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绩溪县为一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1562万m~2,累计血吸虫病人226726名,居民粪检阳性率18.99%。从1952年开始,历经40余年的综合防治,于1993年通过省级考核和技术鉴定,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达标后,坚持开展了疫情监测及防治成果的巩固工作。现将做法和体会小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后疫情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原有血吸虫病疫区11个县、3个农场,有钉螺面积1.0078亿m2,84859个病人,7700头病牛,1974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85年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6年转入监测巩固阶段。为了总结经验,加深对消灭血吸虫病的认识,现将1974-1994年疫情动态观察结果报道如下。疫情动态1螺情1974年达到基本消灭时有螺面积为558979m2;1980年下降为31956m2;1984年仅发现2个螺点,面积为1568m2;1985-1991年末发现钉螺;1992年发现1个螺点,有螺面积2000m2;1993-1994年未查到活钉螺。2病情2.11974、1980、1984年粪检阳性率分别为2.20%(1167/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2015年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要求,在全市11个国家级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 11个监测点常住居民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率为2.97%(97/3 269),粪检阳性率为0;流动人群IHA阳性率为0.52%(12/2 298),粪检阳性率为0。家畜粪检未发现阳性。查出有螺面积147.295 3 hm2 ,未查出感染性钉螺。结论 2015年南京市血吸虫病疫情明显下降,但仍需加强监测工作,以巩固现有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人群中血吸虫特异性抗体动态变化的规律,以其作为监测指标。我们观察了一个村的环卵沉淀试验(COP)的逐年变化。 观察方法 新荡村原为血吸虫病重流行区。历史有螺面积21836m~2;历史病人1291人,占总人口的74.0%。1972年起无螺,1970年粪检阳性率61.5%,至1978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于1985年消灭血吸虫病,1986~1995年开展监测巩固工作。10年来,用各种方法查螺97768488m2,1992年仅在径口华侨农场曹寨村发现1残存螺点2000m2,钉螺最高密度为12只/0.11m2,自然感染率为2.29%(21/918)。共复查历史病人55143人,其中1例粪检血吸虫卵阳性,复治15025人(27.25%)。新感染调查易感人群,皮试阳性率5.61%(2949/52575),粪检血吸虫卵阳性者2人(1992年曹寨村)。解剖野鼠11630只,未发现血吸虫卵。大量监测结果显示,广东省消灭血吸虫病后,虽于1992年在曹寨村出现1个疫点,但经及时处理迅速扑灭,而其它地区均未发现残存钉螺及新感染病人,认为其消灭血吸虫病的成果巩固。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消灭血吸虫病后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广东省于1985年消灭血吸虫病,1986-1995年开展监测巩固工作。10年来,用各种方法查螺97768488m^2,1996年仅在径口华侨农场曹寨村发现1残存螺点2000m^2,钉螺最高密度为12只/0.11m^2,自然感染率为2.29%,共复查历史病人55143人,其中1例粪检血吸虫卵阳性,复治15025人。新感染调查易感人群,皮试阳性率5.61%,粪检血吸虫卵阳性者2人15025人。新感染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仪征市钉螺与血吸虫病病情相关情况,探讨血吸虫病控制策略和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比较2002-2011年仪征市有螺面积、感染性钉螺面积、钉螺密度、感染性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变化情况;流行村人群血检阳性率、粪检阳性率和急性血吸虫病发生率以及家畜粪检阳性率变化情况。对螺情与病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钉螺面积、感染性钉螺面积、血吸虫病情呈逐年下降趋势。感染性钉螺面积与钉螺面积、急性血吸虫病例与感染性钉螺面积、钉螺面积与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均呈正相关关系(r = 0.732,0.678,0.774,P 均< 0.05)。结论 控制血吸虫病疫情必须消灭感染性钉螺,压缩有螺面积,实施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江苏省10个县99个大队血吸虫病防治的考核结果。99个大队1980年的居民粪检阳性率和有螺面积,分别较1970年下降了93.93%和98.83%;用指数曲线分析两者的年平均下降速率依次为24.43%和35.90%。1980年的居民粪检阳性率下降为1.09%,91%的大队未查到10岁以下儿童病人。钉螺的平均密度已下降为每平方市尺0.0095只,仅在2个大队发现感染性钉螺。以上结果说明在这些社、队防治血吸虫病的效果是显著的。 考核中发现尚存在着少数病情、螺情较重、流行尚未完全控制的大队。在未治病人中,晚期、夹杂症病人比例较高;残留的钉螺环境呈现“少、散、难以查出”等特点。要达到消灭血吸虫病,必须继续努力。 本文还分析了10岁以下儿童皮试、粪检在考核防治效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嘉定县消灭血吸虫病已10年,全县无钉螺达11年。望新乡马门村患病率原为53.93%,1967年起不再发现钉螺,1970年粪便三送三检普查阳性率为2.0%,当年达到“基本消灭”。1973年粪检阳性率为0.14%,1978年达到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嘉西乡青岗村患病率原为24.78%,1966年起查不到钉螺,1974年粪检阳性率为0.27%,1979年达到消灭  相似文献   

10.
