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50例)和氯沙坦组(50例),分别予以口服替米沙坦和氯沙坦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血清APN、hs—CRP和TNF-α表达及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均实现血压达标。治疗开始后,替米沙坦组APN升高较氯沙坦组快(P〈0.05),替米沙坦组hs-CRP、TNF-α水平降低亦均较氯沙坦组快(均P〈0.05)。两组均随访4个月,替米沙坦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0%(5/50),明显低于氯沙坦组的24.5%(12/49)(P〈0.05)。结论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PN、hs—CRP、TNF—α表达的调节作用较氯沙坦更显著,更有利于降低此类患者的短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87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线水平和使用替米沙坦(最终剂量80mg,n=45)或雷米普利(最终剂量10mg,n=42)治疗9周后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与基线水平收缩压(SBP:r=0.240,P〈0.05)和舒张压(DBP:r=0.227,P〈0.05)、以及替米沙坦或雷米普利治疗后的SBP(r=0.228,P〈0.05)和DBP(r=-0.286,P〈0.05)均呈负相关。脂联素水平的改变与SBP(r=-0.357,P〈0.0I)和DBP(r=-0.286,P〈0.01)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周茵  刘英  宋雷凤 《黑龙江医药》2010,23(3):365-366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TNF—a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合并2型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分为肥胖组(体重指数BMI≥25kg/m2)42例、非肥胖组(BMI〈25奴/m2)5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定血清脂联素、TNF—a、体重、身高、血脂、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肥胖组脂联素低于非肥胖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非肥胖组又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肥胖组TNF-a高于非肥胖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非肥胖组又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脂联素与BMI、HOMA-IR呈负相关TNF-a与BMI、HOMA-IR呈正相关。结论:脂联素、TNF—a与IR密切相关,参与了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45例,两组年龄、性别匹配,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吡格列酮组(22例)和安慰剂组(23例),干预治疗12周后比较其血清脂联素、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同时测血糖、血压、血脂、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值(WHR)、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13细胞功能(HOMA-IR)。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脂联素、游离脂肪酸水平无明显差别,经吡格列酮治疗后,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FFA水平下降(P〈0.05),血清脂联素升高与FFA下降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吡格列酮除改善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外,还可使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FFA水平降低,提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降低FFA、升高脂联素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柯萨奇B3病毒感染的心肌炎小鼠60例,其中30例自病毒感染之日并连续7 d喂食替米沙坦作为观察组;另外30例无药物干预的心肌炎小鼠作为对照组;10例未感染病毒也无药物干预的小鼠作为空白组。观察3组小鼠的心肌病理组织学积分;组织病理改变;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TNF-α浓度。结果喂食替米沙坦的观察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未药物干预的对照组,而TNF-α、病理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空白组相比,观察组血清脂联素、TNF-α、病理积分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血清脂联素降低,而TNF-α、病理积分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小鼠接种病毒后第7天,可见心肌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等,观察组心肌炎症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替米沙坦能够增加对心脏有保护作用的脂联素表达,减少TNF-α的分泌,减少心肌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替米沙坦对肥胖性高血压患者脂肪因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肥胖性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疗程1个月。比较2组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 W/H)、脂肪因子(脂联素、瘦素、抵抗素)、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Lns)、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BMI、W/H、瘦素、抵抗素、PRA、AngⅡ、FBG、FLns、HOMA-IR显著降低,脂联素、ISI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圹.05)。结论葛根素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肥胖性高血压能够有效减轻腹型肥胖,调控脂肪因子分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过度激活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张志龙  李莉君 《中南药学》2008,6(4):488-490
目的比较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和单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T2DM患者分成治疗组(胰岛素加罗格列酮)与对照组(胰岛素治疗),随访观察12周。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但治疗组胰岛素日需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甘油三酯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P〈0.05),B细胞功能指数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降低(P〈0.05),脂联素水平升高(P〈0.01)。结论罗格列酮与胰岛素联用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改善,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升高脂联素水平,优于单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6%(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TNF-α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疗效显著,降低血清脂联素、TNF-α水平,促进尿毒症的治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霞绯  吴娟 《中国药房》2013,(48):4534-4536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和替米沙坦对绝经后原发性高血压女性患者骨密度及骨转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绝经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ACEⅠ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组(ARB组)和钙通道阻滞药组(CCB组),每组各40例患者,分别给予依那普利、替米沙坦和硝苯地平进行降压治疗。治疗1年后,观察3组患者血压、骨密度(BMD)、骨钙素、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及血清钙离子和磷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患者血压均降至正常范围,且血清钙离子和磷离子浓度及骨钙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EⅠ组患者β-CTX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BMD显著升高(P〈0.05),而骨钙素无显著变化(P〉0.05);ARB组和CCB组患者的BMD显著下降(P〈0.05),而骨钙素及β-CTX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ACEI组患者β-CTX显著低于ARB组和CCB组患者,BMD显著高于ARB组和CC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清钙离子、磷离子的浓度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依那普利具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能改善绝经后高血压女性患者骨量的丢失,而替米沙坦不具备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可倩  刘玉文  唐伟  唐凯  周纬 《海峡药学》2010,22(8):168-16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0例原发性高血压1,2级伴稳定型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以冠心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替米沙坦,对照组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结果两组均在8周内均实现血压达标.两组血压达标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hs—CRP、IL-6和TNF-α含量基本一致(P〉0.05)。治疗8周后。两组hs.CRP、IL-6、TNF-α含量均明显下降(均P〈0.05),但治疗组hs-CRP、IL-6、TNF—α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均P〈0.05)。结论替米沙坦降压效果理想,安全可靠,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hs—CRP、IL-6和TNF-α含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二甲双胍对的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脂联素和瘦素的影响,探讨单纯性肥胖发病机制和盐酸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0例新诊断单纯性肥胖患者,予盐酸二甲双胍1500mg/d口服,治疗12周;选取30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体质量对照者,检测空腹真胰岛素水平、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瘦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结果A组空腹真胰岛素水平、瘦素和HOMA—IR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脂联素下降(P〈0.05);12周后瘦素显著下降(P〈0.01),单纯性肥胖组脂联素呈上升趋势。结论单纯性肥胖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和脂联素下降;盐酸二甲双胍可能通过降低血清瘦素水平和平衡各种脂肪细胞因子水平而发挥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联素(APN)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11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两组均积极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降压,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降压。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降至正常,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TNF-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下降,APN 明显升高;对照组治疗前后这三项指标变化不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米沙坦不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而且可以改善机体糖脂代谢,抑制炎症反应,降低IR。  相似文献   

13.
