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与HFOV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重度蒸汽吸入性肺损伤兔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重度蒸汽吸入性肺损伤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常规机械通气(CMV)、HFOV、HFOV+气管内滴入外源性PS(100 mg/kg)治疗;通气4 h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并行肺组织损伤评分.结果 肺大体标本、光镜下及电镜下均观察到HFOV后肺损伤程度较CMV明显减轻,3组中以HFOV+PS组损伤最轻,CMV组损伤最重;肺组织损伤评分也显示CMV组最高[(3.71±0.43)分],HFOV+PS组最低[(2.08±0.28)分],HFOV组居中[(2.87±0.26)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与CMV比较,HFOV通过减少肺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及水肿液的渗出,可减轻吸入性肺损伤,且HFOV联合PS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对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100例NRDS患儿临床资料,将接受HFOV+PS治疗的50例患儿纳入HFOV+PS组,将接受常频机械通气(CMV)+PS治疗的50例患儿纳入CMV+PS组。比较两组血气指标、用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结果:T0时两组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HFOV+PS组PaO2高于CMV+PS组,PaCO2低于CMV+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PS组用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CMV+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出血、气漏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RDS患儿中采用HFOV联合PS效果优于CMV联合PS,在改善血气指标方面效果更佳,能够缩短用氧及机械通气时间,且并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治疗NRDS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4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病区治疗的重症MAS 64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6例。A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猪肺磷脂(固尔苏)治疗;B组:给予常频机械通气(CMV)联合猪肺磷脂治疗;C组:给予单纯HFOV治疗;D组:给予单纯性CMV治疗。比较四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HFOV联合猪肺磷脂治疗重症MAS,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气分析值、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Pa O2/Fi O2)、氧合指数、平均上机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指标对比上,均优于其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确切。结论应用HFOV联合猪肺磷脂治疗重症MAS,可迅速改善通气和氧合,明显缩短上机时间,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有待观察。目的:观察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分析细胞凋亡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及可能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急诊中心。材料:实验于2006-04/2006-09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动物实验室及南京市放射免疫检测中心完成。选用28只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体质量250 ̄350g,鼠龄49 ̄76d,由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4只。方法:①实验干预:实验组大鼠参照Eppinger等的方法进行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给予阻断肺门45min(观察肺无舒缩为阻断标准),再开放3,6h(再灌注以肺恢复舒缩为标准)后取材,每次取7只,对照组仪行开胸术,于相同时间点同样方法分离肺组织。②实验评估:采用Annexin-V-PI双染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凋亡细胞,计算凋亡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法观察肺脏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计算2组大鼠左肺湿干质量比;计算肺泡损伤数比值进行肺组织损伤定量评价;光镜下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②肺湿干质量比及肺组织损伤定量评价结果。③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纳入大鼠2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实验组肺缺血再灌注3,6h肺组织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缺血再灌注6h凋亡率较3h有所降低(P<0.05)。②实验组大鼠肺组织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3h达到最高,6h稍有下降,较对照组各时间点表达增加(P<0.01)。③实验组肺缺血再灌注3,6h肺泡损伤数比值及肺脏湿干质量比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1),实验组缺血再灌注6h两比值较3h有所增加(P<0.05)。④实验组肺泡结构破坏、塌陷、消失,肺泡间隔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肺缺血再灌注6h较3h更严重。对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肺缺血再灌注早期可能通过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改变,激活细胞的凋亡途径,诱导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导致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mRNA在脑挫裂伤患者神经细胞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组织15例Caspase-3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Caspase-3mRNA表达,死亡组表达值较存活组明显升高。两组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脑挫裂伤后Caspase-3mRNA表达程度较高,Caspase-3mRNA过度表达在脑挫裂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调控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至2014年3月于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NRDS患儿6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频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给予高频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高频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的临床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患儿症状减轻时间、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结果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PaO2、PaCO2、pH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临床疗效明显,同时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2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氧合指标变化情况和治疗后临床指标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及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FiO_2)均低于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O_2)]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CO_2)、OI及FiO_2均低于对照组,pa(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呼吸机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儿氧合指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高原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使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吸入治疗技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14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例ARDS患儿行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儿中,2例治愈,2例患儿由于合并其他并发症,家长予以放弃治疗;1例治疗后病情不稳定,最终死亡。