1983~1987年对血吸虫病重、中、轻度流行生产队组成的庄埠村,采取清查和消灭感染性钉螺,粪检阳性者並予吡喹酮治疗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第3年已基本控制传播.采取每年普查钉螺及巩固性灭螺消灭残存钉螺;每年粪检及抗体检测查清残存病人及可疑患者並予治疗.到1987年考核未再发现钉螺,粪检全部阴性,连续3年未发现新阳性者;COP全部转阴.表明庄埠村的血吸虫病经5年防治已达到阻断传播终止流行.  相似文献   

11.
我市泌湖乡义燕村有10个村民小组,725人,原是血吸虫病重疫区,历史累计血吸虫病人294人,1952年粪检阳性率为73.16%(229/313)。1979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81年起粪检未查到血吸虫病人。1985年通过考核,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1991年8月对该村进行COPT调查,当地8足岁以上居民列为应检对象,计570人,实检530人,受检率达93%。抽取耳垂血,用常规COPT凹玻片法检查。干卵由浙江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定点的加善县凤桐乡卫生院提供。环沉率≥3%为阳性。调查结果:1 实检530人中,COPT阳性60人,阳性率为11.32%。其中无血吸虫病史者257人,COPT阳  相似文献   

12.
嘉善县地处杭嘉湖平原,曾是浙江省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之一。建国后,经过几十年的防治,全县于1985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近10年来,坚持巩固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1一般增况和流行概况嘉善县为典型的水网地区。该县血吸虫病流行严重。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进行了反复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大规模开展防治工作。全面查清了螺情和病情。全县累计查到钉螺面积6652万m2;累计查出血吸虫病人24.5万人,患病率为68.0%,其中晚期病人1.3万人;累计查出病牛5089头,粪检阳性率为7.8%(5089/65454)。2防治历程ZI准备阶段(19…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的 分析安徽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 (传控) 和传播阻断 (传阻) 地区达标前、 后的疫情演变规律, 为控制血吸虫 病及巩固防治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选择安徽省已达血吸虫病传阻的天长市、 达传阻后疫情回升的太湖县和达传 控疫情回升的广德县,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以达到血吸虫病传控年为基点, 收集各县传控前10年至2008年的血吸虫病 疫情资料, 分析比较血吸虫病流行区达标前、 后病情与螺情变化规律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结果 天长市钉螺分布于局部湖 滩, 传控年有螺面积3.54 hm2 , 2008年消灭钉螺; 除1993年发生58例急性感染外, 其他年份无粪检阳性者, 人群血检阳性 率维持在0~1.55%的低水平。太湖县达传控的1971年钉螺面积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的0.06%, 1983年达传阻前连续3 年无螺, 传阻12年后疫情回升, 发生血吸虫集体感染73例; 有螺面积回升至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的2.91%, 之后钉螺面积 持续上升; 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为0~5.65%, 耕牛粪检阳性率多>1%。广德县达传控年的有螺面积为历史累计钉螺面积 的1.90%, 之后呈逐年上升趋势, 达传控后5年曾发生血吸虫急性感染病例, 疫情出现回升。天长市人群血检阳性率、 太 湖县人群和耕牛粪检阳性率, 与当地有螺面积均呈正相关 (r=0.582, 0.401, 0.596, P均<0.05)。结论 结论 控制钉螺是实现 血吸虫病传播达标和巩固防治成果的关键因素, 应加快研究建立有效的螺情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5年版)》和《荆州市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2017年在荆州市7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本地居民、流动人群和家畜血吸虫感染监测,以及螺情和野粪监测。结果 2017年荆州市71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共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本地居民44 118人,发现血检阳性1 925人,总体血检阳性率为4.36%,未发现粪检阳性者;开展流动人群监测2 175人,发现IHA血检阳性93人,血检阳性率为4.28%,未发现粪检阳性者;共对1 937头耕牛进行了粪检,未发现血吸虫感染耕牛。在69个监测点查出有螺环境1 302处,有螺面积1 923.64 hm2;共调查钉螺348 756框,有螺框出现率为17.19%;捕获活螺142 494只,活螺平均密度为0.41只/0.1 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在23个监测点的41处有螺环境检获各类野粪596份,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野粪。