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超声内镜应用于临床以来,目前在国内外大多数地区,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已成为临床常规诊治方法,尤其是许多消化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越来越依赖于EUS。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 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EUS guided FNA)是近年来EUS临床应用的重大进展,显著提高了对消化系疾病的诊断水平。随着治疗内镜技术的发展及线阵超声扫描探头的应用,EUS在疾病治疗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就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
超声内镜(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应用于临床已有30多年,早期EUS仅作为一种诊断方法应用于临床.随着凸面线阵型内镜超声的诞生,以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为基础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 guided fine - needle aspiration,EUS - FNA)在诊断方面的应用已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hrasonography,EUS)及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化道壁内和壁外(包括纵隔、胰腺等)病变得以准确诊断。EUS引导下细针穿刺取材技术主要包括细针穿刺抽吸术(EUS—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和组织切割活检术(EUS—guided Tru—cutbiopsy,EUS—TCB)。前者在国内已较为普及,但一般情况下仅能获取细胞学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EUS-TCB是继EUS—FNA后发展的新型EUS引导下取材技术,国外文献报告可获取组织标本,  相似文献   

4.
影响内镜超声引导细针抽吸术结果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镜超声引导细针抽吸术(EUS—FNA)自1992年首次报告在对胰腺进行细针穿刺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及其周围病变的诊断,与传统腹部超声或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细针抽吸术相比,EUS-FNA具有穿刺距离短、安全性高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对各种消化系良、恶性疾病进行鉴别或分期的一种成熟的微创性介入诊断内镜技术。虽然EUS—FNA能取得很好的诊断准确率,但其结果仍存在较高的假阴性率,因此,如何提高EUS—FNA的诊断准确性是从事超声内镜工作的医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故本文旨在对影响EUS—FNA结果的诸多因素进行归纳综述。  相似文献   

5.
超声内镜对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震东 《胰腺病学》2006,6(4):193-195
随着超声内镜仪的普及,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巳成为诊断胰腺疾病的首选方法,尤其是EUS引导下FNA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胰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新型超声内镜仪及三维微型高频超声探头的应用提高了小胰癌的显示率。EUS已经历了3个重要阶段:EUS诊断(EUS imaging);EUS穿刺活检(EUSguided FNA);EUS注射治疗(EUS—guided fine needle injection,FNI)。现在已进入介入性EUS(Interventional EUS)时代。  相似文献   

