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祥燕 《首都医药》2011,(13):49-49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 科普教育科学普及女性围绝经期的健康知识,让进入围绝经期的女性及其丈夫、子女了解此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特点和常见症状,树立信心,掌握规律,加强健康管理,保持良好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继续为社会、家庭作贡献。  相似文献   

2.
阮祥燕 《首都医药》2011,(11):53-54
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状况与管理(上)围绝经期女性的生理变化按WHO的定义: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从接近绝经时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学、生物学与临床特征变化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的征兆至最终月经后一年的时期。围绝经期长短存在个体差异,大多数历经2~8年(平均5年)。女性围绝经期的生理变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状况与管理(上) 围绝经期女性的生理变化 按WHO的定义: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从接近绝经时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学、生物学与临床特征变化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的征兆至最终月经后一年的时期.围绝经期长短存在个体差异,大多数历经2~8年(平均5年).女性围绝经期的生理变化与卵巢的衰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科普教育科学普及女性围绝经期的健康知识,让进入围绝经期的女性及其丈夫、子女了解此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特点和常见症状,树立信心,掌握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开展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针对围绝经期女性的生理特点及心理特点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女性思想认识、保健知识储备,使之以平和的心态正确面对绝经期出现的各种不适与问题,同时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以转移注意力,拓展视野,此外,围绝经期的女性要定期进行妇科健康体检,对疾病及早发现及早防治。结果接受健康教育的围绝经期女性能顺利度过围绝经期,并保持良好的心态。结论了解与掌握围绝经期女性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应用具备科学性的健康教育及方式,能保证围绝经期女性安全且心情愉悦地度过围绝经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了解处于中心城区居民保健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超声检查,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妇科健康状况普查。结果平均绝经年龄50.15岁,妇科患病前三位的疾病是阴道炎、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围绝经期症状前三位是骨关节痛、疲乏、失眠。结论围绝经期妇女正处于社会、家庭、工作、生活的多重压力中,健康问题多,社区医生应开展针对个体的健康咨询门诊和综合性健康群体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围绝经期妇女顺利渡过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海淀山后地区部分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症状及对激素治疗的认知度,指导建立适合该地区老年女性的健康管理模式。方法选择在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围绝经期女性400名,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56份,未绝经者出现月经改变的比例80.73%(176/218),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的比例60.55%(132/218),已绝经者出现围绝经期症状比例78.26%(108/138),但是仅有31.46%(112/356)的被调查者因为月经改变或围绝经期症状就诊于妇科门诊或更年期门诊。该部分女性群体对绝经激素治疗(MHT)相关知识认知程度低。结论提高围绝经期女性对相关症状的识别和对MHT相关知识的了解,探索围绝经女性分级诊疗健康管理模式,适时开始以MHT为主的综合治疗,有利于减少老年女性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张建英 《北方药学》2013,(6):100-100
目的:探析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及保健需求。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于我所进行健康体检的40~55周岁女性510例,对其进行围绝经期问卷知识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对围绝经期的认知、围绝经期的症状表现、保健意识等。结果:调查后有效回收问卷508份,其中至少有356例呈现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症状表现,其发生率为70.08%,主要表现为烦躁、失眠、性欲降低、乏力疲倦、头晕、骨关节肌肉疼痛等。356例女性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后,选择就医诊治者125例,占35.11%,未就医者占64.89%,未就医者中约有2/3女性认为没有采取治疗措施的必要。结论:应加强对广大女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女性的自我保健意识,以此保障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孕激素在女性围绝经期情绪障碍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以抑郁为主伴或不伴焦虑的围绝经期女性57例,及参加体检的、经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筛选后无抑郁焦虑症状群的围绝经期健康女性37例,两组年龄范围均介于40~60岁.主要评定工具为HAMD、HAMA、SAS、SDS等量表,并于入院后次晨空腹抽血检测孕激素.结果:HAMD、HAMA评分在女性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1);情绪障碍组的孕激素水平虽然略高于健康对照组,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障碍组的孕激素与HAMD评分之间没有相关性,而与HAMA评分之间有低度相关性(P<0.05).结论:孕激素在女性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女性精神卫生状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更年期女性数量正逐年增加,更年期女性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有数据统计:我国每年进入50岁以上的女性近1千万.目前我国有1.6亿更年期女性,每年有超过1.2亿女性深受更年期综合征的困扰. 我国社会上一直不重视女性更年期的精神卫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在个人方面,有些中老年女性不知道自己进入了围绝经期;也有女性知道自己到了围绝经期,虽然感觉身体不适,但默默忍受着,没有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还有部分女性知道自己到了围绝经期,也想采取措施,却不了解应对围绝经期症状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社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探讨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选取2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给予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对照组100例,未接受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在围绝经期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802,P<0.05)。