结论 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已处于较低水平,但仍存在疫情回升的潜在因素,需继续加强监测工作,进一步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和分析玉林市1989-2009年血吸虫病慌测结果,评价监测措施,为传播阻断后期血防成果巩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1989~2009年玉林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后的监测和控制资料。结果21年间在原有螺区查螺1475.239hm^2.查出螺点2个.钉螺面积0.43hm2;毗邻螺区共查螺2024.865hm^2,未发现钉螺.灭螺15次.共计3.283hm^2;疫区居民血吸虫皮试阳性率为0.81%(72/8844),血清学阳性率为0.35%(11/3171);粪检1614人,未发现阳性;解剖野鼠4957只、家犬44条,粪检耕牛3923头,均未发现血吸虫虫卵阳性。结论玉林市维持在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状态.但螺情监测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和分析玉林市1989-2009年血吸虫病慌测结果,评价监测措施,为传播阻断后期血防成果巩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1989~2009年玉林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后的监测和控制资料。结果21年间在原有螺区查螺1475.239hm^2.查出螺点2个.钉螺面积0.43hm2;毗邻螺区共查螺2024.865hm^2,未发现钉螺.灭螺15次.共计3.283hm^2;疫区居民血吸虫皮试阳性率为0.81%(72/8844),血清学阳性率为0.35%(11/3171);粪检1614人,未发现阳性;解剖野鼠4957只、家犬44条,粪检耕牛3923头,均未发现血吸虫虫卵阳性。结论玉林市维持在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状态.但螺情监测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特点,为优化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设框查螺。整群抽取5—65岁居民为观察对象,建立个案卡,询问接触疫水史及体检,并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和Kato—Katz法粪检查病,用集卵孵化粪检法对耕牛查病。垸内有螺环境进行药物灭螺,对粪检阳性、血检阳性和频繁接触疫水者以及全村所有耕牛予以化疗。结果 垸外湖洲活螺框出现率76.71%,活螺平均密度2.26只/框,钉螺阳性率0.11%;垸内活螺框出现率1.04%,活螺平均密度0.02只/框,未发现阳性钉螺。居民疫水暴露率43.1%,症状、体征阳性率分别为14.4%和37.5%,IHA阳性率36.4%,粪检阳性率12.3%:耕牛粪检阳性率6.06%。结论 五一村仍属重度流行村,血吸虫重复感染严重,应采取健康教育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综合性防治对策,才能控制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不同类型疫区血吸虫病疫情动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掌握湖南省不同类型疫区血吸虫病的疫情动态。方法 试点纵向观察6类疫芡血吸虫病病情与钉螺变化。结果 1997-2000年,人群血检与粪阳性率分别徘徊在17.4%-21.1%和8.6%-7.6%之间。山兵型血检阳性率从1998年的7.3%下降到2000年的1.9%,粪检阳性率从1999年的0.6%下降到2000年的0;其它类型粪险阳性率下降无统计学意义。耕牛阳性率在1.3%-9.6%之间波动。山丘型阳性螺密度从1997年的0.026只/框下降到1998年的0;垸内型无阳性钉螺,城市型阳性螺密度在0042只/框以上;其它类型阳性螺密度均在0.0025只/框以上。结论 目前湖南省山丘型血吸虫病的疫情呈下降态势,泷区的血吸虫病疫情呈上升或徘徊状态。  相似文献   

19.
黄山市地处皖南山区,有7个区县、47个乡镇,286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疫区人口42万多人。据防治初期调查,居民平均粪检阳性率为20.89%,耕牛平均粪检阳性率为20.4%,钉螺感染率为1.8-2.33%,调查野生动物26种,有17种感染血吸虫,属山丘型血吸虫病重疫区。自1950年开展防治工作以来,全市累计查出钉螺面积33185673m2,病人69686人(其中晚期病人2614人、急血1640人),病牛10956头次。经过40多年的积极防治,1978年达到基本消灭标准,1993年达到消灭标准,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监测2015–2018年天门市血吸虫病疫情变化,为制定全市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18年在天门市设立8个血吸虫病监测点,开展血吸虫病疫情和相关流行因素监测。结果 2015–2018年,天门市在8个血吸虫病监测点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本地居民15 983人·次,阳性率为0.88%~1.44%;检测流动人口3 629人,阳性率为0.96%~2.39%;未发现粪检阳性者。检查耕牛1 245头·次,未发现粪检阳性耕牛。查出有螺面积116.69~117.23 hm2,活螺平均密度为0.07~0.17只/0.1 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结论 天门市血吸虫病已呈低度流行态势,但相关流行因素依然存在。今后仍应加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