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提高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诊治过程。结果9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患肾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4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错构瘤,无恶变。9例患者均恢复顺利,5例患者获随访,时间2个月~14年,平均91.6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肾错构瘤破裂出血在临床上无典型临床表现,B超和CT检查为术前确诊主要依据,尽早手术探查是首选治疗手段,术中尽可能选择保肾手术。  相似文献   

2.
肾错构瘤的诊断与治疗(附31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肾错构瘤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B超检查;25例行CT扫描;7例行MRI扫描;15例行IVP检查;2例行DSA检查。27例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术前诊断明确且肿瘤直径远大于4cm,行肾切除术;7例因肾破裂出血而争诊手术切除病肾;2例肾破裂出血者病情稳定,于次日明确诊断后进行手术切除;1例术前不能完全明确诊断,术中快速切片确定为肾错构瘤后行肿瘤剜除术;另4例作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肾错构瘤,未发现有肿瘤恶变者。27例手术患者术后病情稳定。结论:CT和MRI是肾错构瘤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肿瘤直径>4cm且逐渐增大伴明显症状者,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乏脂肪肾错构瘤(renal hamartoma,RH)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乏脂肪RH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和治疗方法. 结果 6例CT误诊为肾癌,其中4例行肾癌根治术;14例行手术探查,5例行肾切除术,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6例行肿瘤剜除术.术后病理均为RH,所有患者随访3~6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 对乏脂肪的RH,术前需仔细分析病史及影像学资料,尽量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治疗上,直径<4 cm单发无症状的乏脂肪RH可密切随访观察,而>4 cm者小论有无症状均应及时手术治疗.首选保留肾单位手术.乏脂肪RH经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外科诊治(附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7年3月收治的5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急诊行手术治疗,1例行保守治疗后1周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均选择患肾切除术。结果:5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肾错构瘤,无恶变。结论:B超和CT检查对诊断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有帮助。肾错构瘤的治疗应全面考虑,手术仍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典型肾错构瘤的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不典型肾错构瘤的临床资料。18例均行B超检查,15例行CT扫描,8例行MRI扫描,6例行IVU检查。3例接受保守治疗;15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肿瘤剜除术,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7例行肾癌根治术。结果:B超诊断肾错构瘤10例(10/18),CT诊断肾错构瘤7例(7/15)。3例保守治疗者获得随访,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无转移。15例手术治疗者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肾错构瘤,随访未见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大部分肾错构瘤可通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对于不典型肾错构瘤,术前应仔细分析影像学检查,结合病史尽量明确诊断,减少不必要的肾切除。  相似文献   

6.
双侧肾细胞癌2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双侧肾细胞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1990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双侧肾细胞癌患者21例。其中同时性10例,异时性11例。肿瘤位于肾上极15枚,中极19枚,下极20枚;左肾28枚,右肾26枚。肿瘤直径0.5~16.0cm,平均4.5cm。2例伴下腔静脉癌栓。17例经手术治疗。6例同时性肾癌中,5例行双侧一期手术,1例行分期手术。其中1例行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双肾部分切除及左肾上腺切除术;3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术及对侧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术,对侧肾部分切除术及下腔静脉切开取癌栓术。11例异时性肾癌均分期手术。其中3例行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术,对侧肾肿瘤剜出术;1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术,对侧肾部分切除术加下腔静脉切开取癌栓术;6例行一侧肾癌根治术,对侧肾部分切除术。未行手术治疗4例.其中行介入治疗1例,生物学治疗1例,保守治疗2例。结果 21例随访3个月~24年,平均3.4年。17例手术治疗者中,13例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术后肾功能均可;1例术后10个月出现左上肺转移,已带瘤存活9个月;1例术后1年出现残肾肿瘤复发,经生物学和中药治疗,已带瘤存活5个月;2例死于肿瘤转移。4例未手术者中,1例10个月后死于胰腺转移,1例4个月后死于肾衰竭,1例6个月后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者经化疗和生物学治疗,病情稳定,已带瘤存活7个月。异时性肾癌者的先发一侧行肾癌根治术,对侧肾出现肿瘤的时间为7个月~18年。结论 双侧肾癌并非手术禁忌,如果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仍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保肾手术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如果保留足够的肾实质,患者仍可获得良好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肾脏偶发瘤的术前诊断率和手术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肾脏偶发瘤患者的术前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患者中男40例,女26例;年龄33—67岁,平均52岁。均因体检或行临近器官检查发现肿瘤。肿瘤位于左肾36例,右肾30例。肿瘤直径1.2—4.8cm,其中〉3.0cm者4例。结果66例患者中肾癌36例,行肾癌根治术30例,肾切除术6例;肾错构瘤24例,肾囊肿6例,均行手术治疗。B超诊断肾癌26例,准确率72.2%;CT诊断32例,准确率88.9%。结论肾脏偶发瘤的术前诊断是关键,影像学检查对术前诊断的意义最大。术中可疑病例应行冰冻病理检查,以提高肿瘤的手术治愈率,偶发肾癌的术式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7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患肾切除术,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肿瘤剜除术。结果 7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5年,无肿瘤复发。结论 B超和CT检查为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术前确诊主要依据,手术仍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术中尽可能选择保肾手术。  相似文献   

