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残留肿瘤细胞脱落种植可能引起结直肠术后吻合口复发,其主要存在于肠管中,然而肠腔灌洗可显著减少肠腔游离肿瘤细胞,并降低局部复发率.临床中肠腔灌洗在手术中应用,但其效果仍存在争议.本文主要介绍了肠腔灌洗的方法、灌洗液的类型、选择的灌洗量、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重点探讨合理的应用肠腔灌洗液对直肠癌手术预后复发影响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
根治性手术目前仍是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但手术后局部复发率较高,可达35%甚或更高。局部复发不但是影响直肠癌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而且能造成病人的极端痛苦,引起会阴部及骶前持久性剧烈疼痛。为防止直肠部局部复发,国内外目前多采用术后化疗和放疗,但副作用大,解除临床症状不彻底。我们采用的直肠癌局部复发的再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发现局部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3~2005年间收治的61例直肠癌术后保肛患者进行了2年的严密随访.随访的内容主要为直肠超声内镜(EUS)、肠镜、盆腔CT、大便潜血实验和CEA监测.结果 11例患者发现了局部复发,EUS检查结果均支持复发诊断,并且其中2例患者仅EUS为阳性发现,其余检查结果均正常.对这2例患者再次进行了腹会阴根治切除复发肿瘤术,其余9例患者分别接受了Hartmann's姑息切除术,放疗、化疗及内科保守治疗.11例复发患者平均存活15个月(7~27个月).6例患者至今仍存活,这其中包括再次根治性切除复发肿瘤的2例无病生存患者.结论 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早期发现EUS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中行氟尿嘧啶腹腔区域性量化缓释化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植入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行标准根治手术,其中植入组于手术关腹前在瘤床、已侵犯组织的剥离面、淋巴清扫区域和血管根部以及肿瘤容易脱落的部位分多点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观察两组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感染情况、引流量、吻合口漏及肠梗阻发生情况、住院时间、1 a内局部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术后均无吻合口漏、肠梗阻发生,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感染率及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植入组每日引流量显著大于对照组,1 a内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中行腹腔区域性量化缓释化疗安全可靠,是预防结直肠癌局部复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司世同  张涛 《山东医药》2001,41(18):57-58
直肠癌 Dixon术后局部复发是直肠癌术后的主要死因之一。近年来 ,由于保肛手术有增多趋势 ,这也增加了局部复发的危险性。临床上多数学者主张行全直肠系膜切除 ,虽能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 ,但仍时有发生。自 1986~ 1996年 ,我院共收治直肠癌 689例 ,施行全直肠系膜切除盆腔内吻合术 160例 ,术后局部复发 8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 8例术后局部复发患者中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2 8~ 73岁 ,平均 4 8岁。肿瘤远切缘距离均为 3~5 cm,病理组织学类型 :粘液腺癌 3例 ,低分化腺癌 3例 ,印戒细胞癌 2例。术后复发时间为 6~ 18个月 ,平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运用腹腔镜技术,按开放手术原则治疗结直肠癌1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乙状结肠切除术2例,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2例,Miles术3例。乙状结肠造瘘术1例。结果 10例手术均成功,1例因直肠中段癌合并肝左叶孤立转移癌,行Dixon术及开腹行肝左叶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215 min,术中平均失血305 ml。术后肠蠕动恢复平均3.4 d,无术后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随访6~44月,2例因腹腔内广泛转移,于术后12个月及31个月死亡。1例肝脏转移瘤切除者于术后18个月因肝脓肿死亡,1例Miles术后28个月会阴部软组织种植转移,再次手术局部扩大切除随访12月无异常。结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安全可行,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和丰富的开腹结直肠手术经验是完成此类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直肠癌患者腹腔及肠腔癌细胞脱落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36例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74例,开腹手术(开腹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切除前后脱落癌细胞阳性率、术后复发率和总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肿瘤切除前腹腔、肠腔脱落癌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肿瘤切除后的腹腔、肠腔脱落癌细胞阳性率较肿瘤切除前均升高,但只有开腹组肠腔脱落癌细胞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65%vs 11.29%,P0.05)。腹腔镜组肿瘤切除后的腹腔、肠腔脱落癌细胞阳性率均低于开腹组,其中肠腔脱落癌细胞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22%vs 30.65%,P0.05)。术后随访8.5~47.9个月,随访率为88.2%。腹腔镜组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2%、77.5%,开腹组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7%、7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技术并没有增加腹腔、肠腔癌细胞脱落和复发转移的可能性,术后近期生存率与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区域复发和淋巴结转移部位的规律,指导直肠癌辅助放疗的靶区勾画。