观察和拍照。结果厦门市30只宠物犬样本犬钩虫感染率为3.33%(1/30),蛔虫感染率为10.00%(3/30)。对犬钩虫生活史各期的形态进行观察。结论厦门市存在宠物犬犬钩虫感染,特别是农家狗的犬钩虫感染为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应用~(75) Se 标记血吸虫幼虫并测定它们的移行及在宿主中的分布情况。作者认为[~(75) Se]蛋氨酸具有五个特征,使它在研究标记血吸虫幼虫在宿主中的定位和移行方面成为一个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除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