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SC)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为此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关于FFA各种荧光渗漏分型国内报道较多 ,但其与视力损害的关系探讨不多。笔者分析了1992年—2000年收治的120例CSC的病例和FFA检查结果 ,就FFA荧光渗漏的形态、部位、大小等情况对视力的影响进行分析 ,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20例 (124只眼 ) ,男84例 ,女36例 ,双眼发病4例 (占3 3 % ) ,复发者12只眼 (占9 6% )、复发2次及以上者5只眼 (占复发者的41 7 % )。年龄21~56岁 ,平均 (34 5±4)岁。FFA…  相似文献   

2.
屠云松  杨安昌 《贵州医药》1997,21(2):101-102
视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视野缺损、中心暗点为临床上常见的眼底病。我们于1988年10月至1995年3月利用Topcon眼底照相机对临床诊断为前部视神经缺血性病变、球后视神经炎、视乳头炎、视神经萎缩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所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共40例58眼,其中男性18例25眼,女性22例34眼,双眼18例,单眼23例,右眼13例,左眼10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8岁,平均35.65岁。病程3~30d。视力最低光感,最高0.7。临床诊断为前部视神经缺血性病变,球后视神经炎13例20眼,视乳头炎视神经萎缩27例39眼。2造…  相似文献   

3.
视神经乳头玻璃疣临床少见,我科1986年以来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证实8例,14眼。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13~66岁。单眼2例,双眼6例;视力正常10眼,其中8眼为矫正视力正常,视力未行矫正2眼。视神经乳头界限不清12眼,隆起4眼,色潮红12眼;视网膜除6眼视网膜中央静脉分支轻度纡张外,其余未见异常。玻璃疣位于视乳头鼻侧或鼻上方10眼,其中1眼鼻、颞侧并存,4眼位于视乳头颞侧。玻璃疣处荧光造影表现为动脉早期于疣体内出现荧光,其大小、形态与玻璃疣相当,造影过程中无荧光素渗漏到玻璃疣范围外。二、讨论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因不明。在组织病理标本中,视神经乳头玻璃疣为呈向心性排列伴有钙化的板层均质物质,位于视乳头深部筛板之前  相似文献   

4.
周妍丽  黄毅  饶杰 《江西医药》2008,43(12):1389-1390
目的探讨中浆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68眼中浆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FFA:(1)根据渗漏形态分:墨渍样弥散型36眼,炊烟喷出型20眼,不典型渗漏12眼。(2)根据渗漏部位分:A区14眼,B区28眼,C区20眼,其中有6例病变位于视盘黄斑束间。P-VEP:(1)渗漏部位位于黄斑区和视盘黄斑束间的20眼P-VEP中P100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振幅显著下降;(2)旁黄斑区者20眼,视力影响较小,P100波潜伏期轻度延长、振幅轻度下降或不明显;(3)黄斑周围区者28眼,视力几乎不受影响,P100波潜伏期和振幅基本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对中浆患者的视力损害和预后情况都能作出很好的临床评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可以为中浆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对恢复时间的长短起到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院是闽西地区目前惟一开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检查的单位 ,自 1 997年 7月~ 2 0 0 1年 2月共计造影 456例、763眼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采用国产武夷山牌 C3 F50 眼底荧光血管照像机 ,2 1 DIN彩色胶片照普通眼底相 ,2 7DIN黑白胶片照造影相 ,广西梧州制药集团生产的 2 0 %荧光素钠为造影剂 ,按广州中山眼科医院制定的操作常规进行操作。2 检查结果456例中 ,男 2 76例、 451眼 ,女 1 80例、 31 2眼 ;年龄 8~ 77岁。正常 71眼 ,视网膜静脉栓塞 50眼 ,视网膜动脉栓塞8眼 ,“中浆” 2 31眼 ,“中渗” 1 5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  相似文献   

6.
我科从1982年2月至12月,对临床拟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病)的50例患者进行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22~55岁,其中30~45岁41例,占82%;30岁以下4例,45岁以上5例。右眼31例,左眼19例。病程7天~3年,其中半年以内者占66%。本组50例中,视力在  相似文献   

