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关系。[方法]将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反流性食管炎组)及慢性胃炎患者100例(慢性胃炎组),同时经13 C尿素呼气试验法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对比2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将反流性食管炎组患者根据内镜分级标准分为4级,比较各级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根据临床症状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比较各程度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36.7%)明显低于慢性胃炎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流性食管炎组不同内镜分级及不同临床症状程度者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过程中起保护作用,幽门螺杆菌与反流性食管炎及患者症状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中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胃癌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45例与同期在本院就诊的胃癌患者45例,比较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并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胃癌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组和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发生率分别是22.22%和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68,P<0.05)。胃癌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组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低于胃癌患者。 结论胃癌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对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除幽门螺杆菌导致胃食管反流病 Joachim Labenz University of Bonn,Siegen,Germany 与对照组相比,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很少感染幽门螺杆菌(H.pylori),提示H.pylori感染有保护作用。与之相反,根除H.pylori感染也许会导致GERD。在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时,GERD的诊断是可靠的。但是当症状与内镜所见无关,特别是在没有考虑到其他上胃肠道疾病时,GERD的诊断是不可靠的。1997年一个大样本病例对照研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近3年来北京地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分析目前反流性食管炎与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19例和正常对照组121例,以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结果反流性食管炎患者Hp感染率(26.89%),显著低于对照组(42.15%),P<0.05。结论Hp可能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中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52063 埃索美拉唑对健康志愿者抑制胃泌酸的药效学研究;20052064 无线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20052065 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20052066 雷贝拉唑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24例;20052067 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老年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评价;胃血色素指数的测定对幽门螺杆菌的诊断价值;胆汁反流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胆汁反流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反流症状与诊断关系,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方法采用典型症状、波利特试验及内镜检查;结果 检出反流性食管炎89例,非糜烂性食管炎291例,Barrett食管41例。结论 反流症状并有效检查为临床提供良好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R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胃镜检查确诊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7例,同时选取104例慢性胃炎患者为对照。所有病例采用14C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结果:97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Hp感染率为45.4%,而对照组63.5%(P<0.01);REA、B、C级患者HP阳性率分别为59.4%、42.0%、2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
雷贝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慢性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核素显像与胃镜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评价;中药胃痛宁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疗效观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经过电子胃镜确诊的GERD患者120例及对照组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20例予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和14C呼气试验法进行H.pylori检测,对比两组H.pylori感染情况;将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LA-A、B组及LA-C、D组,对比两组H.pylori感染情况;将120例GERD患者分为轻度症状组、中度症状组、重度症状组及极重度症状组,比较组间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 GERD组H.pylori感染的阳性率(39.17%)低于对照组H.pylori感染的阳性率(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B组H.pylori感染的阳性率(60.87%)高于LA-C、D组H.pylori感染的阳性率(2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症状组、中度症状组、重度症状组及极重度症状组H.pylori感染的阳性率分别是40.00%、41.67%、40.63%、31.82%。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保护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GERD症状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食管疾病     
山东地区农民人群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研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对孤立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唉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道炎临床观察;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0例临床分析;放射性食管炎治疗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史磊  戈之铮  胡运彪  施尧 《胃肠病学》2001,6(4):252-253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粘膜损害。酸性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是产生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机制。近年的研究发现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的发生率较低,其原因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与H.pylori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一、样本资料 1999年1月~2000年6月就诊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内镜中心胃镜检查者,排除其他上消化道病变(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上消化道肿瘤等),发现反流性食管炎患者385例,男247例,女138例,…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胃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发现Hp亦可存在于食管的化生柱状上皮中。研究Hp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及其并发症(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合理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胃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发现Hp亦可存在于食管的化生柱状上皮中,研究Hp感染与胃食管反充病及其并发症(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胃食反流病的合理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根治幽门螺杆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5例,分为观察组41例:常规治疗并接受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对照组44例:常规治疗。结果治疗4和8 w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对照组(χ2=4.730,P=0.030;χ2=4.595,P=0.032)。治疗4和8 w后,观察组黏膜Ⅰ级愈合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和8 w,观察组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的累计复发率,观察组为36.67%(11/30),对照组为15.00%(6/40),两组差异显著(Log-rankχ2=4.691;P=0.030)。结论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根治幽门螺杆菌导致近期及远期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6.
