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本地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常见过敏原的种类,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提供防治依据.方法采用德国“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100例过敏性皮肤病进行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检测分析.结果80.00%血清总IgE水平增高,慢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异位性皮炎分别为80.70%、75.00%、66.67%、和83.33%,变应原特异性IgE吸入组以户尘螨/粉尘螨阳性率最高;食物组以牛羊肉为最高,其后是虾蟹.结论通过检测患者血清总IgE特异性IgE,能够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本病,同时可以通过改变接触的环境和生活习惯来减少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特应性皮炎和慢性荨麻疹儿童血清IgE检测及变应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儿童慢性过敏性皮肤病血清总IgE和变应原特异性IgE水平变化,了解广州地区儿童过敏性皮肤病变应原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多种过敏原同时检测系统(MAST)对213例特应性皮炎和356例慢性荨麻疹患儿行血清总IgE和35种特异性IgE检测.结果 538例血清总IgE阳性,阳性率达94.6%,各季节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特异性IgE阳性最常见的变应原是尘螨(粉尘螨和屋尘螨),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粉尘螨和屋尘螨特异性IgE检出率分别为40.4%和35.2%,而慢性荨麻疹患儿的这两种尘螨特异性IgE检出率分别为17.7%和12.4%,两种疾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结论 尘螨是本地区特应性皮炎和慢性荨麻疹最常见的变应原,其特异性IgE在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荨麻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患者食物特异性IgG变应原和血清总IgE的水平,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5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与135例慢性湿疹患者血清总IgE与14种食物特异性IgG,并与4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慢性荨麻疹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94.1%,慢性湿疹阳性率95.6%,而健康体检人群阳性率54.2%。以鸡蛋(蛋白/蛋黄)、牛奶、鳕鱼、螃蟹、大豆阳性率最高,鸡肉、玉米、大米、虾、西红柿、小麦次之,猪肉、牛肉、蘑菇较低。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患者血清总IgE均为100.0%阳性,而健康体检人群仅有29.8%。结论: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不仅与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有关,还与食物特异性IgG引起的不耐受有一定相关性;其检测可及时调整患者食谱,缓解临床症状,为患者诊治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过敏性皮肤病与吸入和食物变应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德国“敏筛”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对28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检测.结果 61.70%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增高,荨麻疹、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总IgE阳性率分别为59.85%、56.73%和80.49%,特应性皮炎分别与荨麻疹和湿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8,P<0.05;X2 =7.16,P<0.01);荨麻疹与湿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P>0.05).变应原特异性IgE吸入组以户尘螨/粉尘螨阳性率最高,其后依次是霉菌组合、猫/狗毛皮屑、矮豚草蒿.食物组以鱼虾蟹为最高,其后依次是牛奶、牛羊肉.结论 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检测可帮助临床寻找相应变应原,对过敏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德国敏筛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1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结果150例患儿的血清总IgE阳性率为92%,其中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明显高于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阳性率。吸入性过敏原中尘粉螨阳性率最高,食物性过敏原中虾蟹阳性率最高。结论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多种过敏原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以食物性过敏原触发为主,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对过敏性紫癜的病因诊断和预防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总IgE在部分过敏性疾病及疑似过敏性疾病中的阳性率及患以上疾病的成人与儿童(年龄〈14岁)、男女不同性别之间阳性率的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3~8月间,有过敏性疾病和过敏表现(且无寄生虫感染)的139例住院和门诊病人进行总IgE含量测定。呼吸系统疾病63例,消化系统疾病19例,泌尿系统疾病12例,过敏性紫癜21例,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7例,自身免疫疾病2例。总IgE测定方法为近红外颗粒免疫(NIPIA)散射速率法。总IgE含量〉100IU/ml(参考范围0~100IU/ml)视为阳性。结果总IgE在各系统疾病中的阳性率:呼吸系统50.8%,消化系统21.0%,泌尿系统66.7%,过敏性紫癜52.3%。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42.9%,自身免疫疾病50.0%。男性88例中阳性53例,女性51例中21例阳性,男女不同性别之间总IgE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成人51例中31例阳性,儿童88例中43例阳性,成人与儿童之间总IgE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总IgE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无关与性别有关,男性高于女性。总IgE不仅在过敏性疾病中有高的表达,且在疑似过敏性疾病患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方莉  毕永春  胡伟  戴蕾 《现代医学》2012,40(1):71-73
