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源地和疫区性质,应用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MCPENT)方法对收集自山东、江西、河北、北京昌平等地的131份临床诊断的HFRS病人血清进行了特异性抗体检测,其中对荧光抗体滴度较高的62例病人血清进行了分型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昌平、江西高安等为家鼠型疫区,广州为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  相似文献   

2.
宋干 《疾病监测》1992,7(3):61-64
一、概况1991年5月5~10日在列宁格勒召开国际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代表约60人,列席约40人。大会报告论文35篇,墙展论文19篇,我在会上报告论文两篇(中国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几个与预防有关的流行病学问题;流行性出血热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的初步人体观察),墙展论文一篇(流行性出血热分型诊断试剂盒的建立及应用),均受到与会代表的重视。二、主要研究进展(一)流行病学(表1,2,3)苏联远东地区流行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我国的流行性出血热(EHF)是同一类型,  相似文献   

3.
盐源县疫区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特点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摸清盐源县高海拔疫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为本州及外地在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提高诊断技术,有利于临床治疗,减少误诊、漏诊,提高治愈率。方法:收集2002年以来本院收治的300例临床治病例,与山西太原市105例及成都市116例家鼠型出血热临床诊治病例症状、体征特点进行比较。结果:盐源县HFRS起病缓急、乏力、全身疼痛、腰痛、头痛等与成都市HFRS病例有显著差异。盐源县病例“三痛“更为突出。成都市病例恶心、呕吐以及少尿重于盐源县病例。盐源县病例“三红“不及成都市病例明显,盐源县病例软腭出血点较突出,占70.33%;87.0%的病例有肾区叩痛。与太原市105例病例比较,盐源县病例腰痛突出,占94.00%;出血及出血顷向较太源病例轻,胃肠道症状也较轻,“三红“较太原病例轻。尿蛋白、白细胞升高、异型淋巴细胞升高等都较太原病例轻。结论:盐源县高海拔疫区家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特点突出,是否与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也可能为新的病毒亚型引起,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为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和急性肾衰竭,早期分型非常重要。本文对我院住院HFRS患者的血小板压积进行总结,发现对分型有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凌静 《系统医学》2021,(1):13-15
目的 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为研究对象,视作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者共60名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清Hcy、Cys-C水平测定,分析结果.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  相似文献   

6.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特异性Ig M是临床上诊断 HFRS的依据。我们应用 Mac EL ISA法检测了 48例 HFRS患者唾液、尿及血清中 HFRS特异性Ig M,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1997~ 1998年我院经临床确诊发病在 3日内的住院患者 48例 ,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 ,其中男 32例 ,女16例 ;年龄 16~ 6 0岁 ,平均 32 .88岁。按照文献〔1〕分型标准分为轻型 10例 ,中型 19例 ,重型 11例 ,危重型 8例。1.2 检测方法 :在 1~ 5、6~ 10、11~17、18~ 2 4、2 5~ 31、32~ 38、39~ 45、46~ 6 0病日分别取血 5 ml,同时留取患者唾液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宝鸡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趋势和流行规律,评价防制效果,研究制定防制对策,有效遏制其流行势头。方法收集地理地质、水文气象和人口等基础资料,对1955 ̄2005年宝鸡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流行趋势变化及其原因,对高发县16 ̄60岁人群实施疫苗接种,分析疫苗接种效果。结果宝鸡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经历了局部散发期、广泛流行期,现已进入初步控制期;流行特征由单峰型逐渐向双峰型转变;渭河谷地是主要疫源地,渭北台塬发病有增多趋势,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2003 ̄2005年在高发县高发乡镇实施重点人群疫苗接种试点后,全市出血热逐年大幅下降,2005年比2002年下降76.59%,试点县发病构成显著下降(P<0.005)。结论宝鸡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已从姬鼠型逐渐向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转化,疫区范围有从渭河南岸的秦岭山区逐渐向渭北台塬沟壑地带蔓延的趋势。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受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影响较大,双价疫苗接种是最有效、最快速的防制措施,在高发疫区利用政府财政部分防治经费购买疫苗,对重点人群按成本价实施疫苗普种,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抗休克治疗时最佳液体温度。[方法]将80例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重型或危重型并处于低血压休克期病人随机分为A、B、C3组,A组25例,输入常温液体(20.0℃±2.5℃);B组25例,输入30.0℃±0.5℃液体,C组30例,输入36.0℃±0.5℃液体。观察各组输液反应发生率及休克持续时间。[结果]A组与B组、C组在输液反应发生率及休克持续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抗休克治疗时将液体加温至30℃~36℃,可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率、缩短休克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9.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抗休克治疗液体温度的循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抗休克治疗时最佳液体温度。[方法]将80例确诊为肾综合征出血热重型或危重型并处于低血压休克期病人随机分为A、B、C3组,A组25例,输入常温液体(20.0℃±2.5℃);B组25例,输入30.0℃±0.5℃液体,C组30例,输入36.0℃±0.5℃液体。观察各组输液反应发生率及休克持续时间。[结果]A组与B组、C组在输液反应发生率及休克持续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抗休克治疗时将液体加温至30℃~36℃,可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率、缩短休克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0.
谭德明 《新医学》2005,36(1):56-58
1引言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在欧洲曾被称作流行性肾病(nephropathia epidemic),1982年WHO建议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相似文献   

