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中学生毒品与艾滋病预防干预的“认知-动机-情商-抵御技能”(CEMR)模式的效果,为青少年药物滥用及艾滋病的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襄樊和大冶市城乡4所普通中学初一年级学生1077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CMER模式的干预方案,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干预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干预后有关远离毒品的认知及动机、预防艾滋病的生活技能得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值均〈0.05)。试验组学生的毒品抵御技能较对照组和干预前显著提高(P值均〈0.05)。结论CMER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远离毒品和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态度,提高青少年抵御同伴压力的技能。  相似文献   

2.
广西百色市中学生药物滥用预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认知-技能-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模式对中学生药物滥用预防的干预效果.方法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4所普通中学中进行整群抽样,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认知-技能-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采用自我填表的方式,对2组进行调查问卷测评.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除年龄略有差异外.性别、生活居住地和独生子女构成均有良好均衡性.干预前,2组对有关药物滥用的认知得分除海洛因.可卡因(t=3.135,P=0.002)外,对其他常见毒品的认知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和抵御技能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对药物滥用的认知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海洛因.可卡因外(F=9.495,P=0.002).其他常见毒品的认知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应对方式中除解决问题方式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35,P=0.105)外,自责(F=52.166),求助(F=13.634),幻想(F=5.124).退避(F=8.791),合理化(F=15.251)等应对方式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一般自我效能的得分(F=7.395,P=0.007)和抵御技能的得分均比对照组提高(F=87.748,P<0.001).干预前后.2组曾尝试非法药物、过去30d内尝试非法药物、曾使用多种非法药物等药物滥用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认知-技能-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远离毒品的意识,改善自我效能感,树立正确的态度.提高青少年抵御同伴压力的技能和应对技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禁毒健康教育对医学生预防毒品和药物滥用相关知识、态度的影响。[方法]以889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于禁毒健康教育前后,对学生进行有关预防毒品和药物滥用的知识和态度方面的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后学生预防毒品和药物滥用的基本知识平均得分由教育前的6.4分提高到18.9分(满分20分),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育后对预防毒品和药物滥用及其相关问题的正向态度率均明显高于教育前。[结论]在医学生中开展的有关预防毒品和药物滥用的健康教育,对增加学生预防毒品和药物滥用的基本知识,树立与预防毒品和药物滥用有关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中学生药物滥用“认知-技能-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模式的中期干预效果,为预防青少年吸毒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以百色市城乡4所普通中学学生为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该模式的干预方案,对照组开展简单的药物滥用防治知识讲座.干预前与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自填问卷进行测评.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人口学特征及干预前各项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即时,试验组有关非法药物认知和一般自我效能的得分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值均<0.05),自责得分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随访时间内,干预组认知(海洛因/可卡因和大麻)、求助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自责得分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认知(冰毒和K粉)、自责、合理化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有随访时间和分组的交互作用(P值均<0.05).认知各项、解决问题、幻想、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抵御技能在干预即时处最高(p值均<0.05),合理化得分总体呈下降趋势(P值均<0.05).结论 “认知-技能-应对方式-自我效能”能提升学生拒绝毒品的认知,改善自我效能感和青少年的应对技能.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药物滥用知识、态度和倾向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北京、深圳、天津市等地以学校为基础的调查发现。中学生使用成瘾类物质的比例为4.3%~10.4%。国外的研究显示。初次药物滥用年龄越早,越有可能发展为滥用和依赖。加之目前大多数毒品存在易成瘾、戒除难的特点,因此早期预防。特别是青少年时期是关键。本研究引入药物滥用倾向性这一指标,从药物滥用倾向性(drug susceptibility)入手,了解青少年药物滥用倾向与药物滥用、毒品知识、对待毒品的态度之间的关系,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励  陈显元  王润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782-3784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学龄儿童预防毒品和药物滥用相关知识、态度的影响。方法:以397名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于健康教育前后,对学龄儿童进行有关预防毒品和药物滥用的知识和态度方面的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后学龄儿童预防毒品和药物滥用的基本知识平均得分由教育前的8.2分提高到17.1分(满分19分),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对吸烟、饮酒危害性的认识水平也有显著提高,正确回答率由教育前的1.6%~59.2%上升到教育后的71.1%~99.0%。教育后对预防毒品和药物滥用及其相关问题的正向态度率均明显高于教育前。结论:在学龄儿童中开展有关预防毒品和药物滥用的健康教育,对增加学龄儿童预防毒品和药物滥用的基本知识,树立与预防毒品和药物滥用有关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毒品预防教育教学干预效果,增强学生对毒品的防范意识。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设置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干预试验,探索毒品预防教育对学生相关知识、态度的影响。结果高职护理女生对止咳水、天使尘、可卡因、氯胺酮、杜冷丁等毒品的知晓率偏低(50%)。20%的学生不了解什么是新型毒品;学生关于毒品分类、传播疾病及法律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欠佳;对待吸毒问题的正向态度模糊。经过毒品知识健康教育后,学生毒品预防知识掌握情况有明显改善,对待吸毒问题的正向态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毒品预防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毒品预防知识,以及对毒品正向态度的改善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学生社团开展艾滋病感染者参与的高中生艾滋病宣传教育及减少歧视活动的效果。方法学生社团组织动员在校高中生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及减少歧视活动,干预前后分别抽取了1000人做同比问卷调查,用SPSS18.0软件进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中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64.20%上升至于预后的92.20%,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9.94,P〈0.001);干预前后高中生对艾滋病患者歧视态度分项以及总歧视态均有明显改善(P值均〈0.001)。结论学生社团开展艾滋病感染者参与高中生艾滋病宣传教育及减少歧视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了解高中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以及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制定预防艾滋病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分层抽取楚雄、大理的4所中学6个班级高三学生,由经过培训的健康教育者分别开展以同伴教育、大型讲座2种形式为主的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活动前、后用同一份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后,学生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核心指标简称“国八条”的知晓率由83.5%提高到94.0%(P<0.01),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题目正答率均显著提高(P值均<0.01),更多学生选择远离毒品、避免性行为等正确的生活行为.健康教育前汉族、白族、彝族学生“国八条”知晓率、问卷优秀率、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健康干预后,同伴教育组态度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大型讲座组(P<0.01).结论 对高中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健康教育的形式对教育效果有一定影响.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不同干预措施对小学生校园心理暴力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以深圳市宝安区3~5年级3 843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生活技能,行为强化,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按1∶1∶1多组平行对照试验,分别对干预组学生实施健康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和行为强化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教学管理,1年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调查3 843名小学生,校园心理暴力行为发生率为78.7%。干预后学生人群的认知评分为(57.7±5.8)分,高于干预前(54.4±8.5)分,其中除健康教育组外,干预组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学生校园心理暴力(67.0%)低于干预前(78.7%),且干预组校园暴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深圳市宝安区小学生校园心理暴力行为发生普遍,各干预措施在降低心理暴力行为发生、改善暴力认知方面效果较好;建立以健康教育为基础,行为强化和生活技能干预为辅的校园暴力干预模式,将有效遏制我国当前校园暴力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