目的 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分析,以了解过敏原的种类.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对26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总IgE及变应原特异性IgE水平进行检测,检测分为吸入组和食物组.结果 61.1%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增高,66.9%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增高.变应原特异性IgE吸入组以户尘螨阳性率最高,屋尘其次;食物组以蟹为最高,其后是牛奶.变应原特异性IgE阳性率高于总IgE阳性率.结论 过敏原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有一定相关性,因此过敏原的检测对其诊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体外特应性变应原(中国组合)检测在过敏性疾病病因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印迹法,对199例荨麻疹,202例湿疹皮炎,367例过敏性鼻炎共768例患者进行20种特应性变应原(中国组合)的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数据用SPSS11.0软件处理.结果 对荨麻疹、湿疹皮炎、过敏性鼻炎患者特异性变应原检测阳性率分别是72.2.6%、73.76%、89.64%,总阳性率81.0%;对单项抗原呈阳性150例(23.9%);对2项以上抗原呈阳性472例(76.1%);结果与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鼻炎与混合性多项变应原(吸入性、食物性)有关(p<0.01);与过敏性疾病有密切关系的变应原有9种:屋尘、螨组合、猫毛、螃蟹、虾、大豆、海鱼、艾草、淡水鱼(p<0.05).结论 屋尘、螨组合、猫毛、螃蟹、虾、大豆、海鱼、艾草、淡水鱼是荨麻疹、湿疹皮炎、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过敏性疾病患者往往对多项变应原敏感.  相似文献   

9.
刘玢  魏立红  黄小芳 《吉林医学》2008,29(15):1261-1262
目的:探讨本地区荨麻疹湿疹患者常见过敏原的种类,为其提供防治依据。方法:采用体外定性的酶免疫分析法,对6825例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进行定性检测。结果:6825例患者同时进行吸入组和食物组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特异性IgE阳性6210例(90.99%)。吸入组以屋尘螨阳性率最高(23.44%),食物组中以海鱼类阳性率最高(18.3%)。4068例荨麻疹患者中阳性占3715例(91.32%)。吸入组过敏原以屋尘螨和霉菌为主,阳性率分别为26.30%和17.99%,食物组主要以海鱼和虾蟹类为主,阳性率分别为14.58%和13.54%。2757例湿疹病例中过敏原阳性率为90.49%,吸入组过敏原同样以屋尘螨为主(19.22%),明显低于荨麻疹组(P〈0.01),食物组以海鱼为主(23.79%),明显高于荨麻疹组(P〈0.01)。结论:通过检测分析患者血清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能帮助医生诊断、预防和治疗荨麻疹湿疹,同时提示患者可能通过注意环境卫生,改变生活习惯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市蟑螂过敏儿童年龄分布和疾病来源情况。方法使用改良RAST法检测患儿血清蟑螂特异性IgE,并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州地区蟑螂特异性IgE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821例儿童中有245例蟑螂特异性IgE阳性,阳性率为2.49%,阳性患儿中前五位疾病分别为荨麻疹59例,占30.10%;过敏性鼻炎45例,占22.96%;哮喘35例,占17.86%,过敏性紫癜21例,占10.71%,结膜炎11例,占5.61%。年龄主要集中分布在4~10岁间,4~岁组占10.57%;5~岁组占13.82%;6~岁组占11.38%;7~岁占12.20%;8~岁占10.98%,其中5~岁组最高,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77∶1,蟑螂特异性IgE阳性患儿血清总IgE均升高。结论蟑螂为广州儿童过敏的主要变应原之一,蟑螂过敏患儿主要见于荨麻疹和过敏性鼻炎,阳性年龄段主要分布在4~10岁间,以男性居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对其病因诊断的意义 .[方法 ]用IgE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 ( 70 2 )检测 9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水平 .[结果 ]实验组 9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血清总IgE阳性率为 94 % ,过敏原总IgE阳性率为 6 8% ,其中对 2种以上食物过敏者为 2 0例( 2 2 % ) ,对 3种以上食物过敏者为 8例 ( 9% ) .常见的引起过敏的食物依次为牛奶、鱼、蟹和虾、大豆和花生、鸡蛋清和鸡蛋黄及猪肉、牛肉和羊肉 .[结论 ]血清特异性IgE水平检测对过敏性紫癜的病因诊断有参考意义 .  相似文献   

1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安庆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种类。方法采用美国生产的IVT过敏原检测试剂检测患者血清总lgE抗体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水平。其中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lgE抗体6项,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7项。结果在731例检测标本中,总IgE阳性患者占70.73%;对于特异性的IgE,吸入组中以屋尘(17.51%)的阳性率最高;食入组中鸡蛋(8.21%)的阳性率最高。结论吸入组中屋尘和食入组中鸡蛋是安庆地区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乡地区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的种类、分布情况,并比较不同病种及不同年龄阶段的过敏原有无差异。