11.
滴金免疫法快速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特异性IgM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适于基层应用的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特异性IgM的方法。方法将汉坦病毒核蛋白点于硝酸纤维薄膜上,用来捕获血清标本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特异性IgM,通过胶体金标记的抗人μ链单克隆抗体直接显色,阳性者出现红色斑点。结果整个试验过程仅需2~4分钟,操作简单。用该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比检测45份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标本,两法均阳性为41份,两法均阴性为2份,总符合率为96%。结论滴金免疫法简便、快速,适于基层应用,可用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早期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胱抑素C(CysC)检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所致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别检测124例初次确诊为HFRS的患者(患者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RBP、CysC、尿素(Urea)和肌酐(Cr)的水平,使用SPSS19.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RBP、CysC、Urea和Cr的水平在HFRS患者的发热期明显升高,在少尿期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患者组各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RS患者RBP与Urea和Cr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26和0.892,P0.05);CysC与Urea和Cr也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41和0.924,P0.05)。发热期RBP、CysC、Urea、Cr阳性率分别为85.48%、95.16%、69.35%、83.06%,而在恢复期阳性率分别为67.74%、74.19%、46.77%和58.06%。结论 RBP和CysC是检测HFRS的良好指标,二者与Urea、Cr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各病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分别测定100例健康人和62例HFRS患者不同病情程度和不同病期血清ALT、AST和γGT的含量。结果:危重型、重型和中型HFRS患者血清ALT、AST和γGT含量均明显高于轻型患者,重型患者又明显高于中型;死亡者明显高于存活者。结论:HFRS患者的病情愈重,血清ALT、AST和γGT愈高,预后愈差;检测血清ALT、AST和γGT含量可作为估计病情、判断预后、观察药物疗效和指导临床治疗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检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各病期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2例确诊HFRS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ys-C、β2-MG、RBP水平,并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ys-C、β2-MG在HFRS各期均明显升高(P0.05),且以少尿期最为明显(P0.01)。RBP在发热期及低血压休克期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明显升高(P0.01),但三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FRS早期β2-MG较Cys-C更为灵敏;RBP在HFRS病程进展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胱抑素C(CysC)水平及其与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15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体检健康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RBP、CysC、尿素及肌酐水平;分析实验组在不同时期RBP、CysC、尿素及肌酐检测阳性率;分析RBP、CysC与尿素及肌酐相关性;分析RBP与CysC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发热期RBP、CysC、尿素及肌酐水平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在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及多尿期4项指标检测阳性率最高.RBP、CysC与尿素及肌酐均呈正相关(r=0.76、0.81、0.89、0.84,P<0.05).联合检测在不同时期的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RBP、CysC均与尿素及肌酐呈正相关,且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血清IL-12、IFN-γ、IL-4、血浆D-二聚体(D-D)和血管血友病因子(vWF)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5例患者(轻症组14;重症组11)按病期采集血液,用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D-二聚体(D-D)和血管血友病因子(vWF),并同步检测血象和BUN。结果从发热期至恢复期IL-12p70、IFN7-γ、D-二聚体(D-D)、血管血友病因子(vWF)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见升高(P〈0.01~〈0.05),而IL~4变化不明显。BUN与IL-12、D-D、vWF呈一致变化,而BPC的变化相反。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中IL-12、IFN-γ大量释放,而IL-4相对不足、导致Th1/Th2细胞平衡偏移及血浆D-D、vWF含量增高,产生多器官免疫病理损伤,对症积极治疗可改善本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imer)及血小板计数(PLT)检测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诊断、治疗及鉴别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HFRS患者的PCT、hs-CRP、D-Dimer、PLT在疾病各期的变化情况,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HFRS组患者PCT、hs-CRP、D-Dimer及PL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RS合并细菌感染组与未合并细菌感染组PCT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HFRS组轻、中、重、危重各型患者PCT、hs-CRP、D-Dime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FRS轻型患者与对照组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重型、危重型患者PL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水平在HFRS合并与未合并细菌感染比较中有明显差异,或可用于鉴别是否合并细菌感染;D-Dimer水平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LT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逐渐降低,病情缓解又逐步回升,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中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临床实践中患者PCT、hs-CRP、D-Dimer及PLT水平可以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抢救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重型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疗效,并用自行设计的血压、脉搏、尿量积分值评价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十枣汤为主中西医结合抢救HFRS重型急性肾衰31例(治疗组),并与西医治疗30例(对照组)对照,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压、脉搏和尿量总积分值。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0.3%(28/31),总有效率为96.8%(30/31),病死率为3.2%(1/31);对照组分别为66.7%(20/30)、73.3%(22/30)和10.0%(3/30),2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组治疗前血压、脉搏及尿量总积分值为(79.7±8.9)分,治疗后降为(27.1±5.2)分(P<0.01),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十枣汤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抢救HFRS急性肾衰疗效满意;本记分法具有准确体现病情、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10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9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按病情分为2组,其中轻症组15例,重症组14例,另选20例健康者作对照。每例均分别在发热期、低血压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采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γ-干扰素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0,并同时行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查。结果:从发热期至多尿期,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γ-干扰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至恢复期则逐渐趋向正常,其变化曲线与谷丙转氨酶、尿素氮的变化趋势相似,而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趋势相反;血清白细胞介素-10在病程前四期增高;轻、重2组急性期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0比值均明显升高,2组峰值分别为0.45±0.75和0.23±0.25,与对照组0.12±0.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期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γ-干扰素、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以及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0比值均明显升高,且与肝、肾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