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SCL-90对心血管病人心理症状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丽红  王旭梅  韩峰  王娟 《现代康复》1998,2(9):951-951
目的:分析心血管病人心理症状。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I-90)对30例心血管病人测试.结果表明:病人总体症状的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心血管病合并焦虑症同时抗焦虑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符合诊断的心血管病合并焦虑症的患者,在冶疗心血管病的同时进行心理行为治疗和应用地西泮,舒必利抗焦虑药物干预。结果:抗焦虑治疗2~4周,患者临床症状基本缓解或完全消失。结论:心血管病合并焦虑症,同时抗焦虑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针刺治疗心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将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的病人,予中药针刺治疗。结果:经治疗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检查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中药、针刺治疗心血管病有可靠疗效。  相似文献   

4.
临床常用血脂检验项目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潘柏申  吴炯  赵瀛 《检验医学》2006,21(4):311-315
心血管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工业化国家里,约40%的死亡由心血管病所引起,这也是导致瘫痪和早死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心血管病也正在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病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前的数十年中可以没有显著的表现,而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逐步表现出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一系列严重的症状。人们一直希望找到一些检测项目来预示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护理管理杂志》2012,(1):14-15
1心血管病流行趋势 总体上看,我国人群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阶段。估计全国心血管病2.3亿人,其中高血压2亿人,脑卒中至少700万人,心肌梗死200万人,心力衰竭420万人,肺心病500万人,风湿性心脏病250万人,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近300万人,平均每10.5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中国每年用于心血管病的直接医疗费用高达1300亿元。可见,心血管病不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也是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对心血管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特别是早期正确诊断及治疗随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王玉生  赵保华 《临床荟萃》1994,9(7):296-298
某些心血管病患者以胃肠道症状表现为主或以胃肠道症状而就诊,往往误认消化系统疾病,甚至剖腹手术,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其误诊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医生不熟悉或忽视了心血管病的消化道症状.因而熟悉心血管病的消化道症状,对心血管病的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1):F0003-F0003
中日联谊医院心内科已建科50年,具有国际一流的先进医疗设备和梯队合理的技术力量。目前为吉林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吉林省心血管病重点实验室所在单位。科内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9人,教授、主任医师9人。设有三个住院病房,一个CCU病房及现代化的导管室。专业分布主要为四大部分:冠心病和冠心病介入治疗、心电生理和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和研究、以及心血管临床药理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背景:为将鼠抗人cTnI单克隆抗体应用人体进行体内诊断或作为治疗心肌损伤的药物载体,必须降低鼠源性抗体的免疫源性,克服其人抗鼠抗体反应,需要对其进行人源化改造。目的:克隆鼠抗人cTnI单克隆抗体Fab段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设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一所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心血管病研究所。材料:本实验于2003—01/2004—05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完成。分泌鼠抗人cTnI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JS200202)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提供。方法:设计扩增鼠IgG重链Fd段及K轻链引物,从分泌cTnI单抗的杂交瘤细胞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分子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主要观察指标:重链Fd段和K轻链基因序列及其所属亚型。结果:重链和轻链引物分别扩增出一约700bp和800bpDNA片段。经序列分析,与已发表的鼠IgG基因序列对比,其核苷酸及其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符合鼠IgG1 Fab段特征:在GenBank登录,登录号为AY484430(重链),AY484431(轻链);氨基酸序列登录号为AAR83243(重链),AAR83244(轻链)。结论:本实验室获得了完整的鼠源性抗人cTnI单克隆抗体Fab段基因,为鼠抗人cTnI单克隆抗体的人源化改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心内科门诊中,有若干非心血管病人来诊,其中包括本组观察合并高血压病的颈源性病例.因症状的非特异性以及主观倾向心血管疾病忽视脊柱相关疾病等原因,致诊断失之偏颇。本文拟通过88例之确诊高血压病人同时患有颈椎病例的诊断延误情况分析,希望引起相关医生的重视以减少延误。  相似文献   

