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部位金钗石斛中石斛碱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并比较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部位金钗石斛中石斛碱的含量差异。结果: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部位金钗石斛中石斛碱的含量均有明显差异,4 年生石斛中石斛碱含量高于3 年生,不同部位中石斛碱含量为:茎上段跃茎中段跃茎下段。结论:通过对不同生长年限和不同部位金钗石斛主要成分含量比较分析,为确定石斛采收期及对不同部位石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金钗石斛药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药材以90%乙醇回流提取3次,醇提液浓缩至无醇味后以3%盐酸溶解,酸水溶液经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吸附,以去离子水洗脱至中性后,收集5%氨水-50%乙醇液洗脱流份(以生物碱的检识反应判定终点)并浓缩至干,即得含量测定用供试品。供试品在冰醋酸中以高氯酸滴定液(0.1mol/L)自动滴定,由此以石斛碱(C16H25NO2)为基准物计算金钗石斛中生物碱的含量(每1mL高氯酸滴定液相当于石斛碱26.3mg)。结果:三个批次金钗石斛药材的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0.85%、0.63%、1.03%。结论:经方法学考察,该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灵敏度,检测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金钗石斛药材中总生物碱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金钗石斛多糖的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金钗石斛样品中的多糖含量,为金钗石斛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葡萄糖作标准品,应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各产地金钗石斛中的多糖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金钗石斛多糖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贵州习水样品的多糖含量最高,海南东方霸王岭样品的多糖含量最低.结论:各地区生长环境对金钗石斛多糖的积累可能有一定影响.苯酚-硫酸比色法可以用来测定金钗石斛中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分析不同产区铁皮石斛、金钗石斛中石斛多糖、石斛碱和氨基酸的含量差异。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测定石斛碱及石斛中氨基酸的含量。这三种药用成分在石斛干茎中的含量依次为多糖、氨基酸和石斛碱。三种成分在不同材料中的含量有明显差异,浙江乐清1号铁皮石斛的多糖含量最高,赤水旺隆1号金钗石斛的石斛碱含量最高,赤水宝源1号金钗石斛的氨基酸含量最高。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其多糖和石斛碱的含量有明显差异,而同一产地的金钗石斛中这两种成分的含量也会表现出显著差异。铁皮石斛的多糖和石斛碱含量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氨基酸的含量则主要受基因型决定,而金钗石斛的多糖和石斛碱含量主要受基因型影响。浙江乐清的环境适宜于铁皮石斛多糖的积累,赤水宝源乡较适宜于金钗石斛碱和氨基酸的积累。赤水旺隆的1号和3号金钗品系可以作为研究金钗石斛碱和多糖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6,(11)
目的:对四川泸州市合江县和贵州赤水市两地金钗石斛中石斛碱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两地77份不同生长年限(2~5年生)、不同栽种环境(贴树生和贴石生)金钗石斛样本中石斛碱含量进行测定,由于贴树生样本数太少,为了减小误差,本实验只对72份贴石生样本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泸、赤两地同一生长年限(即2年生、3年生、4年生、5年生)样本中石斛碱含量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泸、赤两地样本中石斛碱的含量随着生长年限(2~5或4年)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但石斛碱的含量增长速度变慢,至5年生时与4年生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研究可为金钗石斛的种植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叠鞘石斛与药典收载品种金钗、鼓槌和流苏石斛的鞣质含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对不同品种石斛药材中鞣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对叠鞘石斛及药典收载品种的鞣质含量进行了测定,金钗石斛含量最高,叠鞘石斛与流苏石斛含量较为接近。结论: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石斛药材中鞣质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铁皮石斛中柚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寻铁皮石斛中指标性成分,建立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浙江省不同种植基地、不同生长年限铁皮石斛中柚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柚皮素的含量.色谱柱为XB C18(4.6mm×250mm,5μm),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柚皮素在0.026~0.208μg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加样同收率为96.3%(RSD 1.8%).同一生长年限不同种植基地铁皮石斛中柚皮素含量波动范围较大;并且同一种植基地铁皮石斛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柚皮素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三年生铁皮石斛中柚皮素的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铁皮石斛药材及相关产品中柚皮素的含量测定,为完善铁皮石斛药材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不同地区的金钗石斛有效成分石斛碱的含量,对其质量作出初步评估。