结论在高频振荡通气的同时辅助外源性PS替代治疗,可明显改善ARDS氧合指数(Pa O2/Fi O2),使血氧分压迅速上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缩短重症监护及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重症NRDS早产儿按通气模式分为研究组(HFOV+SIMV模式)20例和对照组(SIMV或A/C模式)20例,比较两组患儿上机后1h、12h和24h血气变化、上机时间以及气胸、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上机后1h与对照组比较,血氧分压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P<0.05)。上机后12h、24h的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03、0.23;0.33、0.55,P均>0.05)。研究组上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P<0.05);气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2,P<0.05),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P>0.05)。结论 HFOV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肯定的治疗早产儿重症NRDS的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常频通气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血管活性药物、保护各脏器功能等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频通气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升,PaCO2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频通气联合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优于单用常频机械通气,对平均动脉压、心率影响小,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吸入一氧化氮(iNO)联合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00例严重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iNO联合HFOV治疗)和对照组(HFOV治疗),各100例.比较两组的动脉血气指标(pH、PaO...  相似文献   

14.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吸入性肺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吸入性肺损伤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呼吸支持手段。方法按第三军医大学的方法,利用新西兰大白兔,制造兔重度蒸汽吸入性损伤并呼吸衰竭模型,用CMV、HFOV方法进行通气治疗,分别在伤后1、2、3、4 h,抽股动脉血检测血气;4 h后处死,取兔右肺下叶称重后,计算干湿重比;右肺中叶4个不同部位(依赖区和非依赖区)取标本,做病理检查。结果①HFOV组和CMV组PaO_2均在伤后1 h明显上升,伤后4 h内动脉血仍有良好氧合,自伤后2 h点动脉血氧合和PO_2a/A,HFOV组明显优于CM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_((A-n))O_2在2 h和4 h点,CMV组明显高于HFOV组(P<0.05);PaCO_2在各时相点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兔肺湿干重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组织学损伤HFOV组较CMV明显减轻(P<0.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能显著提高蒸汽吸入性损伤兔的动脉血氧合,减轻兔肺的损伤,是治疗蒸汽吸入致急性呼吸衰竭的良好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常频叠加高频振荡通气对急性肺损伤大鼠氧合和通气的影响。方法以15只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给予机械通气,用生理盐水肺灌洗制作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先后行常频机械通气(CMV参数:FiO2 100%、f 30 bpm、PEEP 6 cmH2O、I∶E 1∶2、MAP 12 cmH2O)、高频振荡通气(HFOV参数:FiO2 100%、f 11 Hz、Paw 12 cmH2O、Ti 33%)、常频叠加高频振荡通气(CMV+HFOV参数同前)各1 h,监测动脉血气。计算PaO2/FiO2、氧合指数(OI)、肺内血分流率(Qs/Qt)。结果损伤前、CMV、HFOV、CMV+HFOV各指标变化:(1)PaCO2分别为(41.04±3.94)mmHg、(100.5±28.73)mmHg、(82.06±22.87)mmHg及(54.01±19.32)mmHg,损伤后均显著高于损伤前(P<0.01);CMV+HFOV显著低于CMV、HFOV(P<0.01);CMV、HFOV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aO2/FiO2分别为(467.9±47.71)mmHg、(105.3±25.39)mmHg、(131.2±67.72)mmHg、(216.3±76.84)mmHg,损伤后均显著低于损伤前(P<0.01);CMV+HFOV显著高于CMV、HFOV(P<0.01);CMV、HFOV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OI分别为1.88±0.30、8.84±2.15、6.16±3.19、4.60±1.71,损伤后均显著高于损伤前(P<0.01);CMV+HFOV、HFOV显著低于CMV(P<0.01);CMV+HFOV、HFOV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Qs/Qt分别为0.11±0.02、0.29±0.02、0.26±0.05及0.24±0.04,损伤后显著高于损伤前(P<0.01);各通气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频叠加高频振荡通气在促进肺损伤大鼠CO2排出及改善氧合方面优于单纯常频通气和单纯高频通气。  相似文献   

16.
总结11例重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认为密切的临床监护,掌握适宜的气道管理技术,重点掌握完善的气道加温湿化及正确的吸痰时间和方法,预防感染及其他主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ALI)犬肺表面活性蛋白(SP)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心静脉注入脂多糖(LPS)制备犬ALI模型。随机将16条健康犬分为两组,模型组动物制模后采用单纯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制模后采用机械通气+HVHF治疗。监测两组动物基础值、成模时以及HVHF治疗1、2和4h的动脉血气及呼吸力学指标变化。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匀浆内SP—B含量的变化。结果注入LPS后动物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均下降(P均<0.05),成模时PaO2/FiO2<300mmHg(1mmHg:0.133kPa);HVHF治疗后4hPaO2、Pa02/FiO2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1)。模型组动物治疗后吸气阻力(Raw)、气道峰压(PIP)均保持稳定,治疗4h时肺动态顺应性(Cdyn)、肺总顺应性(Ctot)均下降,呼吸功(WOBvent)上升(P均<0.01);HVHF治疗后各指标均保持稳定,治疗4h后Cdyn和Ctot均较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治疗组肺组织匀浆SP—B的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HVHF能有效地提高ALI犬肺组织SP—B的含量,达到阻止ALI呼吸力学恶化、改善氧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早期治疗对脓毒性急性肺损伤的疗铲及对内源性PS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在机械通气下建立脓毒性ALI模型,早期气管内稍许主有机提取的PS100mg/kg,连续治疗6小时,观察氧合指数,肺内分流,肺动脉顺应性的变化;并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磷脂含量和表面张力进行分析。用Western dot blot法测定PS特异性结合蛋白含量,用Northern blot法测定SP-Am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