11.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方法:利用心理学方法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现象、特点及对疾病的影响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根据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表现特点及对疾病的影响,把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分为10个类型:稳定型、焦虑型、恐惧型、疑虑型、豁达型、孤独型、任性型、依赖型、轻视型和盲目型。结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能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症状自评表(SCL-90)对162名健康中老年人和284名心血管病人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心血管病人组 SCL-90总均分,阳性均分和阳性项目与健康中老年组结果相近(P=N)在9组因子中,心血管病人组与健康中老年组比较仅抑郁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在拔牙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临床意义。方法:对205例老年拨牙患者分成心血管病组和非心血管病组,拨牙中分别进行心电监护,观测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的差别。结果:所有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3项指标在围拔牙期均发生变化,拔牙术中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心血管病组患者的变化更明显,与非心血管组患者相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在拔牙过程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有利于提高拔牙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正>衰弱是由多个生理系统累积功能下降而导致的一组生物学症状,其本质为个体储备能力和抵御能力下降,最终导致个体脆性增加,对不良健康结局易感~([1])。美国老年学会认为~([2]),衰弱能增加机体不良健康事件的风险,导致机体失能、谵妄甚至发生死亡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指出~([3]),我国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现阶段农村地区心血管病死亡率为295.63/10万人,城市地区心血管病死亡率为261.99/10万人。心血  相似文献   

15.
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病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病的原因。方法 对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病的200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易被误诊为冠心病。误诊原因有:(1)患者就诊原因常为心脏症状;(2)缺乏对房颤为主的心律失常的正确认识;(3)老年人已有器质性心脏病。结论 系统问诊,查体,正确分析病情,检测血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心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将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血管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按COPD指南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硝酸甘油、他汀类调脂药、拜阿司匹林等治疗,对照组在同等治疗下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以及动脉血气分析、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的心血管病有效。  相似文献   

17.
1心血管病总死亡率呈下降趋势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武阳丰教授主持的一项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对心血管病发病、死亡趋势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结果。对12个1991-1999年资料完整的130余万人的人群进行监测,对其中25-74岁自然人群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心血管病总死亡率明显呈逐年下降趋势(标化总死亡率1991-1999年的变化为:男性从701.9/10万下降为549.4/10万;女性从471.0/10万下降为328.9万)。其中,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不同:脑卒中事件发…  相似文献   

18.
间歇阶跃式心拍同步呼吸在冠心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心肺协调康复仪引导35名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间歇阶跃式心拍同步呼吸,旨在藉助“自体反搏”改善心血管功能与临床自觉症状,结果表明:训练前后对比,患者收缩压下降,心率减慢,胸闷,胸疼,气短等症状减轻,总有效率达90%,本方法具有无创监测,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掌握等优点,可以作为慢性心血管病患者非药物康复治疗的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人的夜间发病情况,更好地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提高病人的生存率,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病死率。方法收集2001年2月~2004年2月共收治老年心脏病人390例。做好夜间病情观察和护理。结果夜间发生病情变化的心脏病人发病率为25%,病死率为3.6%。结论夜间是心血管病人的高危阶段,加强老年心血管病人的夜间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综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来芹美 《中国康复》2006,21(6):378-380
目的:比较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单纯药物治疗与综合康复治疗在降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防治新发心血管病方面的效果。方法:轻、中度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143例分为综合组75例与药物组68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综合组同时加强卫生宣教、有氧运动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新发心血管病情况及体重指数(BMI)、脉压(PP)、血糖(FBG)、血甘油三脂(TG)、尿酸(U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变化。结果;随访1.5年,新发心血管病,综合组9例,药物组13例(P〈0.05);与药物组及治疗前比较,综合组治疗后TG下降14.7%,向心性肥胖减少16.7%,UA下降21.6%(均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改善。心血管病危险因子(TG、向心性肥胖、高UA和PP)在新发心血管病与未发心血管病患者的构成比分别为91%、87%、96%、83%与90%、74%、88%、47%,其中未发心血管病患者的PP明显低于前者(P〈0.01)。4种危险因素同时存在,综合组为31%、药物组为70%(P〈0.01)。结论:脉压升高、高尿酸血症、高TG、向心性肥胖同时存在是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血管病最主要危险因素,开展综合康复治疗对预防心血管病发生及代谢异常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