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590例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釆用AllergyScreen过敏原检测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测,应用免疫印迹定量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和血清总IgE。按疾病将患者分为荨麻疹组和湿疹组,按年龄分为成人组和儿童组,比较组间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测定结果。结果59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482例血清总IgE阳性,阳性率为81.69%,468例特异性IgE(sIgE)阳性,阳性率为79.32%。食入组过敏原阳性者398例,占67.46%,吸入组过敏原阳性372例,占63.05%,食物组与吸入组过敏原都有阳性反应者206例,阳性率34.92%。湿疹患者食入组、吸入组、及食入组+吸入组阳性率分别为68.46%、64.43%和36.24%,均略高于荨麻疹患者的阳性率,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阶段之间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食入性+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研究显示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在荨麻疹、湿疹的分布上无明显差异,儿童期以食物性过敏原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逐渐增高。因此,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变应性疾病患者血清过敏原及总IgE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异性过敏原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方法采用酶免疫分析法(ELISA)对112例6种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血清过敏原及总IgE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112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中吸入组过敏原以家尘为最高,其后依次为尘螨、粉螨,菊花、玫瑰、蒲公英,艾蒿、豚草、车前草,多价霉菌,狗猫毛、皮屑,柳树、榆树;食入组过敏原以海鱼为最高,其后依次为鲜贝、龙虾,虾、蟹,牛、羊、猪肉,牛奶,蛋白、蛋黄,玉米、小麦;血清总IgE以异位性皮炎、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湿疹为最高,阳性率分别为75%、66.7%、62.5%、60.86%。结论血清过敏原及总IgE酶免疫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合理寻找相应过敏原,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马超  王伟  吴玉红 《安徽医学》2006,27(3):194-195,198
目的了解临床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特异过敏原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方法采用体外定性的酶免疫分析法对16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过敏原进行检测,同时检测总IgE水平。结果总IgE阳性126例,总阳性率为78.75%,强阳性率为57.5%,160例变态反应性病病患者中吸入组过敏原以普通豚草、蒿属植物(58/160)为最高;食物组过敏原以鳕鱼、金枪鱼、扇贝(106/160)为最高。血清IgE以慢性荨麻疹为最高,阳性率为63.44%。结论酶免疫分析法可以帮助临床合理寻找相应过敏原,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但仍需统一阳性观测标准,并进行多地区、多过敏原的测定,以确定我国常见的过敏原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儿童各类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变应原情况,以利于进行更有针时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367例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紫癜、变态反应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皮炎)患儿进行特异性IgE(包括食入性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食入性变应原检出率与吸入性变应原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态反应性鼻炎、哮喘惠儿的吸入性变应原检出率与食入性变应原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荨麻疹、皮炎患儿的吸入性变应原检出率与食入性变应原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京地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变应原以食入性为主,变态反应性鼻炎、哮喘患儿的变应原以吸入性为主.变应原测定可以帮助寻找变态反应性疾病相应的变应原,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在过敏性皮肤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环境、饮食暴露因素与患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福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定量检测试剂盒(免疫捕获法)检测14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血清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包括尘螨、艾蒿、上皮组合、霉菌组合、墙草组合、花粉组合、柳树、杨树8种)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包括鸡蛋、牛奶、虾、羊肉、牛肉、鲤鱼、螃蟹、小麦面粉8种),并将结果以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吸入物以霉菌组合的阳性率高,其中过敏性皮炎组60%,湿疹组43%,荨麻疹组46%,过敏性紫癜组71%。食入物以牛奶的阳性率高,过敏性皮炎组和湿疹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2%和56%,荨麻疹组以海鲜过敏阳性率较高,为34%。暴露因素和疾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过敏原IgE检测为过敏性疾病的病因诊断提供了有一定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