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程艳 《海峡药学》2010,22(8):144-145
目的观察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6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用0.375%的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25mL臂丛神经阻滞,观察起效时间和阻滞满意度。结果两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长于B组。两组的阻滞满意度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麻醉并发症出现。结论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均为臂丛神经阻滞安全有效的药物。但左旋布比卡因持续时间长,对术中镇痛作用好。  相似文献   

2.
林芩 《海峡药学》2006,18(4):149-150
目的用相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以观察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60例因上肢疾病需行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R组0.375%罗哌卡因,L组0.375%左旋布比卡因,按0.4mL.kg-1体重注射局麻药,采用相同麻醉方法后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感觉阻滞消退时间R组显著长于L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消退时间R组显著短于L组;II级以上运动阻滞R组60%,L组80%。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都是安全的长效局麻药,两者具有各自的优点,针对不同的手术需要,可选择不同的麻醉药。左旋布比卡因给临床麻醉增加了更多的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小儿患者臂丛神经阻滞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9例行择期上肢手术小儿患者,分别予0.375%左旋布比卡因(0.4 mL/kg)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于注药后10、20、30、45、60、90、120、180、240、360、480和720 min测定左旋布比卡因血药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左旋布比卡因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消除半衰期(t1/2β)、达峰时间(Tmax)和峰值浓度(Cmax)分别为(4.77±0.52)、(0.28±0.14)h和(1.02±0.22)mg/L。结论:0.375%左旋布比卡因可安全用于小儿臂丛神经阻滞,其临床药代动力学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  相似文献   

4.
檀文好 《中国药房》2010,(36):3455-3456
布比卡因是临床应用广泛的长效局麻药之一,但是布比卡因较强的中枢及心血管毒性令人担忧。左旋布比卡囚(Levobupivacaine)是布比卡因的s-对映体,其通用名为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Chiroscience公司开发的左旋布比卡因,已于1997年底在欧洲和美国递交了新药申请,于2000年后在美国及欧洲等全面上市,销售增长异常迅猛。而国内研制的左旋布比卡因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神经阻滞和术后镇痛(如,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研制的左布比卡因),现已成为局麻药物的主流产品之一。本文着重对左旋布比卡因的药理特性和神经阻滞与麻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布比卡因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我院上肢手术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20例,观察组患者运用甲磺酸罗哌卡因,对照组患者运用盐酸布比卡因,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以及尺神经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上肢手术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的过程中,与盐酸布比卡因相比甲磺酸罗哌卡因的运用,可以缩短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具有显著的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左旋布比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其敏  苗民  陈庆一 《安徽医药》2005,9(4):255-256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脊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及以下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左旋布比卡因(L组)和布比卡因(B组),分别将左旋布比卡因15 mg和布比卡因15 mg加0.3ml 50%葡萄糖,用腰-硬膜外联合穿刺法施行麻醉,于1、3、5、10、15 min测Bp、HR、SPO2、运动神经阻滞程度、阻滞平面及平面消退时间和麻醉消失时间,术后24 h观察其并发症.结果麻醉5 min后,B组血压下降明显,阻滞平面达到消退时间和运动神经达到阻滞Ⅲ级的时间,L组较B组慢.尿潴留发生率L组明显少于B组,两组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应用于脊麻效果良好循环功能稳定,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少于布比卡因,比较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在产科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比较硬膜外阻滞下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在产科的麻醉效果. 方法 将80例行硬膜外阻滞剖宫单胎孕妇随机分为0.75%罗哌卡因组和0.75%左旋布比卡因组,每组40例.观察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进行新生儿Apgar评分,并测定新生儿的脐静脉血气. 结果 两组孕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和血气测定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左旋布比卡因组. 结论 0.75%罗哌卡因与0.5%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都能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在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4例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术前采用罗哌卡因麻醉治疗,乙组术前采用左旋布比卡因治疗,分析两种麻醉方法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麻醉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中,左旋布比卡因麻醉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以及产妇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4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行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7例。给予甲组患者行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麻醉,给予乙组患者行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阻滞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高于乙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肛肠手术患者行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麻醉,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强,且持续时间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阻滞效果以及术后镇痛时间。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和0.375%罗哌卡因25ml行臂丛神经阻滞,术中行阻滞满意程度评价.术后行VAS评分,并记录感觉、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术中阻滞满意度相同,同时左旋布比卡因组感觉和运动恢复时间长于罗哌卡因组(P〈0.01)。结论两组术中阻滞满意度相同。和罗哌卡因相比,左旋布比卡因可提供更为满意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较低容量左布比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ASAⅠ~Ⅲ级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组和全身麻醉组,每组各30例。阻滞局麻药使用0.25%左布比卡因,在超声引导定位下,分别阻滞正中、尺、桡以及肌皮神经,总量20mL。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观察术后1、2、4、12、24h的疼痛情况。