方法回顾191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失败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对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部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盆腔局部复发部位分别为直肠系膜周围区47.6%、瘤床(吻合口)45.5%、骶前区23.6%、会阴区22%、前盆区17.8%及盆侧区4.2%;区域淋巴结转移部位分别为髂外血管周围淋巴结21.5%、腹腔血管周围淋巴结18.8%、髂内血管周围淋巴结9.9%、髂总血管周围淋巴结8.9%、直肠系膜周围淋巴结8.9%、骶前区淋巴结4.7%及腹股沟淋巴结4.7%。原发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6 cm者的会阴区转移率(33.0%)明显高于〉6 cm者(9.1%),P〈0.01;前者腹腔血管周围淋巴结转移率(6.8%)低于后者(33.0%),P〈0.01。Miles和Dixon术式仅在会阴区复发率上存在差异(34.2%和5.2%,P〈0.01)。结论瘤床(吻合口)、直肠系膜区、骶前区为直肠癌最主要的局部区域失败部位。当肿瘤下缘位于距肛门≤6 cm时或接受了Miles手术后,则必须将会阴区包括在放疗野内。  相似文献   

9.
83例直肠癌患者在根治术中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和盆腔自主神经保留术(PANP),观察其疗效并了解术后泌尿和生殖功能情况。术后随访5~38个月。术后肿瘤发生盆腔内局部复发3例,肝转移2例。其中1例行肝转移瘤手术切除,1例行肝动脉介入栓塞。认为直肠癌术中行TME能有效预防和降低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如同时行PANP,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的排尿功能与性功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TME有术后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增高和直肠、肛门丧失储便功能之弊。  相似文献   

10.
根治性手术目前仍是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但手术后局部复发率较高,可达35%甚或更高。局部夏发不但是影响直肠癌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而且能造成病人的极端痛苦,引起会阴部及骶前持久性剧烈疼痛。为防止直肠部局部复发,国内外目前多采用术后化疗和放疗,但副作用大,解除临床症状不彻底。我们采用的直肠癌局部复发的再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肿瘤的第2位,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经典的术式有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和经腹直肠癌切除术(Dixon 手术).低位直肠癌Dixon手术由于手术难度大,适应证范围小,临床中较少应用.2002年10月~2007年10月,我们对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Dixon手术,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改良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Altemeier)治疗直肠脱垂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4例直肠脱垂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Altemeier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改良Altemeier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切除标本长度、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复发情况,另外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水平及便秘、肛门失禁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手术后ARP、AMCP水平显著高于手术前及对照组手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手术后便秘、肛门失禁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及对照组手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 13%显著低于对照组14. 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复发率4. 44%显著低于对照组20. 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良Altemeier术治疗直肠脱垂能够促进患者肛门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中腹腔植入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TNM分期为ⅡA~ⅢB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严格按照肿瘤根治性原则进行Dixon手术切除及淋巴结清扫,观察组手术结束关腹前将5-Fu缓释剂600 ~ 900 mg均匀置于肿瘤病灶区域和淋巴血管回流区域;对照组术中不用化疗药,检测两组白细胞计数、肝肾功能及免疫功能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局部复发率.结果 两组手术前后ALT、AST、BUN、Cr及CD4+/CD8+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仅白细胞计数于术后第3天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4%、20.5%,住院时间分别为(15.6±2.6)、(14.2±2.4)d,两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1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7%、19.5%,2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1.6%、34.1%,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5-Fu缓释剂在直肠癌根治术中进行区域性化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腹股沟疝是常见老年外科疾病。由于老年人腹壁肌肉薄弱,腹横筋膜缺损,腹壁神经调节功能低下,腹股沟管薄弱松驰,又往往合并便秘、咳嗽、肥胖等腹压增高因素,所以老年腹股沟疝发病率达2~4%以上。术后复发率也很高,而且再次手术还有较高复发率。我院对老年复发性疝进行了手术观察和探讨。自1987年8月~1988年8月共做60例老年疝修补术和10例他院手术后复发转院来治疗的,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1例复发。手术方法:首先充分解剖腹股沟管,寻找复发  相似文献   

15.