7.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中网炎)虽有自限性,但病程较长,部分病例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将对视功能造成损害。近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54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治疗54例(61只眼),其中男50例,女4例;年龄23~48岁;病程5d至14个月。单眼发病47例,双眼7例。视力在0.3以下22眼,0.4~0.6者25眼,0.7~0.9者9眼,1.0以上者5眼。伴有视物变形者18眼,以上病例都经眼底检查或眼底荧光造影确诊为中网炎。  相似文献   

8.
弥可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凯尧 《江西医药》2007,42(11):979-981
目的 评价弥可保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疗效.方法 经临床检查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诊断为CSC的患者86例(86眼),分为弥可保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43眼),并对治疗前后的眼底、视力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等进行比较.结果 弥可保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5.9%,视力提高率69.8%,血管造影荧光素渗漏消失率53.5%;对照组分别为23.3%、30.2%和25.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弥可保治疗CSC可快速修复其视网膜外层组织.  相似文献   

9.
我院1986年5月至1989年4月共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165例,其中临床诊断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者50例,现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男39例,女11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24岁,平均38.96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4天,多数(38例)在1周到2个月之间(占76%)。50例中属夏发性者7例(14%),其中已发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在视网膜挫伤预后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视网膜挫伤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视觉诱发电位(VEP)、FFA进行检查,并全部随访51例患者的视力变化。结果挫伤的眼睛其VEP P100波振幅明显降低,潜伏期明显延迟;治疗后VEP P100波振幅、潜伏期均明显改善(P0.05);FFA检查混合性损伤32眼,单纯性损伤19眼,其中38眼表现为视网膜震荡,14眼表现为视网膜出血,5眼表现为脉络膜裂伤,4眼表现为黄斑裂孔,8眼表现为视神经挫伤。治疗后1个月复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显示,51眼中,视盘渗漏1眼,周边视网膜血管仍有渗漏者3眼,视网膜新生血管未退行1眼。结论 VEP、F-ERG及FFA检查均可对眼挫伤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临床应用中可根据患者情况联合或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光学断层扫描在中浆病诊治及疗效观察.方法 对14例(14只眼)中浆病行FFA及OCT检查.结果 FFA检查结果:9只眼表现为"墨渍状",14只"中浆"眼中4只眼造眼中表现为蘑菇状;OCT检查结果:9例"中浆"患黄斑部的OCT图象呈现特征性变化,4例表现为神经上皮浆液性盘状脱离.结论 利用OCT及FFA两项检查能达到更加准确而有效指导该病治疗的目的,并可观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后Tenon′s囊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532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39眼伴有DME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者给予后Tenon′s囊下注射曲安奈德30 mg 1次,2周后,采用532激光进行黄斑格栅光凝以及全视网膜光凝,再间隔2周后分析患者视力、眼底荧光造影、眼压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3~18个月,39眼中22眼(56.4%)视力稳定;13眼视力提高(33.3%),4眼视力下降(10.2%);荧光血管造影(FFA)眼底荧光造影检查,39眼中23眼黄斑水肿消退(59.0%),13眼部分消退(33.3%),另外有3眼无变化或者加重(7.7%)。39眼中除有2眼出现眼压升高症状,4眼出现晶状体混浊轻度加重外,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后Tenon′s囊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532激光治疗DME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助于黄斑水肿的消退以及视力的提高,并且有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对筛检糖尿病眼底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使用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法筛检糖尿病眼底病变的50例患者(100眼)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给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50例患者(100眼)患者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后,45例患者(90眼)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眼底病变,病变主要表现为微动脉瘤、毛细血管荧光通透性较正常情况增强,渗漏,毛细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黄斑囊样水肿等。结论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法筛检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的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患者对光学镜片矫正的耐受程度,寻找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最佳配镜方式。方法根据患者年龄分为4组,<14岁为第1组,14~18岁为第2组,19~40岁为第3组,41~48岁为第4组。测定近视性屈光参差者的裸眼视力、屈光状态、最佳矫正视力,比较不同年龄阶段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矫正后的双眼视功能、远近水平眼位的变化。结果 1年后复查,第1组患者双眼视功能、远近水平眼位在正常范围内;第2组患者13例双眼视功能正常,双眼视功能异常3例;16例的远近水平眼位在正常范围内;第3组1例有戴镜史者可以接受屈光度全部矫正,视力达到1.0,7例无戴镜史者不能适应屈光度全部矫正,戴镜后矫正视力不理想,双眼视功能异常,远近均为外隐斜;第四组患者均不能适应屈光度全部矫正,戴镜后矫正视力视力很不理想,双眼视功能异常,远近均为外隐斜。结论 (1)矫正效果与年龄呈负相关。(2)视力与视功能有着显著的相关性。(3)不同年龄阶段屈光参差患者的最佳佩带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5.