结果与全身麻醉组比较,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组患者术后1、2、4h均获得较低的VAS评分(均为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使用20mL的0.25%左布比卡因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啶对左布比卡因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时效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ASA 分级Ⅰ~Ⅱ级拟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简称C组),局麻药为含1 ml生理盐水的0.5%左布比卡因30 ml;右美托咪啶组(简称D组),局麻药为含100 μg右美托咪啶(1 ml)的0.5%左布比卡因30 ml。麻醉方法均为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指标为:麻醉后上肢感觉神经阻滞、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术后第一次应用镇痛药的时间;麻醉后2 h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后,两组患者在感觉神经阻滞完全起效的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但与C组相比,D组患者的运动神经阻滞完全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1),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的持续时间均显著延长(P<0.001),术后第一次需求镇痛药的时间也明显长于C组(P<0.001)。同样,D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2)。结论 右美托咪啶能够明显延长左布比卡因用于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时效和术后镇痛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董桃花 《上海医药》2014,(17):45-47
目的:比较急诊手外伤术中2种臂丛麻醉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急诊手外伤并需行手术治疗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和B两组,每组40例患者。麻醉用药均为0.3%罗哌卡因和1.2%利多卡因的混合液。A组患者接受腋路两点阻滞法麻醉,用量为25 ml;B组患者接受肌间沟两点阻滞法麻醉,用量亦为25 ml。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变化、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Ramsay镇静评分得分。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的血压均出现下降,且A组患者麻醉后的血压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心率无明显变化,麻醉效果也无明显差异。A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B组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中Ramsay镇静评分得分为2~4分的患者比例为80%,高于B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手外伤术中臂丛麻醉不会对患者的心率造成明显影响,腋路两点阻滞法麻醉的镇静效果较肌间沟两点阻滞法麻醉更好,可更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60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均选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找到异感后注射0.375%罗哌卡因10mL+1%利多卡因10mL局部麻醉,15min后麻醉效果确定、切皮无疼痛感后,试验组10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后以0.5μg·kg~(-1)·h~(-1)维持30min;对照组则静脉注射氟芬合剂2mL(含氯哌利多2.5mg和芬太尼0.05mg)。记录不同时点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并进行OAA/S镇静评分。结果 2组给药后,各时点OAA/S评分均降低,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停药后20min试验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用药后心率减慢(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试验组患者给药及维持期间SpO_2、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对应时点对照组患者5pO_2、呼吸频率有所下降,2组差异显著(P<0.05)。2组术后均无发生恶心、呕吐,患者对术中评价满意。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清醒患者有明显镇静效应并可被唤醒,无呼吸抑制情况,但会使患者心率减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和观察静脉镇痛泵对臂丛麻醉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介绍操作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后的镇痛效果,采用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价。结果:本组37例臂丛麻醉术后接受镇痛患者均达到满意效果。结论:静脉镇痛泵操作简便,经济实惠,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锁骨手术120例,ASAI~Ⅱ级,随机分3组,分别采用臂丛颈丛联合阻滞、肌间沟臂丛阻滞、颈丛阻滞。观察麻醉效果以及有无中毒等不良反应。结果颈臂丛联合组麻醉阻滞效果最好,其优良率达100%,高于颈丛阻滞组(75.4%)和肌间沟臂丛阻滞组(64.2%)(P〈0.05)。而3组不良反应对比则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颈臂丛联合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肌间沟臂丛阻滞、颈丛阻滞。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自控肌间沟镇痛(PCBA)对乳酸(LA)及患肢血氧饱和度的影响,间接反映PCBA对断指再植术后血供的影响。方法三指以上完全离断或断腕的再植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15例。采用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并留置套管针。手术结束后,A组患者行术后PCBA。镇痛剂:0.25%罗哌卡因+0.5mg芬太尼稀释至100mL,速率:2mL/h。B组患者术后按需肌注盐酸哌替啶48h。观察两组LA、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乳酸浓度均升高(P<0.05),且B组术后各时点乳酸浓度均较A组升高(P<0.05)。A组所有患者术后再植指指腹红润,平均SpO297%;B组有10指颜色苍白,平均SpO291%。两组比较,P<0.05。A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短于B组[(1.25±0.13)svs.(3.67±0.22)s,P<0.05)。结论PCBA可减轻无氧代谢,降低LA水平,改善断指再植指血液循环,有利于再植物的成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局麻药混合液中添加地塞米松与单用局麻药混合液施行重复腋路臂丛阻滞 ,观察麻醉效果。方法两组200病例中 ,臂丛阻滞1000次。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均使用2 %利多卡因20ml(400mg)与0 5 %布比卡因20ml(100mg)混合液 ,其中A组添加地塞米松1ml(5mg)。结果在作用完全时间、维持时间和阻滞完全方面 ,A组显著优于B组 ,而且A组整个手术期间和术后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局麻药液中添加地塞米松 ,作用完全时间不受阻滞次数的影响 ,并能显著延长作用维持时间 ,阻滞次数愈多 ,麻醉效果愈能显示出地塞米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后,早期手功能训练对患儿臂丛神经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于本院进行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治疗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两组,36例患儿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作为对照组,另36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手功能训练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神经肌电图(MCV)检查情况、患肢动脉血流情况及康复总有效率.结果 早期手功能训练对各类型的损伤恢复均有较好的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每组共检测神经数目为144条,早期手部训练前,两组患儿MCV检查情况及血流情况无差异,而训练6周、12周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早期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有显著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注局麻药液丁哌卡因<20ml(占255人次的2/3)入锁骨上方围血管围神经间隙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在相等的基础上(包括穿刺中阳性指示如异感和针干搏动等),比较0.375%丁哌卡因(96人次)与1.0%利多卡因和0.2%丁卡因混合液,(159人次)两者局麻效应强度,证明0.375%丁哌卡因是优于而不是逊于混合液,而且丁哌卡因的阻滞有效期长,一般可达8-10h。讨论中强调了阻滞操作技巧要完善,管理要得当,否则结论难以置信。此外有73次应用了超剂量的丁哌卡因或混合液,不论独用或合并,掌握得当均可无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