方法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斛碱的含量,DB-1毛细管柱(0.25μm×0.25mm×30m),以FID为检测器。结果所收集的材料中,除了三个地区的金钗石斛样本的石斛碱含量没有达到药典的标准(0.4%),其余地区的均达到了标准,其中含量最高的为桂-JX,达到1.73%,而含量较低的为琼-BS、川-SC、藏-MT,分别为0.39%、0.32%和0.33%,各样本间含量差距较大。结论实验对较大范围内的金钗石斛野生资源进行了收集和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筛选出石斛碱含量较高的样本,在一定程度上为金钗石斛遗传新育种提供了支持,也为进一步对不同地区金钗石斛的质量评价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铁皮石斛与市场上常见的几种伪品含糖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比较铁皮石斛及常见伪品中多糖和甘露糖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斛中甘露糖的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分析表明,各个不同的石斛药材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多糖含量最高的是齿瓣石斛,含量为44.43%;其次是报春石斛,含量为41.08%;含量最低的为细茎石斛,含量20.23%。甘露糖含量中,钩状石斛居首位,含量为34.17%;其次是齿瓣石斛,含量为32.96%;含量最低的为细茎石斛,含量为17.60%。结论:不同来源的铁皮石斛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均能达到2010年版《中国药典》要求,因此,传统以多糖和甘露糖为指标评价石斛质量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叠鞘石斛中联苄类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叠鞘石斛中联苄类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运用薄层色谱法对叠鞘石斛中联苄类成分石斛酚(gigantol)和杓唇石斛素(moscatilin)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石斛酚的含量,以Shim-pack CLC-ODS柱为固定相,流动相乙腈-0.2%甲酸(35∶65),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果石斛酚在0.196~12.54μg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r=0.999 9;平均回收率100.6%;RSD3.01%。结论通过10批不同来源的叠鞘石斛的鉴别和含量测定,证明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在不同采收期的叠鞘石斛中,石斛酚的含量在春季4,5月份和秋季10,11月份相对高于其他月份。  相似文献   

11.
不同采收期杜仲叶和果实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杜仲叶和果实中的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为杜仲叶和果实的最佳采收期的确定以及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不同采收期杜仲叶和果实,分别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紫外分光光度法(506 nm)对其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进行系统的分析统计,得出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月份。不同采收期杜仲叶和果实,分别用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用苯酚-硫酸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481 nm)对其总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进行系统的分析统计,得出总多糖含量最高的月份。结果:紫外分光度法测得不同季节的杜仲叶和果实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叶和果实中总黄酮含量以4月份为最高。叶和果实中总多糖含量均以3月份为最高,但是果实中总多糖的含量在6月份会达到最低,7月份又有显著回升;而叶的这个过程不明显,5月份后总多糖含量一直缓慢下降。结论:杜仲叶和果实中的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均比较高,其最佳采收期均为4月份。  相似文献   

12.
不同采收期大花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不同采收期大花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的含量并评价出最佳采收期。 方法: 采用超声法提取大花罗布麻叶中的总黄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508 nm下测定。 结果: 芦丁在22.78~113.88 mg ·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7%,RSD为1.03%(n=9);大花罗布麻叶不同采收期的测定结果为: 4~5月份相对较低,6~9月份稳步增长,10月份相对9月份有所降低。 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评价大花罗布麻叶的最佳采收期,为该药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紫萁贯众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建立紫萁贯众中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紫萁贯众多糖含量。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法显色,分光光度法在490nm处测定。结果:12个不同产地紫萁贯众多糖含量为1.22%~1.85%,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紫萁贯众多糖含量为0.91%~1.37%。结论:紫萁贯众多糖含量因产地和采收期变化而不同。