6.
随着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 graphy,EUS)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EUS在仪器性能和临床运用上已经发展成一项成熟的技术,其应用也已从最初单纯的诊断工具,发展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介入治疗工具,并且在临床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EUS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EUS引导下注射技术已成为内镜医生诊治疾病的有力武器.随着超声内镜设备的不断改进,更多的EUS新技术将不断涌现.本文就目前的介入性超声内镜技术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应用于临床已有30多年[1-2].早期EUS仅作为一种诊断方法,随着内镜超声技术的发展及线阵超声扫描探头的应用,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 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EUS-FNA)在临床应用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8.
内镜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技术经过许多同道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在国内得到了较好地推广,已成为内镜领域重要的前沿技术,其临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为多种消化道及消化道周围脏器疾病提出了新的诊治方法。而且EUS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囿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更已成为了一门针对多器官系统的影像医学学科。除内镜超声影像诊断学以外,内镜超声引导下的三大介入技术:内镜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内镜超声引导下的引流技术、内镜超声引导下的细针注射技术已逐渐成为临床上的常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胰腺肿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建立有效的早期胰腺癌的诊断方法迫不及待。由于超声内镜(EUS)和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吸取(EUS—FNA)细胞学检查独特的诊断能力,1994年以来,EUS—FNA应用于胰腺疾病诊断的安全性、操作性及准确性的报道相继出现,现已成为胰腺肿块的重要诊断工具,本文将就其对胰腺肿瘤诊断的应用作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原理与腹部超声相似,区别只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装在内镜顶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胰腺是腹膜后器官,没有骨性结构,普通影像学检查对诊断胰腺疾病有一定局限性。由于EUS内镜插入胃和十二指肠肠腔内,经胃壁、十二指肠壁观察邻近胰腺组织,可清晰显示胰腺实质和胰管,因此EUS对诊断胰腺疾病具有独特优势,加之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技术,EUS在胰腺疾病诊断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于胰腺位置的特殊性,胰腺疾病的定性及定位诊断一直困惑着临床医生,随着超声内镜技术的应用,使其早期诊断成为可能,超声内镜下引导的细针抽吸术(EUS—FNA),借助实时超声引导对病灶进行组织活检,结合影像学优点与病理学、分子生物学检测的优势,将为胰腺疾病的诊断开拓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内镜超声检查(EUS)是诊断消化系疾病较重要的手段,尤其对于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与分期有较大的价值。近年来,EUS相关的诊断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管腔内超声(IDUS)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技术(EUS—FNA)的应用,使胰胆疾病诊断的正确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ndoscopic ultrasound guided?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对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收集2015年4月—2020年7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CT或磁共振成像提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伴门静脉癌栓行门静脉栓子EUS?FNA的患者资料。 共纳入7例患者,其中原发恶性肿瘤为肝脏恶性肿瘤2例,胰腺恶性肿瘤3例,胃恶性肿瘤2例。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门静脉栓子EUS?FNA,栓子病理提示恶性肿瘤5例,未见肿瘤细胞2例。患者均未发生局部血肿、腹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伴门静脉栓子的患者实施EUS?F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内镜的改进和超声成像技术的进步,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 EUS)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内镜检查方法,也可为临近的组织和器官进行微创介入治疗。目前,EUS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已成为部分胆胰疾病的可选治疗方案。本文对2021年12月发表的欧洲消化内镜学会制定的治疗性EUS指南进行解读,旨在阐明EUS引导下胰胆管穿刺引流、胆囊穿刺引流、胃空肠吻合等治疗性EUS技术的适用条件、技术方法和疗效差异,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随着超声内镜仪的普及,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巳成为诊断胰腺疾病的首选方法[1],尤其是EUS引导下FNA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胰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新型超声内镜仪及三维微型高频超声探头的应用提高了小胰癌的显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对常规内镜活检阴性胃壁增厚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常规内镜活检阴性胃壁增厚病变行超声内镜检查患者的诊断结果和随访情况,以手术病理和随访结果为最终诊断,统计内镜超声检查术(EUS)的诊断符合率以及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内镜超声定位下活检的阳性发现率。结果57例最终诊断为胃癌19例、胃淋巴瘤10例、不典型增生1例、Menetrier’s病1例、炎性改变26例。EUS对胃癌的诊断符合率为53.8%(14/26),对胃淋巴瘤的诊断符合率为50.0%(10/20);EUS.FNA阳性发现率为47.4%(9/19);内镜超声定位下活检阳性发现率为66.7%(20/30)。结论EUS结合EUS—FNA尚不能作为鉴别诊断常规内镜活检阴性胃壁增厚病变病因的金标准,但超声内镜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对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从1998年10月至2006年9月,对190例胰腺占位病灶进行了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进行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结果(1)2006年1月以前未采用床旁染色观察时,EUS—FNA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67.6%。2006年1月以后采用病理医师床旁瑞氏-姬姆萨快速染色观察法,EUS—FNA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提高到93.1%。(2)18例胰腺小占位病灶行EUS—FNA,其诊断准确率是66.7%。(3)胰腺癌患者组中EUS—FAN活检物中的CEA、CA19-9浓度明显高于血清中的浓度。(4)EUS—FNA对假肿瘤性胰腺炎诊断的准确率为76.5%。结论EUS—FNA对胰腺占位性病灶的诊断是安全有效的,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自1991年引用配有扇形线阵探头的内镜以来,在超声内镜(EUS)引导下的活检成为可能。 器材:前斜式纤维内镜用于EUS引导下细针活检,其前端装有扇形线阵超声探头,纤维光学镜的视野与超声平面相一致,即腔内病变可同时由内镜和超声图像来观测,第二种内镜是在原型基础上加一抬针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恶性胃流出道梗阻合并胆道梗阻行内镜超声引导下双旁路手术,即内镜超声引导下胃肠吻合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gastroenterostomy,EUS?GE)联合内镜超声引导下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biliary drainage,EUS?B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7年8月—2020年10月期间,病理确诊恶性肿瘤且合并胃流出道梗阻及胆道梗阻,无法进行外科手术及常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超声引导下双旁路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双旁路治疗的完成情况(技术成功)、治疗效果(临床成功)和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10例EUS?GE和EUS?BD均获得技术成功,手术时间(60.5±22.3)min(30~100 min),术后无并发症出现。10例EUS?GE均获得临床成功;10例EUS?BD中,9例获得临床成功,1例未达到临床成功标准。术后随访37~120 d,中位随访71 d,10例患者均未出现胃流出道梗阻复发和胆道梗阻复发。结论 对于无法进行外科手术及ERCP治疗的恶性胃流出道梗阻合并胆道梗阻患者,内镜超声引导下双旁路手术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胆囊癌侵袭性强,进展速度快,早期诊断胆囊癌是提升预后的关键。本综述回顾了以胆囊为靶点的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biopsy,EUS‑FNA/B)诊断胆囊癌的研究,总结了EUS‑FNA/B对胆囊癌的诊断效能、可能影响诊断率的因素以及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