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单涎酸神经节苷脂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分成A组(正常组,11只)、B组(假手术组,11只)、C组(NS对照组,14只)、D组(GM1治疗组,14只)、E组(GM1预防组,14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MCAO再灌注模型,不同方案尾静脉注射GM1。采用"盲法"分别于再灌注10min和再灌注24h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处死大鼠,A、B组3只,C、D、E组6只大鼠进行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各组6只大鼠用作HE染色光镜观察;各组2只大鼠用作电镜观察。结果MCAO再灌注10min评分结果,C、D、E组>A、B组(P<0.01),C、D组>E组(P<0.01);MCAO再灌注24h评分结果,C组>A、B、E组(P<0.01),D组>A、B、E组(P<0.05),C组>D组(P<0.05);脑梗死体积比C、D、E组>A、B组(P<0.01),C组>D、E组(P<0.01),D组>E组(P<0.05);HE染色见梗死灶中心区神经细胞坏死,周围区细胞不同程度损伤;电镜观察A、B组细胞完整,超微结构清晰,C组细胞超微结构破坏严重,D、E组细胞超微结构破坏程度轻。结论GM1能减小MCAO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障碍;GM1对大鼠MCAO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改良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进行改良,通过比较再灌注24h时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梗死率、模型制作时间、成功率和死亡率等指标评价改良线栓法大鼠MCAO再灌注模型的有效性。方法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和模型两组,对照组采用分离结扎翼腭动脉,从颈外动脉插入线栓至大脑中动脉。模型组采用不分离结扎翼腭动脉,从颈总动脉分叉处插入线栓至大脑中动脉。阻断大脑中动脉血供2h后将线栓拔出实现再灌注。于再灌注24h时观察脑组织组织病理学改变,计算比较两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模型制作时间、模型成功率和死亡率以及鼠脑切片TTC染色测量脑梗死率。结果两组MCAO模型在再灌注24h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梗死率、模型成功率和死亡率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模型组的模型制作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不分离结扎翼腭动脉,由颈总动脉插入线栓的改良线栓法是稳定和可靠的MCAO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雌激素预处理对双侧卵巢切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模型组(MCAO 组)及雌二醇组(E2 MCAO 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双侧卵巢切除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观察各组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比、雌激素水平并分析比较.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雌二醇组的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比降低,雌激素水平升高.结论 雌激素预处理能减轻双侧卵巢切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4.
张瑛  姜虹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7):1183-1186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亚低温(33±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常温对照组、黄蓖治疗组(插入线栓后予黄芪注射液4ml,kg腹腔注射)、亚低温组(插入线栓后立即诱导亚低温并维持2h)、黄芪联合亚低温组(插入线辁后予黄芪注射液4ml/kg腹腔注射并维持亚低温2h).线栓插入2b后拔出线栓实现再灌注.再灌注24h后观察: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②计算脑梗死体积和脑含水量;③电镜下观察海马区神经元超微结构;④检测SOD、MDA含量.结果:①大鼠MCAO2h再灌注24b后均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黄芪组和亚低温组可提高神经功能评分(P<0.05),联合治疗组可显著提高神经功能评分(P<0.01).②与常温组相比,黄芪治疗组、亚低温组能缩小再灌注24h后脑梗死率(P<0.05),黄芪联合亚低温组可显著缩小再灌注24h后脑梗死率(P<0.01).与常温组相比,三个治疗组脑含水量均明显减少(P<0.01);联合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⑨电镜观察:三个治疗组较常温组膜性结构损伤减轻.④与常温组相比,亚低韫组、黄芪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可明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P<0.01);联合治疗组较单独治疗组效果更佳(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4):318-321
目的:探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其稳定性评价,以及再灌注时间对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7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5)及MCAO/R组(n=65),MCAO/R组用改良的Zea-Longa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采用Longa评分法对大鼠神经行为学进行评分。分别于再灌注3 h、6 h、12 h、24 h、2 d、3 d、5 d、7 d后断头处死大鼠,取脑组织0.2%TTC染液进行染色。测量不同时间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比较各组间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结果:MCAO/R组大鼠造模稳定性可达86.95%;与假手术组比较,MCAO/R组大鼠均出现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在6 h组逐渐增大,3 d组达到高峰,5~7 d组下降。结论:线栓法制作大鼠脑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是一种稳定性好、可重复性高的造模方法;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先逐渐增大,而后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的神经功能评分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方法 2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采用线栓法制作短暂性MCAO模型,于缺血再灌注后24 h、3 d、7 d、14 d、30 d进行三种神经功能评分(Longa 5分法、前肢踩空实验、Ludmila Belayev 12评分法),取脑组织后行HE染色。计算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相对百分比,采用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统计结果。结果缺血再灌注后24 h到30 d,三种神经功能评分均有降低,7 d组与30 d组的前肢踩空实验和Ludmila Belayev 12评分法的评分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体积随着时间延长有所降低,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神经功能评分中,缺血再灌注3 d组及30 d组,Ludmila Belayev 12分法评分的结果与脑梗死体积呈显著相关(P<0.05),其余时间点与三种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线栓法制作的SD大鼠短暂性MCAO模型中,Ludmila Belayev 12评分法与缺血再灌注后第3 d、30 d的梗死体积有显著相关性,该评分法可用于评估这两个时间点的大鼠脑梗死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7.