结论社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能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进社区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不同职业围绝经期女性大豆类及其制品膳食摄入情况,为指导合理摄取天然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提高女性围绝经期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465名来自广州市属三家医疗机构和公安系统的围绝经期妇女关于大豆类及其制品相关营养知识及摄入情况,分析两组差异性.结果 医护组女性掌握大豆类食物相关营养知识优于干警组女性,日常膳食主动摄入大豆类及其制品频率多于女干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组女性主要选择新鲜制作大豆类食物软豆腐、自家现磨豆浆、现榨豆浆等,干警组女性选择豆制品如豆干、腐竹、豆腐花等较多.结论 建议加强对干警组女性人群营养教育,增加大豆类及其制品相关营养知识,改善天然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摄入情况,提高围绝经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围绝经期妇女的护理干预,以减轻围绝经期症状,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预防等护理干预。结果 55例围绝经期患者均能认识到绝经是女性正常生理过程,接受了医生的指导,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参与社会活动。结论应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事患者更年期症状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4.
围绝经期是以闭经3~12个月或频繁出现月经不规则开始,多发生在39~51岁,平均持续时间约为4年。围绝经期妇女因卵巢内分泌失调,会引起月经不规律,出现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围绝经期功血是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一系列退行性病理改变。围绝经期功血需迅速彻底止血,防止复发,调整月经周期,减少月经量,使患者顺利度过围绝经期[1]。早发现、早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改善女性围绝经期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和卫生水平的标志之一。这一时期的妇女处在特殊的生理阶段,易发生各种慢性疾病和妇科疾病。笔者对我市梧桐街道部分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了健康状况和保健知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妇女承受的生理、心理、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致使部分女性提早进入围绝经期,出现较为严重的围绝经期焦虑症。围绝经期焦虑症患病率较高,诊断率和治疗率均很低,临床更易误诊为器质性疾病,严重影响妇女的家庭生活和工作。因此,大力发展社区心理治疗,主动与区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形成心理疾病防控网络,可更好地提高妇女在围绝经期的社会功能,促进社区妇女健康,推动社区围绝经期焦虑症心理治疗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是妇女由生殖年龄向无生殖能力年龄的过渡,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的标志,也是正常的生理周期,但是在这一时期内女性多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围绝经期综合征,严重影响了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和工作。为此,本文分析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特点及具体征状,探讨了围绝经期综合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7,(22):150-153
目的分析社区健康管理对围绝经期妇女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山区某社区232例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观察者给予经行健康教育管理干预,比较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疾病认知评分、围绝经期心理状态评分及自主进行预防保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典型妇科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经行健康管理,提高患病者的及早及时就诊率和预防保健意识,树立健康理念,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医院泌尿系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和病原菌分布,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住院女性尿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处于围绝经期分为围绝经期组和非围绝经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生院内泌尿系感染的情况,记录和分析围绝经期组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影响其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困绝经期组女性患者医院泌尿系感染率为22.7%,明显高于非囤绝经期组(P〈0.05);58倒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圆绝经期组中共检出病原菌61株,革兰阴性菌41株(67.2%),其中以大肠杆菌最常见,革兰阳性菌18株(29.5%),检出真菌2株(3.3%);分析影响住院围绝经期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乡村地区患者,因抑郁、骨质疏松、糖尿病和生殖道肿瘤住院患者,合并有2种以上疾病以及有导尿管留置患者(P〈0.05),而患者所处绝经阶段、体重指数以及绝经期功血患者与是否发生院内泌尿系感染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是住院女性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高危人群,医院在加强基础疾病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医院管理工作,对高发人群做好特别防范、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降低其发生院内泌尿系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福州地区围绝经期失眠女性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分析中医体质对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影响,为福州地区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300位符合要求的围绝经期失眠女性为观察组,300名围绝经期无失眠症状女性为对照组,调查分析她们在中医各体质分型比例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的比例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福州地区围绝经期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的女性更容易失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