9.
不同直径肾错构瘤的手术方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RAML)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02例RAML患者按肿瘤直径分为3组:A组(<4cm)21例,B组(4~≤8cm)63例,C组(>8cm)18例;A组中17例(81%)患者无任何症状,治疗以定期随访为主。B组中50例(79%)患者有临床症状,52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4例行肾切除术,2例行肾癌根治切除术,5例患者定期随访。C组中16例(88%)患者有临床症状,所有病例都进行了手术治疗,10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6例行肾切除术,其中2例行肾癌根治切除术,1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后择期行肾切除术,1例因伴发下腔静脉瘤栓而同时行了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RAML。结论:肿瘤直径<4cm的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可临床随访;肿瘤直径≥4cm的患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以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10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0例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的患者。均行B超检查,9例行CT或MRI检查。结果:8例术前CT或MRI提示为肾错构瘤破裂出血,1例MRI诊断为肾肿瘤破裂出血,1例B超诊断为肾占位病变并肾周血肿。所有患者肿瘤直径均大于6cm,9例行患侧肾切除术。结论:CT和MRI是诊断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较好方法,并能提示病变的性质以及确定出血的范围。对于肿瘤直径大于4cm,且靠近肾包膜生长的肾错构瘤应积极治疗,手术治疗时应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术前行B超检查.16例行CT检查。手术治疗16例.其中行肾切除术2例.肿瘤剜除术14例,术后均病理检查证实;定期随访2例.随访2~5年,无肿瘤恶变及复发。结论 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直径大于4cm.可手术治疗;对肿瘤直径小于4cm,可观察。  相似文献   

1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报告1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2例均行B超检查,8例行IVU检查,3例行肾动脉造影,9例行CT检查,12例中手术治疗10例(11侧肾脏)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其中1例恶变,2例肿瘤小未予手术,12例健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8年,2例分别于术后3年和7年发现对侧肾肿瘤,恶变的1例未见复发和转移,未行手术的2例瘤体未见明显变化,认为肾动脉造影,B超,CT对诊断本病具有特异性,但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错构瘤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对20例肾错构瘤患者行肿瘤剜除术。其中择期手术患者19例,因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急诊手术1例。肿瘤直径1.8~8.7cm,平均4.8cm。采用单纯肾动脉阻断并以吸引器吸除肿瘤的手术方法,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2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19min,19例择期手术患者平均出血量85ml,急诊患者未行肾动脉阻断,术中出血约为1 00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9d。1例术后出现尿瘘,经保守治疗愈合出院。其他患者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3~60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错构瘤剜除术应用肾动脉热缺血阻断、介入超声、吸引器吸除肿瘤、术前放置输尿管导管、止血手段等新技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认识,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报告9例经本院收治的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9例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术前超声检查均提示低回声占位,占位可见血流信号。CT检查8例平扫期未见脂肪样低密度。肿瘤动脉期呈现明显强化,CT值最高可达100Hu,实质期肿瘤持续均匀强化。术前诊断为肾脏恶性肿瘤。另1例患者平扫可见局部点状低密度灶,增强扫描点状低密度灶无强化。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检索Pubmed和CBM数据库,对该疾病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1例因患者原因施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余8例患者接受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其中6例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9~3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少见,对病灶CT的细微分析能够给诊断带来帮助,对于乏脂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特别是体积较小的肿瘤应该力争行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以减少盲目肾切除造成的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5.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2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疗水平。方法 对 8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准确率 76 .8% (6 3/ 82 ) ,CT诊断准确率 86 .7% (39/ 4 5 ) ,MRI诊断准确率 84 .2 % (16 / 19)。根据肿瘤大小及症状分别采用观察与手术 ,对肿瘤直径 <4cm ,诊断明确且无症状 5 9例定期观察。手术 2 3例中行肿瘤剜除术 18例 ,肾部分切除 2例 ,肾切除 2例 ,根治性肾切除 1例。病理检查 2 2例良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1例恶变。全部术后患者随访 ,肿瘤无复发。结论 B超、CT、MRI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互结合能提高术前的诊断准确率。术中应常规作冰冻切片 ,有助于确诊、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排除恶变 ,为避免误诊对瘤体多部位取材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76 to 1986, a total of 518 kidney tumor patients were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Ur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Freiburg, West Germany. In 34 cases (6.6%) the examination revealed a tumor that was neither a renal cell carcinoma nor a renal pelvic urothelial carcinoma (i.e., a rare renal tumor). Through diagnostic imaging procedures the presence of a tumor was correctly diagnosed in 97% of these 34 case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methods were used with 5 patients (4 with renal angiomyolipoma and 1 with hemangioma) whose conditions were clearly diagnosed. In these patients operative therapy was not indicated. The precise histological diagnosis found in 29 patients subjected to surgery was the same as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is in only 8 cases (27.6%). Histologically, 20 benign (4 epithelial, 16 mesenchymal) and 9 malignant (3 epithelial, 3 mesenchymal, 3 mixed) tumors were found. The operative methods for rare kidney tumors are the same as those used for the more common kidney tumors. Only in the presence of tumors that are clearly benign, such as angioma or angiomyolipoma, is a wait and see policy with frequent examination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7.
1983年以来我院经手术和病理确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9例,男13例,女26例,平均年龄42岁,双肾肿瘤7例,单侧多发肿瘤8例。术前主要依靠B超和CT诊断。本文比较了各种影像学检查。讨论了肿瘤的自发性破裂和出血倾向。尽管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病理有恶性存在,罕有局部浸润,未发现转移病灶。近来从DNA水平研究显示,该肿瘤为多中心源性的原发良性肿瘤。外科手术处理应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尽可能保存更多的肾组织,避免肾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