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缺血时间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梗塞灶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 h再灌注组和缺血2 h再灌注组,每组8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将线栓插至颈总动脉(CCA),缺血1、2 h再灌注组分别于术后1、2 h行再灌注.用2% 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计算梗死灶体积,并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假手术组于再灌注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为0分.缺血2 h再灌注组再灌注2、6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缺血1 h再灌注组(t值分别为2.546、3.000,P<0.05),再灌注24 h,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8,P>0.05).缺血1 h再灌注组与缺血2 h再灌注组于再灌注24 h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再灌注2、6 h时的评分(t值分别为-2.222、-2.778;-3.458、-4.447, P<0.05).再灌注24 h时,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梗塞灶体积/同侧大脑半球体积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选择缺血1 h后再灌注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大鼠longa's线拴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中线拴的植入是关键步骤,直接影响栓塞效果。本研究拟比较不同植入深度对脑梗死体积影响。方法按照线栓植入深度将大鼠分为A、B、C3组。缺血再灌注24h后行mNNS神经行为学分析,后取脑经TIC染色的以PHOTOSHOP8.0软件分析脑梗塞体积。结果C组mNNS评分和脑梗死体积较A、B两组均有明显差异。结论Longa's线拴法MCAO造模线栓深度应大于18mm,可提供稳定可靠的脑缺血模型。  相似文献   

9.
田莹  刘艺  余化霖 《海南医学》2014,(3):320-322
目的 评价两种制备线栓的方法,为脑缺血实验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250~280 g)随机分成两组各15只,第一组采用Zea Longa流派(线栓头端加热成球形),第二组采用Koizumi流派(线栓头端用胶包裹),两种线栓制备法分别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手术时间、神经功能评分,计算梗死百分比,并分析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比之间的关系,对两种线栓制备法模型的成功率与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在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模型的稳定性相近;神经功能评分与脑梗死体积比之间存在相同变化趋势;第二组操作时间少于第一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第二组的线栓制备法线栓头采用密封胶包裹,线栓头大小容易控制,较第一组线栓头端加热成球形所需时间短,且易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高血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观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制备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A组:MCAO3h后再灌注21h;B组:MCAO6h后再灌注18h;C组:MCAO24h。然后测定脑梗死体积及其占全大脑体积百分比、两半球体积差值。结果:MCAO6h后再灌注18h的RHR与持续MCAO24h的RHR比较,前者的梗死灶体积及其占全大脑体积百分比、两半球体积差值均有显著性增大(P<0.01),而MCAO3h后再灌注21h的RHR10例中仅有3例出现少许梗死灶。结论:MCAO6h后再灌注则已超出有效治疗时间窗,将造成明显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阻塞模型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差异,寻找一种制作简单,成功率高的脑缺血模型。方法:将1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60只,线栓阻塞大脑中动脉4h、8h、24h后生理盐水灌注后取脑;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60只,线栓阻塞大脑中动脉100min后,拔出线栓形成再灌注,分别在再灌注4h、8h、24h后灌注取脑;对照组30只。比较模型制作的成功率、术后存活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及模型稳定性。结果:脑缺血再灌注组模型成功率高于永久性脑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性脑缺血模型组死亡率较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死亡率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TTC染色: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梗死灶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逐渐扩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梗死灶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手术方式简单、结果稳定、缺血时间可控,是一种较理想的模拟脑梗死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西比灵对高血压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HSP70表达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用双肾动脉狭窄术制成高血压大鼠模型,喂养2个月.随机分为两组测体积组再分为西比灵干预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HSP70组也分为西比灵干预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除假手术组大鼠外,其它大鼠均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MCAO时间均为2h.再灌注时点测体积组为6h;HSP70组为1d.测体积组将鼠脑经TTC染色后,用计算机病理图象分析仪测量出梗死面积,根据梯形法则计算出梗死体积及梗死体积比.测HSP70组,经免疫组化染色后用病理图象分析仪测出HSP70阳性细胞数.结果(1)西比灵组HSP70的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2)西比灵组脑梗死体积比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西比灵能促进HSP70的表达,使梗死体积减小,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受损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血压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妥泰对HSP70 表达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制成高血压模型 ,喂养 2个月。再次手术将大鼠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模型 ,MCAO时间均为 2h ,并随机分为三组 :妥泰干预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各组再分为测体积组和HSP70 组。再灌注时点 :测体积组为 6h ;HSP70 组为 1d。将测体积组鼠脑经TTC染色 ,用计算机病理图象分析仪测量并计算梗死体积比。测HSP70 组鼠脑经免疫组化染色后用病理图象分析仪测出HSP70阳性细胞数。结果  (1)妥泰干预组脑梗死体积比明显小于缺血再灌注组 (P <0 0 5 ) ;(2 )妥泰干预组HSP70 的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 (P <0 0 5 )。结论 妥泰能促进HSP70 的表达 ,使梗死体积减少 ,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再灌注模型,研究缺血脑组织再灌注后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时程变化,探讨ROS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25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Sham)组,MCAO组(缺血90 min,再灌注3、6、12、24 h),每组5只大鼠。