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快速免疫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快速免疫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新方法及疗效。方法:32例快速免疫组5天半达到维持量,持续治疗一年后评定。36例常规免疫对照组治疗2年后评定。结果:快速免疫组一年总有效率 84. 4%,常规免疫组 2年总有效率 88. 9%,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P>0. 05)。结论:快速免疫疗法减少了注射次数和缩短了疗程,为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内服结合穴位敷贴与脱敏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以中药汤剂内服结合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和脱敏疗法治疗;对照组38例,单纯予以脱敏疗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半年后和2年后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半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8.95%,对照组总有效率63.1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内服结合穴位敷贴及脱敏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脱敏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特异性免疫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能机制。方法:回顾分析30例接受3年特异性免疫治疗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治疗组)的资料。2006年对其进行调查随访;取同期3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为对照组,症状发作时服用抗组胺药物及鼻用激素联合治疗;10例健康人为健康组,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指标(静脉血IL-2、IL-4、IL-5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①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治疗后平均症状、体征积分为(3.88±2.71)分,与治疗前(11.10±1.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清IL-2、IL-4、IL-5测定:对照组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表现为IL-2水平低下,IL-4、IL-5水平升高,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脱敏治疗3530次,发生全身反应4例,共6例次,总发生率为0.17%(6/3530);局部反应发生12例,共54例次,总发生率为1.53%(54/3530)。局部及全身反应均较轻。结论:特异性免疫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行鼻中隔软骨黏膜下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观察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方法56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鼻内镜下行鼻中隔软骨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斗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及药物治疗。结果3及6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3个月时治疗组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有效率N31.2%(P〈0.05)。6个月时治疗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效率为2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中隔软骨黏膜下部分切除术斗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应用雷诺考特(Rhinocort)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6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随机分组,实验组30例应用Rhinocort鼻喷雾剂治疗,对照组30例施以鼻腔微波热凝治疗.于治疗结束后1月和1年分别进行近期和远期疗效评定. 结果两组的近、远期疗效分别为93.3%、96.7%和70.0%、63.3%,χ2检验两组疗效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Rhinocort鼻喷雾剂鼻内应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使用方便,起效快速,定量准确,全身生物利用度低,安全性和有效性好,是目前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临床疗效,并讨论其免疫学机制。方法:将100例年龄≥10岁PAR患者分为3组,第1组注射BCG-PSN28例;第2组注射BCG-PSN加吸入激素37例;第3组单纯吸入激素35例。观察用药6周后血清总IgE,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第1、2组治疗后总IgE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第3组则无变化。治疗前3组PPD阳性率仅为21%,治疗后应用BCG-PSN的第1、2组阳转率分别为30.4%及32.1%,两组总阳转率为31.4%。评定3组疗效,第1组治疗总有效率71.4%,第3组为97.1%,第2组则可达100%。结论:BCG-PSN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控制复发亦有较好效果。其治疗机制可能为抑制患者体内Th2反应,并促使Th亚群向Th1转化,从而阻止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YAG激光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尽管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迄今仍不理想。1992年10月至1995年5月,我们用YAG激光治疗247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访1.5~2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47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男156例,女91例;年龄16~61岁。病程2~32年。均有不同程度的鼻阻、鼻痒、流清涕。均根据1990年乌鲁木齐会议变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诊断和疗效评定。全部病人均接受过药物或其他治疗,但疗效欠佳。1.2治疗方法采用国产CWL-100型Nd:YAG激光手术器。波长1.06μm,光纤直径0.5mm,输出功率0~1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选择性筛前神经切断和下鼻甲挤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符合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诊断的患者,行选择性筛前神经切断和下鼻甲挤压术。统计其术前和术后症状和体征评分,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1年随访,总有效率90.0%。结论:选择性筛前神经切断和下鼻甲挤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手术操作简便,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联合应用包括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盐酸西替利嗪、鼻内镜下鼻腔黏膜神经高频电灼术和鼻内解剖结构正常化手术在内的综合疗法治疗136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疗后随访1年,总结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结果表明,本组患者显效110例(80.88%),有效24例(17.65%),无效2例(1.47%),总有效率98.53%。复发患者49例(36.02%),其0796%的病例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程短而且疗效显著,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19例,鼻内镜下运用CZB型超声鼻炎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部位分别是双侧下鼻甲、鼻中隔结节、鼻中隔前上部和鼻丘。