刘杰  孙林  甘玲萍 《淮海医药》2012,30(3):209-210
目的 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临床特征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检查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9例(132只眼)CSC患者的视力,男女发病比例,FFA的表现及病变分型.结果 CSC患者中男性比女性患病率高(8.21∶1),根据FFA检查结果表现可将眼底荧光渗漏分为7种类型,患者视力与渗漏点位置及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范围相关.结论 FFA检查可明确诊断CSC,清晰显示病变类型,并且可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顾豪  王萍  周小兰 《安徽医药》2009,13(9):1080-1080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确切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AMD36例,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4年8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36例(40眼)确诊为AMD的病人,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指定的诊断标准,男24例,女12例;单眼28例(28眼),双眼6例(12眼);年龄52~80岁,平均66岁;就诊时间1d-2个月。视力0.01-0.2。眼底检查:黄斑区中心凹反光消失,见黄白色渗出水肿26例28眼、见斑片状出血10例12眼。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示:渗出水肿见荧光渗漏、出血见荧光遮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眼缺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8例(10眼)眼缺血综合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10眼)眼缺血综合征患者中,男3例4眼,女5例6眼。年龄32~68岁,平均(52.0±4.3)岁。均行TCD检查,均可见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10眼都进行了治疗。其中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2眼,视网膜新生血管有所控制,视力未提高;睫状体冷凝治疗3眼,疼痛症状有所缓解,视力无提高,1眼已无光感;3眼行扩血管、促进循环、促进积血吸收等治疗,1眼眼部积血部分吸收,视力提高0.1,2眼视力无提高。结论眼缺血起病隐匿,应予重视,做到早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发病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50例(54眼)AION患者全身及眼部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视野改变。给予全身或局部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及营养神经药物应用,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50例(54眼)患者全身疾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和心脑血管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54.4%视力突然下降,63%眼底视盘呈灰白水肿,55%下方视野缺损与盲点相连,27.8%视野偏盲性缺损,74%FFA早期视盘弱荧光,晚期荧光增强。经治疗后77.8%的患者视力提高,视野得到改善。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和心脑血管病是引起AION的危险因素。突然视力下降、视盘灰白水肿、偏盲性视野缺损和FFA视盘早期弱荧光、晚期强荧光是AION的典型表现,综合治疗可以使患者恢复一定视力及视野。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性黄斑(SMD)是指老年人由于脉络膜毛细血管硬化或闭塞所引起的黄斑区组织变性。该病是老年人中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本文14例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①本组14例20眼,双眼者6例,单眼者8例,年龄58岁~70岁,平均64岁。就诊时主要症状为视力下降,病程为0.5~2年,各例均未发现有中心视力减退的原发眼病  相似文献   

20.
复方丹参治疗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2年以来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或分支静脉阻塞疾病30例30眼,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30例均为住院患者,资料完整,诊断可靠。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6岁~72岁,平均65岁;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27例。 1.2 治疗方法 10%葡萄糖溶液500mi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静脉滴注,qd,10d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可用2个疗程~3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87年中华中医学会全国眼科学会“血证”专题第二次学术会议制定的“眼底出血疗效标准”。显效:视力恢复至>5.0或发病前水平,或视力提高>4行,眼内出血基本吸收或大部分吸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静脉明显改善或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