对2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直肠外翻切除,经肛门外行结直肠或肛管吻合术,术后无1例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10.7%),术后1个月均能预知和控制排便,术后0.5a排便1~3次/d者26例,有2例偶有粪便外溢;术后3、5a肿瘤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26%、29.3%,3、5a生存率分别为94.43%、52.22%。认为直肠外翻切除结直肠或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直肠癌外科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首先,中下段直肠癌经腹会阴切除术(Miles)的比例明显下降,保肛手术明显增多,但术后生存率并未降低;其次,直肠癌术后复发率呈下降趋势,但局部复发仍是导致直肠癌根治术失败的重要原因。现将我院1995--2001年收治的26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病例的复发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ixon术中肠腔封闭式加压灌注在预防吻合口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Dixon手术完成肠肠吻合术后,在吻合口上端5 cm处钳夹封闭上端肠腔;另经肛门插入1 Foley尿管(22-24号),向尿管球囊中注入水使球囊封闭肛门.使该段肠腔处于相对封闭状态.通过尿管向该肠段内注入美兰稀释液,观察吻合口是否有美兰液渗出可及时发现即行缝合修补.结果:术中经肠段封闭式加压灌注检测发现2例吻合口有轻微渗出(发生率5%),即行修补.随访6-12 mo,本组病例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情况,患者无复发和转移,健康状况良好.结论:Dixon术中应用封闭式加压灌注检测吻合口,不易引发吻合口副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切除,一期肛门原位再造的临床效果和实用性。方法对62例下段直肠癌行经腹肛门切除,一期肛门原位再造术的病例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62例病人中未发生再造肛门缺血坏死和狭窄、回缩。术后早期排便次数多,常在8~17次/d,无便意,口服止泻药、排便次数正常。术后28周养成定时排大便习惯,大便成形。病人有58例获得随访(随访率93.5%,58/62),平均随访4.0年,其中局部复发1例(1/58局部复发率17%)。3年生存数46例(生存率88.5%,46/52),5年生存数30例(生存率83.3%,30/36)。结论低位直肠癌经腹肛门切除、一期肛门原位再造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直肠癌术式。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106例大肠癌手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复发患者以Dukes C期、低分化大肠癌为主;术后2 a复发率最高,临床症状以腹痛、便血最常见,治疗仍以再次根治手术为主;结肠癌肝转移率高,直肠癌盆腔、会阴部转移率高。认为大肠癌Dukes分期、病理类型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癌胚抗原(CEA)动态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尽早采取根治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前 ,治疗中下段直肠癌仍以经腹会阴联合切除 ( Miles术 )手术为主 ,其疗效虽好 ,但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 ,彻底手术根治肿瘤 ,保留患者的肛门括约肌功能 ,尽量改善其生存质量 ,是近年来肿瘤工作者的任务及发展方向。 1 993年 4月至1 999年 1 2月 ,我们对中下段直肠癌 Dukes B期与 C期患者采取术前治疗加经腹直肠前切除低位短距离吻合保肛术 ( Dixon术 )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 31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 ,男 1 6例 ,女 1 5例 ;年龄 2 7.0~ 75 .0岁 ,平均 5 0 .6岁。病程 2~ 1 3个月 ;均经直肠镜取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