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东坚  周智文  邱培清 《安徽医药》2009,13(12):1559-1560
目的通过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进行比较,探讨替米沙坦在逆转左室肥厚、改善糖代谢的同时是否能降低血糖水平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n=54)和氨氯地平组(n=54)。替米沙坦组使用替米沙坦口服(80-160 mg·d^-1),氨氯地平组使用氨氯地平口服(2.5-5 mg·d^-1),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血压、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替米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平均压均有显著下降(P〈0.01),左心室肥厚,两组均有显著下降,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替米沙坦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有明显下降(P〈0.01)。氨氯地平组在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均能有效控制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但替米沙坦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下降,替米沙坦更有利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清APN、TNF-α浓度,并观察血压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10周后血压均降至140/90 mmHg以下,而两组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PN、TNF-α、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周后,替米沙坦组外周血APN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HOMA-I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替米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升高血清APN浓度和降低TNF-α浓度的同时,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闽  杨晔  王志国  甄立波 《天津医药》2007,35(6):437-439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影响。方法:6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均以普通标准饲料)。对照组以普通自来水喂养;果糖组(F组)及氨氯地平治疗组以10/果糖水喂养;氨氯地平组分低剂量组(L组)和高剂量组(H组),果糖水喂养8周后分别以不同浓度的氨氯地平溶液灌胃(1mg·kg^-1·d^-1和10mg·kg^-1·d^-1)。胰岛素抵抗指标采用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ln(FBG×FINS);尾部测量法测血压;放免法测定血清脂联素的浓度。结果:8周后果糖喂养的F、H、L组大鼠血压、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ISI、脂联素明显下降,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成功建立;氨氯地平干预6周后,L、H组较F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ISI、脂联素明显提高;L、H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体质量和胰岛素敏感性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氨氯地平可改善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赵姜 《天津医药》2012,40(6):605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l型(AT1)受体阻滞剂替米沙坦对改善OLETF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肥胖自发2型糖尿病雄性OLETF大鼠47只,高脂喂养22周诱导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胰岛素抵抗对照组(OLETF)大鼠给予高脂饮食,替米沙坦组(L)高脂饮食加替米沙坦,二甲双胍组(MET)高脂饮食加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组(P)高脂饮食加吡格列酮,低剂量替米沙坦组(VL) 高脂饮食加低剂量替米沙坦,干预26周后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游离脂肪酸、血脂、网膜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内脂素水平。结果:替米沙坦具有改善OLETF自发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的作用,药物干预组与胰岛素抵抗对照组比较,血清网膜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F=6.888,P<0.001),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表达水平明显降低(F=7.236,P<0.001),血清内脂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F=4.165,P=0.003),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替米沙坦可能通过提高血清网膜素表达、降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及内脂素表达,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王勤 《北方药学》2011,8(10):4-5
目的:观察泰脂安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7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36例)和泰脂安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氟伐他汀组口服氟伐他汀40mg,天,泰脂安组口服泰脂安9粒,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CRP、TNF—α和IL-6浓度显著下降(P〈0.05),氟伐他汀组CRP浓度下降较泰脂安组显著(P〈0.05),TNF-α和IL-6两组浓度下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脂安胶囊具有抗炎和稳定斑块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受损(IGT)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12月我院内科门诊46例新诊断IGT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干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lc、HOMA—IR、TG、h—CRP及vWF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HDL—C明显升高(P〈0.05)。结论:除降血压外,替米沙坦能改善胰岛索抵抗及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年男性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证实的32例冠脉粥样硬化者(冠脉狭窄〈50%)、86例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50%),并选30例冠脉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进行血清脂联素的测定,同时检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浆胰岛素水平(FINS)、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等相关指标,计算HOMA-IR指数。结果冠心病组及冠脉粥样硬化组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尸〈0.01),冠心病组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冠心病组中急性冠脉综合征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1)。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单支病变组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三支病变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单支病变组及双支病变组(P〈0.05),而双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重指数、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负相关(r分别为-0.291、-0.221,P〈0.05),与HORA-IR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476,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RA-IR指数是影响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最重要因素(r^2=-0.46,P〈0.01)。结论脂联素参与中年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水平降低,且其浓度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和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前、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缬沙坦组和非洛地平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压、血糖、脂联素、胰岛素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缬沙坦组与非洛地平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缬沙坦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血糖、胰岛素抵抗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非洛地平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缬沙坦在降压同时,显著升高了血清脂联素水平并改善胰岛素抵抗,显示其具有降压外良好的代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