使用线栓法制作大鼠缺血90 min再灌注模型,术中监测大鼠平均动脉压及肛温,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每组大鼠分别于再灌注后3、6、12、24 h时处死,迅速取脑组织进行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并制作新鲜脑组织冰冻切片,采用ROS特异性染色方法——H2DCF-DA荧光染色法,检测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缺血半暗带区ROS的表达。结果 1) 在MCAO手术过程中,Sham组以及MCAO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及肛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Sham组大鼠脑内无缺血半暗带区,其相应脑区内只可见极少量的H2DCF-DA阳性染色细胞。而MCAO组大鼠再灌注后3,6,12,24 h 4个时间点,脑组织半暗带区域均可见大量的H2DCF-DA阳性染色细胞。且从再灌注3 h起,MCAO组大鼠脑组织半暗带区域H2DCF-DA阳性染色细胞数量持续增加,其中再灌注6 h与3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24 h与12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TTC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大鼠无脑梗死发生。MCAO组大鼠脑组织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从3 h 到24 h),相对梗死体积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MCAO组大鼠脑组织H2DCF-DA阳性细胞数目与脑梗死体积比率呈正相关(r=0.833,P<0.01)。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再灌注后缺血侧脑组织中ROS量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递增,ROS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选SD 大鼠,制备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以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梗阻(MCAO) 3 h 后再灌注21 h(A 组);MCAO6 h 后再灌注18 h(B组);MCAO24 h(C组)。于MCAO 后6 h 及24 h 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TTC染色后以图像分析技术测脑梗塞体积。结果:A 组大部分动物无神经功能障碍及梗死灶出现;B、C两组均全部出现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及梗死灶,且B组较C组更严重,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高血压大鼠线栓法脑缺血6 h 后再灌注18 h 可引起显著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探讨4种不同浓度高渗盐水对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为探索最佳高渗盐水浓度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缺血前10min和再灌注12h静脉给予0.9% NaCl 4 mL/kg(A组),7.5% NaCl 4 mL/kg(B组)、10% NaCl 4 mL/kg(C组);23.5% NaCl 4 mL/kg(D组),每只大鼠于分别于术毕麻醉苏醒后2h,再灌注6h、24 h进行神经行为功能评分,并应用TTC染色法、干湿重法、常规HE染色法观察每组大鼠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及梗塞区中性粒细胞浸润数目.结果 神经行为功能评分和脑梗塞体积的测定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脑组织含水量D组要少于其余组(P<0.05),脑区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23.5%NACl脱水作用要强于其余3种浓度NaCl.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梗死体积、梗死区炎性反应及大鼠神经行为功能评分,4种浓度NaCl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R(+)-普拉克索[ R(+)-PPX]对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活性氧自由基(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以及脑损伤的影响,探讨R(+)-PPX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寻找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大脑中动脉梗死组(MCAO组,n=10);MCAO+R(+)-PPX组[于MCAO前30 min一次性腹腔注射R(+)-PPX,剂量为1 mg/kg,n=10]。使用线栓法制作大鼠缺血90 min再灌注模型,术中监测大鼠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肛温,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每组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后6、24 h取脑组织行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并制作脑组织冰冻切片,采用H2DCF-DA染色法计数半暗带区ROS阳性细胞数目并检测其平均荧光强度。结果1)在MCAO手术过程中,Sham组、MCAO组和MCAO+R(+)-PPX组大鼠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肛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Sham组大鼠无脑梗死发生。缺血再灌注6 h及24 h,MCAO组、MCAO+R(+)-PPX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均比Sham组显著增加(P〈0.05)且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递增(P〈0.05)。再灌注6 h时,MCAO+R(+)-PPX组与MCAO组相比,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灌注24 h时,MCAO+R(+)-PPX组脑梗死体积与MCAO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Sham组大鼠脑内无缺血半暗带区。缺血再灌注6 h及24 h,MCAO组、MCAO+R(+)-PPX组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域H2DCF-DA阳性染色细胞数目及平均荧光强度均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递增(P〈0.05)。再灌注6 h时,与MCAO组相比,MCAO+R(+)-PPX组的H2DCF-DA阳性染色细胞数目及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灌注24 h时,MCAO+R(+)-PPX组大鼠H2DCF-DA阳性染色细胞数目及平均荧光强度与MCAO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脉络宁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将18 只成年SD 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ontrol)、模型组(MCAO)、脉络宁组(mailuoning),每组6 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MCAO 模型,缺血2 h 再灌注24 h。2% 2,3,5-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荧光法测定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吸光度法测定脑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Western Blot 法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 相关X 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量。结果:脉络宁能显著降低MCAO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减少脑梗死体积;能够抑制脑组织中ROS含量以及MDA的生成,显著提高GSH 水平;能够抑制Bax、caspase-3 的表达,并增加Bcl-2 的表达。结论:脉络宁对MCAO 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