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培养铁皮石斛原球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影响反应器内铁皮石斛原球茎生长及物质合成的因素,为铁皮石斛原材料的大量生产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利用3L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以组培原球茎为材料,研究了接种量、光照强度和通气量对原球茎增殖生长和多糖及石斛碱积累的影响.结果:当接种量为10g· L-1时,培养30 d后原球茎颜色深绿,生长健壮.多糖含量在接种量处理间无差异,但石斛碱含量有差异(接种量10g· L-1处理最高),多糖和石斛碱生产量在10g·L-1接种密度中最高.光照强度1600lx条件下原球茎生长最旺盛,光照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多糖的积累起到促进作用,但对石斛碱的积累则有抑制作用,多糖含量和生产量在1 600,2 400 lx光照处理下好于暗条件处理;石斛碱的含量虽然在暗处理中最高,但因原球茎生长不佳,石斛碱的生产量在1 600 lx的光照强度处理中出现最大值.通气量为0.2(空气体积/培养体积/min)时原球茎生长健壮,颜色鲜绿,生长优于0.1,0.3处理,且多糖和石斛碱含量和产量均达最大值.结论:在工作体积为2L的气升式球型生物反应器内,接入10g·L-1原球茎外植体,光照强度调节为1 600 lx,通气量为0.2有利于原球茎生长和多糖及石斛碱的生产,铁皮石斛原球茎生物反应器培养是大量快速生产多糖和石斛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隆云  张应  马鹏  吴叶宽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6):3060-3064
为了确定山银花(灰毡毛忍冬)的适宜采收期,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外观形态、产量和质量,比较一日内不同时段采摘花蕾的质量。结果表明,开花型和花蕾型灰毡毛忍冬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蕾外观形态具有较大的差异;随着花蕾发育,产量逐渐增加;开花型灰毡毛忍冬花蕾开放后(银花期、金花期)绿原酸含量极显著降低,开花前(幼蕾期、青色期、大白期)质量无显著差异;花蕾型灰毡毛忍冬黄白期灰毡毛忍冬皂苷乙显著降低,幼蕾期和青白期质量无显著差异。一日内不同时段采摘的灰毡毛忍冬绿原酸和3,5-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有显著差异。开花型灰毡毛忍冬的适宜采收期为大白期,采摘时段为10:00以前和18:00以后,花蕾型灰毡毛忍冬的适宜采收期为青白期,采摘时段为8:00以前和18:00以后。  相似文献   

16.
夏枯草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研究夏枯草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确定夏枯草最佳采收期,研究其全草的药用价值,并探讨夏枯草开发为保健蔬菜可行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高效液相法测定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方法测定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结果:夏枯草各部位中均含有活性成分,但是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存在很大差异.结论:江淮地区夏枯草果穗最佳采收期在6月28日左右,其茎叶的最佳采收期为5月末.夏枯草全株均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朝鲜淫羊藿不同部位不同采收期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朝鲜淫羊藿不同器官、不同采收期淫羊藿苷及总黄酮的含量变化规律,为合理采收、利用药材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测定淫羊藿苷,UV测定总黄酮.结果:叶片和地下部分中淫羊藿苷、总黄酮的含量较高,叶柄及茎含量较低,在8月份成分含量最高.结论:朝鲜淫羊藿叶片和根茎具有较大利用价值,8月分采收最好,茎和叶柄应该弃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第二茬溪黄草药材中迷迭香酸、总二萜、总黄酮的含量,确定其最佳采收期,为按中药材GAP原则制定相关标准操作规程(SOP)并实施推广应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溪黄草基地产不同采收期第二茬溪黄草药材中迷迭香酸和总二萜、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不同采收期的第二茬溪黄草药材中迷迭香酸含量差异较大,而总二萜、总黄酮的含量差异相对较小,其中迷迭香酸的含量差异达10倍之多。溪黄草品种中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与采收时间均呈正相关,线纹香茶菜和纤花香茶菜品种中3种成分的含量在考察期内处于一个上下波动的状态,作者建议第二茬溪黄草品种和线纹香茶菜、纤花香茶菜品种的最佳采收期分别在第一茬采收后第120~140天和第60天左右。结论:2种含量测定方法均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本实验中所用的样品均采自溪黄草种植基地,对第二茬溪黄草药材资源利用价值的评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对于指导第二茬溪黄草药材的采收和溪黄草GAP基地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小白蒿中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方法,为综合评价小白蒿最佳采集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小白蒿中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对不同采集时间小白蒿和不同部位中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在所用的实验操作条件下,5种对照品溶液分别在1.00~40.00 mg.L-1(r=0.999 8),2.00~80.00 mg.L-1(r=0.999 9),0.50~80.00 mg.L-1(r=0.999 6),1.00~40.00 mg.L-1(r=0.999 3)和1.00~40.00 mg.L-1(r=0.999 4)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1%(RSD 1.60%),98.14%(RSD 1.03%),98.37%(RSD 1.57%),97.92%(RSD 0.94%),98.16%(RSD 1.20%)。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小白蒿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最佳采集时间为6月中旬到7月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