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上治疗痴呆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针对患者的激越症状与精神病性症状,疗效可靠,但不良反应较多,老年患者不易接受。利培酮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属于五羟色胺(5-HT)受体和多巴胺(DA)的平衡拮抗剂,本文研究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分组,单数44例患者分入单一组,给予单纯奥氮平药物治疗,双数44例分入联合组,给予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行为精神症状(BPSD)是老年痴呆(AD)患者在其疾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组症状,具体表现为妄想、焦虑、激越、易激惹等。研究[1]发现70%~90%的AD患者在疾病过程中至少呈现一种BPSD。人口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3 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提高了0.28%,人口呈现老龄化进程加快的特点[2]。AD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疾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时使用奥氮平和丙戊酸钠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自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8例痴呆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4例.给予参照组奥氮平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丙戊酸钠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比治疗效果,实验组明显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小剂量丙戊酸钠合并奥氮平与单用奥氮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 方法 6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双盲对照治疗2周,在治疗前、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分并分析. 结果 第1周末,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75%,与单药组(43.33%)之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末2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PS评分比较,联合用药组在第1、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药组在第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剂量丙戊酸钠合并奥氮平能更好、更快地控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奥氮平镇静疗法对脑外伤后精神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2例接受奥氮平镇静疗法的脑外伤后精神症状的患者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22例患者全部完成整个治疗过程,并表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率达86.3%.随着治疗的继续疗效更加明显,不良反应主要为体重增加.结论 奥氮平镇静疗法对脑外伤后精神症状的治疗是完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氟哌啶醇与利培酮改善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观察组给予利培酮,治疗12 w。治疗前后行痴呆病理行为评定表(BEHAVEAD)、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价,分别评定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并以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BEHAVEAD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BEHAVE-AD总分及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29%(12/35),对照组为51.43%(1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结论相比氟哌啶醇,利培酮改善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疗效显著,在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方面优势明显,并能改善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全球约有2 430万老年痴呆患者,且每年新发病例达460万以上~([1])。我国大约有(600~700)万老年痴呆患者,占世界老年痴呆患者数量的25%,65岁以上人口痴呆发病率为5%~7%~([2])。老年痴呆主要临床表现是认知功能受损和行为精神症状,研究发现,在老年痴呆疾病两大主要临床表现中,与照顾者负担密切相关的是行为精神症状~([3])。受传统"孝"文化、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养老体系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是家庭成员。老年痴呆不仅严重影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AD)的认知功能障碍得到了人们极大关注,而易忽略其行为和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易误诊为功能性精神障碍。本文对AD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发生、发展和临床特点,以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作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认知缺损症状、神经症状和社会生活功能减退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临床表现,除此之外,几乎所有患者在病程中都表现有精神行为症状,一般称为  相似文献   

12.

精神行为症状(BPSD) 作为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病(AD) 临床症状,其潜在的生物学特点可能提示AD 病理变化。 文章主要从神经影像、神经病理、遗传学特点,阐述精神行为症状在AD 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Alzheimer医师于1907年报道首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时就注意到患者除记忆、语言和学习困难等认知功能损害之外,还表现出明显的幻觉、妄想、吵闹、激越或攻击等精神症  相似文献   

14.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包括激越、激惹、脱抑制、幻觉妄想、焦虑、淡漠和欣快等,作为痴呆的非认知症状发生率可达90%以上,有高度异质性、易变性和危害性等特点,但其缺乏公认的治疗指南,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也未批准用于BPSD的药物.本文就其目前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构照顾者负担与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相关性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理院版神经精神问卷、照顾者负担量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状态焦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智力障碍者照顾困难量表及自制信息采集表对长期护理机构112例老年痴呆患者及35名痴呆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机构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者负担总均分(40.57±11.82)高于常模(t=9.20,P=0.00);其中,生理性负担(66.94%)和时间依赖性负担(62.00%)得分率最高。照顾者焦虑(39.57±8.25)、抑郁(11.68±5.49)自评结果与国内常模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严重程度与照顾者照顾困难呈正相关(r=0.40,P=0.04),但二者与照顾者负担不相关(P>0.05)。机构照顾者对精神行为症状的应对知识和技能需求最高(89.3%),但因"难以应对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而离职的意愿最低。结论长期护理机构应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照顾者进行精神行为症状照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照护质量,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照顾者的生理性和时间依赖性负担。  相似文献   

16.
齐艳  吴美福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0):1284-1286
有70%~80%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病人在其疾病的一定时间内会出现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这些症状不仅造成病人的痛苦和功能的进一步丧失,而且加重了家属的负担和精神压力,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现将AD病人行为和精神症状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阿尔茨海默病(AD)行为精神症状(BPSD)是AD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可出现在患病后的任意时期。国际老年精神病学会将其定义为"痴呆患者经常出现的知觉、思维内容、心境或行为等症状的紊乱"~(〔1〕)。但是目前关于BPSD相关因素的综述并不多,本文就AD患者行为精神症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除认知功能损伤外,痴呆患者存在的另一主要问题是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BPSD包括侵略、尖叫、躁动、激越、游荡、异常行为、性功能亢进等行为症状及焦虑、抑郁、幻觉、妄想等心理症状〔1〕。研究表明90%的痴呆病人表现出至少一种BPSD,并且大约三分之一的痴呆患者存在严重问题〔2〕。BPSD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导致照顾者负担增加,并且引起患者更早地进入养老机构〔3,4〕。此外,BPSD的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87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并记录患者一般情况,经相关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痴呆严重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统计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发生情况,经χ~2检验与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找出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87例老年痴呆患者中出现至少1种精神行为症状者272例,占比94.77%,其中主要精神行为症状为夜间行为/睡眠障碍,占比59.23%(170/287),后依次为异常运动行为、情绪不稳/易激惹、抑郁等;经χ~2检验与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证实,婚姻状况、痴呆程度、住院期间家人探视频率、ADL评分均是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多伴不同程度的精神行为症状,这是患者某种护理需求的提示,可能受婚姻状况、痴呆程度、住院期间家人探视频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因素影响。照护人员应根据患者需求及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给予其合理针对性的照护,以减少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D)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关系。方法收集73例就诊于神经内科的AD患者及同期就诊的非AD患者70例为对照组,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Apo Eε4携带状态与AD患者BPSD的差异。结果 73例AD患者BPSD以淡漠、睡眠/夜间行为、行为异常常见,以淡漠最为常见,欣快、脱抑制较少见。与ε4(-)组对比,ε4(+)组更易表现出:妄想、幻觉、激越/攻击性、抑郁、行为异常,余BPSD在不同ε4携带状态下,无明显差异。结论 AD患者的BPSD以淡漠、睡眠/夜间行为、行为异常较常见,以淡漠最为常见。Apo Eε4基因与AD的BPSD有关,ε4基因携带者更易出现妄想、幻觉、激越/攻击性、抑郁及行为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