有关反流性食管炎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对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研究起步较晚,自 1999年 8月烟台制定了反流性食管病 (炎 )诊断及治疗试行方案以来,受到消化界的关注。全国许多医疗单位按照这一方案,对反流性食管炎 (RE)及相关课题,如 Barrett食管 (BE)、 RE及 BE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 RE与 BE随访等,已经或正在进一步研究;在此前,国内有关专著和专题论文发表了不少。现就个人认为一些与 GERD及 RE有关值得思考的问题,借本期重点号提出来供同道们思索、参考。   一般认为 RE患者中的肥胖和老年人较多,但老年与中、青年患者在发病上究竟有无差别 ?这…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黏膜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中,影响食管黏膜损伤严重程度的因素。方法将消化专科门诊具有典型反流症状,并经24h食管pH监测异常或(和)胃镜检查证实的GERD患者,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组、轻度糜烂性食管炎组和重度糜烂性食管炎组。比较3组患者一般情况和食管pH监测指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食管裂孔疝、烟酒嗜好、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食管酸暴露程度对食管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共有156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非糜烂性反流病组83例,轻度糜烂性食管炎组51例,重度糜烂性食管炎组22例。重度糜烂性食管炎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和合并食管裂孔疝比例显著高于轻度糜烂性食管炎组和非糜烂性反流病组(P〈0.05)。食管pH监测指标中卧位长反流次数在严重的食管黏膜损伤患者中显著增加(P〈0.05)。食管裂孔疝是食管黏膜损伤程度的独立相关因素(OR=15.032,95%CI:3.767-22.723,P〈0.01)。结论GERD患者中高龄、男性、合并食管裂孔疝和卧位反流增加的患者中严重的食管黏膜损伤更加常见,食管裂孔疝在食管黏膜损伤的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谷胱甘肽转硫酶T1、M1和P1基因多态与反流性食管炎易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谷胱甘肽转硫酶 (GSTs)T1、M1和P1基因多态与反流性食管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以多重PCR技术检测GSTT1和GSTM 1基因缺失 ,以PCR RFLP技术检测GSTP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 (第 10 4密码子A→G)。结果 共检测了 10 9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7例有胃食管反流症状但胃镜检查阴性 (NERD)的患者和 97例正常对照者。GSTT1和GSTM 1基因缺失频率在食管炎组、NERD组和正常组分别为 48.6 %、42 .6 %、5 3 .6 %和 5 2 .0 %、5 3 .6 %、43 .3% ,差异无显著性。然而 ,反流性食管炎组突变型GSTP1(40 .4% )基因频率显著高于NERD组 (2 4.7% ,P <0 .0 5 )和正常对照组 (2 1.6 % ,P <0 .0 5 )。携带GSTP1变异基因型者比携带野生型基因型者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风险高 2 .42倍 (95 %CI ,1.2 2~ 4.80 )。在携带GSTP1变异基因型同时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个体 ,食管炎的OR值则增加到 2 .6 7(95 %CI 1.0 6~ 6 .70 )。结论 GSTP1基因 (10 4密码子A→G)多态可能是涉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它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汁反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幽门螺杆菌与胆汁反流的关系倍受关注,本文就胆汁反流对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胆汁反流是否改变以及胆汁反流对食管、胃粘膜的损害有一综述,提出对于胆汁反流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应提倡根除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指食管黏膜异常地暴露于胃内容物所导致的疾病,包括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其他并发症.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在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MALT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得到公认,目前针对Hp的治疗方案已有明确指南,根除成功率也明显提高.但有研究报道,随Hp感染率的逐渐下降,GERD和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却明显上升.Hp与GERD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而对于合并Hp感染的GERD患者是否进行根除治疗仍然是目前争议的论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