按照2004年兰州会议《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方案》,用积分法评定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年进行疗效评定,其中显效率91.60%(109/119),有效率6.72%(8/119),无效率1.68%(2/119),总有效率98.32%(107/119)。治疗后1d、1周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1年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利用等离子体手术系统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65例。结果术后随访1年,显效53例(81.5%),有效9例(13.8%),无效3例(4.6%)。总有效率为95.4%。结论利用等离子体手术系统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疗效显著、损伤小、术野清晰、易操作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斯奇康注射液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8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治疗组用斯奇康注射液肌注,对照组用西替利嗪口服。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63.4%,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斯奇康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控制复发亦有较好效果,不良反应极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有效方法。方法在鼻内窥镜下用微波热凝筛前神经 170例,随访一年,对32例症状复发者用中药治疗。结果近期显效139例(82%),有效19(11%),无效12例(7%),总有效率93%。32例(18.8%)在微波治疗半年后症状复发,使用中药后28例(87.5%)症状好转。结论鼻内窥镜下筛前神经微波热凝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对症状复发者加用中药治疗效果良好。二者配合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作用。方法将18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89例采用口服抗组胺药左西替利嗪,局部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治疗;治疗组9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两组均治疗20天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疗效,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1年。结果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7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年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8.8%,对照组为3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较好,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5.
鼻腔局部免疫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鼻腔局部免疫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用鼻腔局部免疫疗法(LNIT临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共142例,并与常规皮下免疫疗法的疗效相比。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达85.9%,与常规皮下免疫疗法的疗效相仿(P>0.05),治疗后患者鼻分泌物中的SIgA显著增加(P>0.01)。结论 表明LNIT确能增强局部免疫功能,降低鼻腔局部的过敏反应,以达到治疗效果,较之常规皮下免疫疗法,具有疗效好、安全方便、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3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接受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3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比较治疗前与治疗1、2年后的症状、体征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经过1年免疫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及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坚持完成2年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及VAS评分较治疗前、治疗1年时亦有显著降低,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对于该地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作为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常规治疗。为进一步提高疗效,建议完成至少2年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992年9月至1995年3月,我科收治的141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人进行常见致敏原检测并脱敏治疗,旨在探讨闽北地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常见致敏原的分布,为脱敏治疗提供依据。1临床资料141例中,男68例,女73例;年龄6~65岁,平均3O.3岁。病程12个月~30年,平均5年。临床表现均符合常年性变应性耳炎特征。按1991年乌鲁木齐市召开变态反应性鼻炎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诊断及疗效判定。2检测方法采用北京协和医院制备的吸入抗原Zo种(附表)、浓度1:10o(蒿届花粉和豚草为1:1000。在患者上臂皮内分别注入抗原浸液0.1~O.2ml,同时…  相似文献   

18.
自 1994年 5月至 1998年 12月,我们自拟中药汤剂结合西药口服、点鼻治疗变应性鼻炎60例,结果统计学处理后显示,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西医组,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我们观察T 60例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及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随机分组,每组各30例。年龄11~15岁,其中20~40岁42例(占70%),中西医结合组中常年性鼻炎21例,季节性鼻炎9例;西医组中常年性鼻炎22例,季节性鼻炎8例。病史3个月~14年不等。2药物与…  相似文献   

19.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鼻中隔黏骨膜下切除术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中隔黏骨膜下切除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2年12月-2006年12月住院治疗的66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分,按海口标准评价近期和远期效果.结果 66例患者均患有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并均行鼻中隔黏骨膜下切除术,其中随访1年以上者43例,显效35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5%;随访2年以上者31例,显效24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5%.平均起效时间术后2.1个月,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年以上,4例变应性鼻炎症状复发.结论 鼻中隔黏骨膜下切除术对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有效的,且疗效满意,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5例采用口服抗组胺药左西替利嗪,局部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治疗;治疗组6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两组均治疗20天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疗效,疗程结束后随访3月~1年.结果 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对照组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年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1.01%,对照组为41.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较好,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